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乐官网 (中国)有限公司官网

澎湃Logo
下載客戶端

登錄

  • +1

中國科學家首次揭開德氏中喙鯨的神秘面紗,為我國大型哺乳動物增添了新成員

2024-12-10 13: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字號

【中國綠發會訊】海濕·引言:喙鯨類主要棲息于深海,活動隱秘且難以接近,這為野外觀察和樣本采集帶來了巨大挑戰。過去長期以來,科學家對德氏中喙鯨(Mesoplodon hotaula)的了解極其有限。作為一種深海鯨類,還沒有確切的活體觀測記錄,全球范圍內對其分布、棲息地、行為特征以及種群動態幾乎一無所知;而且,喙鯨類之間的形態差異微小,僅憑傳統形態學方法也是難以區分的。

近日,“海洋與濕地”(OceanWetlands)小編注意到,一項研究首次通過整合DNA測序、聲學數據分析和照片記錄,成功確認了德氏中喙鯨的物種“身份”,填補了這一深海鯨類的研究空白。該研究由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的李松海研究團隊開展,揭示了該物種獨特的聲學和形態特征,并指出其分布范圍可能比以往認為的更廣泛,在國際上首次揭示南海不僅存在這一神秘物種,并可能是其關鍵棲息地。相關成果于2024年12月發表在國際期刊iScience上。為助力全球環境治理、并供我國學者了解最新研究動態信息,編譯分享信息如下,供感興趣的讀者們參閱。(編譯:王芊佳)

德氏中喙鯨。圖源:Li et al., 2024

【引言】首次為德氏中喙鯨“正名”

深海里的喙鯨家族一直是科學家眼中的謎團。它們生活得非常隱秘,不僅分布范圍、種群數量不清楚,甚至連它們是怎么生活的都沒人了解。這在中喙鯨屬(Mesoplodon)身上表現得尤其明顯。這一類鯨有已知物種16種,是鯨類家族中物種最多、但也是最神秘的屬。它們深潛到上千米的海底,很少成群結隊出現,科學家想要觀察或者研究它們的機會少之又少。而在這些物種中,德氏中喙鯨(Mesoplodon hotaula)無疑是最“神秘”的一個。全世界關于它的記錄,幾乎都來自擱淺在海灘上的腐爛標本。在大海里,沒人真正見過它的活體,甚至連它長什么樣、生活在哪兒都沒有明確的答案。此前,最新出版的《中國哺乳動物多樣性:編目、分布與保護》一書中還沒有這一物種的記錄。這一發現,為我國大型哺乳動物列表增添了新成員。

德氏中喙鯨的研究過程可以說一波三折。1963年,斯里蘭卡的一頭擱淺鯨被認定為一種新物種,命名為德氏中喙鯨。然而,僅僅兩年后,科學家又覺得它跟另一種喙鯨——銀杏齒中喙鯨(Mesoplodon ginkgodens)實在太像了,甚至連骨頭的結構都差不多,于是干脆,把它們當成了同一種鯨。直到2014年,科學家根據新的基因和形態學證據,才重新把德氏中喙鯨“翻案”,確認它確實是一個獨立物種。不過,問題還沒解決,德氏中喙鯨和銀杏齒中喙鯨在外形上幾乎一模一樣,比如皮膚顏色和身上的傷痕,科學家很難區分它們。而且德氏中喙鯨的皮膚一旦暴露在陽光下,會迅速變暗,進一步增加了識別難度。它們的分布也撲朔迷離,目前只知道它們的擱淺死亡個體出現在一些偏遠的熱帶島嶼,比如斯里蘭卡、基里巴斯和塞舌爾等,其他信息寥寥無幾。在這樣困難重重的情況下,科學家還是想方設法攻克了難題。最近,我國研究團隊通過結合DNA檢測、聲波記錄和照片,首次在野外確認了德氏中喙鯨的身份。這是一個重大突破!他們發現,德氏中喙鯨有獨特的聲波特征和外形特征,可以將它和其他喙鯨區分開來。這一發現不僅為科學家更深入地研究這種鯨提供了方向,也為了解它們的分布、生活習性和生存威脅打開了新的窗口。

上圖:南海海域的抹香鯨 中國科學院深海所海洋哺乳動物研究團隊供圖

【研究發現】六次海上調查,揭開德氏中喙鯨神秘面紗

2019年到2023年,這支科研團隊在南海進行了六次海上調查,終于揭開了深海神秘生物——德氏中喙鯨的真面目。這次研究首次詳細記錄了德氏中喙鯨的相關數據,為人類認識這種稀有的海洋鯨類帶來了重大突破。在這項研究期間,科研團隊共記錄了12次中喙鯨的目擊事件,其中,有5次被確定是德氏中喙鯨。通過采集鯨的皮膚樣本、錄制聲波信號和拍攝照片,研究團隊成功確認了這些鯨的“身份”。在兩次目擊中,科學家用特殊工具采集了三份皮膚樣本,并通過基因分析發現,這三頭鯨都是雄性德氏中喙鯨。此外,在四次觀測中,團隊記錄到了這些鯨發出的聲信號,這種聲音有特定的頻率和節奏,與其他喙鯨完全不同。這些特征成為辨別德氏中喙鯨的重要依據。

圖1. 德氏中喙鯨的目擊記錄和潛在分布范圍圖。(A) 圖中展示了在南海北部觀測到的德氏中喙鯨記錄。紅點表示已確認的目擊記錄(n = 5),對應表1中的數據;藍點表示可能的目擊記錄(n = 7)。 (B) 德氏中喙鯨的潛在分布范圍圖,基于已確認的樣本記錄和可能的目擊數據推測得出(Jefferson et al., 2015)。太平洋帕爾米拉環礁以東的海域(例如墨西哥和南美洲西部)被標注為?,即德氏中喙鯨的可能分布范圍,尚存疑問。圖源:Li et al., 2024, iScience 27, 111465

拍攝的照片也提供了更多細節。德氏中喙鯨體長大約3~5米,有突出的喙和前額,背部呈棕褐色,身上還帶著雪茄達摩鯊留下的圓形咬痕。一頭幼鯨被確認沒有長牙,也沒有劃痕,而成年雄鯨的嘴部輪廓呈弧形,臉頰較淺,眼睛周圍有白色斑點,喙部的顏色深于其他部位。此外,研究還發現幼鯨的背部有特別的條紋狀花紋,這種條紋在鯨長大后會逐漸消失。有趣的是,在一次目擊中,科學家還發現了一個混合種群,其中既有德氏中喙鯨,也有一種叫柏氏中喙鯨的鯨。柏氏中喙鯨的頭部更平坦,嘴部輪廓沒有德氏中喙鯨那么彎,這些特征讓它們變得容易區分。此外,還有七次觀測雖然沒有采集到基因或聲波數據,但鯨的外形、行為、棲息地和群體規模都與德氏中喙鯨非常相似,因此被認為很可能也是德氏中喙鯨。這些發現,不僅證明了德氏中喙鯨確實生活在南海,還幫助我們更好地了解它們的習性、生活環境和種群特征。

在南海區域確認的五次德氏中喙鯨的目擊記錄簡述。圖源:Li et al., 2024

【討論】

這項研究表明,德氏中喙鯨(Mesoplodon hotaula)具有一些獨特的聲學和形態特征。盡管它的外形和生活習性與在印度太平洋水域的其它兩種中喙鯨(Mesoplodon densirostris 和 Mesoplodon ginkgodens)相似,但通過研究,科學家發現了德氏中喙鯨的兩大明顯特征:一是它嘴線的形狀,二是成年雄性德氏中喙鯨牙齒的大小、形狀和位置。雖然Mesoplodon ginkgodens(銀杏齒中喙鯨)在一些形態特征上與德氏中喙鯨相似,但成年雄性德氏中喙鯨的嘴部顏色與銀杏齒中喙鯨有明顯不同。德氏中喙鯨的嘴部上顎是深色的,下顎是淺灰色,而銀杏齒中喙鯨的嘴部則呈現白色。此外,年輕德氏中喙鯨背部的條紋在它們成長過程中會逐漸消失,而銀杏齒中喙鯨則沒有類似的現象。雖然這些條紋特征還未在銀杏齒中喙鯨身上見過,但類似的變化在大西洋的杰氏中喙鯨(Mesoplodon europaeus)身上曾有記錄。

研究還發現,基因樣本、聲學記錄和拍攝到的照片結合使用,可以幫助科學家確認這些鯨的物種身份。通過對活體鯨進行皮膚活檢,科學家不僅能夠確認它們的物種和性別,還能進一步了解它們的分布范圍、進化歷史和親緣關系。這項研究首次確認了德氏中喙鯨在南海的存在,這也意味著德氏中喙鯨成為第五種被記錄在中國水域的喙鯨,其他已知的包括柯氏喙鯨(Ziphius cavirostris)、柏氏中喙鯨(Mesoplodon densirostris)、銀杏齒中喙鯨(Mesoplodon ginkgodens)和朗氏中喙鯨(Indopacetus pacificus)。通過這項研究,科學家還發現,德氏中喙鯨的分布范圍可能比此前認為的要廣泛。雖然德氏中喙鯨的記錄一度稀少,但如今的研究表明,南海及其鄰近的水域可能是德氏中喙鯨的重要棲息地。此前在馬來西亞、泰國、中國臺灣地區、菲律賓等地,也曾有類似的目擊記錄,這些很可能都是德氏中喙鯨。隨著越來越多的研究和調查,德氏中喙鯨的棲息地和生態特征將變得更加清晰,科學家也許能夠更全面地了解這一神秘的物種。此外,中喙鯨等深海鯨類在生態系統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它們不僅被認為是碳儲存的“倉庫”,還能將深海中的營養物質運輸到海面,從而促進海洋的初級生產力。盡管目前我們對中喙鯨的了解仍然有限,但這項研究為科學家提供了關于德氏中喙鯨的種類、分布和行為的新信息。這對于研究深海生物和評估深海資源開發(包括深海采礦等活動)對深海生態系統的影響至關重要。然而,這項研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首先,研究團隊共記錄了12次中喙鯨的目擊事件,但其中只有5次通過基因或聲學手段確認了物種身份。其他7次目擊雖然基于發現位置和外形的相似性推測為德氏中喙鯨,但不能完全確認,因為德氏中喙鯨和銀杏齒中喙鯨在外形上存在一定的相似性。此外,形態特征和聲學特征可能因不同調查區域而有所差異,因此在沒有基因數據的情況下,僅憑外形或聲音特征無法完全確認物種。未來的研究需要特別小心,尤其是在只有一種證據時進行物種確認和物種間比較。

感興趣的“海洋與濕地”(OceanWetlands)讀者可以參看全文:

Li et al., 2024, iScience 27, 111465December 20, 2024 a 2024 The Authors. Published by Elsevier Inc.https://doi.org/10.1016/j.isci.2024.111465

學而思

思考題·舉一反三

Q1、深海鯨類通過垂直養分運輸影響海洋初級生產力的具體機制是什么?德氏中喙鯨是否在這一過程中表現出與其他中喙鯨不同的生態功能?

Q2、在深海資源開發活動日益增加的背景下,德氏中喙鯨等深潛鯨類的行為模式和生態功能,是否能被有效監測?應如何量化深海開發對這些物種及其棲息地的長期影響?

Q3、從1963年到2014年,德氏中喙鯨的分類地位經歷了反復爭議。這一案例,是否反映出現代科學中基因證據與形態學證據在物種鑒定中的博弈?未來對于類似爭議物種的研究,科學界應采取怎樣的研究策略,來減少不確定性?

Q4、在南海的海洋生物多樣性保護中,如何有效整合鯨類及其棲息地的科學研究與當地漁業和經濟活動的可持續發展,以實現生態保護與經濟利益的雙贏?

Q5、當前的保護措施能否有效應對氣候變化帶來的生態變化,尤其是在深潛鯨類棲息地的生境退化和食物鏈變化方面?我們應如何結合長期生態監測和模型預測,調整保護策略以應對這些潛在威脅?

歡迎分享你的想法!(請文末留言)

聲明: 1.本文僅代表資訊,不代表平臺觀點。供參考。2. 因本平臺斜體字拷貝至外部平臺時常出現內容丟失的情況,故本文中,物種拉丁學名未作斜體設置。

編譯 |王芊佳

審核 | Linda Wong

編輯 | 綠茵 排版 | 綠葉

引用本文:

王芊佳(編譯). 靠DNA和聲音找到它!中國科學家首次揭開德氏中喙鯨的神秘面紗,為我國大型哺乳動物增添了新成員. 海洋與濕地. 2024-12-10.

【參考資料】

王芊佳(編譯). 靠DNA和聲音找到它!中國科學家首次揭開德氏中喙鯨的神秘面紗,為我國大型哺乳動物增添了新成員. 海洋與濕地. 2024-12-10.https://mp.weixin.qq.com/s/XNU1yCEy7_zT94fdV6IQTQ

背景圖攝影:王敏幹(John MK Wong) | 綠會融媒海洋與濕地(OceanWetlands)

本文來自“海洋與濕地”微信公眾號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掃碼下載澎湃新聞客戶端

            滬ICP備14003370號

            滬公網安備31010602000299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反饋
            睢宁县| 百家乐筹码片| 沈阳棋牌网| 金花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新乐园百家乐娱乐城| 澳门百家乐官网开户投注| 百家乐官网软件辅助器| 大发888游戏币| 在线百家乐官网合作| 全讯网999| 百家乐官网娱乐平台开户| 绍兴县| 太阳城娱乐城申博| 百家乐有多少局| 皇廷国际| 南京百家乐赌博现场被抓| 网上百家乐官网赢钱公式| KK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百家乐官网永利娱乐场开户注册| 威尼斯人娱乐城线路| 太阳城百家乐官网赌博害人| 百家乐破解秘| 澳门百家乐规例| 百家乐官网轮盘怎么玩| 利澳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金赞百家乐现金网| 百家乐官网开户送8彩金| 大发888娱乐官网地址| 百家乐官网筹码14克| 沅江市| 大发888真钱娱乐下载| 百家乐电子发牌盒| 百家乐官网园云鼎赌场娱乐网规则 | 全迅网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澳门金沙国际| 犹太人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破战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百家乐官网2号机器投注技巧| 九州百家乐官网娱乐城| 金沙网上娱乐城| 百家乐园选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