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人口不到7萬的蘇北小鎮,壟斷了北上廣90%的炒貨店
原創 正解局 正解局
瓜子、花生,是中國人愛吃的炒貨。
你可能不知道,上海、杭州等大城市里炒貨店,90%都是江蘇邳州人開設的。
邳州的鄒莊鎮,更是被稱為“一把鏟子一口鍋,瓜子炒遍全中國”。
這個人口不足7萬人的“炒貨之鄉”,常年在外從事炒貨生意的就有4萬多人,遍布在全國所有地級市。每年炒出來的勞務收入,至少15億元。
壟斷大城市炒貨店的邳州人,憑著炒瓜子的手藝,成就了自己的致富之路,也助力蘇北曾經有名的“(叫)花子縣”,成了今天的全國百強縣之一。
每天,從內蒙古等地運來的生瓜子,都會被源源不斷地送到鄒莊鎮。鎮上幾個專門卸貨的師傅,年底忙的時候一天就要搬運200噸。
這還只是鎮子上幾家炒貨廠的用量。與散布在全國各地的鄒莊炒貨店相比,只是鳳毛麟角。
邳州市鄒莊鎮,是個名副其實的“炒貨之鄉”。幾乎家家戶戶都在從事炒貨生意,全鎮的1.2萬戶村民中,有1萬戶都在做炒貨。
鄒莊鎮的鄒埠村,號稱“干炒第一村”,90%的人都從事炒貨行業 來源:央視
家家戶戶都炒瓜子這已經夠厲害了,更讓人驚訝的是,整個鄒莊鎮近7萬的社會人口,常年在外地從事炒貨生意的,就有4萬多人,占了勞動力的80%以上。這個數字大約占邳州農村人口總數的10%和農村勞動力的30%。
可以毫不夸張地說,從東北到廣東,從上海到新疆,在全國所有地級市以上的城市里,都有邳州人開的炒貨店。
在大城市里,這個數字更是驚人。杭州市做炒貨生意的老板,90%是邳州人。揚州市近100家炒貨店中,80%是邳州人開的。
他們之中許多炒貨店,甚至成了當地的“網紅店”,在過年前的旺季,每天平均能賣2000-3000斤瓜子,最高時一天能賣上萬斤。
堅果炒貨類零食市場份額越來越大,已占了國內零食市場的三分之一 2016年數據
小小的炒瓜子,帶來了巨額財富。
鄒莊鎮一戶在當地做炒瓜子生意的村民,每周要炒20噸瓜子,差不多每天要炒5000多斤,可依然供不應求。當地人講,每戶年收入十幾萬都是小意思,年收入超百萬的也不在少數。
在上海、南京、杭州這些大城市開店做炒貨生意的邳州人,雖然做的是零售,但同樣生意興隆。
小城市或經營一般的炒貨店,最不濟一年賺十幾萬,賺三四十萬算是普通,做得好的一家店年入百萬也沒問題。
據不完全統計,僅鄒莊鎮這一個地方,每年從事炒貨帶來的勞務收入,就能達到15億元左右,在炒貨行業中資產過百萬的“炒貨大戶”有200多個。
鄒莊鎮賣炒貨致富最直觀的體現,就是家家戶戶蓋起來的小洋樓,還有五花八門的豪車。
每年夏天,本是農閑時節,卻成為鄒莊鎮的大小村莊最忙的時候。
因為是炒貨的淡季,在外做炒貨生意的人都會選擇這個時候回家辦喜事、蓋房子。
鄒莊鎮鄒埠村是外出做炒貨起家最早的村子之一,這個村90%的勞動力都是干這一行。當然,炒貨也成了他們的“搖錢樹”,成就了村里一個個百萬、千萬富翁。
外出賣炒貨致富后,鄒莊鎮的村民回家蓋起了風格各異的“別墅”
衣錦還鄉是他們最樸素的成就感。因為鄒莊鎮外出做炒貨的人去往全國五湖四海,他們的審美也就變得各有特色。
像鄒埠村就有“萬國別墅”“萬國車”的說法。家家蓋的房子風格都不同,有歐式別墅,羅馬柱、雕花窗;有海派庭院,樓上樓下幾百平方,還帶涼亭、荷塘……
來自全國各地,掛著外地車牌的高檔小轎車扎堆,一個小小的鄒埠村,就有400多臺私家車。
連當地的村里人都戲稱,逢年過節村里的路上還真要像城里一樣,裝上紅綠燈才行。也難怪有外鄉人會把這里叫做“小上海”。
別看鄒莊鎮現在靠賣炒貨蓋別墅、買豪車,在此之前,這里是出了名的窮。
邳州緊挨著山東,河道密布地勢低洼,歷史上經常發大水,靠天吃飯的百姓只能背井離鄉要飯。
就拿鄒埠村來說,以前村子里大部分土地都在分洪道內,本來一年只能收成2季,遇到夏天洪水,就只能靠國家的救濟糧度日。
鄒莊鎮鄒埠村大部分農田都在分洪道內,歷史上洪水困擾是貧困的主要原因
就連賣炒貨,以前也是被人們稱作“叫花子生意”,是最不入流的小本生意。
這里有“二月二炒花子”的民俗,就是把花生、大豆、瓜子炒熟了吃。走街串巷的貨郎,也就開始用草紙卷成筒裝著炒好的瓜子到各處售賣。
可誰也沒想到,這個“叫花子生意”,會被鄒莊鎮的人做成如今十幾億的大生意。
起初,鄒莊人是窮到沒辦法,才背著鍋鏟走出去的。
鄒莊鎮農民外出炒貨,是1979年邁出去的第一步。
當年,鄒埠村五十多歲的農民鄒訓生,召集了本村的幾個人商量外出謀生,最后他們決定帶著鍋和鏟,到大城市去賣炒貨。
說白了還是沒本錢。炒貨有個優點,本錢小利潤又高,做起來基本上只賺不賠。
當時,鄒訓生8個人揣著50塊零4毛錢,騎著4輛破自行車,沿路討著飯去闖大上海。在上海干了3個月搬運工,他們把做苦力掙的錢湊在一起,在農貿市場的角落里壘起了鍋,開始賣炒貨。
最早外出賣炒貨的鄒莊鎮人,就是靠著一口鐵鍋一把鏟子起家
鄒莊鎮人外出炒貨的第一次嘗試,效果讓人意想不到。這一年他們每人分了600多塊錢回家過年。
這一下轟動了。
1980年的春節過后,附近幾個村的農民,一下出去了360多人去上海炒貨“淘金”。
開始時是家族式的一起,后來發展成先去的帶著鄰居,再從鄰居變成鄰村的一起,慢慢延伸到周邊的鄉鎮也加入,甚至緊鄰山東兩個縣的人,也加入了“炒貨群”。
也是從那時起,鄒莊鎮的青年人也有了這樣的習慣:他們很少外出給人打工,“貴賤不打工,大小當老板”。
鄒莊鎮外出炒貨的熱潮形成了。可讓鄒莊鎮炒貨真正發展、壯大的原因,除了扎堆外出的“人海戰術”之外,還有更重要的“老規矩”。
俗話說“同行是冤家”,不過在鄒莊鎮外出做炒貨生意的人中,這句老話似乎并不通用,他們有自己約定俗成的規矩——
自己人不跟自己人競爭
從1979年8人闖上海賣炒貨開始,鄒莊鎮外出的人無論是親戚帶親戚還是鄰居幫鄰居,一起結伴闖蕩做生意,最初的患難與共凝結出了全局觀念和集體意識。
這些,都是第一批出去闖蕩的前輩留下的精神財富。
邳州人外出抱團且多聚焦于自己擅長的炒貨行業,但卻仍遵循著最初的集體意識,不做內部的惡性競爭
外出賣炒貨的,在外面掙了錢就會帶著自家的親戚、鄰居出去,根據自己的經驗幫助新來的選擇攤位,傳授技術——
在技術上很開放,新來的只要愿意學就傳授;
在資金上互相幫助,只要你需要便借給你;
在經營上不競爭,新入行的學會技術,轉身到別的城市發展,就算攤位臨近,也會錯開經營的品種。
互幫互助的傳統,避免了惡性競爭,也讓鄒莊鎮的炒貨大軍遍布全國各地。
最早外出做炒貨的,大多是四五十歲的人,如今他們已經“退休”,可是鄒莊人對炒貨的執著,卻讓很多年輕人主動選擇了接班,或者在炒貨行業里創業。
年輕人的加入,特別是大學生的加入,可不是簡單的守業,他們讓傳統的鄒莊炒貨變得年輕起來。
在杭州“子承父業”開炒貨店的周寧波,大學畢業后幫著父親打理了幾年炒貨店后進入阿里巴巴工作。
最后,他還是選擇了重回炒貨店,而他最想做的就是推動成立“炒貨辦”這樣的行業協會。因為在阿里的工作讓他看到,互聯網商業的今天,協會更容易促進信息交流,也能讓鄒莊鎮的炒貨形成品牌效應。
80后“炒二代”周寧波,年輕的炒貨人開始更關注傳統手藝與現代營銷的結合
同樣,還有畢業后一門心思回鄒莊鎮學炒貨技術,自己擺地攤的大學生。
他們思路更開闊,研究包裝設計、炒貨的營養、什么人群適合吃什么品種的炒貨,把以往平民化的炒貨,整成了年輕人喜歡的網紅食品。
堅果炒貨類食品銷量仍舊連年持續增長,規模化品牌化是鄒莊炒貨未來發展的方向
雖然賣炒貨創造了財富,但是,對外的勞務輸出和散布城市中各自為戰的經濟模式,為鄒莊鎮帶來的也只能是“衣錦還鄉”的榮耀。
經歷了40年磨煉與發展的鄒莊鎮炒貨業,已經為“回歸”故鄉打好了基礎。
越來越多的鄒莊人回到家鄉,做的還是炒貨生意,通過電商銷往全國各地。
因炒貨而“離鄉”,又因炒貨而“回家”,鄒莊人用“一把鏟子一口鍋”給出了一個鄉村經濟振興的答案。
?
THE END
原標題:《人口不到7萬的蘇北小鎮,壟斷了北上廣90%的炒貨店》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