- +1
賽目科技艱難四戰IPO,曾獲華為哈勃投資
出品 | 子彈財經
作者 | 星空
編輯 | 蛋總
美編 | 邢靜
審核 | 頌文
12月4日,在資本市場大門外徘徊多年的賽目科技,再次向港交所遞交了招股書,擬在主板掛牌上市,光銀國際擔任獨家保薦人。
招股書顯示,賽目科技是一家專注于智能網聯汽車(ICV)仿真測試技術的科技公司,主要從事ICV仿真測試產品的設計及研發并提供相關測試、驗證和評價解決方案。
ICV是指配備先進的車載傳感器、控制器、制動器及其他裝置,整合先進的通信及網絡技術。
盡管賽目科技處于汽車自動駕駛相關的熱門領域,但目前仍然面臨市場尚未成熟、業務依賴大客戶、公司盈利能力存疑等挑戰。
1、上市之路坎坷,曾獲華為哈勃投資
從過往的經歷來看,賽目科技上市之路可以說頗為坎坷——此前三次沖擊港交所,都未能成功。
2022年12月,賽目科技首次向港交所遞交過上市招股書,但申請資料在6個月后失效,此后又在2023年10月31日和2024年5月29日兩次遞交申請,依然沒有成功。
最新的招股書顯示,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披露,按2023年的收入計算,賽目科技是中國ICV測試、驗證和評價解決方案行業的最大市場參與者,市場份額約為5.3%,同時在中國ICV仿真測試軟件及平臺市場的份額約為5.9%。
目前,賽目科技的核心技術包括2018年自主研發并商業化推出ICV仿真測試、驗證和評價工具鏈Sim Pro,以及在2021年自主研發用于ICV的FuSa及SOTIF分析工具Safety Pro。
這家公司絕大部分產品和服務的開發完全或者部分基于Sim Pro和Safety Pro,其中Sim Pro專注于L3及以上級別的自動駕駛解決方案的測試。
不過,目前國內自動駕駛技術還處在L2量產階段,市場仍需要培育。L3及以上級別ICV在中國的滲透率仍然較低,且因為有關市場準入的法律及法規尚未頒布,而尚未達到市場投放階段,且僅能用作試驗及示范的特定場景下運行。
招股書披露,L3級ICV預期于2025年下半年在中國銷售,2030年銷量預計約為710萬臺,約占2030年中國ICV行業市場規模的18.8%。
賽目科技在風險因素中也提到,ICV行業及ICV測試、驗證和評價解決方案行業仍處于早期發展階段,且可能會出現無法預見的變化和不確定性。
因此,賽目科技也存在發展前景不明朗的風險。
賽目科技最早成立于2014年,原本是由賽迪集團與做網絡安全的北京梆梆分別持股51%和49%。
公司成立之初的目標并不是做自動駕駛相關業務,而是從事移動應用程序網絡漏洞檢測業務。但賽迪集團與北京梆梆的合作并未按預期進行,直到2018年現在的管理團隊投資了賽目科技,公司才開展業務運營。
招股書顯示,公司的董事會主席是胡大林,總經理兼董秘是何豐,副總經理馬蕾,首席財務官是梁軍。
從2018年以來,賽目科技獲得了3輪融資,2020年1月份,共青城智源入股賽目科技。
2021年7月,哈勃投資、順義科創、基石基金以及中信證券投資等機構作為A輪投資方入股了賽目科技。其中,哈勃投資就是華為在2019年4月成立的投資機構。
2022年3月和5月,賽目科技又獲得了A+輪投資,投資方包括中關村科學城和共青城軍合。
上市前,管理團隊全資持股的空格科技擁有賽目科技30.2%的股份。
其中,董事會主席胡大林持有空格科技約64.1%的股份。此外,賽迪集團持股28.1%,北京梆梆持股2.9%。A輪投資者合計持股14.1%,A+輪投資者合計持股5.6%。
2、凈利率持續下降,長期盈利能力存疑
招股書顯示,賽目科技2021年、2022年、2023年以及2024年上半年(以下簡稱“報告期內”),收入分別約為1.07億元、1.45億元、1.76億元和5556萬元。
ICV仿真測試軟件及平臺產品的營收分別為6078萬元、8110萬元、1億元和3132.1萬元,營收占比分別為56.9%、55.8%、57.2%和56.4%,可見這塊業務為公司的營收支柱。
ICV數據平臺及其他產品的營收分別為4192.1萬元、3945.4萬元、1992.1萬元和1090.3萬元,營收占比分別為39.2%、27.1%、11.3%和19.6%。
ICV測試及相關服務的營收分別為225.4萬元、1244萬元、3897萬元和663.8萬元,營收占比分別為2.1%、8.6%、22.2%和12%。
此外,報告期內公司的毛利率分別為59.9%、65.6%、70.9%及70.3%。
報告期內,賽目科技的年/期內利潤分別為3757.1萬元、4868.6萬元、5343.1萬元和-459.9萬元;經調整年/期內利潤分別是3860.7萬元、5039.4萬元、5497.5萬元和-384萬元。
2023年上半年,賽目科技也曾出現1106.5萬元的虧損,對于連續兩年上半年出現虧損的情況,賽目科技解釋稱,主要是由于下半年交付的項目及錄入的收入普遍高于上半年,而2023年上半年及2024年上半年產生的收益和收入分別未能彌補該等期間產生的成本開支。
報告期內,賽目科技的凈利潤率分別為35.1%、33.5%、30.4%和-8.3%。
賽目科技還預計,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財政年度的凈利潤率將下降,主要原因包括其他收入減少(主要是因為政府補助減少)、擴充銷售及營銷團隊導致銷售及營銷開支增加、研發攤銷及折舊開支增加導致研發開支增加等等。
這也說明公司在盈利能力方面存在較大的波動性,持續下滑的凈利潤率也為未來的盈利能力打上一個問號。
「子彈財經」注意到,賽目科技的經營成本直接影響了公司的盈利狀況。報告期內,公司的研發開支分別為2710萬元、3880萬元、7640萬元和4110萬元,目前公司共有135名研發人員,占員工總數的73.8%。
賽目科技表示,公司在發展業務過程中產生了大量經營成本,以占總收入的百分比計算,報告期內,經營成本總額(包括研發開支、銷售及營銷開支以及一般行政開支)分別占公司各期總收入的約42.5%、43.7%、62.9%和110%。
賽目科技預計,未來將繼續產生大量經營成本以進一步擴展公司的業務,但無法保證他們將按計劃成功執行公司的業務策略。
截至報告期各期末,賽目科技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分別是8183.7萬元、1.51億元、1.18億元和3409萬元。
3、依賴大客戶,且合作關系不穩定
除了盈利能力存疑外,賽目科技還存在客戶集中的風險。
招股書顯示,賽目科技的客戶包括國有企業、政府部門以及汽車制造商和技術公司。
報告期內,該公司來自前五大客戶的收入分別約為9990萬元、9780萬元、9800萬元和4230萬元,分別占該公司總收入的93.4%、67.2%、55.8%和76.1%。
來自最大客戶的收入分別約為4170萬元、3550萬元、4000萬元及1660萬元,分別約占公司總收入的39%、24.4%、22.8%和29.8%。
「子彈財經」注意到,報告期內,賽目科技的第一大客戶一直在變化。
2021年,他們的第一大客戶是一家國有企業客戶A;2022年就變為“相關客戶”,是一家中國信息通信技術解決方案和智能設備提供商;
2023年,第一大客戶是一家從事硬件及軟件產品技術開發的公司客戶G;2024年上半年又變為客戶I,一家主要從事提供自動駕駛技術及營運服務的公司。
客戶集中度較高,且第一大客戶頻繁變動,說明該公司與客戶的合作關系并不穩定,也導致賽目科技的收入出現波動性,增加了經營風險。
此外,賽目科技還存在應收賬款回收慢的問題。
招股書披露,目前該公司須承受向客戶收取貿易應收款項及應收票據的信貸風險,他們一般向客戶授予最多180日的信貸期。
而在報告期內,該公司的貿易應收款項及應收票據凈額分別是4942.2萬元、1.4億元、1.66億元和1.5億元。對應的貿易應收款項及應收票據周轉天數分別為113.2天、237.8天、317.5天和517.1天。
截至各期末,該公司賬齡超過1年的貿易應收款項及應收票據分別約為800萬元、1360萬元、4540萬元和3550萬元。
若這些應付給賽目科技的大量款項沒有準時結清或產生大幅減值,賽目科技的業績表現、流動性以及盈利能力都將受到不利影響。
除了客戶端存在不穩定因素外,在供應鏈端,賽目科技也面臨供應商高度集中的風險。
報告期內,賽目科技向前五大供應商作出的合集采購額分別占該公司采購總額的比例約為99.6%、97.3%、98.6%和99.5%。
而該公司向最大供應商的采購額分別占采購總額的35.1%、86.2%、87.7%和93.5%。
賽目科技在招股書中稱,未來也無法保證不會面臨有關供應商集中度的風險。
身處于自動駕駛相關領域,賽目科技的發展前景值得期待,但以上提及的公司經營自身以及行業現狀帶來的一些發展挑戰,公司的管理層也需要警惕。
未來,賽目科技第四次沖擊IPO能否成功,「子彈財經」也會持續關注。
*文中題圖來自:攝圖網,基于VRF協議。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