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牟家院村里的戲劇節:一周城市生活
九年前,藝術專業畢業的返鄉青年牟昌非在老家山東省濰坊市寒亭區牟家院村的梨園里辦了個鄉村戲劇節。從此,每年的春秋兩季,戲劇節都會在牟家院村的角角落落上演,到今秋已經是第十七回。
在鄉村空間依靠一個人的力量辦起來的戲劇節,和在劇場或烏鎮、阿那亞等地發生的戲劇節有什么不同?鄉村與戲劇內容能否產生互動?本期回顧,我們邀請同是濰坊人的劉承臻,作為研究者和寫作者,他不僅回顧了本次秋季戲劇節的點滴,也從專業視角出發,試圖厘清鄉村戲劇節之于國內戲劇版圖的別樣意義。
近期回顧
第十七回鄉村戲劇節的最后一晚,牟家院村,中秋前夜,我跟一些剛認識兩天的朋友來到牟家院小學,準備好馬扎和花生——有一出戲即將上演。演出場地所在的這座小學,已因生源匱乏等原因而剛剛關閉。中途,我從小學中溜出來,也看到一些觀眾離開。第十七回鄉村戲劇節,就這么過去了,不溫不火。
戲劇節的演出場所,充滿了鄉土氣息。
村里的街道也是演出的場所,吳德章的儺戲正在演出。
濰坊的鄉村戲劇節在2016年由北京返鄉的牟昌非發起,一年兩回。雖然我同是濰坊人,也從事戲劇相關的研究工作,但相關消息還是從其他從業者那里第一次聽說。雖然是同鄉,但也隔著幾十公里,在這里,我同樣被作為客人招待。
戲劇節所發生的牟家院村,和無數北方村莊的樣貌沒有什么差異。牟昌非在村子里設立了廟前劇場、城劇場、崖劇場等七個劇場,位于文化廣場、集市等地,有的劇場甚至設立在村里的墓地上。名為劇場,其實都是閑置的空地;任何一塊允許集聚觀眾的地方,都可以是劇場。
十幾回中的劇目,幾乎都來自外來劇團,他們在戲劇節招募期間進行報名和駐地創作,既有學生劇團,也有較為成熟的當代劇場從業者。一些曾經上演的劇目,現在也常被提及,如廣州肢覺劇場的《蕪——致大地上的無名者》——演出發生在老人們早先祈雨的曬麥場中,演員們念誦在村里田野調查得來的歌謠,這些歌謠已經長久以來不被傳唱,在場年長的村民在現場被表演所喚起,情難自禁地與演員們一同進行著已經陌生的祈雨動作和歌唱。
大多情況下,戲劇節沒有即刻迸發的熱烈和感傷,更“溫吞水”一些。每年兩次,外人涌入再離開,村民、觀眾和牟昌非本人都已習慣。
但2024年發生了幾件事情,讓這回戲劇節特殊了些:年初,鄉村戲劇節作為全國一百個案例之一,入展了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指導,中國美術學院、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主辦的“大地之歌·2024美麗中國紀事”;民間劇團“草臺班”的主導者趙川所編的第142期《今天》雜志中,也收錄了趙川與牟昌非的訪談;濰坊剛剛起步的大風書店作為參與本地文化藝術生態構建的空間之一,為戲劇節帶來了一些創作者。
但專程慕名而趕來的“戲迷”,可能會在這里有些失望。制作精良的“大戲”是不可能發生的,前來的劇團大半是稚嫩的,帶著練習和實驗的影子。牟家院小學的院子里,演員在賣力地表演著,因為種種原因,觀眾基本無法聽到演員所說的內容。在演出場地不遠,我聽到一位年長的村民意興闌珊地離開,抱怨聽不清也看不明白,不如回家看電視。這是節日中的沮喪時刻。
村里的老人也趕來湊熱鬧看戲。
過去的幾十年間,中國社會的轉型變化孕育出了帶有強烈現實感的本土小劇場運動,之后,獨立的小劇場創作逐漸被“當代劇場”的美學及其命名方式接管,整套的圍繞當代劇場的展演、批評、研究與觀眾市場成形。2010年以后,一系列接通國外當代劇目的戲劇節推動了劇場形態的迭代,同時也伴隨著對當代性/同時代性(contemporaneity)的焦慮——我們似乎強烈地懷疑自己不夠“當代”。
這里說的“戲劇節”,往往通過切分出一塊與外部有所區分的迪士尼樂園式的地界運營品牌化的旅游業,但對于劇目的引進功不可沒。其中的隔離性、高昂的票價和住宿費用及消費文化是有目共睹的。在這里,當代劇場的視覺特征和碧水藍天的人造景觀共構為一種形式風格,而當代劇場的不同即在于它的去文本化與視覺性,這是多年以來劇場學界的重要辯題。
大型戲劇節對于“當代”的解讀,使我們疏忽于對自身內部的經驗進行陌生化,關照和認識其中的當代性;從這個角度來看,將本土生發出的另類實踐作為案例進行辨析,或許比偷師一種歐陸劇場的視覺風格更具當代性。
作為一種另類的劇場活動的組織模式,濰坊鄉村戲劇節幾乎沒有成熟劇目,它為何在近年來被“發現”,并在既有的戲劇生態中成為一個復雜案例?對于在此發生的劇場演出,既有的任何劇場美學標準是否適用?它其中是否存在著一種新的觀視關系,新的共同體?
戲劇《鞋帶》選擇在村里的一處空地演出,道具也只有一套桌椅,這是該劇的主創人員。
對這些問題,我沒有十足的把握。戲劇節期間,牟昌非的家一直大門敞開。牟昌非的父母和朋友負責所有人的飲食:大餅,雞蛋,簡單的大鍋菜,大醬,本地的蘿卜……劇團的住宿由牟昌非本人安排住在自己或鄉里鄉親的家里;梨園有收成時,會拿結的梨子給相關人家“打聲招呼”,請多擔待。
每年有固定的參與者,也會多出一些牟昌非也不認識的朋友。如果你愿意,可以在戲劇節活動的空隙和所有人閑侃。這個以姓氏冠名的村子,三天兩頭有客人來到牟昌非家的院子,他作為主人進行招待,供客人留宿,再送走。這似乎是一個基于主客關系的戲劇節,觀眾在這里將被拖入一場農村的宴席,一切都基于禮物和友誼——無關于服務業和旅游業,只有旱廁可以選擇。
諸多關于鄉村藝術實踐討論中,實踐者與本地人之間的某種和諧理想的互融關系被反復提起,成為一種作繭自縛的道德律令,但我在鄉村戲劇節所經驗到的主客關系,更多有關于“好客”,而非這種互融。在歐陸的哲學家那里,好客(hospitality)是敞開家園的門——“我必須無條件地歡迎他者”(德里達語)。在牟家院,我感到自己始終是客人;鄉村戲劇節,或許是牟昌非一個人的戲劇節。
牟昌非的媽媽孫瑞芹負責燒水、做飯,照顧大家這幾天的生活。
我們對于鄉村的藝術實踐總被各種倫理詰問所圍困——表演給誰看?是否真正地實現了在地性,完成了與本地觀眾的和結合?就這種角度而言,鄉村戲劇節不一定總是成功的。幾年戲劇節下來,村民已經習慣于外來的參與者,對戲劇節期間發生的任何奇怪的事情都不再新鮮。
第十四回戲劇節中,一位創作者的作品需要村民的參與,即使已經提前約定好,但村民仍以臨時打工為由食言,這并不矛盾于村民對于客人的熱情。這種特殊的關系正在形成,它使我們重新思考集體與個人,以及鄉村和實踐者之間的關系,而不被一種想象中完美的參與形式所遏制。
晚上,伴隨著《眾望所歸》的落幕,第十七回鄉村戲劇節閉幕了。
牟昌非通過村里的廣播,通知村民來看戲。
在牟家院小學演出的那天晚上,牟昌非用村里的喇叭進行廣播,村民們再次相聚在這個空間里。這里已經不再是一個小學,或許短時間內也不會再啟用。孩子們在小學的娛樂設施上翻上翻下,大人出于安全考慮對他們警告,村民們交談的聲音有時甚至影響到演出。一位從山東另一個地區趕來的參與者用山東快書的形式為這場戲進行開場:
“牟家院,牟家院,
來了一群門外漢;
門外漢要把戲來演,
哎呀,沒法看呀沒法看。
來了,只知道吃飯,
吃飽了飯又沒事干;
你問他在村里轉悠什么?
哦哦哦,他說他忙著添亂
——不是不是,是找靈感!
靈感找沒找到不清楚,
小賣鋪去了好幾遍。
遇到一位老大爺:老大爺,這件事您怎么看啊?
——啊?
這件事你怎么看?
——哦,我今年八十五歲半!
這群人也很專業,
排了個話劇來表演;
什么人來演話劇啊?
一問專業,電氣焊。
見了小雞追小雞,
見了小狗,追得小狗滿村轉;
你說說,我可沒說這個人是導演。
別的我也不說了,
抓緊看完抓緊散。
來都來了不是?
抓緊看完抓緊散!
這段插科打諢的表演對我來說似乎更準確地描述了戲劇節中里的各類關系。對村民來說,這出戲的發生可能僅僅是讓大家擁有了另外一個聚在一起的契機。我想,這兩天對村民也絕非是如同對于參與者們來說的“節日”,這幾乎是再平常不過的兩天——但在這兩天,似乎村子變得不一樣。既不是節日,也不是日常,這里發生的是劇場:一些新的關系在其中產生了。
在牟家院小學臨時設立的劇場中,村民和參與者互相自足地相處在同一個空間,習慣著對方的存在,孩子們分享零食,即使沒有絕對“融入”,即使不溫不火。不做長遠規劃,但又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這一回之后,還有下一回,就像牟昌非經常提到的村民常說的那句話——“那幫子人又來了!”
(文/劉承臻 研究者、寫作者、策展人;供圖/牟昌非)
本周主題推薦
書|《鄉村里的中國》
鄉村是整個中國的抹不去的底色。著名攝影家、紀錄片導演焦波帶領團隊在山東沂蒙山革命老區沂源縣杓峪村駐扎373天,拍攝了榮獲20多項大獎的紀錄片《鄉村里的中國》。本書是對該片拍攝歷程的詳實記錄,向讀者展示了影片拍攝的緣由、困難、進程、人物沖突等豐富的背后細節。
書|《我的皮村兄妹》
本書是對皮村文學小組諸位成員的人生故事展開全景式描繪的非虛構作品。是對當下勞動者文學、新工人文學的一次整體性書寫。作者袁凌是著名作家、調查記者,亦是皮村文學之家的志愿者之一。 他用七年時間,多次進入皮村生活,在深度了解十多位工友從務工到成為文學創作者的命運轉折過程后,完成本書。
書|《拉魂腔》
小說以位于淮河“洪水走廊”上的癱子村為背景,展示了淮河流域豐富幽深的鄉村文化。作者把村莊的搬遷與民間戲曲拉魂腔的復興交織在一起,展現了三代拉魂腔藝人愛恨糾纏的人生歷程。
書|《鄉村社會關鍵詞:進入21世紀的中國鄉村素描》
本書是賀雪峰先生對20多個省的鄉村所做的調查。40多篇精短的調查筆記,呈現出進入21世紀以來中國農村的真實狀況。
活動推薦
上海·圓桌|“道達里”的朋友圈
詳情請關注 雄大設計港微信公眾號
上海·講座|熊月之:上海開放傳統與城市品格
詳情請關注 講座圖書館微信公眾號
上海·新書分享會|《什么是法律人類學》:生活之法常青
詳情請關注 建投書局客微信公眾號
上海·分享會|《每一個女人》對談沙龍:“What Everywoman says——in Theatre”
詳情請關注 yiyi聯合主理沙龍微信公眾號
上海·讀書會|難以捉摸的百年,我們選擇記敘此時此刻的真情
詳情請關注 上海上生新所 蔦屋書店微信公眾號
上海·展覽|周仰攝影展:還溯幽光
詳情請關注 上海kubrick庫布里克微信公眾號
上海·展覽|地方與講述——首屆中國當代影像藝術年鑒展
詳情請關注 上海多倫現代美術館微信公眾號
上海·展覽|上海1920—1945: 煙斗、松香與賦格曲
詳情請關注 德國駐上海總領事館文化教育處微信公眾號
廣州·活動招募|添把椅子:參與式討論
詳情請關注 新造空間微信公眾號
成都麓湖·十月主題周|地方的形成:城市與媒體
詳情請關注 LOOKFOR編輯部微信公眾號
武漢·展覽|《翰林計劃》王翰林個展
詳情請關注 武漢影像藝術中心微信公眾號
臨海·講座|追認一門母語
詳情請關注 臨海不臨海微信公眾號
(如果您想聯系我們,請發郵件至dongyl@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