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浙博年度大展“投龍”,看中國古代山川信仰和投龍祭祀
澎湃新聞獲悉,“投龍——從山川祭祀到洞天福地”特展12月1日在浙江省博物館孤山館區啟幕。展品匯集了中國歷代山川祭祀和投龍儀式文物共計約230件(組),是全國范圍內首次聚焦于“投龍”這一主題的展覽,將展示中國自古以來的山川信仰和投龍祭祀內容。
投龍,是將寫有謝罪、祈愿的文簡,與金龍、金鈕、玉璧等儀式性器物用青絲捆扎,一并投入山川之中的儀式,又稱“投龍璧”“投龍簡”“投龍儀”。投龍集中體現了中國上古以來的龍、玉、山川、告盟等傳統信仰和崇拜,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特有的山川祭祀形式,并留下了眾多的文化遺產。其祈求國泰民安、風調雨順的良好祝愿,符合當代中國建設持久和平的世界,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美好愿景。
北宋 西湖金龍 浙江省博物館藏
唐 林屋洞金龍 蘇州博物館藏
本次展覽由北京大學李零教授擔任總顧問,學術團隊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美術學院等國內各研究機構。展覽分為“山川有靈——先秦秦漢的山川祭祀”“告盟天地——晉唐之際投龍的出現和興起”“保安宗社——宋明之際的投龍”“澄懷觀道——山水中的文人傳統”四個單元。展品匯集了中國歷代山川祭祀和投龍儀式文物,共計約230件(組),分別來自全國40家收藏單位,其中有相當數量的展品為首次公開。
李零表示,“這是一次考古、文物、藝術、思想相結合的嘗試,希望廣大觀眾喜歡它,在此感受山川的壯麗雄渾,在此體悟古人的神思飄渺,從中學到越來越多的歷史知識。”
何為投龍
投龍,是將寫有謝罪、祈愿的文簡,與金龍、金鈕、玉璧等儀式性器物用青絲捆扎,一并投入山川之中的儀式,又稱“投龍璧”“投龍簡”“投龍儀”。
簡分山簡、土簡、水簡,材質不一,有金、銀、玉、銅等多種,金龍也不一定都是用黃金做成。璧隨簡異:山簡禮天,用圓璧;土簡禮地,用方璧;水簡祭水,用六出璧(六角形璧),配天、地、水三官。繩是青絲繩,鈕作環狀,有點像戒指。
投龍源自中國商周至秦漢的山川祭祀和盟誓儀式,經漢末魏晉南北朝時期道教的整理、改革和發展形成。在古代祭祀投埋簡冊和早期道教“三官手書”儀式性文書的基礎上,創造性地加入了擔當神圣信使職責的“龍”。龍被認為是將祈愿文書送達神靈的關鍵環節。
北宋 宋徽宗玉簡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投龍的最早記錄出現于東晉時期,南朝梁時已出現為國家舉行的投龍儀式。在推崇道教的唐代,投龍被正式確立為國家儀典,制定了標準的儀式,并為后世留下了數量可觀的出土文物。就考古所見,五代吳越國是舉行投龍最頻繁的地方政權。宋代繼承了投龍的傳統,在北宋初達到高峰,其后又進一步規范了投龍的場所。金、元、明時期,投龍同樣是重要的國家儀典。中國古代的官方投龍活動,結束于明代。
此次展覽的總顧問、北京大學李零教授表示,“投龍”是個很大的話題。這是古代祭祀山川、祈福禳災的一種儀式。求愿者,可能是帝王,可能是道士,可能兩者都在場。他們把自己的心愿給山川神祇寫封信,刻在一個有如木牘的板狀物上,這就是投龍簡。同時奉獻的祭品,還有作為信使的小金龍,以及系以繩鈕的玉璧,被投送者沉于河湖,埋入地下,藏在山洞里,好像海上漂流瓶或時間膠囊,不定何時何地被誰發現,到處都有可能,到處都是謎。
“山川有靈——先秦秦漢的山川祭祀”
上古以來,山川就成為崇拜與祭祀的對象。早期山川具有雙重神圣性,他們既是國家疆土的象征,又是自然之神,可主水旱、可證盟約、可消災去病。先秦時期形成的山川的形象與功能,對后代影響至深。秦漢時代,“五岳四瀆”祭祀體系形成,是古代統一王朝國家祭祀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山川祭祀和盟誓儀式中均以玉為先導,輔以車馬、犧牲等祭品,或沉或埋,這些制度在后代的投龍儀式中得到了沿用。
展覽現場
戰國 秦骃玉版甲版 上海博物館藏
谷紋玉璧 戰國至西漢 1993年陜西華山黃甫峪出土
春秋 候馬盟書 山西博物院藏
商 獸面紋瓿 湖南博物院藏
獸面紋鼎 商 1976年湖州安吉三官鄉周家灣村出土
青玉環 玉豬 青玉玦 商 湖南寧鄉黃材王家墳山“戈”字商代提梁卣中所出 湖南省博物院藏
嵌綠松石圓雕獸面紋石器柄 商 1976年湖州安吉三官鄉周家灣村出土
玉管 商 湖南省博物院藏
《嶧山刻石》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年) 清拓本 浙江省博物館藏
《封龍山頌碑》 東漢延熹七年(164年)清拓本
道教符號封泥 東漢-三國 2017年浙江湖州市妙西鄉大山頂出士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斬鬼使者”封泥 東漢-三國 2017年浙江湖州市妙西鄉大山頂出士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告盟天地——晉唐之際投龍的出現和興起
借鑒了中國商周至秦漢的山川祭祀、盟誓儀式,并創造性地加入了擔當神圣信使職責的“龍”,道教用于求仙、祈福的投龍儀式在東晉正式出現。
東晉以來,江南逐漸形成了以求仙為主要背景的名山譜系——洞天。從唐初開始,投龍儀式與洞天福地理論進一步結合,被改造并正式確立為國家儀典,并日趨制度化。
洞天在盛唐時期開始與五岳相融合,發展成為擁有118處名山的“洞天福地”譜系,并在晚唐與國家祭祀的“岳鎮海瀆”體系逐漸融合。武則天、唐玄宗均頻繁派遣使者至名山洞天投龍。就考古所見,五代吳越國是最頻繁舉行投龍的地方政權,也保存有最多的出土文物。
五代吳越 錢镠77歲射的潭銀簡 紹興博物館藏
越窯青瓷堆塑罐 西晉 浙江省博物館藏
越窯青瓷堆塑罐 西晉 浙江省博物館藏
天地含象五岳紋鏡 (日月星辰八卦紋鏡) 唐
《太上洞玄靈寶無量度人上品妙經》寫本 唐
唐玄宗衡山紫蓋洞銅簡 唐開元二十六年(738年) 傳清道光年間湖南衡山水簾洞投龍潭出水 貴州省博物館藏
大房山投龍記拓本 唐開元二十七年(739年)
《五岳上帝像》軸 明 首都博物館藏
《三元水府順濟龍王安濟夫人像》軸 明 首都博物館藏
鎏金銅龍一組(14件) 20世紀末江蘇句容茅山華陽洞出土 句容市博物館藏
鎏金銅龍 1982年江蘇蘇州林屋洞出土 蘇州博物館藏
五岳真形鏡 明
保安宗社——宋明之際的投龍
宋代官方的投龍活動已經成為每年固定的制度。道教在宋代日漸國家化,投龍儀式也被賦予了更多制度性的為國祈福的目的。求仙的功能日趨弱化,奉祀山川、保安宗社的內涵大幅度提升。早期的山川祭祀和道教的投龍祭祀,逐漸實現了重合,投龍演變成了國家山川祭祀的另一種表現形式。北宋中期后,投龍場所被制度化地精簡,但仍保持較高的頻次。
金、元兩朝沿襲宋代,道士投龍于名山水府的同時,還往往代表帝王祭祀五岳四瀆。明代除了洞天投龍,還出現了武當山投龍和陵山投龍。中國古代官方的投龍活動,結束于明代。
金龍 1985年江蘇金壇薛埠鎮東進村采石場出士 常州市金壇區博物館藏
“南極玉樞院印”朱文銅印 宋 1950年代杭州西湖出水 浙江省博物館藏
趙孟頫《投龍簡記》 元延祐元年(1314年) 濟源博物館藏
明湘獻王武當山玉璧 明建文元年(1399年) 1982年武當山紫霄宮賜劍臺出土 武當博物館藏
明湘獻王武當山金龍 明建文元年(1399年) 1982年武當山紫霄宮賜劍臺出土 武當博物館藏
澄懷觀道——山水中的文人傳統
魏晉之際,隨著道教與佛教隱逸文化的盛行,文人傳統的山水文化也開始萌生。山水之美通過文學與繪畫的方式被文人贊美,也由此成為全社會所熟識的文化概念。另一方面,具有神異特質的仙山靈泉也通過微縮的形式在不同尺度上得以復制,如園林、書齋,乃至案頭清供等。
但無論是詩歌吟詠、妙筆丹青,還是置于案頭的奇石,在本質上,都與人的“形”和“神”息息相關,并進而通過“居”與“游”的方式與人相契。晉人宗炳便曾說:“名山恐難遍睹,唯當澄懷觀道,臥以游走。”由此,無論是聳立于天地之中的昆侖,還是遠在東海之外的蓬萊,都可以在文人的方寸壺天之中得見。
“華陽洞”榜書拓本 句容市博物館藏
明 張宏《西山爽氣圖》卷(局部) 浙江省博物館藏
《吳山瑞石洞天圖》橫幅 清 費丹旭 浙江省博物館藏
清 藍孟《洞天春靄圖》軸 浙江省博物館藏
樓閣人物鏤空雕青田石擺件 宋 武義縣廣播站出土 武義縣博物館藏
展覽海報
本次展覽不僅是一次對中國古代山川祭祀文化的深入探索,更是一次對中華文明深厚底蘊的生動展現。通過投龍這一獨特視角,為觀眾展現中國古代社會的信仰和文化傳統,及其歷史變遷。同時,展覽也將為學術界提供寶貴的研究資料,推動相關領域的研究與發展。
此次展覽由浙江省文物局和中國美術學院聯合主辦,浙江省博物館承辦,中國美術學院藝術管理與教育學院、中國美術學院視覺中國協同創新中心、北京大學中文系、清華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浙江省文物保護利用協會協辦,匯聚了全國數十家文博單位的館藏精品。
展期將持續至2025年3月2日。
(本文據浙江省博物館圖文資料整理,部分圖片綜合自“文博圈”)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