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人到中年,方知杜詩妙
清代的張潮在《幽夢影》一書中說:“少年讀書,如隙中窺月;中年讀書,如庭中望月;老年讀書,如臺上玩月,皆以閱歷之淺深,為所得之淺深耳。”這段話說得很好,揭示了讀書與閱歷的關系。除非是天才,要讓一個少年跳過“隙中窺月”的階段,直接進入“庭中望月”甚至“臺上玩月”的階段,是不現實的。領悟能力的提高,也講究一個“火候”,“火候”不到,急也沒用,心急吃不了熱豆腐。
什么叫“隙中窺月”?比如杜甫的《贈衛八處士》這首詩,通俗易懂,對于青少年來說,也基本上沒有什么理解上的障礙,用不了半個小時,就可以說:“懂了。”實際上,這種“懂了”,就屬于“隙中窺月”,并沒有在思想感情上產生多少共鳴。
這里講一個真實的事例:當代女作家潘向黎有一篇文章,題為《杜甫埋伏在中年等我》。大概意思是,學生時代的她,受家庭的熏陶,喜歡古典詩詞,但是,她對杜甫卻喜歡不起來,盡管她的父親非常推崇杜甫。很多年以后的某一天,她漫無目的地從書架上抽出一本書,隨便翻開,是杜甫的《贈衛八處士》。這首詩她從前是讀過的,這次又重新讀了一遍,竟然不由自主地留下了眼淚,她對杜甫的態度瞬間徹底轉變,崇拜由此開始。所謂“杜甫埋伏在中年等我”,就是指這種機緣巧合。這種機緣巧合,可以稱為“頓悟”,可以稱為“共鳴”,也可以理解為陶淵明所說的“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但是,我更愿意借用“秒懂”這個網絡用語來形容它,因為這個詞兒更生動形象。機緣巧合看似偶然,其實有必然性在里邊。即使這位女作家偶然翻開的不是杜甫的詩,她以后仍然有“秒懂”杜甫的機會,只是時間要往后推遲罷了。
有時候,“秒懂”還跟特殊的生活經歷有關,不一定非到中年才“秒懂”。這里也有一個真實的事例。莫礪鋒先生在《杜甫詩歌講演錄》一書中,提到他當知青時的一件事:
我永遠忘不了下面的情景:1973年的初冬,一陣狂風刮走了那座為我遮蔽了五年風雨的茅屋頂上的全部稻草。當天夜里,我縮在被窩里仰望著滿天星斗,寒氣逼人,難以入睡。突然,一個溫和而蒼老的聲音從黑暗中傳來:“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我頓時熱淚盈眶,(以下略)
這就是“秒懂”!讀杜詩能達到這種境界,恐怕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要想“秒懂”,閱讀和閱歷缺一不可。可以先有閱讀的積累,后有閱歷的積累;也可以先有閱歷的積累,后有閱讀的積累,反正兩樣都得有。
成都杜甫草堂
人生的不同階段各有特點:青少年時期比較幼稚,好高騖遠,無憂無慮;中年,在社會上不斷碰壁以后,開始回歸現實;老年,對于未來,大概沒有什么好展望的,只好回味過去,懷舊。這就是人生三步曲。青年人涉事不深,對人生盲目樂觀,自以為成就某項事業舍我其誰,所以李白的個性張揚的詩頗受歡迎。他的“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但用東山謝安石,為君談笑靜胡沙”等名句,就很對青年人的口味。一般來說,青年人接觸的杜詩并不多,他們對杜甫的印象,大概就是“窮困潦倒”,所以不喜歡杜甫。看人家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多有范兒。在他們眼里,杜甫的“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哪有李白的“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瀟灑?杜甫的“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頭盡醉歸”,哪有李白的“百年三萬六千日, 一日須傾三百杯”豪放?
青年人往往更偏愛辭藻華麗的作品,像王勃的《滕王閣序》,李商隱的無題詩,范仲淹的《岳陽樓記》,都是他們喜聞樂見的。而杜甫的《石壕吏》,質樸無華,很容易使年輕的讀者誤認為杜甫的詩平淡無奇。
時光荏苒,青年人不經意間就步入了中年。經過歲月的長期沉淀,他們身上的浮躁之氣就不多了,不切實際的想法也越來越少。他們的人生閱歷已經比較豐富,文學鑒賞能力也今非昔比。于是,他們在閱讀和欣賞方面,由“隙中窺月”階段進入“庭中望月”階段。
人到中年以后,就開始明白了,詩歌當然可以寫欣喜,寫閑適,但是用它寫憂患、寫苦難、寫惆悵、寫郁悶,更為常見。就拿李白的詩來說,也是寫快意的時候少,寫煩惱的時候多。一位網名為“苦樂齋”的作者,對《全唐詩》近五萬首詩的情緒作了大數據分析,最終結果是:悲,77.43%;思,17.22%;憂,3.46%;喜,0.86%;樂,0.06%;怒,0.45%;懼,0.52%。這一數據雖然不是很權威,但很有參考價值。
人到中年以后,就開始明白了,杜甫是一位有大愛的詩人,用梁啟超的話說,叫做“情圣”。他并不是只關心自己一家的不幸遭遇,他的精神境界要比常人高得多。例如,天寶十四載(755年)十一月,杜甫由長安赴奉先縣(今陜西蒲城)探望家屬,不料“入門聞號咷,幼子餓已卒”!杜甫非常傷心,但他由此想到的是,自己的家庭享受著因官宦出身而免繳租稅、免服兵役的優待,生計尚且如此艱難,那些無此特權的平民百姓,生存狀態豈不是更加堪憂?再如,住成都草堂的時候,他由自己一家人的“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聯想到普天下受苦受難的窮人,發出了“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吶喊。杜甫對國家的前途、命運的焦慮和擔憂,對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的人民的同情和悲憫,在他的詩中隨處可見,可以說是“造次必于是,顛沛必于是”。這樣的格局,這樣的情懷,非“情圣”而何?
人到中年以后,就開始明白了,從前是那樣幼稚,只看到杜詩苦兮兮的一面,卻一葉障目,看不到許多杜詩里邊,有一股浩然之氣在彌漫,或者說,有一股英雄之氣在盤旋。譬如,杜甫的《公安縣懷古》這首詩,寫得何等灑脫,又何等優雅:
野曠呂蒙營,江深劉備城。
寒天催日短,風浪與云平。
灑落君臣契,飛騰戰伐名。
維舟倚前浦,長嘯一含情。
這一類的詩在杜集中是比較常見的,如《有感五首》《傷春五首》《諸將五首》,等等,
無不語言豪邁,氣度非凡。
人到中年以后,就開始明白了,還是接地氣兒的作品更有魅力,而杜詩就特別接地氣兒。正如魯迅先生所說:“我總覺得陶潛站得稍稍遠一點,李白站得稍稍高一點,這也是時代使然。杜甫似乎不是古人,就好像今天還活在我們堆里似的。”(見劉大杰《魯迅談古典文學》)例如,杜甫的《客至》就是一首生活氣息非常濃厚的詩,詩中那種醇厚的味道,真讓人回味無窮: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見群鷗日日來。
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
盤飧市遠無兼味,樽酒家貧只舊醅。
肯與鄰翁相對飲,隔籬呼取盡馀杯。
明代文人陳繼儒有詩云:“兔脫如飛神鶻見,珠沉無底老龍知。少年莫漫輕吟詠,五十方能讀杜詩。”(《讀少陵集》)詩的大意是:野兔跑得飛快,轉瞬即逝,但是獵隼卻能明察秋毫;寶珠沉到深水里,無人知曉,然而水中的老龍卻知道它的下落。年輕人啊,不要隨便輕視對杜詩的吟詠,認為它不過如此,等你們到了知天命的年紀,才能領悟它的妙處。我們對“五十方能讀杜詩”的理解,不能太拘泥,并不是非要到五十歲才能讀懂杜詩。對于古人來說,“五十方能讀杜詩”未免有些晚了。其實說“四十方能讀杜詩”也不是不可以,說成“五十”,大概是因為生活閱歷越豐富,越容易讀懂杜詩,于是就高不就低,說成了“五十”。
如果說“中年方知杜詩妙”是一種比較常見的文化現象,那么這一現象或許意味著,讀杜詩是有門檻的,這個門檻不是指一個人的學歷,而是指一個人的閱歷。其他詩人有沒有“五十方能讀其詩”的現象?沒有研究過,估計也有,但最具代表性的詩人,還是杜甫。
“中年方知杜詩妙”的說法能否成立,也是有前提的。一個人對古典詩詞本來就不感興趣,他“中年方知杜詩妙”的可能性就很小。即使一個人從小就對古典詩詞感興趣,由于欣賞口味的不同,他可能一輩子都不認為杜詩高妙,這也不足為奇。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