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復旦版中國醫院排行榜發布:分五個等級,上海四家醫院躋身最高等級
11月16日,由全國近6000名國內著名醫學專家參與評選的復旦版《2023年度中國醫院綜合排行榜》和復旦版《2023年度中國醫院專科聲譽排行榜》在上海發布。
這是復旦大學醫院管理研究所作為獨立第三方開展的公益性項目,也是復旦版中國醫院排行榜連續第15年發布榜單。
較此前排行榜相比,此次榜單的“表達”出現了變化。過去,在排行榜中,全國百家醫院按照第1至第100名順序排名,而《2023年度中國醫院綜合排行榜》改為不直接排名,分成A + + + +、A + + +、A + +、A +和A五個等級,每一等級20家醫院,A + + + +為最高等級。
在全國醫院綜合排行榜中,上海四家醫院躋身最高等級(A++++),分別是:上海交大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上海交大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在全國專科聲譽(45個專科)排行榜中,上海8個專科位列第一。
上海18家醫院躋身百家醫院榜單
全國共有100家醫院進入《2023年度中國醫院排行榜》,45個專科進入《2023年度中國醫院專科聲譽排行榜》。



復旦版《2023年度中國醫院綜合排行榜》部分 本文圖片均為復旦大學醫院管理研究所 供圖
其中,位列A + + + +等級的醫院分別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北京大學第三醫院、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中南大學湘雅醫院、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空軍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西京醫院)。

《2023年度中國醫院綜合排行榜》中,上海地區醫院。
單從上海地區醫院的情況來看,在《2023年度中國醫院綜合排行榜》中,除了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4家醫院位列A + + + +最高等級外,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海軍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等5家醫院位列A+++等級,上海市肺科醫院、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等3家醫院位列A++等級,上海市胸科醫院、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上海兒童醫學中心、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海軍軍醫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等6家醫院位列A等級。
而在《2023年度中國醫院專科聲譽排行榜》中,根據平均聲譽值評分,全國醫院各專科排名第一的分別為: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病理科,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傳染感染科和皮膚科,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耳鼻喉科,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呼吸科,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風濕病科、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婦產科、北京積水潭醫院骨科、北京大學第六醫院精神醫學、北京大學口腔醫院口腔科、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麻醉科、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泌尿外科、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內分泌科、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普通外科、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神經內科、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神經外科、北京大學第一醫院腎臟病、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消化病、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小兒內科、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小兒外科、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心血管病和心外科、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胸外科、北京大學人民醫院血液科、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眼科、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整形外科、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腫瘤學、北京醫院老年醫學、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康復醫學、陸軍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燒傷科、北京大學第三醫院生殖醫學科、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急診科,等等。





復旦版《2023年度中國醫院專科聲譽排行榜》部分。
單從上海地區醫院的情況來看,全國專科聲譽(45個專科)排行榜中,上海8個專科位列第一,分別是: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傳染感染科、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耳鼻喉科、上海交大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內分泌科、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皮膚科、上海交大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消化病科、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小兒內科、上海交大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整形外科、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全科醫學科。

2023年度全國專科聲譽排行榜(上海部分上榜醫院) 上觀新聞 圖
為何不直接排名而是分五個等級?
過去,在排行榜中,全國百家醫院按照第1至第100名順序排名,此次榜單改為不直接排名,分成A + + + +、A + + +、A + +、A +和A五個等級,每一等級20家醫院,A + + + +為最高等級。
復旦大學醫院管理研究所所長高解春表示,雖然今年排行榜在“表達”上出現了重大改變,但評選方法不變、規則不變,依然借鑒美國best hospital專家評議的方法,綜合考慮學科建設、臨床的技術與醫療質量、科研水平等因素,同時充分結合中國的現實國情,運用科學嚴謹的方法進行統計,并在穩定的評價體系的基礎上,逐步優化和細化評價方法。
高解春同時解釋說,復旦版中國醫院排行榜的“初心”一直是以學科聲譽為魂,客觀、公正反映全國醫院一流專科的頂尖水平和該專科領域的臨床實力,為老百姓治療疑難雜癥指點迷津,但實際遇到的現狀是每個區域都有綜合性醫院,也有專科醫院,有的醫院學科多,有的醫院學科少,有的醫院學科大,有的醫院學科小,如此,學科多的大醫院和學科少的小醫院相比,或大醫院的大專科和小醫院的小專科相比,沒有可比性,失之偏頗和公平,易導致醫院間過于“內卷”, 也容易“造成”醫院間規模攀比;過去榜單采用的“老方法”評審在不同規模、人數、專科醫院間欠缺公平。
“改變排行榜的‘表達’,就是為了提倡醫院更加關注學科建設和專科能力提升,不必糾纏醫院間的微小差異。”高解春說。
國家衛健委于2023年發文要重視醫院專科能力的提升,2024年又明確提出要對專科進行評估。在高解春看來,一個醫院的好壞,病人滿意不滿意,最終還是看臨床專科能力的優劣。
“過去,老百姓拿著我們的排行榜到處找醫院看病,其實更應該找一家醫院的好專科看病才更對,而對于每家醫院來說,只有通過專科能力的提升和規范的醫療,才能讓老百姓想起你、找到你。”高解春說。
































復旦版《2023年度中國醫院專科聲譽排行榜》部分。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