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上海中山醫院發力精準醫學:已貫穿腫瘤、心血管疾病診斷治療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正在加快布局精準醫學,從基因組學等層面為患者提供精準診斷和治療。
近日,澎湃新聞記者從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獲悉,自2022年全國首個綜合類國家醫學中心建設項目在該院啟動后,布局精準醫學產業創新成為建設國家醫學中心的關鍵舉措之一。2024年以來,中山醫院精準醫學中心成功完成了8項發明專利的技術轉化,其中6項專利入選國家藥監局首批“醫療機構自行研制體外診斷試劑”目錄。
中國科學院院士、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名譽院長樊嘉表示,作為醫學研究的新范式,精準醫學集合了生物技術、信息技術、醫學研究的交匯融合與實際應用。它不僅是科學研究的前沿領域,也反映了醫學科學的發展趨勢,代表了臨床實踐的未來方向。
“簡單來說,精準醫學是一種醫療模式,它依據患者的個體生物特征、環境和生活方式的差異,制定有效的健康干預和治療策略。“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黨委書記顧建英教授解釋,“這種方法強調個體化的治療,除了常規影像檢查結果外,更注重于患者的蛋白和基因組信息,以此來精準調整診療手段,取得更佳治療效果。”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院長周儉教授說,目前精準醫學已貫穿在中山醫院腫瘤、心血管疾病、中樞神經系統罕見疾病、病原感染及疑難復雜疾病的診斷治療中。隨著腫瘤新靶點的發現、新生物標志物的驗證,診療技術研發和轉化,靶向治療研究也隨之加速。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本文圖片 中山醫院供圖
“遺傳性疾病信息可能隱藏在家族的基因中”
精準醫學最近一次引起關注,是2024 年10月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維克多·安布羅斯(Victor Ambros)和加里·魯夫昆(Gary Ruvkun),表彰他們發現了微小 RNA(microRNA)及其在轉錄后基因調控中的作用。微小RNA療法,就是個性化醫療和精準醫學的重要組成,為癌癥、心血管疾病等復雜疾病的診斷與治療帶來新的希望。
顧建英表示,醫學技術和生物技術的快速發展,尤其是生命組學和生物大數據技術的快速發展,催生并推動了精準醫學的發展。基因治療、RNA療法等精準治療技術的研發持續推進,陸續進入臨床應用,大幅度提高疾病治療水平。
顧建英舉了一個典型案例。她的團隊近日收治了一名58歲的患者張女士,其自3歲起便與色素痣相伴,50余年來,張女士的面部腫物顏色逐漸加深,但并未引起她的重視。直到前兩年,色暗腫物自上而下蔓延全身,她的頸部腫物出現破潰,流出暗紅色血性液體。
張女士來到中山醫院整形外科后,顧建英結合張女士的病史與家族史,為張女士及其弟進行了基因檢測,發現他們都攜帶XPC基因的致病性變異。這意味著,張女士并非簡單地散發黑色素瘤患者,更有可能是家族遺傳性的黑色素瘤。
根據基因檢測的提示,顧建英團隊為張女士制定了個性化治療措施,進行了多處色素痣的切除。同時,醫生還為張女士弟弟面部的色素痣進行了預防性切除。病理結果發現,張女士弟弟切除的腫物為交界痣,即一種具有潛在惡變風險的良性病變。如果未做預防性切除,這名男子很可能發病后才能被診斷,而那時腫物或已出現惡變。
“遺傳性疾病信息可能隱藏在家族的基因中,早期的識別和提早預防是關鍵。”顧建英表示,基因檢測技術可揭示疾病背后的遺傳真相,也為精準治療提供路徑。
基因檢測技術的進步,使得一些曾經難以確診的疾病現在能夠得到明確的診斷和治療。中山醫院精準醫學中心分子病理中心紀元主任告訴記者,有一名肝功能異常、血小板減少的31歲女性患者,病因一直不明,其通過綜合分析患者的臨床表現、家族病史以及基因檢測的結果,確診該女性患者患有由ABCB4基因突變引起的膽汁纖維化和小膽管損傷。“這一診斷對于制定患者的治療方案至關重要,尤其是在排除肝移植選項方面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紀元說。
2024年1月至11月,上海中山醫院精準醫學中心已成功完成了8項發明專利的技術轉化。
僅需0.2毫升血漿即可準確診斷肝癌
精準治療的基礎是精準診斷,研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診斷試劑,是推動精準醫學前進的重要條件。
澎湃新聞記者注意到,2022年以來,上海、北京等地區開始推進HDT(醫療機構研發診斷試劑)模式的試點探索。同年,中山醫院成為上海首批“醫療機構自行研制體外診斷試劑”試點機構。2023年,中山醫院獲批10余項HDT項目,涵蓋多種腫瘤的多基因變異檢測和分子分型,為患者提供精準治療方案。
“HDT的推廣,不能簡單理解為體外檢測試劑研發的問題,更重要的是加速科學研究向臨床應用的轉化。HDT將助力醫院填充自身的研究力量,以及體外診斷試劑的快速應用于臨床,解決臨床卡脖子的關鍵診斷難點。”中山醫院臨床醫學研究院執行院長湯其群教授說。
湯其群認為,精準醫療和個體化醫學的發展,很大程度上依靠準確可靠的檢測結果,這需要多種檢測技術的綜合使用,而HDT模式可以為多種檢測技術迭代、更新、組合提供服務,更好地實現技術創新和精準診斷。
中山醫院在診斷試劑研發領域已積累不少經驗,并取得成果。此前在樊嘉院士指導并參與下,周儉領銜完成的項目“基于液體活檢和組學平臺的肝癌診斷新技術和個體化治療新策略”,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樊嘉、周儉團隊研制的7種微小核糖核酸(micro RNA)檢測試劑盒,為醫療機構自行研制體外診斷試劑開辟了新路徑。
目前,基于上述miRNAs的肝癌診斷新技術,僅需0.2ml血漿即可準確診斷肝癌,其靈敏度和特異性分別達到84%和88%,較臨床常用的甲胎蛋白(AFP)提高了30%,能夠篩查出AFP陰性的肝癌患者。對比影像學手段,該技術可提前一年至一年半發現肝癌,使患者得以早發現、早治療。如今,miRNAs肝癌診斷試劑已成為肝癌篩查的重要手段之一,并已納入上海等省市的醫保體系。
長期與肝癌研究和治療打交道,周儉說,肝癌起病隱匿,在中國,一旦診斷為肝癌,70%到80%的患者已是中晚期。而基于精準醫學干預,早診斷、早治療,五年生存率甚至能提升至80%以上。當前中國肝癌的五年生存率約為14%。在中山醫院,近5到10年來,肝癌患者肝切除術后的五年生存率已達到71%,處于國際領先水平。
中山醫院是上海首批“醫療機構自行研制體外診斷試劑”試點機構。
從臨床醫生到醫生科學家
隨著精準醫學的探索,將促進和鼓勵醫生科學家不斷出現。樊嘉表示,近年來,中山醫院專家持續在國際頂級期刊發表成果,并將先進的科研成果應用到患者身上。
例如,2024年上半年,樊嘉院士、高強教授團隊在《Science (科學)》和《Cell(細胞)》雜志上分別發表兩項重要研究成果,深入剖析了腫瘤免疫微環境的復雜性和功能多樣性,突破了既往“以T細胞為核心的免疫治療”研究模式,為腫瘤免疫治療的臨床和轉化研究開辟了新的方向。
2023年12月,顧建英教授團隊聯合周宇紅教授團隊及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陳勇教授團隊,在《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發表研究成果,通過單細胞聯合空間轉錄組技術,在國際上首次刻畫了肢端惡黑淋巴結轉移的時空圖譜,為肢端惡黑淋巴結轉移的分子機制及干預靶點,提供了豐富的數據和理論基礎。
2024年7月19日,周儉當選亞太原發性肝癌專家聯盟(APPLE)主席。他代表中國專家介紹了國家衛健委頒布的《中國原發性肝癌(簡稱CNLC)診療指南》和CNLC指南的推廣應用工作及其為降低中國肝癌負擔所取得的成效。
也在2024年,湯其群團隊聯合復旦基礎醫學院團隊合作在《Science (科學)》發表研究論文,發現青蒿素類衍生物能治療多囊卵巢綜合征(PCOS),并闡述相關機制,為臨床治療PCOS及雄激素升高相關疾病提供了新思路。諸如此類的科研成果,還有很多。
中山醫院稱,目前該院精準醫學中心已正式啟動上海國際醫學科創中心精準診斷創新轉化基地,該基地由“精準診斷創新轉化專業技術服務平臺”推動建設,能夠提供研發設計、試驗驗證、檢驗檢測、中試孵化和技術擴散等各類服務。
“從臨床中發現問題,通過精準醫學的手段,包括基因組層面、轉錄組層面、表觀遺傳層面等,形成深入的研究成果,進一步與產業界合作優化提升,最終應用于患者的檢測、診斷和治療上。”樊嘉表示,這也是該院國家醫學中心建設項目布局精準醫學產業創新的重要目標。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