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江河澎湃,2024|上海“一江一河”生態圖鑒
五十年代淘米洗菜,六十年代洗衣灌溉,七十年代全線黑臭,八十年代魚蝦絕代——一段順口溜,寫盡蘇州河“黑”歷史。到1970年代末,上海市區段的蘇州河全線黑臭,水質已劣于V類水。1996年,上海全面啟動蘇州河環境綜合整治。如今,經過四期近三十年的水治理,隨著周邊公園、綠地陸續建成,母親河正在完成從“魚蝦死絕”向“鳥飛回、魚蝦現”的華麗轉身。
水里,刀鱭、大鰭鱊、翹嘴鲌等適合清潔水體的魚類變多了。據統計,相比上世紀80年代已經幾乎滅絕的“魚蝦”,2001年的時候蘇州河里檢測到的魚類物種已達44種,最新的2019年數據顯示,魚蝦種類達45種,恢復效果明顯。“現在的恢復還處于初級階段,相比1960年代魚類物種數的62種,距離健康的生態系統仍然任重道遠。”華東師范大學生態與環境科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車越介紹道。
夢清園是蘇州河邊的一塊大型綠地,它三面環水,占地面積超過8萬平方米,如今,許多林鳥棲息于此,常能見纖細的白鷺和圓潤的夜鷺。“蘇州河邊可以看到水鳥和林鳥。在黃浦江附近還能看到一些銀鷗,它們一般是11月中下旬來,3月初走,銀鷗會在吳淞口停歇,在整個黃浦江覓食。”上海自然博物館副研究員何鑫說。
在江河水里,除了魚類,底棲無脊椎動物也是表征水生態的最重要指標。“水質改善后,大型底棲無脊椎動物方面,霍普水絲蚓等耐污種變少了,清潔種變多了。”車越介紹道,“霍甫水絲蚓耐污性強,適宜生活在污染水體,在清潔水體中少見,常被用來作為表征水體有機污染或富營養化的指示種。”
除了魚類、鳥類和底棲生物,今天,無論是步行還是騎行,黃浦江和蘇州河沿岸的綠植成片連接,在上海這座城市中形成了一片又一片生態廊道。其中,占地約13萬㎡的后灘公園里植物品種豐富。據公園負責綠化養護的朱君女士介紹,公園里有950株水杉、400株池杉、180株墨西哥落羽杉。花壇里春天有油菜花,秋冬種上的百日草、硫磺菊、波斯菊點綴花壇。過了十月桂花香,便是紅楓登場燒紅一片。世博公園48米的雙子山如今又成了當紅新地標,連著一旁的亞洲最大玻璃溫室花園,一年四季,皆可作都市綠肺中的一派難得野趣。
回想十多年前徐匯濱江最初開放時,一年的客流量只有現在的三分之一。上海西岸城市運營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工會主席吳俊記得,那時候,寵物是不被允許進入的,“開放空間”也是個新概念,傳統的公園規范不能完全套用過來。各種不同聲音碰撞之后,多數意見還是認為可以向寵物開放,前提是做好管理。畢竟,濱江開放空間的根本還是要“還江于民”,讓老百姓有一個相對自由的活動空間,而養寵群體是不容忽視的。
如今,一江一河邊不只有現代化的城市景觀,它已經與生態融為了一體。
(本文圖片借助 AI 輔助生成,制圖:孔家興 王璐瑤)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