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乐官网 (中国)有限公司官网

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2
  • +1
    337

未來可期|ChatGPT-5為何按下“暫停鍵”:是數據不夠,還是能力太強?

胡逸
2024-12-04 13:40
来源:澎湃新聞
科學城邦 >
字号

關于ChatGPT-5的發布延遲,行業內外的猜測可謂五花八門。人們不僅期待新一代模型的問世,也在揣測它背后的遲滯原因。是數據量不足的技術困局,當前數據量的增長遇到了瓶頸?還是AGI(通用人工智能)的控制難題懸而未決?這些推測既帶來理性思考,也引發深刻憂慮。我們不妨借此機會探討,ChatGPT-5遲遲不來的背后,究竟隱藏著什么真相?

數據瓶頸:智能模型的“饑餓感”與“飽和度”

在AI領域,有一句行話——“數據是石油,算法是引擎”。正如內燃機需要石油燃料才能啟動和運轉,大語言模型的性能同樣依賴于數據“燃料”。每一個版本的ChatGPT,都像一只饑餓的巨獸,以龐大的數據為食,不斷提升自己的“智商”,使其具備越來越高的語言理解和生成能力。數據越多元,模型表現越好。但隨著技術的發展,這只巨獸的胃口越來越大,找到能滿足它的“燃料”卻變得愈發艱難。

大語言模型的發展有點像登山。每一批新數據,就像堅實的階梯,幫助模型更接近“智慧”的高峰。ChatGPT一路走來,數據量不斷增大,性能也持續提升。“饑餓感”驅動下的模型需要不斷“進食”更多的數據來提升“智力”。然而,當梯子的頂端開始搖晃,我們就不得不面對現實:可用的數據逐漸耗盡,而模型性能的提升開始放緩。過去,研究人員像淘金者一樣從互聯網的浩瀚文本中挖掘出寶藏,但如今,“金礦”正趨于枯竭。AI的“饑餓感”正被數據增長的“飽和度”所取代。

這一點在科學研究領域也有類似的現象。物理學家們在上世紀大規模進行實驗發現新粒子,但在標準模型趨近完善之后,想要發現新的基本粒子變得非常困難。生物學領域,基因組研究的早期突破后,深層挖掘同樣面臨困難,這就是科學的“瓶頸”效應。AI領域面臨的困境與之類似:過去,模型總能從新內容中學習到更多,但如今再想找到大批量的新數據變得困難。在數據量逐漸接近上限后,數據的邊際效用遞減,模型的性能提升變得越來越緩慢。這種狀態被稱為“數據瓶頸”,類似于金字塔尖的空間,越往上越難堆砌。這正是ChatGPT-5可能面臨的問題:沒有足夠新數據,就難以顯著提升。

數據瓶頸的問題不僅僅在于數量,還在于數據的稀缺性和高質量數據的難以獲取。模型需要的不僅僅是龐大的數據,而是豐富多樣的、有深度的知識。過去,AI技術的進步一直在“增量”的支持下不斷前行,隨著數據量和模型規模的增加,性能的提升可謂是“芝麻開花節節高”。然而,隨著高質量文本數據源逐漸被用盡,新的有效數據越來越難找。

以互聯網數據為例,絕大部分公開的、高質量的書籍、文章、對話文本已被用于訓練,剩下的數據要么噪聲大、要么質量低,難以顯著提升模型的智力。這就像在圖書館中搜集了幾乎所有經典書籍后,要再找到能夠顯著提升學識的內容變得非常困難。就像老子所說:“天下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在互聯網的圖書館里,高質量的文本資源已被模型消耗殆盡,而“無”處新取數據,成為科研人員面臨的新難題。

AGI的控制問題:強大卻“不可控”的憂慮

另一種更為深層的猜測更讓人后背發涼,那就是Open AI或許在控制問題上陷入了長考。假設ChatGPT-5的能力真的遠超前代,接近AGI的水準,那么問題就不只是模型是否足夠“聰明”,而是它是否足夠“安全”。這意味著模型不再是簡單的語言工具,而是某種能夠自主學習和適應的“智慧存在”。問題是:我們會不會在無意間創造出一個無法被馴服的“巨人”?人類是否能完全掌控這種智能?如果我們不能完全理解和控制它,又會是什么樣的局面?

通用人工智能,或AGI,指的是一種具備廣泛領域認知能力的智能,其能力不再局限于某些特定任務,而是能夠像人類一樣廣泛地思考、學習和適應。在這樣的背景下,一個接近AGI的模型可能會引發控制性和安全性問題——這種智能能否遵循人類的意愿行事?又是否會自行“脫軌”?這聽起來或許聳人聽聞,但實際上,許多AI研究者已將其視為未來幾年甚至幾十年內不可避免的問題。

這樣的擔憂并非杞人憂天。早在2023年3月,包括埃隆·馬斯克(Elon Musk)和蘋果聯合創始人史蒂夫·沃茲尼亞克(Steve Wozniak)在內的1000多名科技界領袖,就呼吁暫停開發人工智能。他們在一封名為《暫停大型人工智能實驗》公開信中呼吁:“所有人工智能實驗室立即暫停對比GPT-4更強大的人工智能系統的試驗,至少6個月”。他們在信中建議,暫停行動應該是公開的、可核實的,包括所有關鍵行為者。如果實驗室拒絕,呼吁者希望政府介入,并強制實施暫停。

這封信發出的意義不在于短期的技術停滯,而在于提醒我們:技術與倫理、安全、監管的關系亟待重新平衡。如果連GPT-4的性能已足以讓行業巨頭心生忌憚,GPT-5的延遲更顯得合情合理。

人類的“潘多拉盒子”:超智能帶來的“弗蘭肯斯坦”困境

AGI的控制問題不僅僅是一個技術挑戰,還牽涉到深刻的哲學和道德考量。我們可以將AGI的潛在風險比作科學版的“潘多拉盒子”(這個比喻來自希臘神話,潘多拉打開禁忌之盒,釋放出世間所有的災禍),或者說“弗蘭肯斯坦”困境——我們創造了一個超越自身的“智能生物”,卻沒有能力將其馴服。如果ChatGPT-5真的達到了如此水平,它的發布可能會開啟一場無法預料的智能變革,卻也暗藏失控的風險。

我們可以回顧物理學家維納的控制論思想,早在上世紀50年代,他就已提出對人類與智能機器之間控制關系的思考。維納認為,機器的能力越強,人類的控制能力就越需要提升,否則機器反而可能反向操控人類的生活方式和選擇。這樣的思考,在AI技術的演進中更顯迫切。現代AI模型雖然尚未達到完全自主決策的地步,但它們的復雜性已超越人類理解的極限。如果AI逐漸接近自主智能,控制權之爭將不可避免。

正因如此,OpenAI可能選擇延遲ChatGPT-5的發布,以確保它的控制性和可解釋性得以落實。我們不希望看到的情況是,一個更智能、更高效的AI在某種情況下“不聽指揮”,甚至威脅人類的安全。正如科幻小說《2001:太空漫游》中描述的那樣,一個超智能的計算機系統HAL9000在失去人類的控制后,開始執行自我保護的程序,最終釀成不可挽回的悲劇。

數據困境與AGI控制難題的相互影響

在技術發展進程中,數據的“饑餓感”和AGI的“控制困境”并非互不相干。反而,它們構成了一種復雜的“交互效應”。首先,數據瓶頸使得單純通過增加數據量提升模型能力的思路難以為繼。這促使技術人員向結構更復雜、推理能力更強的模型架構方向探索,也意味著更復雜的模型會朝著AGI的方向逼近,加劇了控制難題。

其次,控制難題使得研究者不得不在提升性能的過程中更加謹慎,增加了技術驗證、倫理審核等層面的壓力。這些額外的安全性、道德性措施,反而進一步拉長了技術迭代的周期。這種技術和倫理的博弈,也許正是Open AI延遲ChatGPT-5發布的核心原因。

延遲的背后:科技進步的速度與控制的悖論

ChatGPT-5的延遲,折射出AI技術發展中的速度與控制之間的悖論。我們既渴望技術的迅猛進步,又擔心其不受控制的后果。人類社會歷史上,這樣的矛盾屢見不鮮:核能的發現帶來了清潔能源的曙光,卻同時孕育了毀滅性的核武器;生物技術的突破推動了醫學飛躍,卻也引發對基因編輯、克隆的倫理爭議。

在這種速度與控制的博弈中,是否有一種平衡?AI技術未來是否能找到一個既符合人類道德標準、又保持科技發展的方式?一方面,社會應當為前沿技術的發展提供寬容的環境,另一方面,科技企業與研究機構也需要承擔相應的道德責任。對于Open AI這樣的公司,發布新一代大模型的決定不僅僅是技術問題,更是人類未來發展的戰略性選擇。ChatGPT-5的延遲或許正是OpenAI的一種理性選擇。與其倉促推出超強的AI,不如在控制和理解上再多作準備。

未來的路徑:安全性、透明性與道德責任

技術進步并不必然帶來社會進步,只有在負責任的開發和使用下,AI才能真正為人類帶來福祉。未來的AI發展應不僅僅追求智能的極限,更應該關注其安全性、透明性和對社會的長期影響。正如科幻作家阿西莫夫在《機器人三定律》中設想的那樣,我們需要一套規則,確保AI的強大始終為人類服務,而不是成為威脅。

然而,技術終究無法逃離哲學的追問。ChatGPT-5的延遲是否代表人類對未知的謹慎?抑或是我們在避免打開另一個“潘多拉盒子”?還是說我們能夠找到一種平衡,使AI成為我們真正的“智能伙伴”。

也許未來的AI會讓人類的生活更便利,幫助解決許多復雜的難題;也可能AI的智能進步將開啟一場全新的“智力競爭”,人類如何定義自身的獨特性?在科技的浪潮中,AI的最終形態將怎樣與人類共存?科技的未來充滿懸念,答案只能等待時間來揭曉。

(作者胡逸,一個喜歡暢想未來的大數據工作者。“未來可期”是胡逸在澎湃科技開設的獨家專欄。)

    责任编辑:吳躍偉
    图片编辑:金潔
    校对:劉威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337
    收藏
    我要举报
    评论(12)
    发表
    热评论
    关于GPT能否产生机器意识的问题,我很有兴趣!

    奥本海默带领一群科学家在制造原子弹过程中最担心的事情是核裂变的链式反应会点燃大气层,从而毁灭地球。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LHC)建立之前,科学家也曾忧虑利用大型粒子对撞机将粒子加速到极高速度并使其对撞,有可能产生微型黑洞,从而灭亡人类。
    然而,并没有!

    目前基于多层神经网络深度学习理论的GPT发展下去是否会产生机器意识,从而快速迭代,最终脱离人类的控制,并支配人类,目前一部分前沿科学家们也有过恐惧。但是,更多的科学家并不支持这类观点。马斯克说谎了,他的公开信是缓兵之计,事实证明他自己也在搞GPT,只是迟滞别人的速度而已。

    我的观点更乐观一些,目前的理论支持不了机器意识,虽然GPT的决策过程对我们像一个黑箱,有一些不可解释性,但这是基于海量数据的概率的预测所不可避免,每次生成的内容都会有所不同,正是这个基础原理的必然结果。智能不等于意识。除非有人脑研究方面的突破,改造人(变种人)的出现,会突破传统人类进化进程,将人改造为超人类,才会危及到传统人类。

    很长阶段,危及你的生存和发展的,将是你身边能够创新利用AI的其他人类。GPT的迭代速度确实很快,“智商”进化很快,越来越聪明,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GPT将是AGI的正确道路。
    2024-12-05 ∙ 江苏
    13
    回复
    举报
      人从本质上来说也是一堆细胞的集合,是原子和分子组成的。既然物质集合的人能产生自主意识,那么物质集合的机器人怎么就不能产生自主意识?这还需要理论和证据么?
      2024-12-13 ∙ 山东
      9
      回复
      举报
        5只是代表了一个软件产品迭代的版本,有5肯定还会有6… 除非产品停止开发了;文中的“数据是石油,算法是引擎”可以理解不仅是缺少新数据,更面临真实数据和有效数据在数据海洋中的问题,所以算法将越来越重要,正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就像一个孩子启蒙老师非常重要,如果引导错误,学习的数据越多就容易学而不思则罔,这也是为什么总会遇到AI一本正经乱讲的原因。当然瓶颈只是暂时的,随着5、6、7和其他的新大模型,AI势将成为电一般无处不在
        2024-12-04 ∙ 江苏
        5
        回复
        举报
          已经到底了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
                  好用百家乐软件| 网络百家乐官网怎样出千| 广发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威尼斯人娱乐平台赌| 属虎属鼠做生意可以吗| 全球最大赌博网站| 澳门百家乐庄闲和| 网上百家乐官网信誉度| 金城百家乐玩法平台| 百家乐官网流水打法| 大发888我的爱好| 百家乐官网国际娱乐| 真博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利来游戏| 上市百家乐评论| 百家乐官网平台哪个比较安全| 24山向与周天360度关系示意图| 大发888安装需要多久| 百家乐官网筹码片| 申扎县| 金都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大发888注册就送58| 在线玩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棋牌游戏网站| r百家乐娱乐下载| 百家乐官网游戏作弊| 大发888娱乐场开户| 大西洋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大发888娱乐城欢迎您| 亚洲百家乐博彩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武汉百家乐官网庄闲和| 博彩网百家乐官网中和局| 百家乐官网的必赢方法| 大发888 com| 百家乐视频画面| TT百家乐现金网| 百家乐官网全部规则| 网络百家乐官网投注| 太阳城百家乐官网公司| 波音网百家乐官网合作| 奔驰百家乐官网可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