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增強與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國常會研究推動平臺經濟健康發展,釋放了哪些信號
11月22日,國務院總理李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推動平臺經濟健康發展有關工作。
會議指出,發展平臺經濟事關擴內需、穩就業、惠民生,事關賦能實體經濟、發展新質生產力。要進一步加強對平臺經濟健康發展的統籌指導,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壯大工業互聯網平臺體系,支持消費互聯網平臺企業挖掘市場潛力,強化平臺經濟領域數據要素供給,促進數據依法有序跨境流動,增強平臺經濟領域政策與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要規范市場競爭秩序,健全常態化監管制度,推動平臺企業規范經營、有序競爭、提升質量,促進各方主體互利共贏。要切實保障消費者和勞動者合法權益,健全線上消費投訴公示、消費后評價等制度,指導平臺企業依法規范用工,更好發揮平臺經濟對促進就業的重要作用。
此次會議對于平臺經濟的定調,有哪些新亮點值得關注?
提出“增強與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
南開大學法學院副院長、教授陳兵告訴澎湃新聞記者,“增強平臺經濟領域政策與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這一說法,在宏觀定調中首次看到,要求在平臺經濟領域施行的政策契合宏觀政策取向,兩者之間應當實現“同頻共振”。
在中泰證券研究所政策組首席分析師、上海財經大學公共政策與治理研究院首席專家楊暢看來,平臺經濟要聚焦在賦能實體經濟方向上。會議提出,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壯大工業互聯網平臺體系,支持消費互聯網平臺企業挖掘市場力”,這也對平臺經濟的發展提出了方向指引,需要圍繞服務實體經濟、賦能實體經濟的要求發揮作用。
此外,會議提出,要“進一步發揮平臺經濟擴內需、穩就業、惠民生的積極作用”也值得關注。
楊暢表示,推動平臺經濟發展有利于總量平穩。平臺經濟在改變產業布局、民眾活動方式乃至產業競爭格局等方面,都會產生明顯作用。特別是網絡效應的存在,當積累一定用戶后平臺會呈現井噴式發展,帶來明顯的經濟效應。平臺在積累客戶、滿足需求的同時,也在吸引商品和服務的供給方入場,過程中會提供大量的就業機會。
隨著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迅猛發展,平臺經濟在我國快速崛起,發展規模持續擴大。以消費電商為例,據國家統計局數據,今年1月至10月,全國網上零售額12.4萬億元,同比增長8.8%,其中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10.3萬億元,同比增長8.3%,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達25.9%。
強調數據要素供給
陳兵告訴記者,“強化平臺經濟領域數據要素供給,促進數據依法有序跨境流動”也是首次提出。
11月22日,據國家數據局官方微信公眾號消息,國家數據局向社會公開征求《國家數據基礎設施建設指引(征求意見稿)》意見(下稱“《征求意見稿》”)。
《征求意見稿》指出,數字經濟時代,網絡設施、算力設施、應用設施等構建了數字基礎設施。如今,數據成為關鍵生產要素,促進數據“供得出、流得動、用得好、保安全”,對于支撐數據基礎制度落地、構建全國一體化數據市場、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具有重要意義。
在這一背景下,強調平臺數據供給有深刻內涵。中央財經大學經濟學院教授、清華大學中國經濟思想與實踐研究院研究員徐翔表示,會議賦予數字平臺數據要素供給者的身份,為平臺參與我國數據產業生態構建提供有益指導。背后的內涵是,可以將平臺經濟看做實體經濟與數字經濟深度融合的動能來源和關鍵抓手,對于平臺經濟來說是十分振奮的。
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金壯龍在署名文章中曾提到,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深度融合是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的必然要求。要加快完善平臺經濟、數據等重點領域基礎性制度,充分激發平臺、數據等資源要素活力,為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深度融合提供堅實保障。
推動平臺企業有序競爭、依法用工
會議還指出,要規范市場競爭秩序,健全常態化監管制度,推動平臺企業規范經營、有序競爭、提升質量,促進各方主體互利共贏。要切實保障消費者和勞動者合法權益,健全線上消費投訴公示、消費后評價等制度,指導平臺企業依法規范用工,更好發揮平臺經濟對促進就業的重要作用。
楊暢認為,平臺經濟的行業發展需要健康有序?,F階段,部分平臺仍存在價格規則不透明、價格結構不合理、收費服務效果難衡量、濫用自主定價權等價格行為問題;同時,由于平臺自身監管不嚴,在輿情傳播、網絡購物、直播帶貨等方面也產生了較多問題,產生了負面效果。
“平臺要創新發展,不能走以往的流量變現的商業模式,而是要真正實現算法和算力層面的技術創新。”陳兵表示,會議強調,要切實保障消費者和勞動者合法權益,指導平臺企業依法規范用工,這也表明在新形勢下,靈活就業已成為平臺經濟創造就業形態的重要渠道,需要重點規范。在此基礎上,應建立由監管部門、新就業形態從業者工會、行業協會構成新就業形態靈活用工的聯動協調機制,充分發揮多元主體共商共建共治共享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保障新就業形態領域新業態的健康發展。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