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在東北,野生黑熊一年四季都吃啥?| 志愿者巡護筆記
【中國綠發會訊】在東北,野生黑熊一年四季都吃啥?帶著這個問題,筆者查閱了很多資料,結果都不盡如人意。有人說以肉食為主,有人說以素食為主,有人說葷素搭配。為了弄清東北黑熊的四季食譜,筆者結合日常巡護,開展了為時一年多的實地走訪調研。筆者綜合發現:在東北,野生黑熊有著與人相似的習俗,那就是“靠山吃山,靠海吃海”。
眾所周知,東北黑熊是亞洲黑熊的一個亞種,主要分布于我國長白山、大興安嶺、小興安嶺以及俄羅斯、朝鮮的崇山峻嶺。與其它亞洲黑熊亞種一樣,東北黑熊同屬于雜食性叢林野生動物,是我國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作為黑熊保護的核心環節,就是要盡最大努力保護好黑熊棲息地,保護好黑熊賴以生存的食物來源,因此,了解黑熊的四季食譜,對黑熊保護和生物多樣性保護具有十分重要意義。
(圖源:綠會融媒)
2023年9月,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簡稱:中國綠發會,綠會)成立了哈爾濱五常鳳凰山等黑熊保護地,筆者有幸成為保護地的一名志愿者。一年多來,黑熊保護地的志愿者多次深入深山腹地,廣泛走訪,實地考察,綜合研判,足跡更是遍布五常、阿城、尚志、賓縣、巴彥等多地林場,在長白山余脈張廣才嶺和小興安嶺的深山密林中往復巡護。走訪的對象包括:“放下屠刀”的老獵人,林業工人,黑熊飼養場職工,林場獸醫,熊出沒目擊者,熟悉黑熊習性的山村居民等等。巡護中更是發現了很多黑熊出沒的證據,包括黑熊上樹取食的抓痕,河邊飲水的腳印,挖掘蜂巢的地洞,翻找蟻穴的枯木,冬眠藏身的樹倉,林下排泄的糞便,夏季乘涼的“座殿”,山頂藏身的“石堂”等等。結果發現,東北黑熊的四季食譜頗為有趣。筆者總結為:春摘野菜夏吃蟲,秋拾果菇冬食農。
東北的群山覆蓋著黑土,養分充足,這為多樣性的植物生長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在這里,四季分明,人們鐘愛的應季土特產,也都是東北黑熊所鐘愛的食物。
春摘野菜
春回大地,萬物復蘇,嫩芽初上。從冬眠睡夢中醒來的黑熊饑餓難耐,被山野菜吸引著,大把大把采摘著,似乎在與人們分享著大自然恩賜的喜悅。這時候它們的主要食譜有,蕨菜、山芹菜、刺老芽、刺五加、婆婆丁等。據賓縣村民反映,今年春天,村民在504山區(山區編號)采摘山野菜,發現接近山頂的地方山野菜特別厚實,誰也沒料到此地會有熊出沒,當時,黑熊嘴里正咀嚼著山野菜。村民看見后魂飛魄散地跑下了山,誰也不敢再到熊出沒的山頂采摘野菜了。
夏吃蟲
夏季山林、山花飄香,昆蟲活躍。黑熊的食譜從用山野菜填飽肚子向攝取動物蛋白質過度。主要食物有,樹上的野生東北黑蜂幼蟲和蜂蜜,樹上的野生胡蜂和幼蟲,地下的“地雷蜂”(東北土蜂)的幼蟲和蜂蜜,枯木樁子中的螞蟻和幼蟲,樹皮下的蜘蛛和天牛幼蟲,青蛙和林蛙,河里的魚類等等。志愿者進山巡護,發現了黑熊刨斷的樹樁、挖開的蜂洞、扒下的樹皮等等,這些都是黑熊尋食昆蟲留下的痕跡。
秋拾果菇
秋天來臨,五花山色、山貨豐盈。山里人忙著進山采摘山貨,黑熊忙著拾野果采蘑菇“長秋膘”,為冬眠儲存足夠脂肪。這時的主要食物有山核桃、橡樹籽、榛子、山梨,各種可食用蘑菇等。村民在山坡上開荒種植的玉米、黃豆、蘿卜白菜等農作物也是黑熊唾手可得并且非常鐘愛的食物。單憑植物菌類難以滿足黑熊增肥之需,野豬、狍子等哺乳動物理所應當地寫進了黑熊的食譜。
冬食農
冬天到了,大雪封山,食物短缺。受全球氣候變化的影響,時冷時暖,氣溫反常,黑熊的冬眠時間也在不斷縮短,甚至有的黑熊沒有了冬眠,冬日里活躍的黑熊在饑餓的驅使下,本能的反應是外出覓食。大雪覆蓋了植物,農作物也被村民顆粒歸倉,怎么辦,捕捉野豬?雪地里追捕對于黑熊來說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于是黑熊便打起了農舍的主意,硬著頭皮到農家干點“偷雞摸狗”的勾當,這就有了黑熊進圈抓家豬的一幕幕。
據林業工人講,黑熊是森林里的“清道夫”,也食用腐肉,死豬死狍子等野生動物尸體,包括老弱病殘野生動物也是黑熊的食物來源。由此可見,黑熊在生物圈中食性很是特別,它們會大量食用植物種子,這確保一些林木能在有限的土地上健康茁壯生長。比如橡樹種子,當地人稱橡子,每當秋季,大量橡子落到地面被黑熊消化,從而有效控制橡樹過多繁殖,黑熊對植物多樣性的貢獻顯而易見。再比如,黑熊食腐,可有效防止某些野生動物瘟病的病毒病菌的傳播蔓延,對維護生態平衡的作用不可小覷。
總之,我們應該正確看待黑熊走進農家,偷食農作物和家禽家畜實屬無奈之舉,只要不傷人,吃點兒就吃點兒吧,不情愿可以趕走,在人類的地盤上黑熊一般情況下是很識趣的。根據已有的調研數據發現,只有在野外,人熊相遇有發生過極少數的黑熊傷人的案例,但從未發現過黑熊入室傷人的案例。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黑熊保護,我們應該懷有包容、善意與愛心,為了綠水青山和美好生態,請善待黑熊吧。
中國綠發會黑熊保護地 畫秋
2024.10.25
整理/Pierre
審核/Cherry
排版/angel
本文來自“中國綠發會”微信公眾號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