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研討會|中國文化創意產業二十年:變遷與延續
2024年11月23日至24日,由華東師范大學主辦、上海紐約大學協辦的“中國文化創意產業二十年:變遷與延續研討會”在華東師范大學中山北路校區辦公樓順利舉行。
2007年,英國著名學者大衛·赫斯蒙德夫(David Hesmondhalgh)的著作《文化產業》(The Cultural Industries)首次被引入中國,深刻影響了國內文化產業研究。本次會議迎來了赫斯蒙德夫教授自2013年以來的第二次訪華,主題聚焦“中國文化創意產業的變遷與延續”。會議通過多場學術討論與交流,深入探討數字技術與新經濟模式下的文化創意產業轉型與創新。會議設置了五個專題討論,涵蓋數字化轉型、平臺經濟、媒體與國家形象建構、勞動與主體性等領域。
會議伊始,華東師范大學傳播學院副院長路鵬程教授致辭,對參會學者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并介紹了學院的師資力量、學術活動及融媒體設施等。
英國利茲大學媒體與傳播學院教授大衛·赫斯蒙德夫(David Hesmondhalgh)發表題為《變化與延續:平臺化音樂的全球傳播》的主旨演講,借助“平臺化”這一概念探討音樂產業的變革。在主旨演講中,赫斯蒙德夫教授概述了音樂流媒體平臺(MSPs)的全球擴張歷程,認為其已成為當下音樂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推動音樂多樣性和國際化方面發揮著積極作用,隨著非西方文化產品在西方市場的影響力增強,一種新的多極化趨勢正在形成。與此同時,在平臺化音樂的興起與擴張過程中,隱私、監控、強迫性和無償使用模式等問題也在日益凸顯。赫斯蒙德夫教授探討了平臺化音樂與文化帝國主義、數字殖民主義、平臺帝國主義之間的關系,他指出,隨著音樂流媒體平臺的全球擴張,一種新興音樂生產與消費方式正在被傳播到世界各地。這種傳播方式類似于超市的商品陳列,通過相似的貨架、分類和結賬方式,讓消費者逐漸接受了這種看似自然的音樂體驗方式。
接下來,會議主要分成四場討論展開。
第一場討論聚焦于“數字化轉型與文化創新”,本場討論旨在深入探討數字化轉型如何深刻影響并重塑文化產業的多個關鍵領域,包括博物館、健身文化以及脫口秀等。在健身文化領域,廣東科技學院管理學院講師李雨叢分享了數字健身文化中的團結與合作。其研究表明,在數字健身文化中,真實感不僅促進了網紅和追隨者之間的擬社會關系,還有助于在平臺上形成安全空間,緩解身體形象焦慮,這對于理解數字健身文化中的社交互動和心理健康具有重要意義。
同時,針對近年來在中國迅速崛起的脫口秀行業,上海大學文化研究系講師張淳帶來了題為“邊緣的喜劇:置身中心的中國脫口秀”的精彩分享。她通過深入剖析平臺化脫口秀,揭示了一種反映當代中國年輕都市人心態的獨特喜劇風格,其在公共領域中的作用,以及平臺工業化對喜劇內容生產的影響,特別是圍繞“舞臺真實感”的辯證討論,展現了喜劇在數字空間中的復雜性和矛盾性。
在第二場關于“數字時代的勞動、主體性和抵抗”討論中,專家學者們就當前數字時代背景下,各行各業中勞動形態的演變及個體抵抗的新形式進行了深入剖析。本次討論特別聚焦于反工作主播、游戲玩家及富士康工人主播三大群體,探討他們在自我呈現與控制之間的復雜關系。香港嶺南大學創意與文化創新研究所研究助理教授那宇琦分析中國反工作主播現象,她指出反工作文化的特征包括對工作環境、社會規范、消費文化的批判,以及對個人自由選擇的追求,而后提出主播反工作可能性的困境并思考了合作行動的可能性。
浙江大學社會學系的博士生潘竹濤探討中國游戲產業中“肝客”群體,揭示其在高強度勞動中展現的主體性、技能掌握與勞動控制的平衡,以及策略性反抗。
山東大學新聞傳播學院的周敏副教授主要研究富士康工人在快手上的自我品牌塑造,發現“可見性負擔”導致理想化工廠生活與現實之間的悖論,掩蓋了真實勞動條件。
第三場討論圍繞“媒體再現與國際形象”展開。華東師范大學傳播學院的晨暉學者張洋通過分析中國媒體的國際新聞生產,指出國際新聞報道是跨國權力結構與新聞專業規范和生產常規相互協商的結果。在內部結構與外部結構的共同約束之下,從業者個體仍然具有一定的能動空間。
在第四場討論中,專家學者們對平臺經濟、人工智能與其對消費、商業及社會影響的交匯點進行了深入探討。華東師范大學傳播學院副教授許德婭以“原創設計” 女裝網店為切入點,關注淘寶平臺化產生的限制性影響,她在發言中指出中國服裝業發展經歷了從政府主導到市場主導再到平臺介導的轉變,揭示淘寶平臺化過程帶來的利潤壓縮、時間壓縮和情感擠壓等問題會對原創設計產生破壞性影響。
英國利茲大學媒體與傳播學院的博士后李忠蔚聚焦中國音樂平臺化進程,從基礎設施角度提出數字平臺是對網絡和基礎設施的管理策略,通過分析不同階段音樂傳播形式的架構與數據存儲流通特點,認為中國音樂平臺化使互聯網開放性受限,且對互聯網原有開放性提出批判性反思。
華東師范大學傳播學院的晨暉學者皇甫博媛探討擬人化聊天機器人如何影響道德說服,研究發現擬人化可補償聊天機器人缺乏主體性和決策能力的不足,提升用戶的交互體驗,其中感知能力發揮著關鍵中介變量的作用。
四場分論壇結束后,11月24日上午,十位與會嘉賓圍繞“變化與延續的思考”開展了一場思想激蕩的圓桌討論。本場圓桌討論聚焦在“微創新”、“真實性”和“研究者對自身的社會定位”以及“田野的反思”等方面。
討論伊始,上海大學文化研究系副研究員羅小茗從文化研究角度對23日會議內容進行總結。她首先指出文化產業和文化工業在方法論上具有區別,研究者需要在其中重新討論文化的意義。同時,文化研究是一個微創新的過程,研究者在這場微創新中應該遵循“文化、生活、情感、資本、安全”這五個邏輯,將其調整至合理的次序,并把“真實性”納入其中。隨后羅小茗向與會嘉賓拋出“人怎樣在復雜的網絡中進入文化生產”,“文化產品在文化情景中怎樣被定義、被討論”,“我們在社會上的定位如何”以及“怎樣將創造力放在社會層面上理解”等問題,拉開了圓桌討論的帷幕。
上海紐約大學交互媒體與商學助理教授王菁在討論中強調了自反性(self-reflexive)邏輯。她認為研究者應該不斷反思自身在不同社會領域當中的位置,并以此為支撐來選擇更堅定和更雋永的視角來審視研究對象。與此同時,研究者要不斷訓練自己以“平衡”的視角去思考研究對象,以包容的態度審視社會問題,并在對經典的反復細讀下,尋求解決問題的出路。她還提到赫斯蒙德夫教授的書籍給予了研究者“如何站在制高點但又不是居高臨下的態度去分析和批判研究對象”的答案??偠灾?,文化和創意產業日新月異,研究者只有對自身與研究對象的關系有合理的認識才能夠在治學和研究之路上做到變中求穩、變中求新。
華東師范大學傳播學院副教授夏冰青回應了羅小茗副研究員關于“微創新”“文化情境”“身份位置”和“真實性”等問題的思考。她提到,在產業當中,微創新是一種尋求經濟效益的行為,但在學術群體中,微創新是一個協商的過程,是擁有學術理想的人們建立的公共空間。對于“文化情境”的問題,夏冰青引用赫斯蒙德夫教授演講中的“超市比喻”,闡釋了根植于不同文化體系的文化產品進入到第三文化情境當中的生存與適應問題。她同時提到,雖然個體在社會網絡上的展示具有天然的本能,一定程度上發揮了人的主觀能動性,但其最終還是被商品化裹挾的過程。
浙江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吳桐雨回應了夏冰青關于微創新的討論,她提到微創新具有“草根性”、“應用性”。創新需要依據時間跨度重新梳理其中的變化,比如人們對創新的態度、國家層面的創新政策、產業創新的側重點等。吳桐雨也對“西方人如何看待中國的微創新”進一步進行了討論,她認為西方學術圈對中國山寨問題的討論具有典型的西方立場,而我們對于山寨問題的探討在西方語境中出現“失語”的現狀。
北京市社會科學院助理研究員馬丹以自身關于“性別與勞動”的研究為引,回應了關于“田野調查中研究者的立場”這一問題。她認為,作為研究者應該避免“唯結果論”進而忽視研究對象各種方式的表達,只有踐行“縱向研究”與“沉浸式田野”,與研究對象保持長時段的緊密聯系,并反復回到田野現場,才能夠在循環往復的論證過程中盡可能真實地回答研究問題。也是在這一過程當中,研究者還應該不斷反思自身與研究對象不斷變化的身份和立場,并且應該在研究成果中將這種身份和立場的矛盾、沖突與變遷盡可能地展現出來。
山東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副教授周敏緊接著圍繞自身研究底層和草根的田野經歷,闡述了作為研究者身份進入田野,要盡量避免情感層面的先入為主,以及自身社會位置而導致的“同情”等心理。她認為,研究者不要美化自我,要從真實出發,看到真實的存在。
廣東科技學院管理學院講師李雨叢通過分享自己的研究進展回應了周敏關于“真實建構”的問題。她認為很多個體最開始在互聯網上表現自己,是一種無意識的分享,偶然有了流量才開展個人賬號的認真運營。個體的真實性建構,也許是一種人的本能,并重新進入再生產的過程。
上海大學文化研究系講師張淳回應了羅小茗關于文化產業和文化工業的相關問題。她認為,當文化變成工業,變成經濟生產的一部分時,文化研究需要去識別世界,識別各種現象在文化意義上的位置究竟在哪里。她以脫口秀為例,闡述其作為一種癥候性的文化產品,是介于公共表達和私人表達的“中間”,一定程度上是產業化下的文化產品的新包裝。
香港嶺南大學創意與文化創新研究所研究助理教授那宇琦在討論中言及,一定程度上,因文化創新而誕生的文化產品會被融在資本主義體系當中。以此為出發點,作為研究者,我們需要在反思社會的基礎上找到研究的空隙。思考個人與平臺、本能與流量、建構真實與真正的真實之間的問題。同時她也反思了田野調查,回應了關于中西方對山寨的不同理解問題,認為中國學者應進入大眾視野去討論以發出自己的聲音。
華東師范大學傳播學院的晨暉學者張洋最后基于自身的研究方向和田野經歷,探討了經驗材料和理論框架之間的張力,指出研究者有時會為了凸顯理論建構的自洽性和沖擊力,在一定程度上簡化了田野材料的復雜面向。張洋同時提到質性取向的研究是研究者與研究對象共同建構的產物,受訪者自身的反思性和表達能力會對研究結論產生影響。
在十位嘉賓的思想激蕩下,本場圓桌討論順利結束。華東師范大學傳播學院副院長路鵬程教授進行了簡短的閉幕總結,為本次研討會贈言。至此,“中國文化創意產業二十年:變遷與延續研討會”圓滿落下帷幕。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