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田野記丨青田兩周:于田野中再識吾鄉
華東師范大學歷史學系的教師早在21世紀10年代初就在浙南開啟了集體性的田野考察活動。2016年10月,華東師范大學民間記憶與地方文獻研究中心成立,自2017年至2024年間,中心在歷史學系的支持下已經舉辦了六屆浙江暑期田野班。田野班原先計劃每年辦一屆,由于疫情,2020、2021兩年停辦。考察的主要田野點在浙江的鄉鎮,每屆大約有學生35人。在實際考察中學生會被分為6-8個小組,指導教師輪流跟不同的小組活動,時間為15天。六屆田野班走訪的村莊已超過500個。
2024年8月,在這個特別炎熱的季節,由50名師生構成的第六屆田野班在浙江省青田縣進行了為期半個月的考察。白天各小組在村落中進行口述訪談,搜集民間文獻,考察鄉民的生活空間和生產空間。晚上田野班就近借用村鎮的會議室討論總結一天的得失,解決各小組在考察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解讀搜集到的民間文獻。回住所后同學們還要撰寫田野筆記。對絕大多數學生來說,從幼兒園到大學都是在書齋和課堂里度過,但他們不僅經受了田野班高強度訓練對他們的身體和意志的考驗,而且還刷新了他們對歷史的認知,豐富了地域史研究的方法和技能,增強了與人溝通能力。他們的所得遠非限于歷史學的專業,他們撰寫的田野筆記表達了自己的人生感悟,如同經受了一次洗禮;他們是如此貼近社會現實、貼近歷史,以至于有人覺得自己就生活在歷史的長河里,從而重新定位了自己與這片土地的關系;行走在一個個村落中,有些同學竟然神奇般地驅散了終日盤桓在心頭的生命的無價值感、無意義感。田野就是這樣一個充滿魔力之所在,正如著名學者科大衛所言:走一個田野點,勝過閱讀千言萬語。
2024年8月,我有幸參與了由華東師大歷史學系組織的暑期田野班,田野點是我的家鄉浙江省青田縣。在50人的隊伍中,我是隊中僅有的兩位“土著”中的一位。
青田,位于浙江東南部,地處甌江中下游,僅兩千多平方千米面積的土地,卻被冠以“華僑之鄉”“石雕之鄉”等諸多稱號。自幼生活在這小小縣城的我,以為這不過是一處山清水秀的地方。不便的交通和險峻的高山限制了青田的發展,致使年輕人不斷外出闖蕩,乃至出國,也因此在大街小巷上滿目都是老人和小孩,彌漫著悠閑舒緩的氛圍。如果不是此次田野考察,我對青田的印象或許永遠會停留在“華僑很多的小縣城”和“我的故鄉”,也不會得知它的深厚歷史。
此次田野考察的第一站——阜山,是我母親的故鄉,也是我三歲前生活的地方。它是一個人口不多的小鄉鎮,由一條主干公路貫穿,串聯起好幾個村莊。在我的記憶中,這條主干道曾由石板鋪成,石板之間滿是青苔,人走在上面一不留神就會滑倒。主干道旁的小河上架著的幾座木橋,木橋上有小涼亭供人乘涼歇息,清澈的河水中時不時倒映著河道兩旁磚木結構的建筑群。早晨的石板路上甚是熱鬧,各家各戶挑著自己的蔬果、魚肉,或是手工制作的綠豆腐、山粉餃等進行售賣。買東西是次要的,大家彼此之間互相問好聊天才是日常。那時的我還是小孩,常跟著外婆來石板路上買菜,貪玩貪吃的我時常跟外婆撒嬌,外婆便會買些我愛吃的零食給我解饞。如今,這個小鎮的人越來越少,曾經的街道趨于安靜,很難再看到市集。連木質建筑也多數變成了水泥房,僅剩寥寥幾處還保留著原來的模樣。走在阜山的路上,途經熟悉而又陌生的場景,我不忍感嘆物是人非。
曾自以為熟悉吾鄉,然而在李世眾老師的帶領走訪下,我逐漸發現自己對于吾鄉的了解只是冰山一角。以兒時常和外公一起祭拜的清真禪寺為例,幼時只知祭拜白衣丞相,但不知道為何祭拜,其原型是誰,甚至不知道在此之外還有黃大元帥。小時候會感慨禪寺的蠟燭數量多且造型大,香火旺盛,卻不知是周邊鄰市、鄰縣的捐贈。奇怪過“清真禪寺”的名稱繞口,一座建筑為何可以同時有道教、佛教的痕跡,卻沒有詢問深究過名字的由來和原因。或是對于熟悉事物缺乏了解的動機,也或是缺乏對歷史的敏銳度,我不禁感到羞愧。隨著走訪的不斷推進,我發現兒時跑過的街道是抗戰時期郵局、浙江省高等法院等的所在地,也是陳誠、陳琪等名人走過的路,不起眼的小破房子上,是歷史悠久的真跡,同時一位位不起眼的老人,都是歷史的親歷者,是“活化石”。
發現新東西,顛覆自己的認知,正是田野的魅力所在。課堂和書本上的理論是對眾多田野實踐獲取資料的整合梳理,但我們難以看到其中鮮活的生命和具體的案例,而田野一方面是對已經學到的知識進行運用。我們在訪談中可以根據受訪者的年齡,來定位時空,針對性詢問并得到口述資料。在發現答案和已經掌握的知識相吻合,頓時萌生出歷史是鮮活的;若是沖突則可以進一步詢問,掌握足夠的信息后思考為何,并借助此后的訪談來進行佐證。
另一方面獲取非紙質化的知識,擴充自身的眼界。我們考察小組在七月七偶然參加了當地的廟會,對唱詞人進行了訪談,才了解到原來唱詞一共有兩套,分別是給吃素的和吃葷的神明,其中吃素的一般是觀音、佛,而葷的則一般是夫人、娘娘一類。若是去人家家中唱詞,唱葷還是唱素的由人家自己決定的。此外,寺廟中供奉的神明,即便是管理人員也較難認全。在了解的過程中,我們發現陳十四娘娘的三姐妹在民間實際上是有著兩種說法的:一種是陳十三、陳十四、陳十五;另一種是李十三、陳十四、林十五。還出現了“南大蛇”“宮主老爺”等稱呼的出入,為了慢慢梳理剖析,大家田野考察后期逐漸養成一個習慣。進入一個寺廟,就會了解有哪些神,長什么樣怎么辨認,雖然沒有徹底解決,但也有了初步的想法。在這一過程中,我們也能掌握辨認部分神明的能力,空閑之際,相熟的人會隨機提問,上演“我考考你”的戲碼。一點一滴的變化和成長印證了“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
這趟青田的探索路途,充滿未知。我們永遠都不知道,下一個轉角之后,是陳年的宗祠或者廟宇,還是會遇上一位人生閱歷豐富的受訪者。正是這份對于未知的期待,我們始終保持著熱情去對一方天地進行探索。上文介紹過的唱詞人,本以為只是一面之緣,不曾料想在幾天后相距百余里的村落再次相遇。他主動為我們帶路介紹該村的盤古王宮。萍水相逢卻再次相遇,我們不僅慨嘆命運的偶然巧合,也為田野增添了一份奇幻的色彩。
跑田野應當是沉下心的活動,感受歷史的鮮活性,珍惜每一次相逢。跑田野的時長限制,使得我們難以在一個村莊停留過長,無法全面了解一個人的故事。我們和受訪年邁老人的會面,對我們來說只是一次普通訪談,對他們而言卻是一次被傾聽、在世上留痕的機會,他們的故事或許在我們之后也不會再有人去傾聽并記錄。思及此,無力感和蒼涼感油然而生。
在一次訪談的下午,我們不再像以往一樣緊張工作,尋找族譜、考察古建筑等,放緩了匆匆的步伐,和一位老人暢談。老爺爺跟我們介紹,他們的宗族在這一片赫赫有名,常常是號角一吹,大家集合一處,翻過山頭去和隔壁村理論,一步步打出名聲。他還跟我們模仿了號角聲是什么樣的,還有族眾的神態。這一活動按照術語,是“宗族械斗”,但在爺爺的生動幽默描繪下,就像是一次日常活動。由此我想到鄉村的社會秩序,以往人們總是認為只有消除了民間不合法的暴力,秩序才會呈現。從這位老人的敘述中,我們開始感到暴力與秩序也是可以共生的。
以田野為契機發掘陌生,重新認識“熟悉”的人、“熟悉”的地方、“熟悉”的歷史。歷史本就是一個個鮮活的人組成的,田野考察直接與人接觸,更不該像完成任務一樣搜索拍攝,重要的是與人、與物、與歷史對話,找到正確的狀態,找回自我。我想,在田野中再識吾鄉,是一種難得的經歷和體會。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