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懷民亦未寢”老梗出新:多地官媒進場評說“高質量友情”
這個11月,張懷民——一位生活于近千年前、生平不詳的古人,又如往年此時一樣,興起一波“懷民亦未寢”的網絡流量,甚至連百年中華書局也聊發少年狂,在公眾號發出“張懷民被叫醒941周年紀念日特別推送”。
宋神宗元豐年間,張懷民被貶黃州。他與因“烏臺詩案”坐事、謫官黃州團練副使的蘇軾既境遇相同,復意趣相投,訂為知交。冬夜,兩人結伴賞月,蘇軾寫下《記承天寺夜游》:“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
全篇不足百字,兩次提及摯友姓名,懷民遂以與汪倫類似的方式進入經典?!队洺刑焖乱褂巍繁恢袑W語文課本收錄后,“張懷民”更成為莘莘學子的共同記憶。
蘇軾饒是文豪、教材饒是普及,沒有網民的二創,懷民亦難得今日之“巨流”。
約莫2021年,年輕網友造出“懷民亦未寢”的梗。大多屬夜貓子的他們挖掘出蘇軾自己常熬夜,還喜歡拉親友一起熬夜的證據,認為張懷民那晚已經睡了,被“強行開機出去嗨”。許多網民自曝也有入睡后被朋友拉起來“繼續嗨”的經歷,順著這個思路整活,制作各種表情包、視頻。那以后,逢農歷十月十二日,總有網友“紀念蘇東坡半夜去找張懷民周年”,“紀念張懷民被叫醒周年”。微博上,“#懷民亦未寢#”的閱讀量已達到1.3億次,抖音的“#懷民亦未寢”“#張懷民”播放量分別為1.6億次和2.1億次。
網友二創。 “浙江宣傳”圖
但今年的這波流量與以往不同:多地官方新媒體入局“懷民亦未寢”,以評論的形式將網梗勾連到每一位普通人,在互聯網、移動互聯網一再將時空壓縮,人與人之間越來越疏離、功利的當下呼喚本真、純粹的情感,迅速刷屏朋友圈。
第一個發聲的,是總粉絲數超千萬的南京市委、市政府新媒體平臺“南京發布”。
“為什么‘懷民亦未寢’成為流行梗不斷翻炒?大概是人們在呼喚久違的溫馨友情。試問,你有沒有這樣大半夜篤定‘亦未寢’、隨性去打擾的朋友?”“南京發布”14日推送的10萬+文章《尋找張懷民》寫道,生活節奏越來越快,步伐常有些踉蹌,情緒也好像越來越焦慮。這個時候,“張懷民”顯得愈加稀缺、珍貴。有人說張懷民賺翻了,因著蘇東坡的詩文千古流傳,其實,明月常有,張懷民卻不常有;蘇東坡難得,張懷民亦難得。少宅在家里,走出來做個“E人”;少在直播間看“化妝舞會”,多跟眼熟的人打聲招呼;少抱怨“你不懂我”,多學著去懂別人。你在找“懷民”,你也是別人的“懷民”。
隨后,光明日報公眾號、浙江省委宣傳部大號“浙江宣傳”相繼推送《“尋找張懷民”火了,網友追捧的友誼是什么?》《尋找“張懷民”》。
“初讀不識文中意,再讀已是文中人?!队洺刑焖乱褂巍愤@樣‘平淡’的敘述很難引起少年人的共鳴,但那些年讀過的書終究成了人生的一部分,在某個時刻涌上心頭,才發現看似平淡的句子蘊含著無盡況味?!薄罢憬麄鳌钡奈恼抡f,懷民睡沒睡,都不妨礙大家對這段友情的羨慕。很多人感慨缺少樂于分享喜憂、任何時候不懼打擾的朋友,是《記承天寺夜游》時隔900多年翻紅的重要原因。不過,與其羨慕蘇軾有這樣的朋友,不如從他的交友之道中學習一二,不以貴賤論友、用心熱愛生活、想他人之所想。
光明日報公眾號的文章認為,“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這段友誼該不該降級”這些梗的流行都反映了當代人友情的脆弱性。學習、工作、家庭占據大量時間,留給社交和維系友誼的時間越來越少,有限的時間里更傾向于投入更直接的利益關系中,社交壓力與功利化趨勢讓人際關系更復雜,“尋找張懷民”是網友對建立在相似的價值觀和共同志趣之上的“高質量友誼”和理想的人際關系的寄托。
懷民亦未寢,往事已千年。技術以加速度飛奔,至廣大而更精微地重組著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卻有一種力叫“離心”,人們越發需要友誼來充實自己、整合自己、提升自己。網友跟評中,這樣的情感需求在在可見:
“最需要懷民的時候,小布出現了?!?
“我就是大半夜和朋友去‘南京眼’(注:南京一處步行橋)溜達了,她說慶祝一下過周年,過蘇軾和張懷民的周年?!?
“剛剛把這篇轉發給我的懷民,懷民亦未寢~”
“前天下班路上,實在累得不行,給幾年不見的懷民兄打了個電話,瞎聊聊,現在好朋友真不多了。”
“前兩天去了泉州,泉州也有承天寺,知道《記承天寺夜游》是寫黃岡的承天寺,但還是很想去,就因為那句‘懷民亦未寢’,真的很被這樣的友情觸動,因為我沒有?!?
“深夜躺在床上看得既羨慕又傷感……人最怕的是孤獨,好想要懷民這樣的朋友?!?
“老板,給我一個懷民,要活的?!?
“當你懂得了‘懷民亦未寢’的幸福,想必是嘗夠了懷民在醫院陪床,懷民送小孩上學,懷民出差,懷民趕方案等等等的失落。成年人的相聚何難,才有‘懷民亦未寢’的彌足珍貴?!?
“文章看似很‘閑’,卻很治愈?!?/p>
“南京發布”推文截圖。
既不端著架子,自說自話、自我復制、自以為是,也不迎合和追附熱門話題,認為那就是“網感”,以部分政務新媒體等為尖兵的官方媒體正主動進圈入群,介入輿論熱區,去“爹味”散“班味”,“小切口、大思考、快速度”地加以引導?!澳暇┌l布”工作室相關負責人將他們的打法概括為三句話:百姓情緒所感,就是選題所向;民生需求所系,就是顯政所謀;守牢底線所在,就是權威所立。
“先感動自己再打動受眾,因為情感是共通的,情感需求也是共通的?!薄秾ふ覐垜衙瘛芬晃膱坦P者告訴澎湃新聞(www.6773257.com),《記承天寺夜游》讀過多次,除了為兩個妙人感動,更想到現在朋友間比過去遠了、淡了、虛了,真正交心、助力的越來越少,想見朋友不預約還真不好意思上門,朋友之間談什么都可以唯獨不能談錢,等等,“落筆前想表達三層意思:朋友珍貴,要倍加珍惜;做真人動真情,己若東坡,何愁懷民?網絡時代應該主動找朋友、交朋友?!?
《尋找張懷民》出圈后,后臺留言最多的是“共情”,希望自己也能有一個不管多晚都可以隨時去找的“懷民”。18日,“南京發布”推送第二篇評論《我是張懷民》:向上攀爬都有困頓不得勁的時候,向前行進都有難言的委屈和艱辛,深夜車子開進小區,時常要抽根煙靜一靜、緩一緩的怕不是一兩個人,“懷民亦未寢,隨時可叫醒,有什么困難困惑、憋在心里的話,都可以跟小布說一說,嘮一嘮。”
這篇強化服務功能、增加平臺黏性的推文閱讀量很快也達到10萬+。網友在留言中表達觀后感、交流讀書心得,也有反映交通管理、環境治理等方面建議的。除了當“樹洞”,“南京發布”還嘗試開辟政務新媒體走好網上群眾路線新的實踐,對部分留言進行分類,將以工作單的形式轉交相關部門,共同推動問題解決。
附:《記承天寺夜游》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