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首席連線|中歐基金宋巍巍:從全球角度看,A股核心資產仍被低估
作為跟蹤資金最快突破千億元的寬基指數,中證A500指數一誕生就成為了“爆款”。中證A500指數存在哪些亮點,投資價值如何?該指數在當前市場環境下有沒有生命力?目前行情走到了哪個階段,后續還將如何演繹?
近日,中歐中證A500指數發起基金經理宋巍巍,做客澎湃新聞《首席連線》節目,解讀目前頗受關注的中證A500指數,以及寬基指數該如何進行投資。
新質生產力方向未來增長潛力較高
今年以來,從A股的被動指數基金總體規模首次超越主動型基金,到全市場股票型ETF總規模突破3萬億元大關的里程碑。據Wind數據統計,今年上半年,寬基ETF凈流入額超4000億元,占境內非貨幣ETF凈流入額88%,約為2023年寬基ETF凈流入額的1.3倍。
對此,宋巍巍解釋道,由于國內資本市場逐步成熟,超越指數的超額收益的獲取越來越困難,另外,指數基金成本低,運作透明,成為大型機構投資者買入A股資產的首選。國內近幾年指數基金的發展遠遠超越了整個行業發展的速度。
在此背景下,中證A500指數推出,并在不足兩個月的時間內跟蹤該指數的相關ETF產品規模便火速突破了千億元大關,創下最快突破千億元指數的歷史紀錄。
該類產品表現為何如此亮眼?“滬深300和中證500的編制方法是市值法,A500則聚焦在優選行業龍頭。”宋巍巍指出,滬深300選取了A股市值最大的300家公司,而中證500選取除前300家之外市值最大的500家公司。A500的編制方案是優先從92個中證三級行業當中選出100多家公司,然后再從剩余樣本中,從11個中證一級行業中選出市值最大的公司接近400家,使得樣本數量一共達到500家,覆蓋了更多行業龍頭公司。
具體行業方面,宋巍巍補充道,相比滬深300,A500的金融、地產占比更低,制造業占比更高。其中,中證A500超配的相關板塊大多是鋰電、光伏、半導體、創新藥、國產大飛機、低空經濟等我國優勢產業,和“新質生產力”相關的行業占比高。
宋巍巍表示,在過去10年中,國內經濟出現了結構性變化,經濟增長方式已由房地產逐步向制造業轉變。2014年,A股市值最大的前十家公司清一色是銀行,石油石化,證券保險;2024年A股市值最大的十家公司中出現了通信和鋰電池的龍頭企業。先進的制造業公司在過去十年迅速崛起。2023年中國的汽車總產值已經達到了11萬億人民幣,占全國GDP的比重接近10%。
他進一步稱,新質生產力是創新起主導作用,擺脫傳統經濟增長方式、生產力發展路徑,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特征。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提升我國全要素生產率的必經之路。本質上是通過技術研發和創新,替代甚至超越海外國家的一些高新技術,高附加值、高利潤率的產品和服務,在全球制造業分工中,突破封鎖,進入高科技領域,進而帶動我國居民收入提升和經濟發展。
宋巍巍認為,當前國內經濟處于由房地產驅動的舊經濟結構向高新制造業拉動的新經濟結構轉型期,相比其他寬基,中證A500更能代表中國經濟轉型的結構變化。
“未來資本市場上市公司的利潤、營收增長也主要來自這些‘新質生產力’方向。”宋巍巍認為,這些方向未來的增長潛力,也會比其他行業更高。
那么,當前是否為介入中證A500指數的好時機?宋巍巍回答道,從國際金融資本流轉的角度來看,和全球各國的股票指數相比,當前以A500為代表的A股核心寬基指數仍處在一個非常低估的位置。
“站在當下放眼全球資本市場,全球發達國家的股票市場如美國,歐洲,日本,韓國,新興市場國家如印度,墨西哥,越南等國家股市,都處于歷史最高位,同時全球經濟遇到衰退壓力,各國央行尤其是美聯儲開啟了降息周期,降息周期大概率會是2025年的主題。大量的金融資本會在全球尋找價值洼地。”宋巍巍稱。
“目前標普500市盈率28.8倍, PE估值在2020年大放水后的次高位,與2000年互聯網泡沫階段美股估值相當。我們的A500市盈率目前是14.4倍,估值處于歷史中等偏低位置。”宋巍巍表示,因此,在本輪美聯儲降息周期中,國際金融資本大概率會從高估值的資產流入低估值的資產,A500指數或將在全球資本流轉中成為容納海外金融資本的價值洼地。
“無論是從國內的貨幣周期、財政周期、抑或是房地產周期而言,延續的時間級別都至少以半年或者年為單位,不能以近兩個月的漲跌幅來判斷周期是否結束。”宋巍巍進一步補充道,目前國內十年期國債處于歷史低點,而A500當前PE為14.4倍。股權資產相比債券資產還處在低估的位置。
“要站在歷史的維度中,去理解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
除了中證A500指數本身的質量和前景外,評判指數的投資價值還需考慮當下的宏觀環境。
首先在政策方面,宋巍巍強調,要站在歷史的維度當中,去理解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當前財政政策的目標不是大規模刺激經濟,因為我們當下并沒有遇到像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或者2020年的疫情等這樣的外部沖擊。”
“近十年的經濟周期中,我們當下類似于2014年。2008年為了應對全球金融危機出臺的4萬億計劃,同時開啟了地方債的發行。2014年恰好處在那一輪‘危機-刺激-衰退-復蘇’周期的衰退期末端,當年房地產市場和資本市場持續下行,高壘的地方債亟需化解。本輪周期我們同樣經歷了‘2020年疫情-2020年和2021年貨幣和財政刺激-2022年至今房地產和資本市場衰退’。”
“目前宏觀經濟最核心的癥結是為地方政府的債務進行松綁,幫地方政府卸掉一部分利息過高的隱性債務。”宋巍巍稱。
自9月24日央行頒布一攬子政策以來,資本市場率先反彈。宋巍巍認為,11月8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近年來力度最大的化債舉措:增加地方政府債務限額6萬億元,用于置換存量隱性債務,為地方政府騰出空間更好發展經濟、保障民生。本次的財政政策已經從根本上解決了國內宏觀經濟持續下行,信心不足的問題。
宋巍巍進一步表示,10月PMI數據也站上了50枯榮線,為近四個月高點。此外,在存量增量政策疊加的“組合拳”作用下,全國房地產市場呈現出止跌回穩的積極勢頭。10月份商品房成交同比、環比實現“雙增長”。成交量增長從一線城市向更多城市擴大。
在投資風險方面,宋巍巍總結了以下三點需要關注的因素。一是海外對華貿易政策可能對于國內某些行業的影響;二是美聯儲降息的節奏;三是國內宏觀經濟數據的變化。
宋巍巍強調,以上三點均是偏短期的影響因素,投資者需把握住的是核心的長周期變化。“第一個是來自美國貨幣政策,或者說是美元潮汐的周期變化;另一個則來自國內宏觀經濟的復蘇趨勢。”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