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中汽協建議謹慎采購美國芯片,汽車芯片國產率低亟待破局
12月2日,美國政府以國家安全為由,宣布了新一輪對華出口限制規定,將140余家中國企業列入實體清單,將更多半導體設備、高帶寬存儲芯片等半導體產品列入出口管制。
12月3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中國互聯網協會、中國通信企業協會集體發表聲明,對此表示堅決反對,呼吁國內企業審慎選擇采購美國芯片。
其中,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表聲明稱,美國政府隨意修改管制規則,嚴重影響了美國芯片產品的穩定供應,中國汽車行業對采購美國企業芯片產品的信任和信心正在被動搖,美國汽車芯片產品不再可靠、不再安全。為保障汽車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協會建議中國汽車企業謹慎采購美國芯片。
此外,中國汽車工業協會還稱,汽車是高度全球化的行業,中國汽車產業始終根植于全球化發展。中國汽車產業處于快速發展階段,尤其是新能源汽車的高速發展是全球綠色、低碳轉型的重要推動力量,也為全球汽車產業鏈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歡迎全球芯片企業加強與中國汽車、芯片企業開展多方面合作,在華投資、共同研發,共享發展機會。
美國持續的芯片制裁正加速我國自研芯片的進程。數據顯示,上半年我國芯片出口總額達761.7億美元,同比增長25.7%。在持續擴大芯片出口的同時,我國芯片進口數據亦呈逐年遞減態勢。從2021年的4400億美元降至2023年的3500億美元,且預計今年芯片進口額將在2000億-2500億美元之間。
不過,據日經網此前報道,在汽車芯片領域,日美歐巨頭仍具有優勢,中國國產比例僅為一成左右。據蓋世汽車研究院統計,通過控制電流影響電動汽車性能的功率半導體國產比例僅為15%左右,用于實現自動駕駛等的高精度半導體國產比例在5%以下。包括功率半導體和高精度半導體在內,汽車芯片的國產比例約為10%。
工信部材料研究院高級副院長羅道軍此前在中國汽車論壇上發表講話稱,我國芯片呈現結構性短缺,并建議做汽車芯片的企業盡量往高端走。
工業和信息化部今年1月發布的《國家汽車芯片標準體系建設指南》提出,到2025年將制定30項以上汽車芯片重點標準;到2030年,制定70項以上汽車芯片相關標準,基本完成對汽車芯片典型應用場景及其試驗方法的全覆蓋。
據悉,中國計劃在10年內促進企業間合作,形成以國產產品代替海外大企業進口的態勢,構建不受美國出口管制等影響的國內供應鏈。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