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詩詞與我:葉嘉瑩先生百歲華誕讀書會》系列節目明起重播
2024年11月24日下午,葉嘉瑩先生仙逝,享年100歲。
2024年7月,在葉先生百歲壽辰之際,央視《讀書》欄目特別推出《詩詞與我:葉嘉瑩先生百歲華誕讀書會》系列節目,病中的葉先生特意為《讀書》欄目錄制了珍貴影像,讓我們重溫先生的音容笑貌,以表哀思。
葉嘉瑩
葉嘉瑩曾說,我命運多舛,但從詩詞里 我就能得到慰藉和力量 ,有了詩詞,便有了一切。
詩詞和生命的關系,被她踐行得特別光彩照人。無論是讀詩、寫詩、評詩,還是講詩,一顆詩心都在里面跳動,令無數人興發感動。
童年背詩誦詞
讀詩和寫詩是生命的本能
葉嘉瑩(中)
葉嘉瑩,1924年農歷六月初一出生在北平一個古老的家庭,父母舊學根底很好。在家學的影響下,她自幼就能背誦許多的唐詩宋詞,對詩詞閱讀、寫作有著極高的興趣、天賦。后來,葉嘉瑩曾多次提到,小時候背誦的《論語》《唐詩三百首》等詩文使她終身受益。
童年葉嘉瑩(右)
AI時代的到來,孩子們還有必要背誦經典的詩文嗎?這個問題曾困擾了很多當代的家長。葉嘉瑩用近百年的閱讀體驗給出了一種回答。
她說,中國傳統的教學方法是很有道理的。小孩子實際上不需要多講,應該利用他們記憶力強的優勢,讓他們多記憶、多背誦。即使他不能理解,只要先背下來,等到將來理解力提高后,這些早年記憶的內容就會被調動出來,如同智慧庫,成為孩子一生取之不盡的財富。
葉嘉瑩手捧《給孩子的古詩詞》
葉嘉瑩還說,聲音里有詩詞一半的生命,詩的感情是伴隨著聲調出來的。 不學“吟誦”,就很難體會詩歌之微妙。為了傳承“吟誦”這種中國舊詩傳統特色,近百歲的葉嘉瑩,每天工作至深夜兩點,精挑細選出兩百余首適合兒童閱讀的古詩詞,推出了《給孩子的古詩詞》一書,并為每首詩詞錄制了“吟誦”視頻,為我們留下了一份寶貴的嘉言妙音。
用生命寫詩
從“小我”到“大我”的蛻變
少年時期的葉嘉瑩看到什么,有了感動,就寫一首詩。她說:“我內心有什么感動,常常用詩詞記寫下來,我的詩詞都是我當時非常真純的感情。” 15歲時,她看到秋天的蝴蝶,就寫了《秋蝶》:“幾度驚飛欲起難,晚風翻怯舞衣單。”
葉嘉瑩初中畢業照
葉嘉瑩出生于農歷六月初一,這一日被家里長輩認為是荷花的生日,由此她的小名叫荷,她對荷花有著一種特別親切的感覺。所以16歲時,她就寫了首《詠蓮》:“植本出蓬瀛,淤泥不染清。如來原是幻,何以度蒼生。”
1941年葉嘉瑩高中畢業前在北京
道路兩旁的花,眼前的樹,檐上的新月,夜間的蟬鳴等等任何場景,任何事情,她都能感受而生發,隨口吟誦出與情景貼合的佳句。上大學后,葉嘉瑩把詩詞曲習作拿給老師顧隨先生看,顧隨先生批語:“作詩是詩,填詞是詞,譜曲是曲”,“青年有清才若此,當善自護持”。
母親去世后的葉嘉瑩
母親因病去世,葉嘉瑩遭受到人生第一次打擊,當時年僅17歲的她將悲痛寫進八首《哭母詩》:“早知一別成千古,悔不當初伴母行。”
1948年婚紗照
50年代初,葉嘉瑩又一次遭遇到命運的重大打擊。她帶著嗷嗷待哺的孩子寄人籬下,過著無家無業的日子,沒有一個房子,沒有一個床鋪,一天要教三個大學和做兩個電臺的工作,來維持家庭生計。葉嘉瑩稱這次打擊幾乎影響了她的一生。她寫下《轉蓬》一詩記錄了當時的生活與心境:“剩撫懷中女,深宵忍淚吞。”
葉嘉瑩在講課
52歲時,大女兒和女婿又在車禍中喪生,葉嘉瑩遭受到最為沉重的第三次打擊。她一口氣寫出十首《哭女詩》:“遲暮天公仍罰我,不令歡笑但余哀。”以此來療愈自己的傷痛。在極痛之余,她有了一種徹底的覺悟:不再只想著自己的得失,而是將目光投向更廣大,更恒久的向往與追求。
葉嘉瑩與家人在次女婚禮上
王國維說:“天以百兇成就一詞人。”葉嘉瑩用自己的生命來寫作自己的詩篇,是用自己的生活來實踐自己的詩篇。她的詩作寫銳感,寫磨難,也寫直面生活的勇氣:“入世已拼愁似海,逃禪不借隱為名。”
葉嘉瑩在南開大學
與生命相融會
把中國詩詞之美傳播海外
葉嘉瑩先生講詩,常常將自己的生命體驗貫注其中,生發出一股感發的力量,讓聽眾從感發中體悟一種樂趣。這一特色深受其老師顧隨先生的影響。
葉嘉瑩和老師顧隨先生及同班同學
葉嘉瑩說,顧隨先生是一個非常好的老師,沒有人講詩像我的老師顧隨先生講得那么好,我的老師所講的不僅僅是知識,更重要的是講詩歌的生命、心靈、本質。
后來,葉嘉瑩到美國、加拿大執教,面對迥然不同的文學傳統,她采用“興發感動”這樣一種方式,解讀、分析、賞析中國詩詞,在海外學子中產生廣泛的影響。她說,詩詞中的那種感發,絕不只是知識,它是一種生命,是能夠提升你的心靈和品質的一種能量。
1993年,葉嘉瑩在哈佛大學講演
葉嘉瑩說,我太喜歡中國的詩詞了,我講中國的詩詞,我真是把我的感情都投進去了。我縱然英文說得不是很流利,或者文法不是很完整,但是我可以把杜甫、李白的感情講給他們聽,并獲得情感共鳴。
20世紀70年代,葉嘉瑩在哈佛燕京研究室
葉嘉瑩在海外任教時閱讀了大量的西方文藝理論,這些理論都成為了她分析中國詩詞的利器。她不僅把中國詩詞之美傳播到海外,還汲取并運用西方文藝理論的方法,闡釋中國詩詞,將新發掘出來的中國詩人的生命心魂與詩詞之美傳給世人。
葉嘉瑩
葉嘉瑩不負業師顧隨先生的期望,終身致力于中國古典文學的研究,在海外和國內講臺上講授中國古典詩詞,不僅繼承了老師的精神和理念,還“別有開發,能自建樹”。回國教學后,葉嘉瑩捐獻出一半退休金——約十萬美元設立“駝庵獎學金”和“永言學術基金”獎掖后學。2017-2018 年,葉嘉瑩將自己的財產3568萬元捐贈給南開大學教育基金會,用于設立“迦陵基金”,繼續支持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研究。
回國傳承中華詩教
1979年春,葉嘉瑩回到她魂牽夢縈的故鄉,在國內各地高校講授詩詞。
葉嘉瑩
在2023年南開大學舉辦的“中華詩教國際學術研討會”上,百歲的葉嘉瑩說:“我是一生一世都以教書為工作,為事業的人,所以我的心目之中,只是要把古人的詩詞里面,他們那些美好的理想、感情傳給下面的年輕人。”
葉嘉瑩在講課
2018年葉嘉瑩先生被授予“最美教師”:從讀詩到寫詩,從品詩到講詩,她說詩讓我們的心靈不死。詩詞教育是一種關乎生命的自我救贖。她這一生顛沛流離,唯一的根深深扎在古典文學這片美麗的土地上。在上個世紀六十年代,她就開始用英語在北美講授古典詩詞,將古典文學之美,傳播到世界各地。她走遍了祖國的大江南北,四處講學,從七八歲的孩童,到十七八歲的青年學子,再到七八十歲的耄耋學者,無不得益于她厚重的學養。
葉嘉瑩先生說,我這輩子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教書如果有來生,我還教古典詩詞。
《詩詞與我:葉嘉瑩先生百歲華誕讀書會》
2024年11月26日至11月29日13:59
CCTV-10重播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