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生死教育|“讓人在最后階段能夠放松一點,有他信仰的東西”
在中國安寧療護(又稱臨終關懷)事業的發展中,《臨終關懷學詞典》的出版有著重要意義。
這部詞典是我國臨終關懷領域的第一部辭書,兼具專業性與實用性,結構完整,不僅是國內首部系統地規范臨終關懷學名詞術語的詞典,也是一部囊括了臨終關懷領域相關知識的專科詞典,更是一本促進中國臨終關懷教學、科研、知識普及及學術交流的簡明實用工具。
自2011年5月醞釀和構思編撰工作以來,在來自全國100余名專家學者、數十位工作人員和出版人員的共同努力下,歷經14年,至2024年5月,這部凝聚著集體智慧與心血的詞典由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
2024年6月29日,《臨終關懷學詞典》在北京中國科技會堂正式發布。第九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彭佩云特地發來賀信。
在《臨終關懷學詞典》出版兩個月之后,2024年7月29日,詞典主編施永興教授在上海長峰集團的支持下,啟動詞典英文版編譯的前期準備工作。
2024年11月23日,由復旦大學出版社主辦、上海長峰集團協辦的《臨終關懷學詞典(英文版)》編寫啟動會暨主編大會,在上海龍之夢酒店隆重舉行。來自國內外的數十名臨終關懷權威專家和學者齊聚一堂,共同擘畫詞典英?版的編寫藍圖,深入探討內容架構與編纂策略。
與會專家對《臨終關懷學詞典(英文版)》寄予厚望,稱編寫該辭典是為了應對國家安寧療護的重大需求,規范安寧療護、臨終關懷的名詞術語及其特點,克服規范難度,打造原創學術精品,助力臨終關懷學學科的蓬勃發展,并為世界各國提供一個了解中國臨終關懷及其文化的窗口。該辭典將是我國臨終關懷發展至今三十多年經驗和理論的總結,它的出版將填補我國臨終關懷學經典著作的空白。
上海市衛健委基層衛生健康處調研員李水靜在致辭時說,通過《臨終關懷學詞典(英文版)》,要讓全世界都聽到上海安寧療護的聲音,這也是中國的聲音。
日前,筆者就此采訪了《臨終關懷學詞典(英文版)》的主譯(著)、上海市安寧療護服務管理中心專家組組長施永興教授。
為什么要啟動英文版編譯
施老師,2024年5月,《臨終關懷學詞典》出版,兩個月后,您就啟動了英文版的前期籌備工作,這是出于怎么樣的考慮?
《臨終關懷學詞典》出版以來,得到了社會各界廣泛關注以及主流媒體的積極報道。2024年7月,詞典被列入百道好書榜專業科技類榜單,在社會上取得了較好反響。
自2024年8月起,為了普及臨終關懷知識,提高社會對生命末期患者的關注和尊重,中國生命關懷協會先后舉行《臨終關懷學詞典》公益贈書青海行、云南德宏行等活動。
復旦大學出版社總編輯王衛東這次在英文版啟動會上說,中文版詞典出版以后,目前已在加印,“現在紙質的書很難賣,但這部詞典還在加印,雖然加印的量不大,說明它還是很受歡迎的。”
詞典英文版是中文版的姊妹篇,之所以要啟動英文版編寫,是我們考慮到,在全球化背景下,隨著國際交流與合作日益頻繁,特別是在醫療健康領域,跨文化的溝通和理解顯得尤為重要。近年來,中國在安寧療護領域發展迅速,根據經濟學人智庫(EIU)等國際組織分別對中國2015年和2021年兩次死亡質量指數調查統計報告可以看出,中國的死亡質量指數得到明顯提升,中國安寧療護事業發展得到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和認可。為積極推動中國以及世界安寧療護服務的發展,在這一背景下,編委會啟動首部《臨終關懷學詞典(英文版)》編寫工作,旨在為國內乃至國際從事安寧療護的工作人員提供一個權威、專業的英文詞典工具,以提升國內安寧療護工作者的國際交流能力,并為完善我國作為全球人口大國構建積極老齡化社會的重大國際學術性課題做出貢獻。
指導思想和定位
《臨終關懷學詞典(英文版)》的編寫思路、指導思想和定位是怎樣的?
在編寫思路上,我們將以《臨終關懷學詞典》中文版為導向,以考證法為依據,采用術語法新方法,制定臨終關懷學詞典英文規范釋義,并按詞典工具書方法進行英文編排。
詞典英文版將堅持以臨終關懷名詞規范化的新模式,包括定義、基本概念、含義、概念間相互關系為主線,適度增加具有中國文化特點的臨終關懷相關名字,希望對國外臨終關懷學研究有所貢獻。
在指導思想上,我們將詞典英文版定位為囊括臨終關懷學領域相關知識的專科詞典和簡明實用工具,具有專業性、實用性、結構完整、新穎等特色及高質量標準要求。在保持中文版內容的基礎上,按照英文語法、語序規范闡述臨終關懷學重要名詞術語;納入包括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中臨終關懷民俗及具有本土化特色的中醫藥臨終關懷方面的詞條。
在詞典定位上,它應該是國家級品牌“首部臨終關懷學名詞術語”的學術專著之一,安寧療護專業人員重要的參考書和工具書,世界了解中國臨終關懷政策及文化的一個窗口。
詞典英文版的讀者對象將包括:各級各類醫療機構的安寧療護醫生、護士、社工、志愿者,以及相關專業技術人員;醫學高校及相關研究人員;臨終關懷學、全科醫學及社會學相關專業教學科研人員、醫學生、護理學生等;安寧療護服務管理人員;國外從事安寧療護事業的醫護及研究人員。
編譯專家組精英云集
中國生命關懷協會榮譽理事長、《臨終關懷學詞典》主編羅冀蘭在致辭時說,《臨終關懷學詞典(英文版)》是一項開創性的工作,要想編寫出一部具有科學性、權威性、專業性、全面性、客觀性,而且又簡明扼要的詞典,是不容易的,有很多困難,對大家來說是一個挑戰。那么,要面對這些困難,您在選擇編譯者方面有哪些考慮?譯者團隊是怎樣的?
詞典的中文版共有編委43人,編寫者共64人,包括編委39人、學術秘書2人、其他編者23人。
詞典的英文版常務編譯37人,上海龍之夢公益事業部負責人童玉倩和我擔任主譯(著),中國醫學科學院附屬腫瘤醫院教授、主任醫師羅健,上海市普陀區利群醫院業務副院長、副主任醫師吳穎擔任副主譯(著)。學術秘書5人,上海市社區衛生協會安寧療護專委會副主委、上海市安寧療護服務管理中心專家組成員徐東浩為編委會秘書長。
在選擇編譯者方面,我們要求的規格還是蠻高的。編譯推薦條件:譯者應具有副高級或以上職稱,并具有一定的學術影響力;有豐富臨床實踐或教學經驗,踏實肯干,作風正派,責任心強,具有奉獻精神等。我們要求各編譯必須保證完成任務,一定要親自動筆,不能交給學生代筆。
詞典中文版的編委中,我們征求他們的意見,一部分編委參與英文版的編譯工作,包括: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姑息醫學科主任醫師李金祥,北京清華長庚醫院疼痛科主任路桂軍,河北中醫藥大學護理學院教授、河北省生命關懷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邸淑珍,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嚴非,河北中醫藥大學教授張學茹,上海大學社會學院社會工作系主任、副教授程明明,四川大學華西廈門醫院副院長、主任醫師陳慧平,河南大學研科辦主任陶志敏,上海交通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研究員、碩士生導師荊麗梅,上海市保健局副局長楊穎華博士、上海市衛健委基層衛生處調研員李水靜,上海市安寧療護服務管理中心主任吳玉苗、寧波市鄞州區中河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張靜等。
另外,我們還請來中山大學醫學人文研究院副院長、中山大學附屬第七醫院醫學人文教研室主任、博士生導師程瑜,他和羅健是詞典中文版的專家組成員,參與詞條的審定,現在成為編譯專家組成員。
我們還邀請了清華大學醫學院教授肖迪,首都醫科大學護理學院基礎護理學學系主任岳鵬,海軍軍醫大學第三附屬醫院護理部主任李麗,蘇州大學護理學院院長、蘇大附一院院長助理李惠玲,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陸欽池,昆明市第三人民醫院關懷科護士長、主任護師薛蓮,上海市普陀區中心醫院腫瘤科主任、主任醫師鄧皖利,山東第二醫科大學管理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高倩倩等。
編譯專家組成員中,博士學歷占50%,碩士學歷占28%。
其中中國醫學科學院附屬腫瘤醫院教授、主任醫師羅健,蘇州大學護理學院院長、蘇大附一院院長助理李惠玲,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姑息醫學科主任醫師李金祥、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陸欽池、上海大學社會學院社會工作系主任、副教授程明明,上海交通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研究員、碩士生導師荊麗梅,上海中醫藥大學護理學院林艷俠博士等具有海外留學或訪學背景。
此外,詞典英文版還得到了世界衛生組織前副總干事、瑞金醫院終身教授胡慶澧,上海市社區衛生協會會長孫曉明的支持,得到了上海市衛健委基層衛生健康處的支持。
孫曉明會長是上海醫科大學(今復旦大學醫學院)畢業,遠渡重洋去英國讀了碩士和博士,在美國哈佛大學完成博士后研究,最后響應上海市人民政府的召喚,回到家鄉工作了28年,直到退休。他對詞典英文版非常支持,特意帶著兒子來參加啟動會。他說,兒子從小在國外長大,小學、中學、大學,全部在加拿大完成,其母語是英語,我希望他包括我自己,我們這個家里對這本詞典也能出點力,做點貢獻。
新增33詞條
施老師,之前采訪您和幾位編委時,大家都提到《臨終關懷學詞典》出版時間太長,中文版所收資料截至2020年10月,而從2020年至今,國內安寧療護事業發展很快,國家和地方政府出臺了一些政策文件,近年來我國臨終關懷政策及國家級臨終關懷試點內容等,詞典尚未涉及,不無遺憾。詞典編委邸淑珍教授說,覺得一些東西過時了,需要補充新內容,這次要出英文版了,我跟施老師說,咱彌補一下,再補充一些國際和國內的新的前沿知識。請問,詞典英文版是否根據當前國際和國內安寧療護事業的發展趨勢和研究成果增加了新詞條,以保持詞典的權威性和時效性?
是的,因為詞典中文版的時間限制,2020年10 月以后的資料收錄較少,這一次編譯英文版,我們新增了詞條33條,詞條共計1151條。
具體來說,在“安寧療護”大類中,我們增加了18個詞條。
其中,在宏觀政策和工作機制方面,增加了“中國安寧療護政策”、“全國政協第49次雙周協商會”、“全國安寧療護試點工作”、“安寧療護工作機制”、“安寧療護服務體系”、“安寧療護服務模式”等。
“全國政協第49次雙周協商會”,是指2016年4月21日,全國政協在北京召開第49次雙周協商座談會,圍繞“推進安寧療護工作”建言獻策,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主持會議并講話。之后, 2017 年國家就開始在全國5個市區進行安寧療護第一批試點。
“全國安寧療護試點工作”是指,2017年,原國家衛計委在全國選取5個市區開展安寧療護第一批試點工作。2019年,國家開展了第二批安寧療護試點。2023年,國家推出第三批安寧療護試點,全國31個省市當中,除了西藏,30個省市都有安寧療護試點。目前全國安寧療護的試點城市已達187個地級市,安寧療護事業得到蓬勃發展。
在安寧療護實踐方面,增加了:“多學科協作模式”、“床單位管理”、“病室環境管理”、“安寧療護查房”、“臨終患者和家屬為中心”、“安寧療護實踐”、“安寧療護轉介”、“居家安寧療護”等詞條。
另外,還增加了“安寧療護倫理”、“死亡質量指數”、“心理社會評估”、“生命終末期”等詞條。
在“臨終關懷組織”大類中,我們增加了“上海市安寧療護服務管理中心”。在安寧療護領域,上海有上海的特色,上海市安寧療護服務管理中心是在2021年12月29日成立的,掛靠在普陀區利群醫院與長征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是上海市衛健委借以推動安寧療護工作的重要機構。該中心以“協作、融入、實踐、創新”為宗旨,聚焦“管理一體化、建設標準化、服務同質化”的工作目標,在建立本市安寧療護服務評價體系的同時,圍繞安寧療護“服務機構與從業人員的評價與能力提升、服務管理規范系列的制定、支付方式試點”等重點開展各項工作,以提升安寧療護服務品質,推動安寧療護服務均衡、可持續地發展。
在“臨終關懷文獻”大類中,增加了“病人自主權利法(深圳)”,這個詞條說的是,2022年,深圳市七屆人大常委會第十次會議表決通過《深圳經濟特區醫療條例》修訂稿,其中第七十八條在“臨終決定權”上做出了大膽突破,規定如果病人立了預囑“不要做無謂搶救”,醫院要尊重其意愿,讓病人平靜走完最后時光,由此,深圳市成為全國第一個實現生前預囑立法的地區。
在“民俗詞語”大類中,增加了:“靈魂”、“自殺”、“鬼文化”、“黃泉路”、“孟婆湯”、“忘川河”、“奈何橋”、“鬼門關”、“無常”、“解脫”、“往生”和“懺悔”等12個詞條。
啟動會上,專家們提出,對于宗教、民俗的詞條,要不要寫進詞典,大家存在爭議。專家們說,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民間信仰是存在的。我們做臨終關懷的目的是什么?就是讓人走到最后階段,能夠放松一點、愉快一點,眼前呈現出他信仰的東西。宗教民俗這一塊,還是要介紹的,英文版可以稍微放松一點。我們會根據國家的相關要求、對民俗的解釋精神,把民俗詞語的內容進行整理和翻譯。
在“臨終關懷學相關人物”大類中,增加了“特蕾莎修女”。
另外,我們還增加了“臨終反向關懷”。在詞典中文版中,我就想放進去這個詞條,不知道什么原因,沒有放進去。臨終反向關懷,就是說,臨終關懷,應該是雙向關懷。我們為臨終患者提供的關懷是正向關懷,當社會進步了以后,臨終患者會用他的愛,反饋給我們醫護人員,反饋給社會,他有很高的境界,他來關懷我們,安慰我們,這就是反向關懷。這是社會進步的最好標志。
為全球臨終關懷事業貢獻中國智慧
出版《臨終關懷學詞典(英文版)》,意義和價值體現在哪里呢?
出版這部詞典英文版,可以進?步拓寬臨終關懷學的國際視野,填補我國在該領域英文資源的空白,并向全球讀者開啟?扇洞悉中國臨終關懷精髓與文化魅力的窗子。英文版詞典,將為推動我國臨終關懷學的國際化進程貢獻力量。
上海市衛健委基層衛生健康處調研員李水靜在致辭時說,《臨終關懷詞典》的出版,歷時 14 年,非常不容易,這是安寧療護在上海發展進程中非常重要的事情,現在我們又迎來了英文版的啟動會,我覺得非常自豪,她像我們的孩子一樣,我們要看著她一點點成長。安寧療護服務工作,在上海已經開展30 多年了。希望我們的安寧療護服務,能通過今天的平臺走向全世界,希望通過辭典英文版的發布,讓全世界都能聽到上海安寧療護的聲音,這也是中國的聲音。
詞典英文版的主譯(著)童玉倩在啟動會致辭時,也說得很好。她說,《臨終關懷學詞典》的誕生是對我們國家安寧療護事業的一次深刻的致敬。它不僅是一部工具書,更是一份對生命尊嚴的堅守和對人類苦難的誠摯同情。它的出版標志著我國在臨終關懷領域的專業性與實用性邁出了堅實的一步,這是我們對生命的尊重,也是我們對社會的責任。
小童說,在全球化的今天,我們不僅要關注國內的安寧療護,更要將目光投向世界。《臨終關懷學詞典(英文版)》的編寫,將是我國臨終關懷發展 30 多年經驗和理論的總結,它的出版將填補我國臨終關懷學經典著作的空白。這不僅是對我國臨終關懷事業的一次國際性傳播,更是對全球臨終關懷事業的一份貢獻。
她還說,我們的工作不僅是學術的,更是人文的。我們的每一項決策、每一次討論,都應以提升人類福祉為目標,以減輕患者痛苦為己任。我們的詞典不僅要成為專業人士的參考,更要成為患者和家屬的背脊,成為社會大眾了解和參與臨終關懷的橋梁。我堅信《臨終關懷學詞典(英文版)》的編寫工作能夠順利進行,早日完成,為全球的臨終關懷事業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圣人苦役
復旦大學出版社總編輯王衛東在致辭時說,編詞典是一項很難的事情,它牽涉到醫學、心理、社會學、文化、歷史等多個學科,編起來很不容易。這是圣人苦役,這個活很苦,只有圣人能干得了,要默默無聞地奉獻,不計付出,不求回報。在詞典英文版的啟動及以后的編寫上,您們做了哪些工作?又有著怎樣的工作安排?
英文版編委會自2024年7月29日啟動預備會議,在4個月時間里,我們先后召開了三次核心小組預備會議、三次專家咨詢會,并先后拜訪了上海市社區衛生協會孫曉明會長、復旦大學出版社、世界衛生組織前副總干事胡慶澧教授。
這次啟動會上,中國生命關懷協會榮譽理事長羅冀蘭老師在總結發言時說,大家對于詞典的目標、受眾、書名的選擇、詞條內容的拓展,還有新增的詞條,以及統一用詞問題等,進行了很好的交流和討論,明確了詞典的指導思想、編寫原則、一些詞條的定位,規劃了編寫的流程和進度計劃。今天只是編寫啟動會,在以后的工作里還將匯集大家的意見,還會有進一步的探討,還得有幾次大家共同的磨合。相信每一位編寫人員,都能認真負責,深刻認識到自己的責任,用非常飽滿、熱情、嚴謹、科學的態度,全身心地投入到這項工作中來,全力以赴把握每一個詞條,為中國的安寧療護事業的發展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如羅老師所說,專家們在會上提出的核心問題,我們會認真思考、討論,梳理好以后,統一給出反饋意見。下一步,我們要把詞條分解,詞典英文版現在有詞條1151條、25 大類,這些詞條要分解清楚:哪些是重點核心詞,哪些屬于一般性的詞和簡要的詞。把詞條分解好以后,我們要進行樣板詞條的編寫,邀請有豐富經驗的專家進行點評輔導,編譯者根據樣板詞條,編譯自己負責的詞條。
對于詞典英文版來說,我們剛剛邁開了萬里長征第一步,還有很多路要走,我們初步決定2025年7月完成初稿,8-9月交叉審稿,主審審稿,2025年10月召開定稿會,11月正式交稿,2026年8月正式出版。
我覺得,一個人,一輩子能做一兩件事,就心滿意足了。詞典的英文版和中文版是姊妹版,如果能夠出版英文版,在臨終關懷學經典著作方面就圓滿了。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