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在自己身上,克服信息爆炸的這個時代
今天我們身處信息洪流之中:刷不停的短視頻,收不完的社媒推送,實時變化的熱搜榜單......從口耳相傳到信息爆炸,社交媒體與AI算法“改寫”了傳統(tǒng)新聞業(yè),也對當代人的生活和認知等方方面面產生深刻影響。
為什么信息越豐富,我們反而更焦慮?“貼心”的算法,到底會不會建造“信息繭房”?流量至上的社交媒體,是否在加速“娛樂至死”的預言?澎湃問吧邀請復旦大學新聞學院教授鄧建國,一起聊聊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
點擊圖片即可提問
我們?yōu)槭裁磿畔⒔箲]
@藥師傅:互聯(lián)網讓信息傳播更高效,可是為什么信息越多越會焦慮?普通人應該如何應對鋪天蓋地的新聞和信息?
鄧建國:弗朗西斯·培根說,“知識就是力量”(Knowledge is Power)。這里“知識”可以理解為“提煉后的優(yōu)質信息”,但這個詞也可以簡單地理解為“知道”(To know something)。在很多時候,比其他人更先知道某事能為我們帶來力量和優(yōu)勢,對此我們奉為圭臬。
但美國心理學家喬治·米勒提出了一個人類的信息接收帶寬為“7”的假設。例如,中國古詩有七言絕句、電話號碼7位數最好記等。這說明人腦的信息處理能力是有限的。我們接收的“信息量”和我們獲得的“信息收益”并非正相關關系,而是呈“倒U型曲線”關系。信息獲取到一定程度,我們會出現(xiàn)信息飽和——接收的信息越多,大腦越卡頓,受益越少。但同時由于“Knowledge is Power”已經深入我們骨髓,于是我們出于“擔心自己被落下”的心理(Fear of Missing Out),拼命地去搜尋和收藏信息,雖然大部分都沒有能力消化。
正是在這一害怕被落下的“恐懼”(因而失去Power)和無力消化所有信息的“無能”之間,我們焦慮萬分。如何應對?減少恐懼,提升能力:
1. 少吃垃圾信息,多吃優(yōu)質信息,多讀和多拆紙質好書,提升批判性獲取信息的能力;
2. 適當“禁食”——即進行所謂“信息齋戒”;
3. 多跟你信任和佩服的人聊天,學習他們的信息獲取和處理方式;
4.多鍛煉身體。
“信息繭房”真的存在嗎
@didipei:普通人應該如何逃脫算法造成的信息繭房?
鄧建國:“信息繭房”這一概念最早由美國法學家凱斯·桑斯坦提出,他擔心互聯(lián)網時代人們只選擇符合自己喜好的信息,導致視野狹窄。然而,這一擔憂更多是基于對新技術的恐懼和假設(hypothesis),而非實證研究的結論。例如,一些科學研究表明,人們實際接觸到的信息比他們想象的更具多樣性,這表明“信息繭房”可能并不像人們普遍認為的那樣普遍存在。但“信息繭房”很符合人們的常識經驗,因此常常被人們引用。
我個人認為,量化取向的傳播學研究過于關注微觀和短期效果,而且從研究傾向上而言是傾向于保守的,對大部分假設都持“先懷疑后確證再相信”的姿態(tài),這就容易導致研究者帶著“要證偽該假設”的有色眼鏡去尋找相關的有利證據,結果就“真的”找到了,于是就證偽了該假設。所以這類研究有著結構性瑕疵,其結論也是可疑的。也正是如此,傳播學研究史上出現(xiàn)了第二波的“媒介效果巨大論”。
“信息繭房”效應是否存在,在多大程度上存在,很可能因人而異,且效果很可能是長期的、隱蔽的和較難測量的。普通人如何逃脫其影響,主要還是要具備常識(兼聽則明,偏信則暗)、培養(yǎng)批判性思維和媒介素養(yǎng)(社交媒體、算法和人工智能)。
應該指出的是,“信息繭房”并不是在互聯(lián)網時代才出現(xiàn)的,也并非一定是外部強加的。有人指出,在信息極大豐富和唾手可得的時代,一個人的認知卻極為低下,這不是能力問題而是道德問題。我認為這是有道理的。
假新聞更容易傳播?
@山有木兮卿無意:互聯(lián)網時代,即便假新聞被辟謠了,為何會被更快傳播?普通人如何分辨真實性呢?
鄧建國:與其說是假新聞流傳更快更廣,不如說是與人們利益相關(例如健康、食品、教育、醫(yī)療、交通)的新聞流傳更快更廣,只不過后來這些新聞被證明是假新聞。也正是因為發(fā)現(xiàn)那些與人們利益相關的新聞流傳更快更廣,于是有些人在炮制假新聞時,就會刻意讓其與人們的利益相關。
對與自己利益相關的新聞,無論真假,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是人的正常心理,而且在社交媒體上轉發(fā)到朋友圈提醒親朋好友,還可以給自己樹立一個先知先覺,關心親朋好友的正面形象,而且即使轉發(fā)的新聞被證明是假新聞,也不會被親朋好友責怪,也不必承擔法律責任,所以被人認為是只有好處沒有好處的行為,但轉無妨。
假新聞被多層級地、裂變式地轉發(fā)后,即使源頭被修改或刪除后也很難影響到被轉發(fā)的版本。加上人工智能分發(fā)有一個趨勢——它在生產假新聞上非常高效,但在更正假新聞上無能為力。
熱播劇《新聞女王》單集開頭引言
普通人如何識別假新聞?請記?。?/p>
1. 真新聞通常都至少有5W。如果都沒有,就很可能是假新聞;
2. 讓子彈多飛一會兒,不急著轉發(fā);
3. 從多個來源校對同一條新聞。
社交媒體,娛樂至死?
@鯨魚:人們的日常生活包括食宿衣娛,醫(yī)學文體等上下游產業(yè),還有能源、材料、信息、金融、機械、交通、倉儲等上下游企業(yè),我們可以刷到的信息大多是和消費文藝娛樂生活相關的信息,并且人們對負面有爭議的信息關注度更高,自然心態(tài)會受到影響,消費多儲蓄少了也會焦慮。
社交媒體是否可以在盈利的同時創(chuàng)造更多公共空間?是否可以給到工人和農民等普通人更多關注,避免信息資源上的貧富分化?
鄧建國:理解你的意思。信息傳播確實越來越多地關注娛樂等方面,關注重要議題的優(yōu)質信息很少,但這背后的原因很多:1. 公共政策;2.商業(yè)模式;3 人性。因為人的大腦都好逸惡勞的,以及傾向于關注壞消息以利于自己的生存與發(fā)展,這屬于“進化論傾向”。
社交媒體要創(chuàng)造更多的公共空間需要同時克服以上三個方面的阻力,面臨較大的障礙。實際上,一些社交媒體的市場下沉到農村,讓大量的工人和農民有了表達、展示、參與、監(jiān)督和商業(yè)變現(xiàn)的機會,讓他們在一定程度上不再僅僅為機構型媒體的被動塑造對象和城市居民的凝視對象。從根本上而言,社交媒體的商業(yè)性大于公共性,對信息少數群體(the information-haveless)的更多關注需要一攬子的綜合措施才能實現(xiàn)。
新聞業(yè)會是夕陽行業(yè)嗎?
@長白山的雪:人人都是自媒體的時代,專業(yè)的新聞工作者的存在的意義是什么呢?您覺得新聞傳播業(yè)未來會成為“夕陽行業(yè)”嗎?
鄧建國:對于專業(yè)新聞工作者存在的意義,簡要而言,可以這么看:
1.人要生存和發(fā)展必須與外部世界進行物質、能量和信息的交換;其中“信息交換”很關鍵、頻繁,但也很隱蔽,因此常常被我們所忽視?!案泄僦X剝奪”實驗告訴我們,人的生存無時無刻不需要這種信息交換:關于自己的信息和關于自己所處的環(huán)境的信息都需要。
2.將社會比喻成一個有機體,道理亦同。
3.事實證明,自媒體是對這個信息交換系統(tǒng)的有力補充和平衡,但并非完全可靠的信息系統(tǒng)。
4.專業(yè)的新聞工作者和新聞機構,應該是實現(xiàn)以上信息交換功能的可靠系統(tǒng)。
5. 因此,通過其是否實現(xiàn)了該功能,我們可以評價“專業(yè)的新聞工作者和新聞機構”的存在價值。
關于“新聞”:只要人類和人類社會存在一天,人們對“新聞”的需求就不會死。至于以何種方式提供,以及由誰來提供這些新聞則會與時俱進。
關于“傳播”:它的應用則更為廣泛。詹姆斯凱瑞說,人類社會不僅通過communication而存在,而且就是存在于communication中。
因此,新聞傳播業(yè)絕不會成為“夕陽行業(yè)”。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