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交易額成謎,2024年雙11曲終人散?
今年雙11,你“剁手”了嗎?
與往年相比,今年雙11購物狂歡節似乎有些平淡,在小雷未曾注意到的情況下,雙11居然就這么結束了,而且身邊的朋友、同事也沒有特地在雙11大肆購物,只是如平常一般購買自己所需的東西。
當然,身邊統計學過于片面,今年雙11大眾的消費能力如何,還是要結合各大電商平臺的戰報,才能得出確切結論。
雙11成交額都在飆升,只是沒有具體數字
拼多多崛起、抖音和快手布局電商業務,讓本就競爭極為激烈的國內電商行業進入了白熱化階段。
雙11過后,國內多家電商平臺陸續公布了戰報數據,結合各大平臺的數據,才能看清雙11期間電商平臺的經營情況,以及國內電商行業的發展狀態。
天貓:成交額暴漲,88VIP會員規模創新高
天貓官方數據顯示,截至11月11日,天貓平臺成交額增長強勁,共有589個品牌成交過億,同比增長46.5%,刷新了歷史紀錄。美妝、3C數碼、家電家居等品類,天貓拿下了成交額增速全網第一,淘寶百億補貼訂單量超過1.5億,累計下單人次同比增長50%。
(圖源:天貓)
此外,淘寶最核心的88VIP用戶保持了雙位數增長,下單人數則同比增長超過50%。與淘寶88VIP達成年度合作的品牌,規模同比增長超過了300%。
直播帶貨方面,淘寶共有119個直播間成交額破億,其中49個破億直播間同比增速超過100%,整體成交額和購買用戶均大幅增長。
在天貓官方口徑中,今年雙11成交額、用戶規模都在增長,但具體數字是多少,卻沒有詳細說明。作為國內電商行業的老大哥,天貓的實力毋庸置疑,即便沒有具體數字,力壓拼多多和京東應該沒有爭議。
京東:“先人一步”立功,購物用戶數同比大增
與淘寶、拼多多主打的品類繁多不同,京東的產品銷售一直以3C數碼為主,加上全國各地的貨倉,自營店商品基本能夠實現次日達,部分商品上午11點前下單,當日即可送達。
10月31日的雙11階段性戰報中,京東公布了大量數據,包括3C數碼、家電、服飾、美妝等各品類產品的增長數據。而京東公布的雙11戰報則簡明扼要,僅透露了部分重要信息,包括購物用戶數同比增長超過20%、采銷直播訂單量同比增長3.8倍、超過17000個品牌成交額同比增長超5倍,超過30000個中小型商家成交額同比增長超2倍。
(圖源:微博截圖)
在國內眾多電商平臺中,京東對待雙11的態度可能是最積極的,在此期間還推出了“先人一步”計劃。該計劃充分利用了京東的倉儲和物流優勢,能夠在極端時間內為用戶配送購買的電子產品,一些剛發售的新機,消費者甚至可能在評測博主的文章、視頻發布之前,就拿到了產品。
不過“先人一步”計劃依托于京東自營模式的特殊性,其他電商平臺很難效仿,該模式未來也將成為京東的核心競爭力之一。
拼多多抖音快手小紅書:新興平臺飛速擴張
截至發稿時間,拼多多、抖音、快手三大新興電商平臺并未公布雙11總體銷售數據,但在此之前曾陸續發布過一些戰報。
拼多多于10月11日將“百億加倍補”升級為“超級加倍補”,補貼力度更大,截至10月18日,拼多多累計訂單量就達到了1640萬單。第二輪超級加倍補開啟后,參與的商家、品牌數量又增長了2.5倍,訂單量也突破了4500萬單。
抖音電商早在10月8日就啟動了雙11先享好物節,到10月17日,抖音電商已有52個品牌成交額過億,323個直播間成交額破千萬,247個單品成交額破千萬,成交額同比增長93%,訂單量同比增長72%。截至10月20日,抖音電商接近8000個品牌成交額同比增長超過200%,成交額同比增長超過100%的品牌則超過1萬個。
(圖源:抖音電商截圖)
快手電商在雙11首日單日交易總額相較歷史峰值增長90%,創下了歷史新高。10月12日-10月28日大促期間,快手電商成交額超過百萬的直播間高達1300個,超過5萬個賣家成交額同比增長超過200%。
小紅書平臺截至10月20日,成交額破千萬的商家數量同比增長超過3.3倍,成交額破5000萬的商家同比增長4.5倍,成交額破百萬的商家同比增長3.1倍。
這些新興電商平臺底蘊雖不如天貓、京東,但擁有龐大的流量,進入電商行業后,通過直播帶貨、種草內容等形式,快速將流量轉化成了銷售額,因而增長率都用“倍”來計算,普遍超過100%,正處于飛速發展期。
小結:成交額增長的背后,其實另有隱情?
僅看各大電商平臺公布的數據,今年雙11期間國內電商行業似乎一片向好,銷售額、用戶規模都大幅增長,然而情況真的如此嗎?
翻遍了所有電商平臺的數據,小雷卻沒能查詢到我最想知道的數據——成交額。電商平臺都在宣傳成交額創新高,可成交額到底是多少卻沒有一家平臺放出來具體數字。成交額增長率、用戶數量等信息,電商平臺可以挑選對自己有利的數據用于宣傳,具體成交額數字卻不能作假。
2021年雙11期間,天貓和京東成交額分別為5403億元和3491億元,龐大的數字令所有人都感受到了雙11規模的龐大。但2022年天貓和京東都未公布雙11成交額數據,僅表示穩中向好,與去年持平。如今,天貓和京東仍未公布具體營收數據,內在原因可能只有一個,即成交額數據并不好看。
其實從官方遮掩的態度就能推測出,今年各大電商平臺的成交額大概率未回到2021年的水平。2022年開始,網上就不乏唱衰雙11的聲音,電商平臺則在不斷延長雙11和618的持續時間。可至今已有十幾年歷史,2019年到2021年達到了高峰期得雙11和618,為何發展到電商平臺不再愿意公布具體成交額數據地步?
名存實亡,雙11到了落下帷幕的時候?
過去,之所以有那么多消費者在雙11瘋狂“剁手”,是因為雙11各類商品大降價,消費者可以花更少的錢,買到更多、更實惠的產品。當前雙11不復往日盛況,電商平臺不再公布具體交易額數字,主要有三大原因。
第一,消費主義落幕。小雷仍記得小時候在某雜志上看到的一篇文章,稱中國人攢錢買房,攢了一輩子的錢,老了才住進新房,外國人貸款買房,還清房貸時已經住了幾十年的房子,大肆鼓吹超前消費。此類宣揚消費主義的內容不在少數,也成功洗腦了一代人,小雷自己就曾在經濟拮據的時期分期購買電子產品。
疫情的到來,打醒了沉迷于過度消費者的國人,越來越多消費者認識到了攢錢的重要性。攢錢是為了提高抗風險性,給予我們能夠一段時間不工作的底氣。在全世界以通貨膨脹為主流狀態的情況下,國內卻出現了一絲通貨緊縮的跡象,原因之一就是消費者明白了存錢的重要性,花錢時更加謹慎、更加理性。
第二,天天都是購物節,雙11名存實亡。消費主義被拋棄,最急的就是商家,于是各類促銷方案數不勝數,各種節日幾乎都被營銷成了購物狂歡節,例如元旦、婦女節、勞動節、圣誕節、春節等,只要是個節日,商家總會想出各種營銷方案,不斷刺激消費者,滿減活動也是一波接著一波。
(圖源:豆包AI生成)
購物狂歡節常態化,一方面透支了消費者的消費能力,另一方面也令雙11名存實亡。畢竟天天都是購物狂歡節,我們為什么還要特地等到雙11再購物呢?
第三,雙11物價太貴,平時其實更便宜。購物節常態化還造成了一個問題,雙11期間物價可能比平時更貴。小雷利用某網站的歷史價格查詢功能,查看了一下自己購買的某品牌筆記本電腦,結果發現8月中旬才是該產品價格最低的時間段,反而是進入10月后,價格回升到了歷史最高峰。雙11期間疊加優惠券之后,該電腦的價格才能與史低價格相當。
(圖源:比價平臺截圖)
先漲價再優惠促銷線上線下都不少見,除了我們必備且價格公開透明的手機產品,其他PC、服飾、雜貨、美妝等各品類商品,在雙11期間普遍存在漲價情況。唯有使用優惠券或購物滿減,真實入手價才能與史低價格相差無幾。
盡管各大平臺都在嚴打這種行為,也推出了保價政策,但取得的效果并不明顯。為了提高雙11的成交額,電商平臺還不斷延長雙11時間,結果同樣收效甚微。
從京東先人一步、抖音先享好物節能夠看出,電商平臺還是在試圖通過一些營銷和促銷方案,提升雙11的影響力,從結果來看,效果還是不錯的。
成為日常大促,才是雙11最體面的結局?
拯救雙11和618,不是一兩家電商平臺能夠做到的,甚至說即便所有電商平臺合力,也很難實現。逆轉購物狂歡節的局面,需要達成兩個條件,一是國內經濟復蘇,工資大幅提高,消費者有足夠的錢可以用于消費;二是商家之間的競爭烈度下降,放棄打價格戰,購物狂歡節期間統一降價促銷。
第一個條件要看全球局勢。至于第二個條件,同樣難以實現,多少品牌嘴上說著放棄打價格戰,實際上又不得不降價促銷。商場如戰場,不降價促銷,產品競爭力不足,就可能被消費者拋棄,市場的競爭迫使商家加入價格戰。
因此,未來購物狂歡節只會更加常態化,真正做到每天都是購物狂歡節。雙11的余溫尚未消退,國內部分電商平臺已經開始為雙12制定營銷和銷售策略,雙12之后,元旦節又將到來,一環扣著一環。已經失去了原本地位的雙11,成為日常大促或許是最體面的結局。什么是“日常大促”?就是該降價還是要降的,就跟618、百億補貼一樣,稀疏平常。
對于消費者而言,雙11和618的地位下降未必是壞事,這是行業競爭達到極致的體現。消費者不用苦等618和雙11的優惠措施,可以隨時購買自己心儀的產品,早買早享受。
其實雙11盛況不再,也是電商行業高度成熟所致,未來的每一秒價格戰都將持續,每一天都是購物狂歡節。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