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何建華專欄:凸顯“中國江南”特色 傳播江蘇美術魅力
長江母親河養育了華夏兒女,也造就了從巴山蜀水到江南水鄉的千年文脈。論中華文明,古代發達于黃河流域,文化藝術的中心在北方的長安和洛陽,宋元以后逐漸南移至長江流域以十朝故都金陵為中心的江蘇地區。位于長江下游的江蘇,自古文化昌明,人文積淀深厚,歷朝歷代,繪畫藝術無比輝煌,在中國繪畫史上名流星布,千古流芳。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尤其是改革開放40多年來,江蘇經濟發展積累雄厚實力,為作為上層建筑的文化藝術發展奠定雄厚實力,促進了江蘇美術吞吐揚棄、守正創新,繼往開來、氣象更新,使江蘇美術被譽為中國美術“半壁江山”,從古至今誕生于江蘇的畫派幾乎占據了中國繪畫流派總數的一半左右。
所謂“藝術”,是哲學與科學的抽象實體,有時被稱為精致藝術或美術,指憑借技巧、意愿、想像力、經驗等綜合人為因素的融合與平衡,以創作隱含美學的器物、環境、影像、動作或聲音的表達模式,達到和他人分享美的或有深意的情感與意識的人類用以表達既有感知且將個人或群體體驗沉淀與展現的過程。
藝術品決定了藝術家和欣賞者的存在,藝術品作為中介使藝術和世界產生關聯。一般而言,書畫藝術鑒賞具有三個遞進層面:第一層面是視覺印象;第二層面是筆墨技藝;第三層面是精神感悟。作為精神消費品的藝術作品,具有特定的審美價值,即通過作品讓人與世界即社會與自然形成一種無功利的、形象的和情感的關系狀態,在理智與情感、主觀與客觀上認識、理解、感知和評判世界上的存在。審美的“審”是動詞,主體是人;“美”是客體或對象。美是屬于人的美,審美現象是屬于人的現象,是人類理解世界的一種特殊形式。引用哈佛商學院教授克萊頓·克里斯坦森(Clayton Christensen)關于品牌的論述認為,人們需要的不是產品本身,而是產品解決的場景問題,以及場景中激發的情感和生活意義。
有鑒于此,江蘇美術如何推進海外傳播與交流?海外傳播與交流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相關方緊密合作,實現江蘇藝術家與優質作品、海外欣賞者與展示平臺、現代展陳技術與傳播渠道等元素的深度整合,才能形成真正的海外傳播合力,提升海外傳播效能。其中應有之義,應當聚焦體現江蘇美術鮮明特色的核心意念,塑造具有高標識度的海外傳播品牌,充分展示江蘇美術的無窮魅力。
“中國江南,江蘇美術”——應當也無疑是江蘇美術海外傳播的文化符號與品牌魅力。《憶江南》詩云:“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縱向上看,歷史上唐宋以來中華文明由北南漸,江南成為“誰不憶江南”的富庶之地;運河時代“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江南是令人神往的魚米之鄉;改革開放以來,江南創造出具有示范引領作用的“蘇南模式”;新時代現代化示范區,打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蘇南樣本”。學者認為,江南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江南文化則是中華文化最富人文魅力和美學精神的組成部分,成為無數人的精神家園,讀懂江南就是讀懂中國。
依據相關權威研究顯示,從有著“中國繪畫史上第一人”之稱的顧愷之,到南朝五代畫家董源,山水畫則開始具備了獨特的審美內涵,以描繪江南景色見長,江南水墨山水畫派由此誕生,這也是中國畫史上最早的山水畫流派;元代迎來江南水墨山水畫的高潮,涌現了“元四家”黃公望、吳鎮、王蒙、倪瓚,其中黃公望以他最著名的《富春山居圖》成就首屈一指;被后世稱為“明四家”的沈周、文徵明、仇英和唐寅也廣為人知,也被稱為“吳門四家”;明代畫家王紱、作畫強調寫意的董其昌、包括八大山人在內的明末清初畫壇“四僧”,以及清代的“揚州八怪”等也頗受關注。
進入20世紀,具有現代教育色彩的無錫美術專門學校誕生,培養了大批美術人才。吳觀岱、胡汀鷺、徐悲鴻、錢瘦鐵、楊令茀、賀天健、周懷民、錢松嵒、吳冠中……眾多江蘇大家注重美術與生活和時代的聯系,進一步夯實了江蘇美術重鎮的地位;崛起自江蘇畫壇的“新金陵畫派”,則是以傅抱石為首的江蘇畫家,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反映現實,是對中國畫“筆墨當隨時代”的開拓創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中國畫迎來新的發展契機,“新金陵畫派”發揚民族繪畫傳統,力行深入生活,實現了中國畫筆墨語言與時俱進的發展正式崛起,成為二十世紀下半葉江蘇美術影響全國的一個重要的繪畫流派;進入新時代,“新金陵畫派”愈發大放光彩,始終在探索傳統與現代的契合點,他們的作品既有對傳統文化的回應與追問,也有對當代藝術的吸收和推進,更有對當代人審美的尊重與表達,將最好的精神食糧奉獻給人民。
綜上所述,事實上,江南秀美的水鄉山川,江南靈秀的人文傳統,江南神韻的豐富多彩,從自然的江南到人文的江南,從傳統的江南到現代的江南,從具象的江南到意象的江南,從古至今一直是江蘇美術的源與流,“江南水墨”成為江蘇美術的創作源泉與鮮明特征。推進江蘇美術的海外傳播,凸顯“中國江南”精神內核與藝術特色,具有極高標識度、認知度,美譽度,具有極大傳播力、接受力、影響力,應當是江蘇美術海外傳播與交流的優選實現路徑。
圍繞如何凸顯“中國江南”特色傳播江蘇美術魅力,提出幾點思考與建言:
一是明確受眾,實現精準傳播。江蘇美術在推進海外傳播與交流中,應當首先明確傳播對象受眾群體,了解他們的審美需求與反饋,實現建立在有效需求基礎上的精準傳播。據相關數據,現在旅居海外的華人約7000萬,由于特殊的人文血脈,海外華人應當成為江蘇美術海外傳播與交流的首選受眾群體。
二是強化特色,實現品牌塑造。歷經從古到今一代代藝術家的智慧凝聚與潛心創造,江蘇美術在海內外享有美譽,已經形成品牌效應。應當接力發力,進一步聚焦并強化具有地域標識度、全球認知度、傳播直達度的鮮明特色,聚焦“中國江南,江蘇美術”這一核心概念,發力打造文化符號,持續釋放品牌魅力。
三是開辟渠道,實現有效觸達。隨著時代的變遷,“酒香不怕巷子深”已成過往,再香的酒也要注重推廣。江蘇美術擴大海外傳播與交流影響力,應當廣泛開辟品牌營銷渠道,比如充分利用我國設在海外的孔子學院、魯班工坊、文化中心等機構,也可沿著高質量共建的“一帶一路”與“走出去”企業合作,實現有效傳播。
四是注重創新,實現智能鏈接。隨著人工智能新技術的快速發展,網紅成為重要國際傳播主體,如何打造國際傳播內容IP,發揮知名IP品牌具有的天然傳播力,從而降低海外傳播的阻力,成為國際傳播新趨勢。江蘇美術界應當促進藝術家善于運用高科技手段,使AI助力海外傳播,不斷擴大傳播覆蓋面,取得更好的傳播效果。
(何建華,現為上海社科院研究員、原副院長,江蘇省決策咨詢研究基地首席專家、南通大學長三角現代化研究院院長,此文系根據11月17日在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南通大學聯合主辦的“江蘇美術的海外傳播與交流國際研討會”上發言整理而成。)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