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這所香港高校試圖讓“00后”重新理解創新創業
·香港城大創新學院副院長劉特斌認為,創新創業教育要解決的最大痛點是讓學生跳出舒適圈,而不是停留于學校實驗室,“如果你真的做得好,你的畢業商業計劃書可能會成就你的第一個初創公司。”
“開始系統學習創業這門課程后,我才發現原來‘想法’是最不值錢的。”2024年9月入讀香港城市大學(以下簡稱“香港城大”)的城大創新學院理學碩士(創新創業)、“00后”張晉源說。在接觸創業教育之前,他曾在本科期間運營過一個與碳中和相關的創業項目,真正開始創業后,他發現如果創業只有“一腔熱血”的話一定會踩很多坑。
“想法很多,但能落地的太少,因為創業更重要的是能執行。”香港城大創新學院副院長、理學碩士(創新創業)課程主任劉特斌教授日前在接受澎湃科技(www.6773257.com)采訪時直言當前學生創業者存在的普遍問題。
2021年,香港城大建立了HK Tech 300創新創業計劃,旨在為年輕人提供發展機會,并將科研成果轉化為實際應用。2024年1月,大學進一步成立城大創新學院,設立香港首個理學碩士(創新創業)學位(MSc in Venture Creation)。今年9月,該碩士學位迎來第一批學生。
創新創業教育到底怎么做?如何走出實驗室,探索高校科創項目走向市場的最后一公里?這所港校試圖給出不一樣的答案。
圍繞市場需求幫學員找到PMF
作為全港首個創新創業碩士課程,在創業教育初期階段,幫創業者理解究竟什么是PMF(Product Market Fit,產品市場匹配度)、如何找到合適的PMF是非常重要的環節。
“90%的人第一次創業都是失敗的。”城大創新學院院長謝智剛教授告訴澎湃科技,很多初創公司年輕的CEO都有一個錯誤認知,認為他們的產品非常厲害,但最后發現市場沒人買單。香港城大設立碩士課程的目的是讓有過失敗創業經歷、或具有CEO潛質的學員,系統性地理解市場需求到底在哪里。
城大創新學院院長謝智剛教授。
與過往傳統的大學課程不同,該碩士的核心課程強調從實戰出發、讓學生體驗現實營商環境,包含研究生創新創業啟航綜合課程(GRIT,Graduate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Trek)、創新創業專題講座、創新專題報告等,核心選修課還包含創新與科技創業、企業家精神與企業內部創業等。申請項目的學員除了需要對創業有濃厚的興趣,最好能證明其參與過創業活動。
謝智剛稱,該課程在考核方式上與傳統學科也有所不同,學生除了要提交學術論文,也要撰寫一個完整的商業計劃書,由業界導師和專業人士做評審,最終商業計劃書是否可行交由市場檢驗。
劉特斌認為,創新創業教育要解決的最大痛點是讓學生跳出舒適圈,而不是停留于學校實驗室,“如果你真的做得好,你的畢業商業計劃書可能會成就你的第一個初創公司。”
首批入讀該課程的近80名學員中,除了像張晉源這樣曾有過創業經歷的人,也有部分對科技創新有著濃厚興趣、履歷極佳、且富有想象力的“00后”學員。
00后學員鄧裕凡2021年就在深圳啟動了自己的AI創業項目。“一開始我們從最基礎的AI教育開始,為企業講解AI是什么。”但AI領域技術迭代速度太快,2022年11月,ChatGPT取得重大進展,來到香港城大就讀的鄧裕凡希望能在接下來的時間里,學習如何開拓更多的潛在市場,也同步學習AI的最新技術。
“重新理解了創新創業這回事”
經過半個學期的學習,學員們對創業有了更具體的認知。
對于不少學員來說,最有趣的是GRIT課程。張晉源已經記不清與創業導師展開了多少次的對談和經驗分享。這些討論在他看來非常有價值,能夠為自己的創業提供實質性的幫助。
核心課程內容。
在一次談話中,教授直接指出他此前碳中和創業項目失敗的原因。“為什么要把創業市場起點定得這么高?為何不從垂直的、小而精的領域入手?”在導師的建議下,張晉源創業的思路發生轉變,比如現在他更關注碳收集、監測等相關細分項目。
除了每周定期向創業導師“取經”,導師們也會要求學員們每周組成不同的創業隊伍,尋找不同行業背景的人產生創業思維碰撞,組隊成功的學員們可以為項目進行模擬路演。
首屆城大理學碩士(創新創業)課程學生,左一為張晉源,左二為王慧宇,右一為鄧裕凡。
通過多次組隊,張晉源和同學王慧宇開始意識到,創業最不值錢的是“想法”,最值錢的是執行和團隊,只憑熱愛和沖動創立和經營品牌是不會長久的。
王慧宇也曾有過創業的經歷。2021年,她辭職后創立了一個露營品牌,但由于后期國內露營品牌太“卷”,很快便進入瓶頸期。來到港城大后,她發現一個好的創業項目其實和一個好的產品一樣,需要通過用戶和市場層層驗證,創業很重要的是要選對行業,這直接決定了自己創業的天花板。
害怕創業失敗嗎?每位學員給出的答案都不一樣。王慧宇認為,創業者或許是最有挑戰的職業,不僅需要隨時做好準備,抓住一切機會向投資者、潛在的客戶闡釋自己的項目,也要承擔失敗的風險,接受失敗、被拒絕是常態。
為創業項目提供“一站式服務”
作為HK Tech300科創生態圈的一部分,理學碩士(創新創業)課程鼓勵學員們使用香港城大的科研專利(IP)和知識產權。
張晉源和小組成員們正在做智慧養老機器人項目,該項目計劃防止老年人摔倒、預測摔倒風險。張晉源說,他們在香港城大的IP專利庫中,發現了很多可以應用的科技,目前他們正嘗試與專利的作者取得聯系。
除了為學生提供知識產權技術支持,在科研成果轉換階段,早期的資金來源也非常重要。首屆理學碩士創新創業學員如何獲得第一筆初創資金?
香港城大創業體系。
劉特斌介紹,依托HK Tech 300科創生態圈,學員們可帶著項目的商業計劃,在后續決定是否參加HK Tech 300創新創業計劃,以申請HK Tech 300種子基金,入選項目團隊可獲得10萬港元,在6至12個月的資助期結束后,符合資格的創業項目將會被推薦申請高達100萬港元的HK Tech 300天使基金,進一步為科創企業保駕護航。同時HK Tech 300也幫助學生拓展不同的合作機會,爭取額外資金,幫助學生將方案落地為初創企業。
謝智剛稱,學校培養并不以創業成功為唯一衡量的標準,創業教育更重要的是激發創業的動力,“盡管申請種子基金的項目可能一半會失敗,但我們鼓勵學員們再提出新的商業計劃書,再次申請。”
科創教育生態圈進一步擴大,吸引學生來香港創業
近年來,香港雖然人少地少市場有限,但憑借國際化的優勢和法治化的營商環境,吸引了大量內地科創企業和內地創業者涌入。
目前,香港城大不但通過HK Tech 300培育深科技初創,培育及支持超過700個初創團隊和企業,也在過去一年先后成立城大創新學院、數碼醫學研究院、人工智能與科學研究院,進一步擴大港城大科創生態圈,促進香港、內地乃至全球科創生態圈蓬勃發展。
在開拓市場方面,香港城大已先后在內地及東南亞推出“HK Tech 300全國創新創業千萬大賽”及“HK Tech 300東南亞創新創業千萬大賽”,積極與當地科創培育機構合作。此外,創新學院推出的本科到博士創業系列培養課程,目前也吸引不少內地生前來香港創業。
不少學員在接受澎湃科技采訪時表示,選擇從內地來到香港作為創業的起點,一方面是因為香港特區政府對科創企業提供一定的政策支持,另一方面是因為香港具備國際化視野。
張晉源說,如果他的智慧養老機器人項目進展順利,會首先考慮在香港啟動,他認為,香港有較多老年人口,市場潛力較大。在香港試水成功后,會逐步擴展至內地市場發展。
“我覺得它(香港)像一個世界窗口。”鄧裕凡說。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