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科普|世界糖尿病日:如何守護糖尿病患者心腎健康?

11月14日是世界糖尿病日,今年的主題是“糖尿病與幸福感”,旨在呼吁將糖尿病患者的整體幸福感置于核心,并從“以降糖為中心”向“以患者為中心”轉變,強調對糖尿病進行全程綜合管理,即排糖同時兼顧對心腎等靶器官的保護,改善心腎預后,助力患者長享幸福生活。
當前,我國有1.41億糖尿病患者,雖然近年來我國糖尿病患者對于疾病的知曉率、治療率和控制率有所改善,但仍有高達63%的患者對患病毫無所知,且患者的血糖控制率也普遍偏低。
糖尿病患者的疾病負擔重、預后較差,究其原因,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糖尿病患者對高血糖對心、腎等靶器官的損害認知不足,導致疾病管理不到位,從單病進展到共病,增加了疾病負擔;二是患者對心腎并發癥早期篩查的意識較為薄弱,待到疾病進展至中晚期或出現嚴重事件才開始干預,導致疾病管理難度更高;三是患者主動管理疾病的意識仍待加強,不僅要提高治療的依從性,更要提高學習疾病管理知識的主動性。只有做到多舉并進,方可真正管好糖尿病。
糖尿病是嚴重威脅我國居民健康的四大類慢病之一,其中2型糖尿病占糖尿病患病人數90%以上。長期高血糖會損傷血管與神經,目前臨床上糖尿病患者面臨的最大問題是心腎并發癥,這也是2型糖尿病患者致殘和致死的主要原因。
數據顯示,有超過三分之一的2型糖尿病患者伴有心血管疾病,約80%的糖尿病患者死于心血管事件。而由糖尿病引起的心血管疾病病情更重,治療難度更高,其中,高血壓、血脂異常均為糖尿病的高危因素,例如在糖尿病患者尤其2型糖尿病患者中,血脂異常的患病率明顯高于非糖尿病人群,而血脂異常是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發生、發展和惡化的首要危險因素。
同時,約三分之一的糖尿病患者合并腎臟病變,約每三位2型糖尿病患者中就有一位伴有糖尿病腎病,而糖尿病腎病是導致終末期腎病的首要病因,30%-50%腎功能衰竭是由糖尿病引起。但我國糖尿病腎病知曉率不足20%,治療率不足50%。當前,我國每年由糖尿病腎病引起的新增尿毒癥患者人數將達到99萬人,給患者和家庭帶來了沉重的負擔。
當前,臨床上糖尿病、慢性腎臟病、心血管疾病相伴發生已經越來越常見,糖尿病患者不僅要關注血糖變化,還應及早關注心腎共病。
在早篩層面,建議糖尿病患者每年評估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因素,尤其是血脂、血壓的變化,同時至少每年進行1次尿蛋白、UACR和血肌酐檢測,有助于早期發現腎臟損傷,從而盡早干預,預防或延緩疾病進展。
在治療層面,隨著糖尿病治療手段的日新月異,患者也有了更多治療選擇,助力糖尿病患者排糖同時兼顧心腎獲益,且隨著更多創新治療手段被納入醫保,患者及家庭長期治療的經濟負擔也得以減輕,有助于獲得更長久的健康結局。
在治療時機層面,糖尿病存在不良代謝記憶效應:經過一段時間(5年)高血糖控制不佳的影響,今后血糖控制得再穩定,其預防血管疾病的效果就不會很好顯現。
因此,患者一旦診斷為糖尿病,需只爭朝夕,盡量一年之內把血糖控制在正常值,并堅持做好血糖管理,患者才能獲得長遠心腎保護。
(作者系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同仁醫院主任醫師)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