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世界慢阻肺日|國家基本公衛“兜底”,早篩早管推動科學防治
世界慢阻肺日 IC 資料圖
11月20日是第23個世界慢阻肺日,今年的宣傳主題是“知道你的肺功能”。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下簡稱“慢阻肺病”)是一種慢性疾病,常見的癥狀有呼吸困難、慢性咳嗽、咳痰、喘息、胸痛和乏力等。因感染等原因導致的全身或局部炎癥,患者在短期內會出現呼吸困難、咳嗽咳痰加劇,甚至可能引發心血管并發癥,增加死亡風險。
肺功能檢查是診斷慢阻肺病的金標準,對早期診斷及預防具有重要意義。今年9月,慢阻肺病被納入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公眾在“家門口”的社區衛生中心等,就能享受到肺功能篩查、疾病診療等更方便、高效和規范的醫療服務。
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表示,目前,慢阻肺病無法完全治愈,但可以通過早期肺功能檢查及時發現。因此,提高對慢阻肺病的知曉率,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干預,是改善慢阻肺病患者生活質量的重要手段。
公眾知曉率不足10%,急性加重或可致死
公開資料顯示,慢阻肺病是一種導致呼吸困難的慢性疾病。目前我國有近1億慢阻肺病患者,40歲以上的人群中,每8人就有一位慢阻肺病患者。每年因慢阻肺病死亡人數超100萬,已經成為我國第三大致死疾病。
慢阻肺病的常見癥狀表現為呼吸困難、慢性咳嗽、咳痰、喘息、胸痛和乏力等。急性加重是慢阻肺患者病情加重的主要原因,因感染等原因導致的全身或局部炎癥,會使得患者呼吸困難、咳嗽咳痰等癥狀在短期內加劇,甚至可能引發心血管并發癥,增加死亡風險。
在我國,慢阻肺病面臨“三高三低”的嚴峻挑戰,即發病率高、死亡率高和社會經濟負擔高,但知曉率低、診斷率低和規范化治療比例低。數據顯示,目前我國慢阻肺病的公眾知曉率不足10%,僅不足3%的慢阻肺病患者知道自己患病,近90%的患者,此前從未得到明確診斷。
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強調:“很多老百姓都是要等到出現了明顯的呼吸困難才會來看病。還有一些患者以為活動后呼吸困難是年紀大了、自然退化的原因,其實這些都是對慢阻肺病不了解。目前,慢阻肺病無法完全治愈,但可以通過早期肺功能檢查及時發現。因此,提高老百姓對慢阻肺病的知曉率,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干預是改善慢阻肺病患者生活質量的重要手段。建議做到像量血壓一樣檢測肺功能。”
早篩早管助推慢阻肺病科學防治
9月13日,國家衛健委公布《關于做好2024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提到,在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高血壓、糖尿病兩種慢性病患者健康服務基礎上,加強呼吸道疾病防治,組織開展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下簡稱“慢阻肺病”)患者健康服務。
該《通知》正式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健康服務,納入到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并配套發布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健康服務規范(試行)》。
2009年,國家啟動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此前已涵蓋11類41項服務,覆蓋我國14億多人口。比如,高血壓和2型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管理、孕產婦健康管理、預防接種、老人健康體檢等都是基本公衛的重要組成部分。
如今,慢阻肺病納入國家基本公衛,意味著公眾在“家門口”的社區衛生中心、鄉鎮衛生院,即可享受到肺功能篩查、疾病診療等更方便、高效和規范的醫療服務,有利于我國慢阻肺病防治的早篩、早管這一“雙早行動”。
該疾病納入國家基本公衛后,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機構將為35歲以上已確診的慢阻肺病患者建立“健康檔案”,通過每年1次全面健康檢查和4次面對面隨訪,做好追蹤查訪工作。每次的肺功能檢查結果,也有利于醫生根據患者個人肺功能變化,及時調整治療方案,做到疾病的規范管理。
據了解,我國50%以上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已配備便攜式肺功能儀。35歲及以上人群且有下列情況之一者,是慢阻肺病的高危人群:吸煙及二手煙暴露者;兒童期反復的呼吸系統感染者;接觸粉塵及有害氣體者;常暴露于生物燃料、廚房油煙、空氣污染等環境中者;有慢阻肺病家族史等。這五類人群需要警惕。
對此,鐘南山院士提醒:“40歲以上、有長期吸煙史、慢性呼吸道癥狀或家族史等人群,在每年健康體檢中建議加入肺功能檢測,盡早診斷和干預。現在秋冬季節是呼吸道感染的高峰期,而呼吸道感染也是慢阻肺病急性加重的最常見病因,對于慢阻肺病患者及高危人群還需在此時期注意防寒保暖,加強防范。”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