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社區營造”火了,然后呢?
原創 RQ RQ商業觀察室
在對「社區」持續關注一年后,我的個人觀察總結。
撰文丨銳裘
“作為一個商業觀察媒體,你為什么這么關心社區?”
這是上周末在第二屆新華社造大會上,一位朋友問我的問題。
一年前,我曾經發表過一篇名為《「社商+社造」會是未來城市商業的一個重要解法嗎?》的文章,契機在于我當時以分享嘉賓的身份參與了大魚營造主辦的第一屆新華社造大會的主論壇。
作為始終關注實體商業多樣性的觀察者,RQ堅信“線下”的力量,無論在哪個城市、地區都是最重要的場景,它關乎著人和人之間的關系紐帶,而商業是聯結彼此的媒介。其中,“社區”作為城市最小單位,是離人們的日常與附近最近的場景,自然發揮著巨大的潛力。
一年前的第一屆新華社造大會
這在某種程度上解答了那位朋友提出的問題,同時這也開啟了我對“社區永續經營”探索的起點——事實上,這也是我給自己的個人命題:屬于上海未來的社區,如果將營造和商業經營結合,會是如何的?
于是,接下來的一年里,我帶著商業視角,去到不同場合,與來自各個領域的伙伴,發起不同規模、主題的討論論壇,來聽取不同領域的人對“社區”的理解、觀點和實踐。
瓶行宇宙大會:
讓非標商業與社會創新對話
《瓶行宇宙》大會 @莫干山
夏至,在公益企業bottledream的《瓶行宇宙》大會里,我作為三天大會里唯一一場商業分論壇「社區·在地·可持續經營」的召集人,邀請了蟠龍天地、天目里、麓湖CPI、莫干·庾街的主理人來參與討論。
這四個當下炙手可熱的非標型商業,如果從產品屬性上看,地緣位置、客群吸引、商業模型、運營模式,商業體量……幾乎完全不一樣。但他們都無一例外地都在談論——社區。
這也許是第一次讓非標商業走出行業,與其他行業的人對話溝通。大家坐在一起討論社區,討論非標準化的主理人商業如何健康運營,強調自身在地性和內生性時,任何人都會想到一種在地身份認同,主動構建自己的社區,探索人與人、人與自然的豐富聯結——無論從何種語境出發,都會導向一點,個體對社區,其實如此重要。
>>閱讀更多:蟠龍天地、天目里、麓湖CPI是如何看待「社區·在地·可持續」的?
未來幸福社區:
由商業轉向個體幸福,社區如何構建?
《瓶行宇宙》大會后,我又和另一個伙伴未來學家俱樂部共同策劃了以“幸福人居”為主題的小型討論活動,這場的討論與“生活里的社區”有關。
四位嘉賓分別代表了藝術家、建筑設計師、內容創業者、社區營造專家去分享自己心中的“幸福社區”是什么樣,會發現無論是西方國家還是中國,大城市的社區活力幾乎只會出現在具有歷史人文沉淀的老城區。而在聊到上海時,每個分享者幾乎都不約而同地提到了同一個地方:新華街道。
而當社區不被高度定義和規整的規劃時,社區空間的多重混合型才能觸發更多東西從縫隙中生長。
而“人人都愛的新華”,今年恰好是它的100歲生日,隨著第二屆社造大會的發聲,它也在繼續悄然生長中。
2024 新華·社造大會:
回到附近,構建日常
剛剛結束的第二屆新華社區營造大會中,我再次作為議題召集人和大家討論“社區和個體”。
回到附近,去構建日常。
這是幾乎每個想要做地方社區建設的人心中的原動力,那下一步緊接著的問題就是:如何構建?
作為觀察者,我總是像一個局外人一樣看待“社區”課題里各方的態度,這也給了我一個更為客觀中立的視角,于是我很快就觀察到一個特別有趣的現象:
帶著經營背景的商業運營人,試圖把社區營造當做方法,以完成社區經營的入局;
而更有居民視角的社區營造者,則逐漸擁抱經營,從共建到思考社區的商業性。
這兩者原本處在社會結構的兩端,只是因人們對真實生活的回溯,對社區的重新審視,讓原本的兩端慢慢向中間靠攏,而在今年,兩者均開始向前了幾步。
境外游學:
看見香港社區的Placemaking
去另一個城市游學,看見他們的向前一步,是十分滿足的事情。今年我們的游學項目繼續進行著,并來到了文化和語言上都更近的香港。
5天滿滿當當的在地考察,看見香港本地每一個機構、成員們的誠意和熱情,讓我們感受的體悟,都遠高于外界認為的“行業交流”,不少團友也因此對這里產生了新的認識,重新理解這個地方的文化和這里的人。
香港更愿意把「社區營造和經營」的課題稱為「地方營造Placemaking」,并非基于物理空間的場景打造,而是深耕于一個地方的營造,包括舊空間修復后的使用性,如何梳理出為當下及未來社區可用的新制度,當然還包括更重要的,社區和居民關系的關系重建。
關注社區,與每個人有關
以上就是我個人近一年對【社區】的探索,這趟旅程是沒有終點的,它依然還將繼續。
對每個個體來說,購置一套房已然不是必要條件,社區已不存在獨一性,但已經完全有能力憑借自己的價值觀來選擇自己的理想社區,也因此,共同經營社區,參與社區變得尤為重要。所以:
只要社區存在,就一定與在地有關,跟其能否有一定的可持續有關;一旦可持續的模式破滅,消亡的也許是與一群人的關系,以及與在地的關系。
最終,當每個空間(無論其是商業操盤還是自生長)都在強調自身在地性和內生性,我們就會不由想到一種在地身份認同,主動構建自己的社區,探索人與人、人與自然的豐富聯結。
學會做一個有公民意識的成年人,這也許是我們進入“營造”的首要功課。
今天的上海,新一輪城市更新才剛剛開始。真正為生活、居民關系而建的更新,自下而上的營造,也許都會在未來的某一天成為大部分市民的共識。
*無論你從事什么領域,只要對“地方營造”、“社區永續經營”話題感興趣,都歡迎隨時后臺留言說出你的見解、觀察,或是困惑,有機會我們可以一起探索社區的未來。
原標題:《“社區營造”火了,然后呢?》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