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異域與鄉愁:跨國視閾下的美國城市
2024年10月18日至20日,由上海大學文學院歷史系主辦的第六屆美國城市史研究學術研討會在上海順利召開。來自廈門大學、南開大學、上海大學等高校的50余名專家學者和學生,通過回顧三百年甚至更長時間以來美國城市歷史、大西洋兩岸城市交流等,在異域與鄉愁的語境中,一同為城市發展貢獻智慧。此次研討會的核心議題為“異域與鄉愁:跨國視閾下的美國城市”,旨在分析美國城市歷史、治理與規劃,審視大西洋兩岸城市間的交流與影響,以及這種交流對全球城市格局的塑造作用。會議提交的論文涵蓋城市的變遷與書寫、城市規劃與城市模式、城市公共衛生、健康與改革、城市制度及其改革、城市環境及其治理、跨國城市史研究等城市議題。會議在形式上進行了積極的創新,為城市史研究與發展的新路徑提供了開拓性的探索,促進了不同地區高校、不同領域和學科間的交流與共同進步。
與會者合影
現將會議的主要學術觀點分敘如下:
一、城市鏡鑒:社會、經濟與文化變遷
隨著現代化進程的加速,城市擴張與轉型現象日益顯著,導致城市在經濟、社會、文化等多個維度上呈現出復雜且深刻的變化。城市不僅是經濟活動和人口集聚的空間,城市不僅是經濟活動和人口聚集的地理空間,更是社會進步與變遷的縮影,映射出社會結構與價值觀念的全面轉型。學術界對城市這一獨特的“鏡像”載體給予了高度關注,并分析了現代化進程中城市空間的多維演變。總體而言,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個層面:
其一,通過美國城市案例的分析,揭示了美國城市發展的特征。韓宇(廈門大學)對20世紀中后期美國“陽光帶”經濟迅速增長的深層次原因進行了探討。他強調,“陽光帶”的發展得益于聯邦政府的財政支出、資本與勞動力的流動、居住環境及商業環境的優化。此外,他還對民權政策對黑人的經濟影響進行定量分析,為城市社會經濟發展的理解提供了更為精細的分析框架和更科學的研究方法。邵晨(安徽師范大學)闡述了美國汽車工人聯合會在底特律城市發展歷程中的角色演變,揭示了底特律作為美國汽車工業心臟地帶的興衰軌跡。他進一步探究了城市演進過程中勞資關系、產業政策以及社會結構之間錯綜復雜的相互作用,為理解美國汽車工業與城市發展的相互影響提供了新的視角。
其二,聚焦于以城市為主題的文學作品、理論和觀念。黃衛峰(杭州電子科技大學)綜述了國際及國內關于哈萊姆研究的最新進展與存在的問題。研究基于社會學與文學的雙重維度,通過分析黑人領袖作為種族代表的角色,歸納了文藝復興時期文學作品中種族形象的呈現,并強調種族議題在美國社會中的復雜性與長期性。王宇翔(太原師范學院)著眼于城市研究理論領域,分析空間同化理論的起源、演進過程以及其對移民社會流動性的影響。綜合評估該理論的利弊,從而更加全面地理解移民同化過程的多維性以及城市居住空間的動態變遷。葉耀源(福建師范大學)以美國城市觀念的演變為研究主線,系統地梳理了從殖民時期至美國早期獨立階段“反城市觀”的盛行,以及19世紀之后多樣化城市觀念的興起。該研究反映出美國社會對城市本質及其功能進行重新審視的歷史,并揭示了社會經濟結構的變遷對城市觀念變化的影響。萬雪梅(江蘇大學)從文學角度剖析城市,選取19世紀美國作家凱特·肖邦的文學作品作為研究對象,通過分析其中女裁縫與麥肯德斯小姐的故事情節,探討19世紀美國社會中貧富懸殊的深刻問題。她結合歷史背景與社會環境,旨在揭示文學作品如何反映并批判當時社會的經濟不平等現象。
其三,基于城市史領域前輩學者的研究成果,進一步拓寬城市研究的視野,尋找新的學術靈思。曹升生、蔣月云(安徽師范大學)聚焦于喬恩·蒂福特對美國城市史研究的貢獻,分析了美國城市史作為一門獨立學科形成過程中所關注的研究主題與研究路徑。蒂福特作為該領域關鍵人物,尤其重視美國早期市政體系的演進、郊區化現象以及中西部各州與特定城市之間的關系等核心議題。此外,他所采用的長時段歷史分析方法,結合微觀區域性研究與跨學科研究手段,為后續美國城市史研究的發展方向提供了重要的指導。吳天耀(安徽師范大學)對美國城市史研究領域的杰出當代學者約翰·雷尼·肖特教授進行了介紹,并對其在城市地理屬性及城市政府治理方面的學術貢獻與研究局限進行了全面剖析。研究重點聚焦于肖特教授的著作《城市地理簡介》。他認為該作品展現了寬廣的學術視野、內容的豐富性以及多元化的研究方法論,不僅從歷史與空間的維度對城市地理屬性進行了深刻的闡釋,而且運用政治學的分析框架對城市政府治理進行了探討。陳帆(廈門大學)對特納關于美國西部邊疆演進的理論進行了重新審視。他認為特納的觀點明晰了美國邊疆演進的邏輯:西部的農業狀態并非恒久不變,而是代表了一種較低級的文明形態。隨著時間的推移,美國若能滿足不斷增長的人口對食物的需求,東部的城市化與工業化模式將不可避免地向全國擴展。這一觀點反映了當時美國社會對西部的普遍看法:西部被視為一個貧困、落后的農業區域。然而,隨著文化景觀的構建與進步,西部最終將被富裕、先進的城市文明所取代,實現從“勞動邊疆”向“休閑邊疆”的歷史性轉變。
二、城市經緯:規劃、制度與法治探索
隨著城市規模的擴張及人口數量的增加,合理的城市規劃與制度安排成為確保城市高效運作的關鍵因素。此過程不僅涉及技術性工程,更集中反映了社會價值、制度創新以及法治精神的融合。眾多學者在其提交的學術論文中,針對土地利用、空間布局以及基礎設施配置等關鍵議題進行了研究,分析了城市規劃在有效調節空間資源分配方面的作用,以適應社會需求的持續變化。綜合來看,有以下三個維度:
其一,聚焦于城市治理過程中制度與法律的歷史演變。楊松濤(天津師范大學)探討了近代早期英格蘭街頭商販的法律管制問題,通過對倫敦官員在城市秩序維護與商販管理之間權衡的研究,揭示了早期法治在城市治理中的應用。他指出,在這一時期,倫敦城市官員在管理街頭商販時遭遇了道德困境和社會焦慮的雙重挑戰。此外,他還對近代早期倫敦的社會管理策略進行了分析,認為這些策略為當前城市化進程中街頭商販的治理提供了可供借鑒的歷史經驗和反思視角。李沛霖(南京醫科大學)探討了20世紀上半葉上海在交通治理方面的策略,揭示了在現代化進程中中國城市在法治與管理制度方面的探索及成效。他詳細闡述了當時城市交通所面臨的挑戰,特別是交通事故對城市交通安全的負面影響。在此基礎上,分析上海城市交通治理這一治理實踐對上海城市發展、經濟和社會的典型意義及其深遠影響,并為中國交通管理和城市現代化提供了啟示。楊潔(東北師范大學)追溯了血汗工廠的起源及其反血汗工廠運動的發展歷程,探討了進步主義時期芝加哥血汗工廠中種族、階級和性別話語的構建,揭示了美國工業化進程中的社會不平等現象及法治改革的演進。她強調,這些社會不平等問題引起了社會改革者的廣泛關注,促進了州政府在工廠檢查、立法保護以及勞工權益保障方面所做出的努力,為理解美國早期勞工權益保護的法治探索提供了重要的歷史借鑒。李柯凝(北京外國語大學)介紹了美國死亡權利運動的發展歷程及其法律演變。她回顧了死亡權利運動所經歷的兩個階段:第一是確認了晚期病患者拒絕治療的權利,第二是推廣了以醫助自殺為形式的尊嚴死亡權利。她從這兩個階段中發現了尊嚴死亡爭議問題,進而引出俄勒岡州《尊嚴死亡法案》,并分析該法案的演變過程,同時借助Oyez、Justia和俄勒岡州政府的案例文書、年度報告及修訂法規等一手資料,探討了涉及個體、州和聯邦三個層面的法案變革。江源田梓(上海大學)對1906年《純凈食品法》至1962年《基福弗—哈里斯法案》期間美國藥物監管體系的演進歷程進行了回顧與分析。她指出,1906年法案的頒布標志著美國藥物監管體系的正式建立,而在沙利度胺事件爆發之前,該體系伴隨著一系列安全事件的出現而逐步完善。從歷史維度審視沙利度胺事件所帶來的影響,對于深化對美國藥物監管制度形成過程的理解具有重要意義。
其二,以城市空間規劃、基礎設施建設和城鄉統籌發展為主題。李莉(廈門大學)的研究創新性地從三維視角分析美國新政時期的綠帶項目,展現了美國在城鄉統籌、農業安置與郊區開發中的政策實施情況。她詳細闡述了美國城市病和城鄉平衡問題的改革,回顧了聯邦政府與州政府在國家干預和城市規劃方面的政策重點,以及對農業的關注。研究不僅提供了對美國新政時期綠帶城鎮項目的理解,也為當前城鄉規劃和統籌發展提供了寶貴的歷史經驗。師嘉林(天水師范學院)介紹了20世紀中葉波多黎各農村的電力發展歷程,以及電力基礎設施對該地區現代化進程的推動作用。他指出,這一時期波多黎各正經歷著從傳統農業社會向現代化工業社會的轉型,電力發展計劃不僅改善了農村地區的基礎設施,還促進了當地農業的現代化,提高了農民的生活水平,并且為波多黎各的工業化和城市化奠定了基礎。徐欣蕊(上海大學、丹麥奧爾堡大學)從游戲場起源的記憶塑造角度出發,認為美國游戲場作為進步主義運動的新興城市空間,其起源映射出社會環境對城市空間的塑造作用。通過闡述馬薩諸塞州急救與衛生協會主席凱特·威爾斯關于游戲場起源受到德國影響,以及隨后約瑟夫·李對游戲場“德國起源”權威論點的確立,論證游戲場的起源受到社會環境、主流價值觀以及記錄者視角的多重影響。提示我們在探討類似議題時,應采取多維度的視角進行理解和審慎的材料辨析。
其三,關注城市中社會議題的歷史發展和政策演變。劉博然(廣西師范大學)通過城市經理制度的演變,揭示美國進步主義運動中的市政改革歷程。他以城市委員會系統為起點,分析了美國如何設計出以行政至上為原則的城市經理制度,這一制度被大多數城市認可并采納。以西雅圖的案例,反映美國在效率與民主之間尋求平衡的努力。他的研究不僅揭示了市政改革的復雜性,也提供了對當代市政管理和城市現代化的啟示。趙若帆(上海大學)對20世紀60至70年代美國民權運動中的性別維度進行了的綜述分析,重點探討了美國第二次女權運動及其對婦女史學與性別史研究產生的深遠影響。她指出,美國的民權運動涵蓋了種族、階級、性別等多個社會結構層面,在進步主義時代持續發展,并對當代社會議題中的權利變革產生了深遠影響。同時,她對這一時期的關鍵學術成就進行了回顧,包括美國第二次女權運動的核心理論、議題以及中美學術界的標志性著作,以及學術界在婦女權益發展與性別平等領域的先驅性貢獻。陳子衡(天津師范大學)著眼于住房議題,選取“遷往機會之地”示范項目中的典型案例作為研究對象,剖析了美國聯邦政府在19世紀90年代為應對傳統住房保障政策與城市貧困問題所實施的住房流動性項目。他指出,該項目主要依托地方住房管理局與非營利組織為低收入家庭提供租賃咨詢,助力成千上萬家庭遷移到貧困區域,并強調該項目對美國后續住房保障政策產生了深刻影響。其研究不僅為住房流動性項目的演變提供了歷史視角,也為當前住房保障政策的制定與執行提供了借鑒。
三、城市綠徑:自然互動與環境治理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速,生態保護與資源管理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戰。當前,諸多研究聚焦于如何在人類活動密集與自然環境之間實現平衡。學者們致力于研究城市空間內自然生態的維護與可持續發展策略,特別關注城市環境中的關鍵要素,如動物棲息地、農業用地、公共綠地、污水處理設施及屠宰場等,從三個維度探討了城市化進程中自然互動與環境治理的復雜關系:
其一,探討城市環境中自然資源利用及其在特殊情境下的角色。梁茂信(東北師范大學)指出,在美國城市史研究領域,動物與環境在人類文明進程中的作用曾長期被忽視。他提出將研究焦點從人類主體轉移到牛這一動物上,通過對西進運動時期牛作為運輸工具、食物資源以及家庭成員等多重角色的分析,揭示了牛產業在美國西部經濟發展中的關鍵作用及其對社會進步的貢獻。此外,他的研究進一步探討了美國移民對城市化和文明進程的深遠影響。他將動物與環境因素納入研究范疇,為理解人類與自然之間的互動關系提供了新的研究視角,為城市史研究領域開拓更豐富的歷史分析維度。魯洪蒙(華東師范大學)探討了一戰期間美國城市居民如何通過農園建設來應對戰時食品短缺的問題。她指出,城市農業花園在資源供應緊張的時期,作為生產性土地,滿足了市民的自給自足需求,并短暫改變了城市空地的生態。盡管這些城市農業花園由于城市管理方式和建設思想的限制,并未成為長期的城市土地利用模式,但它們為當代城市的生態改善和開放空間利用提供了實際經驗。她的研究不僅為我們提供了關于一戰期間美國城市農園建設的歷史視角,還為現代城市在面對類似挑戰時提供了啟示。
其二,聚焦于城市公共空間的社會功能與用途的變化。鄧怡(四川大學)探討了19至20世紀紐約中央公園中兒童娛樂空間的演變,梳理了美國社會在兒童與娛樂關系方面的認識深化過程。研究表明,城市公園的建設模式經歷了從模仿歐洲風格到將兒童游樂場所納入公園規劃的演變過程。以中央公園的建設為標志,公園設施的多樣化,尤其是兒童游樂設施的增設,體現了美國社會從漸進式改良向以新政為標志的激進改革的過渡,同時反映出社會對兒童福祉重視程度的持續提升。魏曉婉(上海師范大學)聚焦于美國內城這一特殊區域,并將研究重點置于“病態內城”的含義與形象的建構和傳播上,研究其在不同時期地域污名化的過程。她指出,內城由于種族歧視和結構性因素,成為經濟和社會問題的集中地,并在不同的歷史時期被塑造為“貧民窟”或“病態內城”的形象。這一動態污名化過程加劇了內城居民的邊緣化,使其在社會和政策領域進一步遭受排斥。
其三,關注環境治理與公共衛生進展的復雜演進過程。宋銘歌(南開大學)選取洛杉磯等美國城市對1972年《清潔水法》的反對態度為研究起點,探討了美國城市廢水處理改革的環境政治歷史。研究重點聚焦于1972年《清潔水法》及其后續修訂過程中的多方利益博弈,通過分析揭示了環境政策制定過程中各方利益的平衡機制及其對城市環境治理產生的深遠影響,并進一步闡釋了美國環境政策發展過程中的進步與妥協現象。文皓(上海大學)選取19世紀中后期費城西費城屠宰場建設為研究對象,剖析了城市化進程中工業發展與公共衛生之間的矛盾沖突。通過考察該事件的社會背景、法律爭議以及環境影響,揭示了當時盛行的瘴氣理論在疾病成因解釋方面的局限性。他指出,屠宰場事件不僅反映了市民對環境質量日益增長的關注,而且也暴露出政府在環境治理方面所面臨的多重挑戰。該事件成為費城加強環境監管的催化劑,并且突顯了當時在協調私人利益與公共利益方面所遭遇的治理難題。
四、跨國視域:全球化與城市互鑒
在當前全球化進程加速的背景下,城市間的聯系日益緊密,經驗共享與資源流動促進了城市治理模式、發展理念以及文化元素的相互滲透。進一步而言,全球化推動了文化的多元化與融合,使得城市成為展現跨文化交流與互動的重要平臺。學者們的論文基于跨國比較的視角,對國際合作在城市規劃、環境治理以及社會服務等領域的創新實踐進行了分析,并探討了不同城市如何依據自身特色借鑒其他國家的成功經驗。從跨國視角的審視中可以看出,城市作為全球網絡中的關鍵節點,不僅肩負著自身發展的使命,還在相互學習與借鑒中促進了全球城市群體的協同發展。綜合來看,可歸納為以下三個主要方面:
其一,探討全球化背景下跨文化互動的空間表現形式。王敏(上海大學)以上海為研究焦點,分析了多重政治實體對上海治理的影響,揭示了城市如何在全球化進程中平衡多元文化和社會融合。她指出近代上海作為全球城市的身份并非純粹,原因在于其獨特的空間結構和多重政治實體的存在。近代上海的城市發展由“一市三界”構成。華界受中國政府直接管轄,而英租界與法租界則實行歐美制度,包括自治立法、行政管理及司法機構的運作,展現了中外混合治理模式的特征。李慈怡(東北師范大學)以19-20世紀之交紐約猶太會堂為研究對象,從移民對其社會空間的獨特構造入手,討論了猶太移民在文化和建筑方面對于紐約城市空間多元化的影響。彭嘉儀(上海大學)也將關注視角放在城市問題的空間載體“貧民窟”上,從詞源角度梳理其從英國倫敦誕生和在美國社會發展的歷程,并歸納總結19世紀美國貧民窟問題集中爆發的原因,為城市問題在跨國語境之下的傳播提供了更多參考。
其二,聚焦于跨國視角下城市規劃和建筑文化影響。劉敏(華東師范大學)分享了其翻譯的普林斯大學教授尼斯的研究,以“穹頂”為切入點,探討了基督教建筑史中穹頂元素的起源與跨文化傳播,強調東西方建筑的交流與融合。通過對古代文化遺址與藝術元素的跨地域比較,她指出,盡管不同文化體系在歷史上相對獨立,但它們在情感表達與藝術表現形式上存在普遍的共性。李坤翱(上海師范大學)對美國與日本兩國在城市化進程中城市規劃的差異進行了比較研究。通過選取芝加哥商會與名古屋榮東再開發促進協議準備會這兩個組織作為案例,進行了對比分析,揭示了美國與日本在城市規劃理念及實施策略上的差異,并為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城市建設的差異性提供了參考。張翔景(華中師范大學)對中世紀末期至近代早期英國衛生治理的演變進行了系統性梳理,探討了英國政府在衛生治理方面的轉型,即從個別干預措施向議會立法的轉變。該研究為現代城市治理中公共衛生管理提供了歷史維度的視角,并揭示了衛生治理在促進國家治理現代化進程中的關鍵作用。
其三,關注全球資本擴張及跨境治理中的利益博弈。王志永(上海中醫藥大學)以中醫藥的傳播重點,介紹了中醫藥在美國的傳播歷程和傳播成果,重點著眼于19世紀下半葉至20世紀70年代的兩個重要時期的多種傳播策略,為理解新時期中醫藥傳播提供了重要借鑒。李尚(廈門大學)闡述了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美國公司城鎮在拉丁美洲的興起現象。揭示了在壟斷資本主義發展階段,美國資本的全球擴張趨勢,以及在此過程中“門羅主義”所扮演的角色和與歐洲列強在拉美地區的權力競爭,反映出美國資本擴張與地緣政治影響力的相互作用及其深遠影響。費宇航(廈門大學)通過對美國大彎國家公園治理案例的分析,探討了美墨邊境在環境污染與移民問題上的合作與沖突關系。研究涵蓋了在環境污染、毒品走私、非法移民等挑戰面前,政府機構與相關利益集團之間的策略互動與博弈過程。
總的來說,此次城市史術研討會有不少令人耳目一新形式和內容,以“新動態、新視角和新模式”為特色,展現出全球化背景下都市研討的嶄新面貌和粲然風采。具體來講,“新動態”指的是呈現出城市研究的新趨勢和新方向,包括大數據、地理信息技術的應用,關注城市可持續發展等現實問題,將歷史研究與現實關懷相結合,為解決當代城市問題提供歷史借鑒。“新視角”是指通過不同國家城市史研究的相互借鑒與補充,得以從多角度、多維度地洞察城市發展的普遍規律與獨特性。同時,還有文學和語言學研究者的加盟,學科間的跨界融合和多元化的探討,為城市史學科適應全球化研究的新趨勢提供了更廣闊的視野。“新模式”指的是突破以往學者發言的單一模式,采用了圓桌互評的新形式。將學生文章匯報和資深學者評議相結合,促進學術思想交流和觀點交鋒,搭建起老中青三代學術研究溝通的橋梁。會議不僅充滿活力,更兼具深度與廣度。在為青年研究者提供展示平臺的同時,也讓資深學者的前沿視野,能夠真正輻射到青年和新生代之中,使得城市史學術研究的精神火炬得以代際相傳。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