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對話8次中國新聞獎得主王文志:記者是個好職業,我從沒動搖過
我從沒動搖過。
從一開始工作的時候,盡管當時我心里還沒有什么新聞理想,但我認為這是一個好職業、好工作。
然后慢慢干著之后,我就有新聞理想了。
我對這份職業是非常感恩的,也相信自己會一直堅持往前走。
文|王子逸 趙璇
運營|高磊 郭思航
責編|高磊 黃璽澄
指導老師|王辰瑤
在二十二年的記者生涯歷程中,王文志有十八年都奔赴在國內調查報道的一線。
獨走祁連、數遣敦煌、敏察違建、摧毀網賭.....在持續深耕調查報道領域的十八年中,王文志始終堅持實事求是的工作作風、人民至上的新聞情懷與百折不撓的職業精神,采寫了上百篇調查報道。他窮盡手段“拿料”,按著葫蘆“扣籽”,一路把調查記者從“職業”做成了“事業”。
2022年11月,王文志獲得第十七屆長江獎,這是好記者的榮譽。面對這些,王文志只是淡淡地揮揮手笑笑,“我只是在堅持一個調查記者應該做的事情”。明天會有什么樣的線索與事件,才是真正牽動他心弦的所在。
在他來到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為同學們作講座的不久后,11月7日,他以作品《山東萊榮高鐵被舉報:偷工減料暗藏重大安全隱患》第八次獲得中國新聞獎。
第34屆中國新聞獎名單
除了深耕輿論監督報道,近年來王文志越發注重通過公開渠道為高質量新聞工作“發聲”。他近期的行程中就有不少去高校和進行線上新聞公益講座的安排。2016年以來,他在《中國記者》、《青年記者》以及《新聞戰線》等行業期刊上發表了八篇業務文章。
這是一位對新聞工作“做得多”,也“有話說”的記者。
10月28日,王文志在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進行了一次名為《監督報道:效果可期、風險可控》的講座,現場氣氛十分活躍。
王文志記者
講座結束后,家書小編們還與這位記者前輩展開了一次“跨世代”的對話。
一個單純的選擇
對于王文志而言,二十二年前選擇從事記者行業的初衷很直白。
“我最開始做這一行并不是因為新聞理想,而是想著畢業之后就找個工作,這個工作呢,別太累,別坐班兒,我可以睡懶覺,也不用求人。思來想去,我發現記者這個職業很合適。”
在詼諧輕快的現場氣氛中,王文志微笑著回憶起從業初衷:“當時的我只想找一個比較舒適的工作,才選擇了這份行業。沒想到真正干起來后才發現,這個工作其實做起來沒那么舒適。”
“但是......”談及于此,王文志的表情變得認真起來。在日積月累的實踐歷程中,他的心底的職業信念慢慢變得厚重而具體了。
“我認為這份工作有更多的職業榮譽感,也有更多的成就感,是能夠工作鍛煉自己的一個職業,是非常值得去做、值得去用心做一輩子的一個職業。”
談及當今新聞媒體與記者行業的境況,王文志不禁感慨道:“其實現在很多記者都存在些‘失語’和‘失職’的問題,這確實讓我很痛心。在我心中,記者是一個非常好的職業,只要我們努力,并有一定基礎,一定能做好這個職業。”
在王文志心中,選擇記者這份職業就必須對得起自己的職業初心,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只有“懂社會、懂專業,吃得了苦,受得了寂寞”,才能真正挖掘出做調查記者的獨特行業魅力。
“先到現場再說”
笑著分享完自己的就業初衷后,王文志講述起自己十幾年從事調查報道的一個個實踐案例來,他的聲調也在不知不覺中升高了些。
2018年,王文志接到線索,青海當地有群眾舉報,祁連山內部地區仍舊存在著大規模的非法采煤現象,為了弄清楚情況,他深入祁連山腹地的木里煤田聚乎更礦區,實地勘探情況。
礦區環境惡劣,人煙稀少,當地對陌生人非常警惕,“這種情況下如果你直接去問,人家肯定會起戒備心,到時候什么線索信息都套不到了。”因此,王文志最初只能在外圍觀察,“大概一個月,我都是睡在車上的”。
青海省木里煤田聚乎更礦區
為了進入礦區內部獲取第一手資料,他為自己設計了一個“身份”:到礦區買煤炭的山東廠家,來的目的是到礦上看看煤炭質量如何。為了進入礦區,他經常去礦區附近的飯店吃飯,和飯店老板聊天,經老板介紹認識了一名山東卡車司機,并以該卡車司機親戚的身份,成功進入礦區,在礦上的卡車司機宿舍里住下。
“不管怎么樣,先進入現場再說。”
進入礦區內部后,他仔細考量每個相處細節,比如在不經意間的日常對話中埋入想問的問題,比如在去之前特意準備點山東產的酒,把細節做到位。“我住在礦上,平時跟司機朋友們喝酒打牌,大家都很友善,很快就打成了一片。”
在長期潛伏中,他用隨身設備記錄下礦區內部非法采礦的實況,并利用人際關系順藤摸瓜地拍下司機排班表、采礦流程等多項內部秘密文件,連續六年內礦區精確到月的采煤量,甚至有每個運煤司機的電話號碼、身份證復印件等信息。有了這些過硬的素材,調查報道《青海“隱形首富”:祁連山非法采煤獲利百億至今未停》轟動輿論,引發力度空前的專項整治:青海省副省長文國棟投案,另有19名嚴重違紀違法的縣處級以上領導干部被立案查處,青海“隱形富豪”馬少偉等被繩之于法,徹底清除了祁連山南麓青海片區生態治理的痼疾。
王文志將調查報道形象地比喻為“按著葫蘆摳籽”,小事情往往可以扯出一系列大問題。2021年,在山東濟南南部山區走訪時,王文志發現遠處別墅“漫山遍野”,還有新的別墅項目正在施工。
“我當時就覺得不對勁,這和中央環保督察組的工作明顯相違背。”
濟南南部山區違建的別墅
多年一線調查經驗和對政策、法律的熟悉,使他第一時間發現問題的嚴重性。經過一系列調查,查明事實后撰寫了《多年拆違巋然不動 數千棟“堅挺別墅”野蠻侵蝕濟南泉域保護區》,迅速推動當地拆違整改。
從北京著名公園暗藏高端會所,到中國福彩黑幕、境外特大網絡賭博平臺深度滲透國內的深刻剖析,再到調查萊榮高鐵偷工減料案……縱然調查過程十分辛苦,但各種危險和困難都沒有動搖過他的步伐,記者職業的初心和使命始終支撐著他,用事實和真相回應時代關切。
“把話說到人家的話語體系里去”
在鼠標的聲聲敲擊中,一張張印載著王文志調查報道印跡的圖片與文稿快速切換,講座現場的聽眾時而屏息凝神,時而因為王文志的采訪故事爆發出笑聲。一講到采訪經歷,激情就像能透過王文志厚厚的黑色眼鏡框,點燃在場的每一個人。
記者要“既當‘雜家’,也做‘專家’。采訪時只有進入對方的話語體系,人家才愿意和你交流”。
2023年7月,王文志接到舉報,稱中建八局涉嫌偷工減料,萊榮高鐵部分路基段螺紋樁施工存在質量問題,該段大部分螺紋樁的施工樁長不滿足設計要求,存在重大安全隱患。
為了確認舉報是否屬實,王文志對著密密麻麻的樁位示意圖,和舉報人一起在現場一一對照指認,通過舉報人在上述路段螺紋樁施工混凝土用量數據,推算得出實際施工樁長普遍縮水,平均長度低于設計樁長的20%左右。
查閱大量資料后,王文志輾轉聯系上萊榮高鐵三標段另外兩個勞務分包商現場人員,發現半數以上螺紋裝未達到設計樁長,“我自己首先要對相關技術有充分的了解,這樣我在現場問工人的時候,才能問出更深的問題,同時判斷對方有沒有撒謊。”
最終,通過各方數據間不斷的相互印證,王文志基本確定中建八局偷工減料的問題屬實,撰寫的《山東萊榮高鐵被舉報:偷工減料暗藏重大安全隱患》一文,出現在第34屆中國新聞獎獲獎名單中。
“不要總是把自己想的那么重要”
即使贊譽鋪天蓋地地向王文志迎來,但在日常的每一刻,他始終堅懷著一個念頭:
“不要總是把自己想的那么重要。”
王文志在青海祁連山調查期間出現高反
在現場互動環節中,不少同學的提問,帶著對王文志安危的擔心。
“這么多次進行調查報道,動了很多人的利益,是否會在往后的實地調查中經常被認出,或者經常面臨一些風險威脅?”
王文志的回答充滿對國家法治建設的信心:
“十幾年前,我剛做調查報道的時候有過一些擔心。但是說實話,最近這些年從沒擔心過,因為我們現在的社會治理越來越好,我對我們社會的法制與治安特別有信心,所以我是真沒顧慮的。”
他也笑著說,其實記者被認出來的概率特別低,并沒多少人會在意。
有一次王文志去某地采訪,當地宣傳部長非要見面說:“文志啊,你給我說個實話,你到底是來查我們哪方面的?你來給我們現在做正面報道,我是絕對不相信的。”王文志意識到自己的名字和輿論監督掛上鉤了。他說,那就用個化名去采訪,一樣可以做報道。
做調查記者比常規報道的記者要難。但是做調查記者是有獨特‘職業魅力’的,每一步都是考驗、每一步都是樂趣和過程。
王文志認為,“做好一個調查記者,至少要吃得了苦、受得了寂寞。除了能吃苦,還得‘懂社會’、‘懂專業’。精品的輿論監督報道是跑出來的,是深入實際、深入基層調查研究的結晶。”
好記者的成就感,來自于職業生涯中一個個有分量的新聞作品。
明天會更好
當下,當調查記者似乎成為一條需要很多勇氣才能踏上的路。
2021年,王文志采寫的調查報道《萬畝沙漠防護林被毀,敦煌防沙最后屏障幾近失守》披露了國營敦煌陽關林場1.33萬畝生態林,因發展葡萄生產而遭到大面積砍伐,受到社會廣泛關注。當時相關部門召開新聞發布會,表示陽關林場“防護林面積約6500畝”,“林場范圍長期以來只有6000余畝防護林”,對報道指出的問題幾乎都否認。
“當時我看到網絡上出現了各種輿論信息,甚至有一些是針對新華社的攻擊”,王文志絲毫不慌,“我們的證據非常充分,可以說是十分采訪,三分寫作。大部分證據素材在第一篇稿件中都沒用到,比如他們此前報給中央環保督察組的文件,最后通過這些數據和甘肅發布會公布的數據做對比,真相就水落石出了。”
當下有一些調查記者離開了一線,在新的領域進行人生轉型。王文志認為,“其他行業接受記者,說明社會對記者的貢獻是充分尊重和認可的”,但他堅持在調查一線的心卻從未動搖,“坦白講,除了調查記者我也不會干別的,所以只好在這條路上繼續往前走。”
社會需要正義,真相離不開調查。
“調查報道是社會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難也罷,易也罷,都是我們記者的社會使命,不要太在乎外部的環境怎么樣,先努力把自己做好。”
提問環節中,同學們拋出深深淺淺的困惑:從地方輿論監督的未來、自媒體時代的信息核查,到調查記者的工作平衡、能力修煉等,其實都共同指向一個方向:未來,新聞的路要怎么走?
對于這個問題,王文志本身的經歷或許就是答案:“不能因為這個路窄,我們就不走了,是不是?你走出去了之后,別人才會感覺這條路可以走,才會跟著你走下走,大家走的越來越多,這條路就通了。”
訪談現場
“我們的媒介生態與輿論監督環境是會逐漸變好的。”
“今天的狀態肯定比昨天好,明天肯定比今天好”。
這樣的樂觀信念承載著王文志的職業信念,并支撐著他面對情況反轉、風險反撲時冷靜應對,實現輿論監督風險可控、效果可期。調查記者這一職業無論多么艱難,都不可或缺。他認為年輕記者要堅持理想,踏實工作,不為一時的經濟利益迷失,更加關注長遠的社會效益,在實踐中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這樣才能真正無愧記者這份職業所賦予的歷史使命與時代責任。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