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非凡的城市文化實驗,“我們的城市 我們的相冊”展覽開幕
2024年11月20日,“我們的城市 我們的相冊”主題攝影展在上海通志展示館開幕。本次展覽由上海市地方志辦公室、上海市攝影家協會指導,上海通志館、澎湃新聞聯合主辦,《萌芽》雜志社、上海文藝出版社協辦。本次展覽也是2024上海國際攝影節暨第十七屆上海國際攝影藝術展覽的分會場,以“我們的城市”為主題的第十七屆上海國際攝影節于2024年11月8日至11月23日在上海國際時尚中心舉辦。
“我們的城市 我們的相冊”源自2020年春夏開始的澎湃新聞與《萌芽》雜志社策劃的項目《上海相冊》,通過攝影作品和文學創作展示對上海這座城市的描繪。此次展覽匯聚了來自不同年代的27位攝影師的160余幅作品。攝影師的年齡從民國時期的大師到充滿活力的90后新銳,每一位創作者都以獨特的視角記錄下了他們眼中的城市故事。這些照片不僅反映了城市的歷史變遷與發展軌跡,也展現了普通人日常生活的美好瞬間以及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憧憬與期待。展覽希望通過這樣一次跨越時空的藝術交流活動,讓觀眾能夠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上海這座城市背后所蘊含的社會價值和文化內涵。
展覽現場“我們的城市 我們的相冊”。澎湃新聞記者 吳棟 圖
上海市地方志辦公室副主任姜復生、上海市攝影家協會主席王杰、上海通志館館長吳一峻、澎湃新聞編委總編輯助理高劍平、《萌芽》雜志社副社長呂正、本次展覽策展人姜緯等出席了開幕式,上海通志館副館長葉君主持開幕儀式。
姜復生在致辭中表示,在地方志兩千年的發展史上,圖片始終是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近代以來,照片更與地方志里文字的相互補充,共同構成了我們的城市歷史。通過圖照的形式記錄過去、反映當下,是方志人一以貫之責任。在習近平總書記“人民城市理念”提出5周年之際,期待更多市民讀者能通過“我們的城市 我們的相冊”中的照片和文字,感受到上海這座城市背后的歷史底蘊和人文價值,更加具象地理解上海城市精神、城市品格。也希望今后地方志系統的合作平臺更加廣闊,聯合各行各業以敬畏歷史、熱愛文化之心來守護城市文脈,讓世界看見我們共同譜寫的新時代人民城市建設新畫卷。
上海市地方志辦公室副主任姜復生上臺致辭。澎湃新聞記者 吳棟 圖
王杰對展覽開幕表示祝賀。王杰說,今年的上海國際攝影節以“我們的城市”為主題,旨在通過鏡頭捕捉和展現城市的獨特魅力和變遷。通志館分會場的“我們的城市 我們的相冊”是一次社會發展與文化藝術的結合,展出的照片見證了這座城市在不同階段的發展和變化,像一座橋梁,連接著藝術的殿堂和我們豐富的生活,連接著偉大的城市和熱愛她的人民。希望每位觀眾在欣賞展覽之余,能用心感受我們城市的獨特魅力,聆聽她蓬勃發展的節奏。也期待市攝協與地方志系統未來加強合作,讓攝影作品在藝術展現之外,更能成為記得住、留得下、傳得久的歷史資料,讓后人了解我們今天的社會。
上海市攝影家協會主席王杰上臺致辭。澎湃新聞記者 吳棟 圖
澎湃新聞編委總編輯助理高劍平、《萌芽》雜志社副社長呂正介紹了本次展覽的策劃背景。展覽源于澎湃新聞與《萌芽》雜志社的合作項目《上海相冊》。二十余位上海攝影師事先隱去姓名,僅有數百字自述和數十張照片,由二十余位文字作者運用“盲寫”的方式讓文字與照片一一對應。這是一次文化交融跨界,也是一次非同尋常的城市文化實驗。高劍平稱,澎湃視覺《上海相冊》已經做到第三季了,未來還將繼續做下去,要為我們上海這座偉大的城市挖掘出更多優質影像而出一份力。呂正則提到,今年第四季上海相冊即將上線,新一季既會回望過去,也會展望未來,希望把書寫上海交給年輕人。
澎湃新聞編委總編輯助理高劍平上臺致辭。澎湃新聞記者 吳棟 圖
《萌芽》雜志社副社長呂正上臺致辭。圖片來源:上海通志館
上海通志館館長吳一峻宣布“我們的城市 我們的相冊”主題攝影展正式開幕。開幕式結束后,本次展覽的策展人、獨立攝影評論家姜緯,為參加開幕式的領導和嘉賓做了講解導覽。
上海通志館館長吳一峻宣布“我們的城市 我們的相冊”主題攝影展正式開幕。澎湃新聞記者 吳棟 圖
本次展覽的策展人姜緯為參加開幕式的領導和嘉賓導覽。圖片來源:上海通志館
2024年11月20日,上海通志展示館,正在聽展覽“我們的城市 我們的相冊”講解的嘉賓、參展攝影師與觀眾。圖片來源:上海通志館
2024年11月20日,導覽結束后,上海通志展示館中觀看展覽“我們的城市 我們的相冊”的觀眾。澎湃新聞記者 吳棟 圖
2024年11月20日,導覽結束后,上海通志展示館中觀看展覽“我們的城市 我們的相冊”的觀眾。澎湃新聞記者 吳棟 圖
現場觀眾王女士表示,自己在網上已經看過“上海相冊”,但這次策展人選出來的有些不一樣。“對我這個新上海人來說,這個體驗是特別寶貴的,就像插班生補課,看到這些東西之后,我覺得我對上海的了解有了些厚度,它們給了我很多感情上的東西。”王女士說,她還有個小建議,希望展覽能多多走進社區,“這些東西需要更多向人們展示。這是我的個人想法。”
郭博攝影作品
她看見自己常走的那些路,在照片里呈現出不同的光影。攝影師拍下這些照片的時候,她還從沒有來過上海,在家鄉做著無憂的女孩,暢想未來有一天穿著硬底高跟鞋踏在那些大城市的路面上,敲擊出聲響,引人側目。
??????
——摘自項斯微《排練廳》
金石聲攝影作品
吃了西瓜,喂完叫哥哥,搬出折疊躺椅,去曬臺上乘風涼。躺椅有塑料布和竹制兩種。小朋友不喜歡竹椅,硬硬的硌著疼。塑料布軟,躺久了,汗濕一大片。外婆點一盤蚊香,煙裊裊升起,彌散開。我躺在躺椅上,扇扇子,看天上的云。
——摘自路明《1990年的夏天》
鄭知淵攝影作品
那意味著他走過的、拍下的這些地方,僅僅過了五年、十年的時間,就已經面目煥然一新,而“舊日情景”,就開始變得讓人懷念。
當我翻看那些照片的時候,我會覺得時代這東西,我已經錯過它了。
——摘自負二《不屬于我們的時代》
徐昕攝影作品
天臺很老了。水泥地像包了漿的手編竹席,油亮的黑色經由日夜擦拭,膩染一個人一生中最美的年月。
來歷不明的竹椅也很老了。默認的主人是在夏夜搖動蒲扇的老者,無名無姓,死后乃至無形。
楔形天臺距離地面十米。拓荒般,在樓宇中,在時光中,推擠出的簡裝版空中巴比倫。
——摘自于是《天臺造城記》
席子攝影作品
這是一個將死未死的時刻,一種生活行將瓦解,連帶著人與城市在某個歷史階段所形成的關系的不知所終。這大概是中國人最熟悉的經驗。于是,“上海靜物”所流露的情感,既非隔靴搔癢的溫情懷舊,也并非是對殘酷蝸居現實的沉重批判,而是目送這濃墨重彩的生活圖景隨著記憶最終入殮。
——摘自陳心怡《上海靜物》
朱鋒攝影作品
卡爾維諾寫過一本《看不見的城市》,我沒看過,只記得書名。什么樣的城市看不見呢?是未來的城市。城市會自我繁殖,自我膨脹,那些“生活開拓者”往往生活在都市的最外沿,你這一刻走過的荒蕪和蒼涼,幾年后或許就是平地起高樓,或許就是燈火通明,就是交通擁堵。而過來人多半只會感慨昔日的蒼涼,不會去懷念它。如果人類的基因里都有懷念它的部分,那么今天也就沒有那么多城市,而是人人都想做個荒野獵人。
——摘自王若虛《看不見的城市》
安東尼·里德攝影作品
它們承擔著象征意義。被當成城市文明的地標建造起來,背負的也就不僅是建筑之名。
——摘自沈大成《我與阿魯克》
陳宇辰攝影作品
習慣了高架路燈遠遠投射而來,還要習慣小區樓體外的裝飾燈,外界的光蔓延到你的床邊,你陽臺上晾曬的浴巾,你茶幾上吃剩的橘皮,你洗完澡裸露的皮膚也像是蒙上了那層光。你就像你夜里走過的馬路,雨后的路面上泛著濕漉漉的光的倒影。
——摘自于是《他世界》
陸元敏攝影作品
就像將我雀躍的情緒翻轉過來,帶來“不適感”的那些街區。它是一種標記,斑痕,時間的鐵銹,讓平展的城市風貌有了層次和縱深,參差多態,富含歲月的維度。舊的,窄的,低矮的和新的,寬的,高大潔凈的,混在一起。由此我確信自己沒有失明,并非生活在光滑扁平的二維世界,在和別人吃一樣的食物,喝一樣的飲料,追一樣的綜藝,看一樣的vlog,打一樣的折,購一樣的物,用一樣的流行語描述一樣的心情,從一樣的包里拿出一樣的手持小風扇之前,都會想一想。
——摘自陸茵茵《當我們混在一起》
崔益軍攝影作品
弄堂里,好像存在著某種光暈。類似的感覺在幾年后有了變奏式的復現,當時外婆家新裝了家庭電話,吃年夜飯的時候,座機響起,小孩子搶著去接,然后興奮地喊長輩的名字。再后來,手機登場,長輩過世,年夜飯從傳統大家庭的聚首降格為三口之家的小團圓。
——摘自王莫之《暈船,但還是要出航》
王驊攝影作品
房產這詞是現在的說法,小時候可不懂啥叫房產,就會嚷嚷:這里以后要有我的一套房子,那里要有我的一套房子。
——摘自吳棟《紅馬路和白馬路》
支抗攝影作品
但是在現代漢語里,“生”與“活”本就是同意聯用,“生活”無非就是上海人掛在嘴邊的“過日子”,這是日復一日,把激情和浪漫消耗殆盡的漫長馬拉松,能把這樣的日子過得有滋有味,就是生活的智慧。在上海,只要走在街頭,就可以領教這份生活的智慧。
——摘自錢佳楠《替代品與生活的假象》
許海峰攝影作品
黑白色,報紙、照片、熒幕雪花,開往過去的車廂里,男人褪為孩子的模樣,前方的光讓他瞇起了眼,分不清是隧道出口的亮光還是徹底的晴天,直到眼睛適應了環境,他才發現,那時的生活是彩色的,明晃晃的。
——摘自生茶《隧道》
朱鐘華攝影作品
似乎每時每刻,每一個城市的道路上都在生成如此這番的影像。失去了我所熟悉的記憶,失去了我的記憶所依托的時光的化石,此處和彼處的區別在哪里,如果哪里都一樣,我會不會迷路,我的故鄉在哪里呢?
——摘自朱鐘華《故鄉道路上的異鄉人》
侯劍華攝影作品
我想起來之前我參加的一出名為《遙感城市》的戲劇演出,演出沒有演員,每位觀眾即是演員。
——摘自項斯微《終將到站》
嚴懌波攝影作品
我們去公園,不正為了在現實與夢境的罅隙里,成為面目模糊的人嗎?將現實世界里過于清晰和沉重的身份(臉)抹去,暫時成為一個只有背影的人,在身份空白的喘息間,想象別樣的可能。
——摘自btr《2020游園驚夢》
徐杰攝影作品
歌里的故事還是反的。十年之前,是他們最親密的時候,如今卻幾乎成了陌生人。他突然不想馬上回去了,他想去對面江邊再看一會兒風景,看一看他們曾經一起看過的三件套和他最愛的東方明珠。他還要和中介小伙子好好再談一談,不是以服務對象,而是以前姑父的名義。
——摘自金瑩《十年》
島尾伸三&潮田登久子攝影作品
雖然是令人心碎的事實,但總算還是一塊正在融化的巧克力,形狀漸漸不在,但甜美猶存。
——摘自毛豆子《金箍棒留在花果山》
吳建平攝影作品
我想,時間構成了生命的內在秩序。構成了上海這座城市樣貌的,并非外在的事物,而是人對生活的記憶。我希望這種記憶能夠留存得長一點,再長一點。
——摘自云訥《父親曾經的辰光》
管一明攝影作品
那些人與器物、人與日常、人與空間甚至人與人的交流,就像是多重獨白。他們集結在這樣一本聲情并茂的相冊中,互相輝映、對話并推進著順流而上,走向廣闊的縱深,又在無限的領域與時空中融合無間,共同映照出大上海百年不朽的藝術與文化。
——摘自胡建君《多重獨白——“魔都”上海百年文化名人相片》
丁曉文攝影作品
2003年的上海時裝周上,Jean Paul Gaultier將秀場搬到了靜安寺對面的公園,工作人員在草坪上搭建起T臺。去后臺采訪時,我的高跟鞋鞋跟一下子就扎進了松軟的草地里。
——摘自顧晨曦《當我們談論時尚時,到底在說什么啊》
吳建斌攝影作品
這天晚上,我和鄔家玉沿著楊樹浦港走了很久。每當楊浦大橋的兩炷香變到最大,鄔家玉就領著我往回走,到了另一頭再折返,像兩條困在水閘里的魚。
——摘自王占黑《再會,東方之橋》
鄭憲章攝影作品
你承諾過兩件事的,我們為什么要結婚的答案,以及為我寫一個愛情故事。
——摘自負二《外灘上的情人們》
周明攝影作品
在南京路上,上海人最多的馬路,原住居民們星散四處,其眉目多出三分半的悠然,眼前來去不過是常流常在的溪水,水高水低,永無斷處。
——摘自王若虛《靜止的奔流,與飛逝的定格》
周平浪攝影作品
事到如今,我仍然記得走在隧道里的感受,我深信它通往另一個時空。走出隧道,即一場新的世界。很多年來,每當我把那晚的經歷說出來,贏得的不過是聽眾的質疑。但在一些難以言明的時刻,我非常確定它真實地發生過。
——摘自三三《關于魅力之都的三十個秘密》
馬良攝影作品
一座城市的女性過得如何?不能只看家世顯赫的名媛風流,也不在屈指可數的高光時刻,普通女子細水長流的日常生活,才是最豐厚的摩登底色。她們或許也會結伴成群到公園,拍一組別出心裁的畢業合影。或許同住在租賃屋,每天工作忙個不停,仍有余力往臉上抹蜜絲佛陀、旁氏,翻《良友》畫報,看看百貨公司的廣告。
二〇二〇年滿百歲的馨與素秀們,恐怕早已湮沒在時間的灰燼中,成為彼岸之花。于灰燼中翻開假想中的日記,少女仿佛在說話,凝固了的前世,仍舊是簇簇新的嘉年華。
——摘自指間沙《嘉年華》
展覽信息
展覽時間:2024年11月20日—2025年2月28日
展覽地點:上海通志展示館,上海市浦東新區合歡路300號上海圖書館東館4樓
展覽攝影師:郭博、金石聲、鄭知淵、徐昕、席子、朱鋒、安東尼·里德、陳宇辰、陸元敏、崔益軍、王驊、支抗、許海峰、朱鐘華、侯劍華、嚴懌波、徐杰、島尾伸三&潮田登久子、吳建平、管一明、丁曉文、吳建斌、鄭憲章、周明、周平浪、馬良
展覽文字作者:項斯微、路明、負二、于是、陳心怡、王若虛、沈大成、陸茵茵、王莫之、吳棟、錢佳楠、生茶、徐佳和、btr、金瑩、毛豆子、云訥、胡建君、顧晨曦、王占黑、三三、指間沙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