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文化中國行 | 在國博讀懂文化中國:當百年國博遇到“文博熱”
2024年12月的一個清晨,陽光剛剛穿過薄霧灑向冬日大地,位于天安門廣場東側的中國國家博物館門外,已經出現長長的隊伍。9時一過,觀眾有序進入國家博物館大廳后又繼續排起了隊。順著這條隊伍向前,幾位身穿統一服裝的工作人員正在忙碌地詢問、出示收款碼、打包……整個流程有條不紊,上百人的隊伍并不顯嘈雜。這是國家博物館為方便觀眾購買網紅文創產品“孝端皇后鳳冠冰箱貼”而臨時設立的流動文創攤位。大約半小時后,3500件商品全部售罄,臨時攤位撤銷,一層大廳又恢復原貌。不知從何時起,國博鳳冠冰箱貼化身擁有眾多粉絲的網絡“明星”,手持這件鳳冠文創與館藏真實文物合影,成為當下打卡國博的新方式。
觀眾在中國國家博物館文創體驗區觀賞文創產品。今年以來,國家博物館累計推出各類文創產品200余款,涉及350余個品類,包括鳳冠系列、國博護 照、AR考古盲盒等。攝影\鄧偉
文創迭代升級
爆火的兩款冰箱貼上架時間都不算長,國家博物館經營開發部副主任廖飛介紹:“木質冰箱貼是今年7月開始上架銷售的,到現在為止銷售了大概4個月,而金屬冰箱貼是今年9月27日才上架,銷售時間還不到三個月,但是兩款加起來的銷售量已經超過50萬件,而且這兩款商品也帶動了我們整個鳳冠系列其他產品的熱銷。”
木質孝端皇后鳳冠冰箱貼。供圖 \中國國家博物館
AR金屬孝端皇后鳳冠冰箱貼。供圖 \中國國家博物館
廖飛坦言,鳳冠冰箱貼成為“爆款”其實是一個很突然的現象。2023年6、7月份,廖飛團隊看到社交平臺上有人和孝端皇后鳳冠合影,隨后越來越多人效仿,于是決定圍繞鳳冠開發文創產品。而冰箱貼也不是第一款鳳冠系列文創,在此之前已有四五款推向了市場。廖飛回憶,木質鳳冠冰箱貼在7月19日15時左右到貨,當成普通商品上架銷售。當晚,1700個冰箱貼就賣完了。按照以往的銷售經驗,一款產品上架后,銷量會慢慢上升到頂峰,平緩一段時間,再逐漸下降,而這兩款冰箱貼起步就達頂峰,一直居高不下。“之前,我們最火的一款冰箱貼日銷量也就在300件左右。就文博機構來講,一般也就是這么一個狀態。而我們現在日銷量已達到3000多件,成十倍數的增長幅度。”
從業20年來,廖飛對于文創產業的變化有著深刻感受,“最早我加入國博時,可以稱為文創1.0版時期。1.0版是什么呢?就是大家追求的是對文物的復仿制品。我們現在的文創產品里面,也可以看到一些復仿制品。而從2012年國博新館建成以后,開始做真正的文創,當時更多是借鑒像盧浮宮、大英博物館、美國大都會等國外文博機構好的文創設計理念,以此作為基石,發展自己的文創。如今又經過了十幾年發展,現在已經可以說,無論從種類、數量、創意等哪個方面來講,國內博物館的文創產品都比肩甚至超越國外。”
中國國家博物館推出的以文物為原型的文創雪糕
廖飛認為,取得這樣的成果,很重要的一點是依賴中國制造業迅猛發展和科技不斷進步,“這對于文創產業來講是一個很大的提升,大概六七年前,3D打印雖然已經在運用,但是材料相當昂貴,我們很難用3D打印技術去制作一些文創模具,但經過這幾年的發展,材料價格已經下降,我們的文創制作可以大量使用3D打印來制作模具,成品也能夠從平面到半平面,到現在實現3D立體效果。”
關于國博鳳冠冰箱貼,網絡上普遍反映的問題是——買不到,對此有人說“國博在搞饑餓營銷”,也有人說“這是為了哄抬身價”。對此廖飛表示否認:“觀眾買不到,確實是因為產能有限。目前的產量已經從一開始的每天200件上升至每天3000件,”不過依然需要限量銷售,“我們每天發放1750個號牌,每人限購兩個,這樣基本可以確保拿到號牌的觀眾都可以買到。”
今天,觀眾對文創品的品質要求也變在高。孝端皇后鳳冠文物本身使用了很多復雜技藝,包括點翠、掐金絲、寶石鑲嵌等,它上面共使用了百余顆紅藍寶石、五千余顆的珍珠。作為一件精心設計制作的文創產品,鳳冠冰箱貼突破了一體成型的平面工藝。金屬冰箱貼上突出的6個鳳頭必須手工安裝,正面的10個流蘇、20顆珠子也需要手工串起來,還有幾十顆紅藍色的小珠子,都需人工一顆顆點上去。“木質冰箱貼中間有一顆寶石,如果我們采用正圓形寶石,制作起來更加簡單,也不存在粘歪了的情況,但是我們依然選擇使用橢圓形。”這是因為中國傳統首飾鑲嵌寶石,并不像西方那樣講究打磨成多少面或是固定形狀,而是更愿意追求原始狀態,追求寶石單個夠大。“我們鳳冠冰箱貼上的所有寶石選擇也遵循了這一點,寶石都是隨形的,這給制作的過程增加了難度,”廖飛說,有些購買者拿到手有時會覺得這個寶石貼得有點歪,只要換成圓形寶石完全可以解決這個問題,但團隊還是想借由這些設計,讓觀眾體會一些中西方文化傳統上的差異。
國寶文物薈萃
博物館文創被排隊搶購的背后,折射出近年來我國“文博熱”的持續升溫。來博物館看展覽、看文物,感受燦爛輝煌的中華文明,越來越受到廣大觀眾特別是青少年的青睞。據統計,截至11月28日,2024年國博觀眾累計預約已達到6309187人次,平均每天接待觀眾2萬余人,同比增長10%。暑期,國家博物館每天有近160萬人預約2.6萬張門票。國慶假期,國博預約最高峰日達121.6萬人,7天平均每天約有95.4萬人預約。即便是在淡季,每天也有近52萬人預約2.6萬張門票。“淡季不淡、旺季更旺”成為國家博物館開放運營的常態。
觀眾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古代中國基本陳列展廳參觀后母戊鼎。攝影\周冉
中國國家博物館的前身可追溯至1912年成立的國立歷史博物館籌備處,作為中國第一家國立博物館,已有110多年的歷史。國博地下一層展廳“古代中國”基本陳列,是世界上唯一系統展示中華民族綿延不絕燦爛文明的展覽,以王朝更替為主要脈絡,共展出文物2026件,其中僅一級文物就多達521件。在這條展線上,你可以看到中國人耳熟能詳的許多重量級國寶文物,例如被譽為“彩陶之王”的漩渦紋彩陶四系罐、將原始藝術與實用功能完美結合的新石器時代鷹形陶鼎、國內所見最高的良渚玉琮、“青銅之王”商代后母戊鼎、有“世界上最早冰箱”之稱的戰國青銅冰鑒、還原古代蘇門犀形象的西漢錯金銀云紋青銅犧尊、書寫了秦始皇雄心壯志的瑯琊刻石……一件件珍貴的古代文物見證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薪火相傳、歷久彌新。
觀眾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古代中國基本陳列展廳參觀三星堆突目銅面具。博物館文創被排隊搶購的背后,折射出我國文博熱持續升溫
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國家博物館于2024年9月底推出“風展紅旗如畫——館藏紅色經典文物展”,系統展示館藏革命年代的紅旗、新中國成立后的五星紅旗和黨旗、革命題材經典美術作品等紅色文物60余件,以及100張新時代以國旗為主題的高清照片,并首次輔以裸眼3D動態展示國旗,展現五星紅旗的誕生過程和新時代國旗飄揚在祖國大好河山的壯美場景。開國大典時天安門廣場升起的第一面五星紅旗位于整個展館的中心位置。策展人黃黎介紹:“因為在當時的情況下找不到那么寬的布,這面國旗是用幾塊布拼接起來的。我們可以看到上面有4條接縫,五角星的右腳也是拼接起來。75年前的9月29日,為制作這面國旗,當時29歲的共產黨員宋樹信騎著單車滿北京找布料,而我們展覽開幕的時間定在9月29日,這個日子也是在向革命前輩致敬。”
推進文化交流
近幾年,越來越多博物館在免費開放的同時不斷推出重磅好展,“到博物館去”成為一種社會新風尚,而文明對話展覽為跨時空、跨文化、跨國界、跨館際的交流合作打開全新視角。上海近年來大量引進高質量的西方文物藝術展,吸引了不少年輕人的目光。在這一點上,國家博物館也不甘落后。2024年,國家博物館積極推動主題展覽籌備工作,助力中華優秀文化“走出去”;同時,與國外博物館加強聯合策展,引進精品展覽,穩步推進多樣化展覽交流。赴匈牙利民族志博物館舉辦“食味中華——中華古代飲食文化展”、在首爾聯合舉辦“三國三色——東亞地區的漆器”;引進“美的多元——古希臘的藝術與生活”展、“率真與真實——卡拉瓦喬的藝術世界”展、“俄宴風華——克里姆林宮博物館藏飲食文物精品展”等,都是國博在中外文化交流方面的亮眼成績。
其中,“美的多元——古希臘的藝術與生活”展示了希臘國家考古博物館館藏的279件(套)陶器、青銅器、金銀器、玻璃器、壁畫、雕塑等不同類型的珍貴文物。展品從古希臘充滿藝術想象的日常用具、精美別致的妝容服飾,到令人嘆為觀止的人體雕塑,再現了新石器時代晚期至公元前1世紀近5000年的漫長歷史中,古希臘對“美”這一主題的執著追求和多元創造。展廳內別出心裁地設置了嗅聞裝置,邀請觀眾躬身聞一聞玫瑰、莎草、沒藥等古希臘人使用的香料,并在尾聲部分安排了古希臘風格的小劇場,讓觀眾通過觀賞藝術影片引發對美的思考。截至11月27日,展覽門票已銷售40399張。
展覽推出的同時,相關文創產品也迅速成為爆款。“我們現在已經做到展創同步,團隊提前5個月就深入研究展覽及展品內容,經過設計師二次創作,圍繞美神阿佛洛狄忒的金蘋果故事為主線,延展出五大女神主題系列產品以及金飾品系列產品,共計50余款。”廖飛向記者介紹,開展前三天,阿佛洛狄忒冰箱貼、愛神冰箱貼、蛇形金飾品以及愛神金飾品系列,均被搶購一空,開展僅10天就有10余款產品斷貨。
今天的國家博物館,薈萃了不同年齡、不同專業、不同專長的各類優秀人才,其中既有年近耄耋的老專家,也有年富力強的青年學者,他們與百年國博一道,以創造優質的文化產品和暖心的社會服務為己任,努力實現引領廣大觀眾讀懂中國、讀懂世界,為建設文化強國不斷作出新貢獻。
作者:周冉
編輯:周斌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