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心肌橋,運動后胸痛的“元兇”
原創 康復雜志 康復雜志
有一位長跑運動愛好者,沒有所謂的“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卻偏偏在一年內兩次出現跑步時的胸痛癥狀,且后一次持續時間長無法緩解,竟疑似有心肌梗死的風險。
他去醫院急診做了冠脈造影,診斷結果為“冠狀動脈慢性血流(前降支)心肌橋”。
那么,“心肌橋”究竟是一種怎樣的心臟問題呢?
運動愛好者的胸痛“疑云”
今年44歲的高先生是一位馬拉松愛好者。
去年的某一天,他約了三五好友一起跑步,然而在途中突然出現了胸前區疼痛,持續時間不長約3分鐘。在朋友的關心照顧下,經休息后癥狀慢慢得到了緩解。
但是,高先生并沒有引起重視,也沒有去醫院進行診治。
今年6月,高先生在跑步后再次出現了胸前區疼痛,這次胸痛時間持續約10分鐘,停止活動休息后并沒有緩解。
在家屬的陪同下,他來到醫院急診就診。他接受了心電圖和血樣標本檢查,提示可能有急性心肌梗死的風險,隨即被收治入院做了急診冠脈造影(DSA)。
冠脈造影顯示:LAD(前降支)未見明顯狹窄,中段可見“心肌橋”,收縮期壓縮90%,遠端血流TIMI2-3;導管診斷:冠狀動脈慢性血流(前降支)心肌橋。
高先生經過兩天的對癥治療,胸痛癥狀已緩解,可以出院了。
一個運動愛好者,沒有“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為何會出現類似急性心肌梗死的癥狀呢?其實這就與心肌橋有關。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心肌橋,壓在冠脈上的心肌組織
心肌橋并非傳統意義上的橋體結構,是冠狀動脈畸形發育的先天性現象。
正常情況下,冠狀動脈主干及其分支通常于心臟表面的心外膜下脂肪中或心外膜深面行走。
但是,在冠狀動脈的發育過程中有一種特殊的情況:冠狀動脈的某一段或其分支的某一段可能被淺層的心肌所覆蓋,然后穿行于心肌的內部。
冠狀動脈的分支被心肌覆蓋的冠狀動脈段叫做壁冠脈,而心肌組織覆蓋在冠脈上就稱為“心肌橋”。
心肌橋會在心臟收縮時壓緊下方的冠狀動脈,使冠狀動脈變得狹窄。
這一過程會使血管變得狹窄,從而對心臟的血液供應功能造成影響,導致心肌缺氧的情況發生,從而引起如胸痛、心絞痛等不適癥狀的出現,極少數甚至會誘發心肌梗死。
心肌橋廣泛存在于人群中,但是很多人并沒有察覺到它的存在,也沒有明顯的癥狀表現出來,但還是會有一些患者出現比較嚴重的癥狀。從醫學角度看,大多數心肌橋可以看作是一種生理性變異。
在一項前瞻性研究中,對980名已故患者做了詳盡的尸檢分析,結果發現,自然死亡的患者中有12.50%被發現有心肌橋的存在。需要指出的是,猝死的患者中這一比例略有上升,達到了13.38%。
圖片來源:Pixabay
CTA、DSA,心肌橋診斷的常用方法
對于大部分沒有癥狀的心肌橋人群,只需要常規體檢即可,不需要針對心肌橋進行特殊檢查。
對于長期受到心絞痛癥狀困擾并持續接受藥物治療的患者,強烈建議進行定期隨訪,以便由專業醫生對其病情進行準確評估,并根據需要調整治療方案。
為了保證診斷的準確性,目前診斷心肌橋一般采用冠脈CT血管造影(CTA)來做初步篩查。
CTA作為一種非侵入性的檢查手段,雖然能評估冠脈情況,但是無法捕捉到冠狀動脈心肌橋的動態壓迫現象。
如果檢查結果顯示,冠狀動脈沒有器質性狹窄,且能看到心肌橋,那么基本上可以確定癥狀是由心肌橋引起的。但如果還存在其他冠脈的狹窄,這時候就需要做冠脈造影(DSA)來明確。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藥物治療能緩解胸痛
對于大部分心肌橋患者而言,如果沒有任何癥狀,且沒有其他危險因素,就不需要治療。
而如果出現心絞痛頻繁發作且癥狀明顯或已確診有心臟疾病的情況,就應該馬上找專業醫生進行診治。
目前,心肌橋雖然還無法達到徹底治愈,不過,通過藥物治療的患者其生活質量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當患者在心絞痛發作時,可借助藥物緩解疼痛癥狀。
β受體阻滯劑,如美托洛爾
通過其獨特的藥理作用,實現了對心率的減緩以及心肌收縮力的降低效果。
這一機制有助于降低收縮時冠狀動脈的壓迫力,從而達到舒張期充盈時間延長的目的,進而延長冠狀動脈血流灌注量的充盈時間。
這一系列的生理效應有助于改善心肌的供血狀況,并有效緩解相關癥狀。
2. 非二氫吡啶類鈣通道阻斷劑,如地爾硫卓類、維拉帕米類(Verapami)
作為一類藥理特性顯著的藥物,非二氫吡啶類鈣通道阻斷劑也具有負性變時、變力作用。
該藥對心肌橋患者的治療效果顯著,特別是對因支氣管哮喘等特定禁忌證而不能使用β受體阻斷劑的患者治療效果顯著,已成為治療的有效選擇。
另外,對于心肌橋誘發的冠脈痙攣,非二氫吡啶類鈣通道阻斷劑也能有效緩解,給予患者較為全面的治療支持。
圖片來源:Pixabay
醫生提醒
當前,醫學界普遍認為,心肌橋患者相較于其他人群,更易導致近端血管發生動脈硬化,即冠心病發病率較高。
因此,為降低動脈硬化的風險,建議此類患者積極采取健康飲食措施。
另外,要避免生活中誘發加重的因素,包括飲酒、吸煙、使用興奮性藥物或飲品、情緒激動、過度勞累、突擊運動及劇烈運動導致功能性運動儲備不足等引起冠脈痙攣的因素。
文 | 趙逸辰、黃曉莉
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心內科護師
指導專家 | 沈成興
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心內科主任、主任醫師
編輯 | 周霄
審核 | 葉海霞
監制 | 李文井
醫學支持 | 上海醫學會科普專科分會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