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直播間拆卡,寫“未成年人禁止下單”管用嗎?記者調查
前段時間,記者調查發現多地存在中小學生買“小馬寶莉”卡牌的亂象,有網絡商家并未設置購買門檻,導致有些未成年人在網絡平臺上花費上萬元買卡、拆卡。不少網友認為,應加強直播平臺和市場監管,而家長也應多關注自己的孩子。
一段時間過去了,這些亂象還存在嗎?
一些直播間在拆卡前
要求購買者再次確認已經成年
查詢某網絡平臺,記者發現以“小馬寶莉”為主要商品的拆卡直播間依然不少。一些直播間除了在鏡頭前明示“未成年人禁止拆卡”以外,還在拆卡前要求購買者再次確認自己已經成年。
但是,這種確認方式真的能避免未成年人下單嗎?記者走訪了重慶的多所小學,發現仍有不少孩子觀看過類似的拆卡直播,并且直接下單購買過。
在采訪中,記者在一個拆卡直播間看到了一起疑似未成年人下單引起的糾紛。
雖然這個直播間里有“未成年禁止下單”的字樣,但是主播沒辦法準確核實購買者的真實年齡,直播間也沒有相關舉措禁止未成年人付費。
“天價”卡牌博眼球
未成年人沉迷拆卡
記者發現,拆卡直播間里的主播聲音高昂,用語言和動作調動著購買者的情緒。不少家長認為,這些言行會誘導未成年人盲目購買、不斷下單,直到拆出自己想要的卡牌。
網絡視頻博主抓住了消費者想要稀有卡的心理,不斷重復卡牌價格,進行情緒渲染。讓不少成年人以及未成年人沉迷于此,試圖“以小博大”。
學生家長汪曉玲:小孩不能真正判斷它的價值到底在哪兒,只是聽直播間主播的一些渲染,那么會導致小孩盲目購買,在大人不知情的情況下用掉大人的錢,在直播間購買這些所謂的卡片,會導致小孩受騙。
據重慶多所小學老師觀察,卡牌在學生中間十分流行,某種程度上已成為一種社交工具,不少沉迷卡牌游戲的學生學習成績有一定波動。
重慶市渝北實驗小學校長代靜靜:沉迷于卡片的學生在學習狀態上有一定波動,比如上課時注意力分散,導致課堂效率低下,周末在家里、晚上犧牲了本該勞動的時間、運動時間和閱讀時間,用來收集整理這些卡片。
卡牌市場亟待規范
學校家長加強監管
針對未成年人沉迷抽卡的現象,各地的學校、市場監管部門也在行動,加大監管力度,督促商家合規經營。
在重慶市,部分小學已明確禁止學生把卡牌帶到學校,并提醒家長進行約束監管。同時,重慶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在今年9月發布了“關于盲選卡片的消費提示”,提醒家長警惕孩子集卡上癮,引導孩子樹立理性適度消費觀。
重慶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副秘書長劉清泉:現在的卡片市場可能存在價格不合理、非理性炒作、商家虛假宣傳、盲選卡片抽取規則不合理,價格不透明等問題。可能會讓中小學生沖動消費,甚至產生攀比心理,容易滋生虛榮、賭博或者欺騙的不良思想和行為。
在海南海口,海南省市場監督管理部門也針對學校周邊的文具店、便利店內卡牌銷售加大了監管力度,督促商家合規經營。
除了加強監管外,部分學校和家長也在呼吁相關部門出臺一些保護性措施,對學校周圍的卡牌盲盒等商品進行合理監管。
學生家長陳女士:(售賣)卡片這種東西也沒有什么法律規定(進行規范),我感覺很難去約束商家,我希望在監督方面或者是出臺一些規定,真正起到監管作用。
學生家長白懷磊:我覺得肯定不是光靠家長,肯定是靠社會、國家政策各方面需要對各個渠道、各個平臺進行嚴格管控。
相關部門的工作人員也告訴記者,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印發的《盲盒經營行為規范指引(試行)》只是一個規范性的指導文件,并沒有針對卡牌等盲盒售賣的相應處罰,未來需進一步完善法律法規,理清盲盒的法律邊界。
海口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美蘭分局 海府路市場監督管理所副所長王政軍:持續加大對經營者以及青少年的普法宣傳力度,希望廣大家長朋友向孩子普及盲盒的危害,引導孩子按需購買文具,警惕未成年人沉迷于盲盒。
重慶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副秘書長劉清泉:我們家長要密切關注孩子的消費動態,保管好支付密碼,合理控制孩子的零花錢,遇到消費糾紛,提醒廣大消費者,首先是與商家積極協商,如果協商不成,可以到各地的消費者協會進行投訴,依法來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