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王蒙《在伊犁》:以文學的情懷去丈量世界
10月29日,作家王蒙《在伊犁》新書發布暨研討會在北京舉行。
1965年初,王蒙去到伊犁,在伊寧市巴彥岱鎮(原紅旗人民公社)勞動。他吃住于農民家中,掄起坎土曼,學習維吾爾語,愛上奶茶泡馕……這六年的經歷,成為他后來創作“新疆敘事”系列作品的寶貴源泉。寫作于1983年至1984年間的《在伊犁》系列作品,正是以他的這段經歷為背景。
王蒙先生與中國作家協會黨組成員、副主席、書記處書記吳義勤共同為《在伊犁》進行首發揭幕。
《在伊犁》共收入《哦,穆罕默德·阿麥德》等九篇作品,于1984年8月由作家出版社首次結集出版。2024年重新出版的《在伊犁》,對該版本進行了重新編輯修訂,恢復了后續版本沒有使用的代序——《故鄉行——重返巴彥岱》一文。該文是王蒙1981年在離開新疆近兩年以后重返新疆巴彥岱,和他的維吾爾族農民兄弟把酒言歡,用深情的筆觸寫下的,對《在伊犁》的人物和故事原型有重要交代。
《在伊犁》書封
王蒙在回憶《在伊犁》書中細節時談道,他有意回避了職業的文學技巧,通過散文化的日常生活敘事,塑造出眾多可愛可親可敬的人物形象,“那可能確實是一段困難的日子,別人也問我,怎么你寫出來顯得那么高興”,王蒙表示,因為自己感受到“愛護”,“我很感恩,‘恩’正是身邊人給我的深情”。
回憶起當年在伊犁的生活點滴,王蒙說,直到如今一提到新疆還是感到非常興奮,“我是在一個艱難的時候到的新疆,到了伊犁,但是,我在那確實感受到了快樂和幸福……”“這種深情的共同體,這種共同體的深情,也許是40年后再出《在伊犁》的意義所在。”
王蒙與吳義勤
探討會中,作家梁曉聲提到,王蒙的作品是對自己人生某一段歲月的文學性、真誠的思想告白。他認為,《在伊犁》是一部作家奉獻給中國當代史的備忘錄,記錄了新疆民族兄弟在特殊年代的實際生活形態,以及他們日常的衣食住行、喜怒哀樂。梁曉聲特別提到了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如艾米拉為了愛情辭去工作,以及老王與維吾爾族農民兄弟的深厚情誼,這些都是王蒙對新疆生活的深刻體驗和真實記錄。
中國作協小說委員會副主任胡平在發言中表示,王蒙的《在伊犁》中的作品,和《春之聲》這樣的作品對照,不像是同一個作家寫的作品,但各有各的經典之處。王蒙在對各種美學形態的體悟上,都有一種天生的悟性。
中國作協影視文學委員會副主任艾克拜爾·米吉提談道,讀著《在伊犁》小說系列,撲面而來的真實感,令人幾乎窒息。有時你會忘記它是小說,而以為是真實的鄉村筆記。正如作者在后記中所言:“一反舊例,在這幾篇小說的寫作里我著意追求的是一種非小說的紀實感,我有意避免的是那種職業的文學技巧。”所以,作品集展現出一種動人的真實和歷史感。
比如《好漢子依斯麻爾》這一篇寫:“一九八一年我到位于伊寧縣團結公社的人民渠(大湟渠)渠首去看了一下。那里靜悄悄的,連喧嘩的河水也變得平靜馴順了。地窩子、民工、彩旗、車、馬、晾曬的干肉條,當然,全沒有了。沿渠漂亮的瀝青公路上,偶爾有汽車走過。攔水壩、泄洪閘都是電力控制的,閘門上油漆锃亮,控制臺像一座鋼橋,跨越在大渠渠首與河道之上。走上鋼橋,可以看到一切都井井有條,大度雍容。”
“那是當年王蒙和依斯麻爾等社員一起,在湟渠龍口工地,晝夜三班倒搶班掘進,成為全工地最早完成任務,提前凱旋班師的隊伍之一。那真是一段難忘的歲月,也是令作者刻骨銘心的記憶,與眼前的一切交相輝映,感人至深。”艾克拜爾·米吉提分享道。
1965年初王蒙到伊犁
在這部作品集中,我們也可以隨處看到作者以時間節點——幾乎是紀年式的記敘來講述他的故事,讓讀者獲得無可比擬的真實感。“一九六五年四月,我到新疆伊犁哈薩克自治州伊寧縣的毛拉圩孜公社勞動鍛煉,分配到三大隊第五生產隊。先是在隊部附近干活,一個月以后,第一次去離駐地四公里以外的伊犁河沿小莊子附近鋤玉米。八點來鐘出發,走到莊子,都快九點了,只見幾個社員還坐在渠埂上說閑話,抽莫合煙。”(《啊,穆罕默德·阿麥德》)。
“這真是一幅不可復制的真實歷史畫面,似乎可以清晰聽到渠埂上的閑話畫外音,夾雜著濃烈的莫合煙的味道。”艾克拜爾·米吉提談道。
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閻晶明談道,他閱讀《在伊犁》后有一個感觸:對作家來說,只要你用文學的眼睛看世界,或者說你用文學的情懷去寫世界,所有的經歷其實都是財富。正如伊犁或者整個新疆對于王蒙而言,是文學的富礦。
閻晶明認為,《在伊犁》“作品當中表現的血濃于水的感情,魚水相依相融的那種歡快和愉悅,不管是對今天的寫作還是閱讀來說,都有很多的啟示。”同時,新疆的自然之美,人文之美、民族文化的多彩,也在作品中有所展現,在閻晶明看來,“伊犁就是這種多重美的濃縮”。書里雖然極少論述,只是寫故事,寫人物,但是所有故事和人物形象,都給讀者留下很深的印象,“人物性格都是非常鮮活的,總體上是詼諧的,同時人與人之間是和諧、坦誠的,大家在一起組成了有趣、好玩的生動景象,讓人特別神往。”
《小說選刊》主編徐坤分享了她與王蒙作品的個人情感聯系,她表示,王蒙的作品不僅是文學的瑰寶,也是她個人青春記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中國作協理論批評委員會副主任梁鴻鷹在發言中提到,王蒙將新疆、伊犁視為精神上的故鄉,這種深情貫穿了他的一生書寫,給他留下了刻骨銘心的記憶。梁鴻鷹特別注意到,王蒙在作品中作為見證者、旁觀者、參與者存在,而不是聚焦于個人命運和情感糾葛,他將鄰居、鄉親、各族群眾作為書寫對象,個人則是一筆帶過。
中國作協報告文學委員會委員、作家出版社原總編輯張陵認為,《在伊犁》最真實的就是寫出了一個來自大城市受到時代不公待遇,身心疲憊的知識分子到新疆伊犁農村和各族群眾特別是維吾爾族、哈薩克族普通群眾生活在一起,勞動在一起,與人民群眾建立血肉一般的親情關系。
“當寫到伊犁時,王蒙的筆端變得溫柔而多情了,變得惆悵而詩意了。用現在的話,叫做一股濃濃淡淡的‘鄉愁’,流露出無法割舍的寬容和憐憫之情。王蒙的《青春萬歲》激情飽滿,斗志昂揚,表達了新中國進步向上的時代精神風貌。新疆伊犁各族人民使作家在身心受傷時,繼續保留了這種激情的品質,只是這種情感變得更為深沉,并且支持著一個作家那種善于化解苦難的清高、幽默的個性,融入百姓世俗的生活里,獲得了智慧、大愛和力量。”張陵談道。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