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張海鷗|葉嘉瑩與中華詩教學會
中華詩教學會成立于2010年。籌建時恰逢葉嘉瑩先生來廣州,我和彭玉平教授到她下榻的白天鵝賓館拜見先生,特邀其擔任中華詩教學會榮譽會長。先生欣然應允。
2016年春節前后我和太太住在天津,特請汪夢川教授聯系拜訪葉先生。汪是葉門博士,詩詞創作和學問俱佳,執教于南開大學中文系,是中華詩教學會理事。由他聯絡引領,我們得以順利拜見葉先生。夢川兄先領我們參觀了南開大學建成不久的迦陵學舍,月亮門口的對聯是“入世已拼愁似海,逃禪不借隱為名”。夢川說:對聯是葉先生撰寫的,“迦陵”二字是顧隨先生書法,對聯書寫者是加拿大謝琰先生。
我很喜歡館內陳設,有一幅速描葉先生畫像上題有先生的詩句“未應磨染是初心”。人生難得長葆初心,葉先生的“初心”詩意盈盈。
我向她簡要匯報詩教學會成立以來的主要工作:詩賽、詩校、詩教研究。事前打印了兩頁紙的匯報提綱,她邊聽邊看,頻頻表示贊賞。我奉上幾本體現詩教學會成果的《余事集》(學會理事們的詩詞選,其中有葉先生詩詞十八首)和《今風雅》(學生獲獎作品集),她愉快接收了,客氣地說“有空仔細看看”。先生欣然與我們合影留念,這是我與葉先生唯一合影。
2021年中華大學生詩詞大賽(總第十二屆)由四川大學和中山大學合作承辦。賽事選題范圍是我設計的:一、讀葉嘉瑩;二、詠荷。專門致意葉先生,因為我編《余事集》時讀過她寫的《木蘭花慢·詠荷》:
花前思乳字,更誰與、話平生。悵卅載天涯,夢中常憶,青蓋亭亭。飄零自懷羈恨,總芳根、不向異鄉生。卻喜歸來重見,嫣然舊識娉婷。 月明一片露華凝。珠淚暗中傾。算凈植無塵,化身有愿,枉負深情。星星鬢絲欲老,向西風、愁聽佩環聲。獨倚池闌小立,幾多心影難憑。
情懷感人,詞藝嫻熟,堪為后學典范。讀此詞方知先生乳名“荷”。又值紀錄片《掬水月在手》公映,其中也談到先生乳名。我希望更多人閱讀她的著述和人生。從參賽作品看,學生們讀得全面深致,包括先生的學術著作、詩詞作品,人生經歷,影片《掬水月在手》等。研究生詩組冠軍楚凌嵐(新加坡國立大學)《詠荷》詩云:
情絲褪盡心猶苦,春恨秋愁集一身。葉老更宜聽雨句,衣殘不售采香人。
形容至簡尤知性,顏色都無更有神。還向靜中成古意,寒塘野水養天真。
作為終審評委,我更喜歡亞軍李俊儒(北京交通大學)的七律《讀葉嘉瑩》:
帆懸海外欲何之,故國迢迢饒夢思。百難遭逢飛木葉,一生心力付歌詩。
山河好見澄清日,風雅還當持護時。漫看春歸桃李盛,不須重嘆逝如斯。
參賽作品紛紛稱贊先生光風霽月、滿懷芳凈、冰魂素心,表達各種敬仰之情。
頒獎典禮時播放了葉先生的視頻致辭(拜托汪夢川教授錄制的)。先生說很感激詩教學會同仁用心設計了這樣的話題,“深感榮幸,愧不敢當”。她說特別喜歡這些獲獎作品,創作水平令人欣慰。希望學生們好好讀詩寫詩。她說“詩詞使人生更美好”。
這句話我曾親耳聆聽過三次,是她七十一歲在復旦大學講學、八十歲在中山大學講學、九十歲再臨中山大學講學。
1995年秋,華東師大召開詞學研討會,葉先生到會,臺灣大學吳宏一先生發言時談到曾專程到加拿大看望葉先生,說著說著動情淚目。葉先生立即親切溫和回應,令人如沐春風。之后應王水照先生之邀到復旦大學講學。王先生主持說葉先生比自己年長十歲,但精神風采更像年輕人,是學者的榜樣。葉先生講她的“興發感動”論,那是我讀碩士時就反復閱讀學習過的理論。我給她買了飲料和礦泉水放在講臺上,她只顧演講,幾乎沒怎么喝。
2004年葉先生應邀到中山大學講座,陳春生教授(時任副校長)主持。照例是座無虛席。演講結束時陳校長忽然請我說幾句,我誠惶誠恐,將自己的《水云軒詩詞》敬呈葉先生。因為讀過她《留別哈佛三首》,其一云:
又到人間葉落時。飄飄行色我何之。曰歸我自悲鄉遠,命駕真當泣路歧。
早是神州非故土,更留弱女向天涯。浮生可嘆浮家客,卻羨浮槎有定期。
漂泊的情懷令我感動,便應景獻詞,給她讀了拙作《漂泊》中的幾句:
漂泊是一首歌/從歲月的枝頭流過
漂泊是一杯酒/斟酌在黃昏風雨后
為了一串串夢想/就把日子裝進行囊
每個驛站都像是家/尋芳不覺醉流霞
每個渡口都像是歸期/常倚清流數鬢絲……
葉先生仔細傾聽,表示很有同感。
2014年,葉先生再度講學康樂園(中大南校區)。懷士堂何止是座無虛席,簡直要擠爆了,站著的人好像比坐著的還多,密不透風,保安們十二分緊張。講臺上依然是從容優雅談吐清晰的葉先生,用唐宋明清人的詩詞說明“弱德之美”,說明作者與詩詞、詩詞與讀者之間的“興發感動”關系,說明“詩詞使人生更美好”。
葉先生百歲人生雖然有許多坎坷和不幸,但她一直借助詩詞營造美好,的確達到了很高很美的境界,令人高山仰止。
2023年,《海南熱帶海洋學報》第六期特辟“中華詩教研討專欄”,約我充當“欄目主持人”。我意外看到南開大學副教授李云博士的文章《葉嘉瑩詩詞人生及其家族文化特質》。文章將葉嘉瑩詩詞人生與其家族文化乃至近世以來滿漢文化變遷通觀深論之,尤其對其“弱德之美”品格的淵源進行深入挖掘。全文經葉嘉瑩本人和她胞弟之子葉言材“親自審訂,獲得首肯,同意發表”。此文全面展示了葉先生的詩者生涯,并探析其文化基因和精神品格,許多第一手資訊非常珍貴。
“弱德之美”是此文的一條重要意脈。作者從葉嘉瑩的“弱德”個性,追溯到葉氏祖輩詩禮傳家,葉嘉瑩父親葉廷元“弱德之美”的生命內涵。
我曾多次忖度葉先生在闡釋古典詩詞、闡釋詩詞之學、解釋朱彝尊《靜志居琴趣》時強調的“弱德之美”,知道那絕非軟弱之義。于詩詞而言,“弱德之美”近似“婉約”“陰柔”,就是含蓄委婉,言不盡意,意在言外。那是一種優雅溫潤的審美品質。于人而言,應該是含蓄內斂,不張揚不凌厲,謙遜不爭,低調溫和,從容淡泊的性情。“弱德”不是軟弱,其內在品格是寬厚堅強,是惠人淑世。李文提到葉先生多次捐贈個人平生積蓄達四千多萬元(合人民幣),設立獎學金、詩教基金,支持詩詞事業,資助教育事業。一位曾經含辛茹苦、備歷艱辛、終生以治學教書為業的詩人學者能有多少錢呢?她終生的積蓄也不過如此吧?她的“弱德之美”真如山高水長。這讓人不禁聯想到蘇軾,那也是一位動不動就捐出全部積蓄的人。
由葉先生參與發起并任社長的“恭王府海棠雅集”,歷京華歲歲,2024年暮春移至余杭舉辦,我特作《錦堂春慢》共襄風雅,特別致敬百歲迦陵社長,雖然先生并未親蒞會場:
長憶當年,恭王府邸,芬芳樹下銷凝。負笈臨岐執手,粉淚盈盈。從此天涯海角,如風如水如萍。遇海棠處處,細認都無,故國娉婷。 常誦東坡詩句,想崇光色貌,高燭心情。最是素心君子,韻遠神清。此際春華又綻,可識得、白發卿卿。再理滄桑心事,依舊當初,裊裊風輕。
春去冬來,葉先生百齡駕鶴,堪稱“仁者壽”了。后學悲之悼之,此際再讀先生的著作和人生,回想數次面謁聆聽之情景,“興發感動”空前強烈,不知如何表達,因嘆情長言短,縱歷數十年文筆生涯,卻難寫綿綿不盡之哀思。謹致《高陽臺·詠仙荷敬悼葉嘉瑩先生》:
一代名媛,千秋懿范,如荷如碧清嘉。毓秀鐘靈,人間允寄仙葩。恭王府邸芳華綻,便從容、管領煙霞。遇駝庵,義理辭章,侍坐分茶。 驚鴻照影無南北,課罷弦歌處,星斗橫斜。益友良師,怡然云里生涯。滄桑閱盡心如水,但皈依、平仄人家。任迦陵,學舍人來,采采蒹葭。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