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局部慢熱”:一周城市生活
9月28日到10月27日,“局部慢熱”氣候藝術群展在廣州進行。主辦方有感于今夏各地暴雨、熱浪等極端天氣給人類社會帶來致命沖擊之后,人們的意識卻依舊滯后,被局限的視角所困,因此想以一種民間的、本土的、集體的姿態,對氣候危機發出有力而敏感的探索。
本次展覽招募了6位藝術家,與139位公眾一同歷時156天共同創作而成,其中有荔枝記者完成的調查日志《愿“荔”與你同在》,今年兩廣的極端天氣如何影響了你我的“吃荔枝自由”;通過觀察和記錄廣東人烈日下在家門口曬東西的習慣,來隱喻極端高溫對普通人命運的影響《曬·命》;還有《苔蘚共處實驗室》、屬于家的氣候故事《纟》,以及創作有關氣候變化的藝術作品本身會產生多少碳排放《試探試碳》。
本期回顧邀請到參展藝術家阿童,他借用“龕”這一南方街頭常見的小型神圣空間,和參與者一起創作了20個造型各異的“龕”,每座龕都指向一個具體的氣候行動倡議,不同的行動也會積累不同的氣候“功德”。阿童將分享參與本次展覽的經歷,以及他是如何理解社會參與式藝術和氣候變化的。
(本期主持:王越洲)
近期回顧
澎湃新聞《2022年中國公眾氣候變化認知及行動調查》曾向“知道氣候問題但還沒有實施環保行為”的受訪者詢問原因,最高票的兩個答案是“一個人做沒有用”“身邊的人都沒有實施環保行為”。報告指出,如果想鼓勵中國公眾實施環保行為,一個非常重要的細節是,要讓每一個人知道自己不是在孤軍奮戰。這也成了我在申請該“氣候藝術”項目時的出發點:讓身邊人的氣候友好行動(或未行動)被互相看見。
項目啟動后,通過線上招募到了17位參與者,分至兩場線下工作坊,分享各自對極端天氣的理解和應對經驗。
阿童的項目《“拜拜”極端天氣》在“局部慢熱”展覽現場
因人而異的氣候友好行動
除了如“臺風天,窗戶貼米字真的有用”這類“預防”行動,看過基林曲線(Keeling Curve)、對“人類行為會對氣候變化造成影響”有所共識的兩組參與者,都開始陸續拋出更多“環保”或是“能減少碳排放”的行動倡議。
“減緩”和“適應”,是國際上應對氣候變化的主要策略。具體到中國廣州老城區,又能給出哪些本地可踐行的行動倡議呢?針對不同極端天氣挑戰(高溫、臺風、暴雨等),不同生活習慣下的個人,又能做些什么呢?
顯然,我們無法給出統一的標準。例如,“少開空調”似乎是更節省能源更環保的建議。但在高溫更頻發的未來,預防中暑或許更為重要。此時,勸說節省的長輩去“公區納涼”或“為長輩代繳電費,要求打開空調”或許會是更實際的倡議;同理,“多乘坐公共交通”、“少吃肉”、“買二手”等都因人而異,有各自的前置條件和相對的“執行難度”。
工作坊現場,我建了一個坐標軸,用以承載大家的碎片想法。橫軸是每個行動倡議的“難易程度”,參與者在分享時會根據個人經驗來判斷其相對位置。而縱軸,本意是指該行動對環境、對社會的“影響力”,在此我挪用了“功德”作為衡量單位,以此嫁接到后續的藝術創作語境中。
在地藝術作為溝通工具
廣州街頭,常見有許多信仰的具象呈現——門口土地神、天官賜福、八卦鏡、泰山石敢當等。老一輩的廣府人普遍熟悉各神位的設立與拜別要求。出于對地方習俗的興趣,也為了創造與他們對話的契機,我發起了第二階段的招募,邀請更多創作者各自以“神龕”作為創作容器,具象化一個個口號式的倡議行動。
熟悉氣候議題的人,會用碳排放量作為衡量,能說出“牛肉的碳排放是豬肉的五倍”之類的話。但這樣的衡量標準,并不在市民熟悉的話語體系里。荔枝是不是難買了,三伏天要去哪里艾灸,中元節快到了記得燒紙……或許是更日常的聊天內容。“通過挪用形成間離的效果、借已有的信仰體系去思考個人與環境的關系”便成了這組作品的核心方法。
由參與者根據自身12次中暑及自救經驗創作的作品《涼感龕》
鼓勵大家好好吃飯,用瓜果、香料、咖啡豆、大米袋等材料創作的作品《一切始于一顆種子…》
提倡“身體嘴巴歇一歇,心靜自然涼”,期望通過全民“慢下來”給地球一些喘息時間的作品《慢神》
“需要公共參與”是項目組在招募時就明確的方向。通過內部工作坊,項目組將氣候行動的理念、方法論和參與式藝術的可能性同步給了各位藝術家。而后,我們回到廣州、珠海、洞庭湖等地,各自選點,開展項目。線上征稿、線下走訪、組織工作坊、定向邀約、線下偶遇……各藝術家觸達公眾的路徑各不相同,呈現的面貌也不一定是“藝術”。有價值的內容,大多在聊聊天、嘮嘮嗑、吹吹水、動動手中發生。在這里,藝術更像是一種打開對話、創造影響力(effective)的工具。其打動人心(affective)的美學價值,也給后續的意識改變(awareness)帶來可能。
項目對話現場
有限的公共參與
面對不同公眾,對話難度也是不同的。在《“拜拜”極端天氣》中,前兩個階段通過推文或朋友圈招募來的參與者,對活動主題、氣候變化多少有所認同,更接近在同溫層的對話。當藝術創作被集合成一輛巡游車走進廣州的老城區,項目終于觸達我最初瞄準的對話對象:街坊鄰里。
地鐵口、商鋪外、巷子里,無論在哪,他們都會從聽到吆喝“來投個票吧”開始,轉而看見一輛裝載了二十座“龕”的怪車。
每座“龕”前配有一個閑置的調料罐與一把回收來的咖啡渣,用作收集投票的工具。而所謂的“票”,是從同一社區回收所得、大家日常“拜拜”會用的竹簽香。它們被插在那座名為“不關我的事”的“龕”前,等待著被大家取出,基于個人偏好,投給其他行動倡議。
上街后,陸續有市容管理人員前來關心這輛車上街的目的、是否有證照審批;有提菜阿姨會在等紅燈期間上下打量。問其想法,擺擺手,說“我不懂的”;有下課的小學生上來撥弄機關,摸摸這兒,摸摸那兒,問現場可不可以做一個玩兒……
到這里,都還只是表面的對話。設想中,“理想的參與”是被形式吸引后的停留、交流、直至相互啟發。但就像你不會拐進街邊的每個商鋪一樣,只有少部分的路人會脫離原有軌跡,為此逗留并付出有限的注意力與時間。悲觀來說,氣候議題就像這輛車,或“房間里的大象”,那么刺眼,卻鮮有人問津。不過,巡游現場也曾閃現過幾個片段值得一提:
有個獨自前來的小女孩,先為幾個她覺得好看的龕投了票,還翻看了相關小書。在得知現場無法動手做,也無法購買任何一個作品之后,沒說話便離開了。十多分鐘后,她再次出現,拉來了在別處喝茶的弟弟和媽媽,主動介紹起“玩法”,邀請他們參與投票和選擇;
一家服裝店的老板,抽煙的功夫,與我搭話。在意識到作品大多在講述的是環保行動后,狠狠夸了夸會關注這些的年輕人。隨著對話的深入,煙抽完了,我們還在聊。“…以前的人,見義勇為的多,因為大家心思沒這么多。現在都要各忙各的,社會風氣不一樣了…”“…很多東西不靠法律,還得靠家文化,靠信仰…”
也有不解的阿姨問“你做這些(巡游)有什么用?”“什么有用?錢最有用。別耽誤我做生意了。”
小朋友翻看相關書籍
居民參與
在隨訪路人的過程中,我看到,即使今年廣東遭受了印象深刻的臺風和暴雨,氣候議題依舊離大家的日常很遠,也有很強的時效性。在一個明媚的午后,聊到預防措施,諸如加固門窗、預防中暑,大家普遍表示認同。但在街頭臨時的對話現場,很少有人能多想一步,去翻閱那本《氣候變化下社區健康風險防范手冊》,問問哪里尋找防中暑知識,或聊聊門窗加固的必要性。此外,在問及更多環保行為時,是有人可以秒回“多種樹”的,但得追問“哪些是你能做到的”,才會想起“螞蟻森林”或家附近的“紅樹林保護濕地”。
在我的觀察中,收集雨水、隨手關燈、一周兩天吃素等各類減量(減少碳排放)行為對社區里的大多數而言,會被理解為省錢節能或一種利他的行為,沒有直觀的回報。推行這些,或許需要借助更多的是道德、是公民意識、是服裝店老板說的家文化和信仰。相比之下,隨身備水、多看新聞、辨識謠言、多關注高溫臺風預警信號等行動,因與切身利益掛鉤,也更易在社區被推廣和接受。
回到“氣候變化x參與式藝術”,最初為與老一輩建立溝通而挪用的“拜拜”形式,并未在與他們的交流中明顯察覺到形成間離與反思的效果。反而是青年人,會在巡游和展覽現場“秒懂”,并留下更多的感觸。
年輕人“拜拜”
至于與那位“別耽誤做生意”阿姨的故事,在后來我去她商鋪買水果時又有了更新:“我記得你,上次推車的那個,后來投票最多的是哪個呀?”我想,展覽會落幕,但關系已建立,討論還在繼續,而最初想“讓身邊人的氣候友好行動(或未行動)被互相看見”的目標,多少也有所實現了。
愿大家都心懷敬畏、有意識地生活。
(圖/文 阿童 藝術教育工作者、公益活動策劃師)
本周主題推薦
書|《關于氣候變化的10個誤解:行動,從我開始!》
這是一本寫給6歲以上的兒童、青少年的科普漫畫,適合對全球變暖問題已經有所意識的年輕一代;同時,它也是一本適合所有人的普及性讀物,因為它不僅能清晰解答氣候變化到底是怎么回事,還能給每一個關心地球和人類未來的普通人提供具體的行動指南。
書|《行動中的藝術:21世紀中國社會參與式藝術的話語實踐》
社會參與式藝術是行動中的藝術,它消解藝術與社會的邊界,探討藝術與社會的共生關系。社會參與式藝術呼吁藝術去干預、介入、參與原事物,使之成為一體,從而改變它,以一種與事物同命運而不是再現事物真理的方式介入現實。本書邀請見證了中國當代社會參與式藝術發展歷史的國內外專家、學者、策展人、藝術家,梳理社會參與式藝術在中國的發展脈絡,同時展望其發展前景。這些話語實踐見證了一個行動中的21世紀中國。
書|《碳民主:石油時代的政治權力》
本書作者帶我們追溯久被忽視的石油本身作為“帝國血液”的生產與流通歷程,逐一撥開“民主”“自決”“發展”“經濟”等理念和話語的迷霧,勾勒出一部與殖民現代性和自然政治深度交織的能源史。
書|《撒哈拉海計劃:技術、殖民與氣候危機》
本書展現了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三項大型氣候工程——撒哈拉海計劃、亞特蘭特羅帕計劃及東方總計劃,并將其置于環境、文化、政治的背景下加以解讀。
首屆海南無墻藝術公期|招募信
詳情請關注 無墻幼稚園微信公眾號
活動推薦
上海·講座|我們這個時代的縣城文學
詳情請關注 思南讀書會微信公眾號
上海·分享會|Alan Butler: 虛擬與現實的重構
詳情請關注 XSPACE富士膠片影像空間微信公眾號
上海·觀影交流|《女人世界》導演映后交流
詳情請關注 上海藝術電影聯盟微信公眾號
上海·展覽|2024上海國際攝影節:我們的城市
詳情請關注 上海市攝影節協會微信公眾號
上海·展覽|攝影出版項目“重光:攝影的書寫”
詳情請關注 影像上海藝術博覽會微信公眾號
上海·展覽|2024上海“15分鐘社區生活圈”優秀成果展
詳情請關注 上海城市規劃展示館微信公眾號
上海·展覽|明園珍賞——嘉定秋霞圃特展
詳情請關注 嘉定博物館微信公眾號
上海·展覽|OTHERS:分段4——上海展
詳情請關注 群島丨Archipelago微信公眾號
上海·展覽|攖寧而生
詳情請關注 震旦博物館微信公眾號
廣州·活動|GDMoA微尋寶:“看起來像……實際上是……”
11月活動場次:
11月10日(周日)14:00-16:00
11月17日(周日)14:00-16:00
11月22日(周五)14:00-16:00
11月26日(周二)14:00-16:00
詳情請關注
廣東美術館微信公眾號
深圳·展覽|目擊當代:一座城市美術館的觀察與見證
詳情請關注 深圳美術館微信公眾號
深圳·展覽|深藍變奏曲:水的多元視界
詳情請關注 深圳美術館微信公眾號
重慶·展覽|百年重百
詳情請關注 重慶老街微信公眾號
杭州·講座|“為新中國設計”系列學術講座五:新中國早期的北京建筑
詳情請關注 中國國際設計博物館CDM微信公眾號
河南修武·活動|南坡秋興2024:韌
詳情請關注 離村微信公眾號
(如果您想聯系我們,請發郵件至dongyl@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