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國際大都市需引領科技創新、可持續發展,示范包容治理
國際大都市是引領世界城市發展和文明演進的前沿城市。伴隨技術、經濟和治理環境的不斷變革,國際大都市的形態持續演進、內涵日益豐富、格局加速調整,新一代國際大都市正在以中國為代表的發展中國家應勢崛起。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進一步加強了黨對城市工作的領導。在這一重要時期,立足“一個尊重”和“五個統籌”的指導思想,深刻解讀國際大都市演進歷程、特征和未來趨勢,圍繞建設什么樣的國際化大都市、怎樣建設國際化大都市等重大理論實踐問題積極開展探索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一、國際大都市發展特征
從工業化到后工業化再到信息化的演進過程,是城市不斷追求更高層次、更可持續和更智能化的發展過程。這一進程中,國際大都市率先實現實體、社會和信息空間的三重疊加,深刻影響著世界城市的發展格局。
(一)構成復雜巨系統的實體空間
國際大都市具有明確的地點空間和物理邊界,人口規模龐大,市場主體多樣,交通設施、能源供應、通信網絡等子系統相互交織和影響,表現出典型的復雜巨系統特征。
一是空間載體復合化。國際大都市的生產、生活和生態空間緊湊分布,地上、地面和地下空間相互聯通,形成了復合化的大都市實體空間載體。例如,比尼澤·霍華德的《明日的田園城市》(Garden Cities of Tomorrow)率先在國際大都市實踐和應用中,提出復合化的實體空間構想。復合化空間也在各類國際大都市實踐中得以普遍呈現,比如,即使在曼哈頓這樣以經濟金融占據絕對主導地位的中心城區,依然能夠看到占地超過3.4平方公里的中央公園,大倫敦地區約有16.8%的土地面積是開放的公共綠地。
二是空間應對人性化。海洋文明推動下的國際大都市大多位于河口、港口,比其他內陸城市更易遭遇極端氣候的影響,人口的高度集聚也使之率先面臨交通擁擠、資源短缺等諸多“城市病”。因此,國際大都市構建了海綿城市、韌性城市等規劃理念,以應對日益嚴峻的環境挑戰和公共危機。《倫敦韌性戰略》《東京都國土強韌化地域規劃》等一系列大都市引領性規劃,都試圖探索構建一整套完善的韌性化危機應對策略,并將應對氣候變化的潛在影響積極融入城市實踐中。
三是空間輻射區域化。國際大都市普遍經歷過人口過度集聚和功能過度疊加的狀態,開始由單中心集聚向多中心發展策略調整,并逐步在大都市區域內形成多中心的扁平化網絡空間。從大巴黎的“極化與平衡”到東京都的“一主七副”再到上海的“五個新城”,這些大都市功能在向外圍疏解和擴散的過程,也是空間輻射區域化的過程。
紐約夜景
(二)展現生命有機體的社會空間
國際大都市是城市生命體中最活躍、最積極的個體,經濟、社會、文化和治理共同形成了它的社會空間,并呈現鮮明的發展特質。
一是經濟多樣性。相對一般城市,國際大都市仍具備超越一般城市的經濟韌性,這主要源于其批發零售、房地產等“軟服務”與信息通信、專業技術服務等“硬服務”的深度融合。同時,即便是紐約、倫敦這樣的頂尖大都市,依然保持著1%~2%的制造業份額。這種多樣化的產業結構共同構筑了它們的繁榮和抗風險能力。
二是社會多元性。國際大都市一般都是全球人口流動的重要樞紐,來自不同國家、民族、職業的人們,帶著各自獨特的語言、傳統、習俗和觀念,共同塑造了大都市的多元風貌。例如,紐約、倫敦和巴黎,都是國際知名的文博之都和節慶之城,居民和游客可以直觀地感受到來自世界各地的文化碰撞和交融。然而,多元化的社會空間也使國際大都市最先面臨種族沖突、暴力事件頻發以及貧富差距加大等社會問題。如何在保持文化多樣性的同時維護社會的和諧穩定,成為國際大都市需要共同面對的挑戰。
三是治理綜合性。國際大都市的治理是一種“三多”的綜合治理,即治理對象多、治理主體多、治理方法多。這也要求國際大都市需要從市民的需求出發,將人口、土地、住房、就業、能源、環境、交通、安全等與市民息息相關的內容納入城市規劃中統籌考慮,以便更好地滿足人們發展的需要。
(三)形成多要素流通的信息空間
以數字化智能化為主要特征的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浪潮正在席卷而來。國際大都市在這場浪潮中首先推進實體空間與虛擬空間、地點空間與流動空間的協同發力,呈現出廣泛聯通的特點。
一是要素流動化。國際大都市是資本、人口、技術、知識、文化、貿易等要素流動的關鍵節點。城市的數字化不僅為這些要素的流動提供了通道,也正拓寬其流動的廣度和深度。比如,全球化與世界城市研究網絡(GaWC)的國際大都市排名顯示,倫敦和紐約始終處在全球要素流動網絡和生產者服務業網絡中的核心位置,而北京、上海、香港、新加坡、東京、巴黎等國際大都市也都占據重要位置。
二是載體數字化。信息革命的推動下,信息空間逐漸嶄露頭角,展現出其獨立性、自發性和超越性。國際大都市率先強化新一代基礎設施的布局,探索以孿生城市的方式將數字技術和信息化手段廣泛應用于城市規劃與治理中。同時,信息空間本身也加速重構大都市邊界和功能。從網絡社區到元宇宙,正依托獨特的運作邏輯和規則,構建出與實體空間截然不同的大都市精神棲息地。
三是運行智能化。通過海量數據驅動、智能算法引領,城市治理正向著智能化、精細化邁進。城市運行的智能化進一步推動了城市的綠色、低碳和創新發 展,形成了全新的城市空間互動和循環模式。
上海陸家嘴全景
二、國際大都市發展趨勢
展望未來,世界的經濟、政治、科技、國際關系等方面將進一步發生巨大而深刻的變化,國際大都市作為全球資源要素大規模流動及配置的樞紐城市,也必將呈現出一些新趨勢。
(一)國際城市力量對比將持續變化
當前,發達國家城鎮化率均超過80%,并趨于穩定,世界正全面邁入城市時代,形成一個錯綜復雜的有機網絡。其中,國際大都市將成為全球生產與創新網絡的關鍵組織者。據統計,全球最大的40個巨型城市區域,以世界18%的人口,承載了66%的經濟活動與約85%的技術和科學創新。其中,前25個城市擁有超過全球50%的財富。這些實力雄厚的高等級城市通過彼此的要素流通,構成了世界城市的網絡體系。
國際大都市作為其中最重要的空間表達,將成為全球經濟、科技、文化、社會領域的戰略制高點。伴隨世界城市體系的加速重構,越來越多的新興經濟體城市將發展成為國際大都市,并向全球城市體系的更高層級邁進。美國科爾尼咨詢公司和芝加哥全球事務委員會研究的2023年“全球城市指數”排名中,全球前10大城市中已有5個在亞洲,而美國只有2個城市上榜,歐洲更是縮減到了3個。全球化與世界城市研究網絡(GaWC)發布的2023年世界城市排名中,前10名亞洲也占據一半。未來中國乃至亞洲的國際大都市,將進一步成長為世界經濟風向標。
(二)顛覆性創新將成為國際大都市蝶變的關鍵引擎
可以預見,顛覆性創新將成為引領國際大都市跨越式發展的核心驅動力。它不僅徹底改變技術體系的要素條件、組合方式、配置機制以及發展模式,更將開辟全新的發展軌道,孕育出前所未有的產品、業態和模式,為經濟增長注入源源不斷的新動能。為順應這一趨勢,科技創新中心將成為國際大都市核心功能打造的重要抓手。
例如,倫敦為了彌補自身科技創新的短板,提出了建設科技城的城市發展戰略。紐約正通過打造“21世紀的城市創新集群”,成為美國東部的“硅谷”,并努力建設成為全球科技創新的領袖城市。CB Insights 的《2023全球獨角獸榜》也顯示,紐約的獨角獸企業達到126家,位居第二,倫敦以42家位列第五,合計占全球獨角獸企業的12.4%。伴隨著世界經濟增長重心繼續向亞太區域的轉移,創新資源等全球高端要素也將出現系統性東移,亞洲將成為世界級科技創新中心的涌現地。麥肯錫研究報告顯示,2007年依據GDP排名的全球頂尖的25個城市中只有2個位于亞洲,但到了2025年,將會有9個位于亞洲。基于此,未來亞洲必然誕生一批世界級科技創新中心,并據此成為新型國際大都市。
富士山和東京天際線
(三)國際大都市將成為構建城市文明新形態的引領者
隨著可持續發展理念成為普遍共識,國際大都市正成為應對可持續發展新挑戰、回應可持續發展新議題的前沿陣地。
一方面,國際大都市將成為應對可持續挑戰的探路先鋒。
在新興技術浪潮、多變的政經格局和復雜的社會結構交織下,國際大都市將率先面臨一系列新的挑戰。比如,在全球不確定性風險加劇的條件下,如何保持經濟的持續繁榮和城市的長期發展;在氣候變化背景下,如何深化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關系;在傳統社會矛盾沖突之下,如何前瞻構建更加包容可持續的“人類”與“類人機器人”的新型社會關系,以及如何將“以人為本”的核心理念深度融入城市發展內核之中。實現新舊挑戰疊加下的可持續發展正成為國際大都市普遍關注和追求的目標。《可持續的紐約》提出旨在構建長期發展能力的愿景目標;歐盟委員會在《環球歐洲2050》報告中也提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資源能源可持續、醫療保障和氣候變化等挑戰。
另一方面,國際大都市將成為推動多空間耦合發展的引領力量。
農業文明和工業文明通過對物質資源的開發利用實現人類社會的發展,催生出城市的實體功能空間和社會組織空間。信息革命歷史性地推動了城市數字化和智能化轉型,正在形塑一種信息文明新形態。在此進程中,國際大都市將率先推動多個空間個體、要素的交互,進行認知、計算屬性的融合,形成由實體系統、社會系統和信息系統耦合的復合載體空間,成為集智能化生產、全息化生活于一體的信息文明時代城市發展引領者。
面向新時代,國際大都市正在成為一個全新的概念。這些城市將承載一個時代最先進的生產力和生產關系,通過實體空間、社會和信息空間的有機融合,在科技創新、可持續發展、包容治理等重大領域發揮重要的引領和示范作用。
上海作為正在崛起中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應增強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全面踐行人民城市理念,充分發揮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充分調動人民群眾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樹立全球視野和戰略思維,加快向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邁進,為我國乃至全球的文明進步貢獻中國力量。
[作者舒慶系上海市人民政府黨組成員。本文摘自上海市人民政府發展研究中心主辦的《國際大都市發展研究》2024年第1期(創刊號),原文題目:“演進中的國際大都市:歷程、特征和未來趨勢”,澎湃新聞經授權刊發,刊發時有編輯和刪節]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