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深化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深化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
(2024年10月12日)
產業工人是工人階級的主體力量,是創造社會財富的中堅力量,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建設制造強國的骨干力量。為推動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走深走實,現提出如下意見。
一、總體要求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工人階級和工會工作的重要論述,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堅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階級的根本方針,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堅持系統觀念、問題導向、守正創新,深化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團結引導產業工人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發揮主力軍作用。
主要目標是:通過深化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思想政治引領更加扎實,產業工人聽黨話跟黨走的信念更加堅定,干事創業的激情動力更加高漲,主人翁地位更加顯著,成就感獲得感幸福感進一步增強;勞動光榮、技能寶貴、創造偉大的社會氛圍更加濃厚;產業工人綜合素質明顯提升,大國工匠、高技能人才不斷涌現,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產業工人隊伍不斷壯大。力爭到2035年,培養造就2000名左右大國工匠、10000名左右省級工匠、50000名左右市級工匠,以培養更多大國工匠和各級工匠人才為引領,帶動一流產業技術工人隊伍建設,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提供有力人才保障和技能支撐。
二、強化思想政治引領,團結引導產業工人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
(一)持續強化產業工人隊伍思想政治工作。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推動黨的創新理論在產業工人中落地生根,結合實際做好網上思想政治引領,持續抓好主題宣傳教育,開展普遍輪訓。鼓勵支持大國工匠、高技能人才參加國情研修,鼓勵支持產業工人參加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工程,深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筑牢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
(二)加強產業工人隊伍黨建工作。加強企業黨組織建設。加強新經濟組織、新就業群體黨建工作,及時有效擴大黨的組織覆蓋和工作覆蓋。持續解決國有企業黨員空白班組問題。加強在產業工人中發展黨員,注重把生產經營骨干培養成黨員。
(三)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做實“中國夢·勞動美”主題宣傳教育。在勞動模范、五一勞動獎章、青年五四獎章、三八紅旗手等評選工作中,加大對產業工人的宣傳力度。深入開展“勞模工匠進校園”行動,把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納入大思政課工作體系,支持在大中小學設立勞模工匠兼職輔導員,在職業學校(含技工院校,下同)開設“勞模工匠大講堂”,在高等學校設立勞模工匠兼職導師。組織開展勞模工匠進企業、進社區、進機關宣傳活動。
三、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保障產業工人主人翁地位
(四)落實產業工人參與國家治理的制度。落實保障產業工人主人翁地位的制度安排。組織開展黨的代表大會代表和委員會委員、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群團組織代表大會代表和委員會委員中的產業工人教育培訓。引導產業工人依法行使民主權利,有序參與國家治理、社會治理、基層治理。
(五)完善企業民主管理制度。健全以職工代表大會為基本形式的企事業單位民主管理制度,涉及產業工人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項必須依法依章程經職工代表大會審議通過。堅持和完善職工董事、職工監事制度,深化廠務公開,積極利用數字技術為產業工人民主參與提供更為精準便捷的服務。
(六)健全勞動關系協商協調機制。全面落實勞動合同制度,推進集體協商和集體合同制度。建立健全各級協調勞動關系三方委員會,發揮國家協調勞動關系三方機制、地方政府和同級工會聯席會議制度作用,把推進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列入重要議程。完善基層勞動關系治理機制,提升勞動關系公共服務水平,開展全國基層勞動關系公共服務站點標準化工作。推進區域和諧勞動關系高質量發展改革創新試點。積極推進行業、企業和工業園區構建和諧勞動關系。
(七)加強對產業工人主人翁地位的宣傳引導。主流媒體要加大對產業工人主人翁地位的宣傳力度,創作出版、制作播出更多反映產業工人風貌的優秀文學藝術、網絡視聽和影視作品等,營造崇尚勞模、尊重勞動、尊崇工匠的社會氛圍。
四、適應新型工業化發展需求,完善產業工人技能形成體系
(八)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加快構建職普融通、產教融合的職業教育體系。堅持以教促產、以產助教、產教融合、產學合作,培育一批行業領先的產教融合型企業,打造一批核心課程、優質教材、教師團隊、實踐項目。實施現代職業教育質量提升計劃、職業學校教師素質提高計劃,支持大國工匠、高技能人才兼任職業學校實習實訓教師。提升辦學條件和教學能力,創建一批具有較高國際化水平的職業學校。
(九)加大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力度。健全產業工人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為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培養急需人才。大力實施技能中國行動、職業教育現場工程師專項培養計劃、青年技能人才鍛造行動,全面推進工學一體化技能人才培養模式。
(十)落實企業培養產業工人的責任。構建以企業為主體、職業學校為基礎,政府推動、社會支持、工會參與的技能人才培養體系。鼓勵大型企業制定技能人才發展戰略,健全產業工人培訓制度,積極開展公共職業技能培訓。企業按規定足額提取和使用職工教育經費,確保60%以上用于一線職工教育和培訓。發揮工會系統、行業協會、社會培訓機構作用,幫助中小企業開展技能培訓。
(十一)促進產業工人知識更新和學歷提升。實施產業工人繼續教育項目,鼓勵更多高等學校、開放大學開設勞模和工匠人才、高技能人才學歷教育班、高級研修班,舉辦勞模工匠創新培訓營,持續深化勞模工匠、高技能人才境外培訓和國際交流活動。發揮國家各類職業教育智慧教育平臺作用。打造全國產業工人智能化技能學習平臺。充分發揮工人文化宮等社會公益陣地作用,向農民工、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提供普惠制、普及性技能培訓服務。
五、健全職業發展體系,促進產業工人成長成才
(十二)暢通產業工人向上發展通道。建立以創新能力、質量、實效、貢獻為導向,注重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培育和職業道德養成的技能人才評價體系。把大國工匠、高技能人才納入黨管人才總體安排統籌考慮,支持各地將急需緊缺技能人才納入人才引進目錄。深入實施職業技能等級認定提質擴面行動。健全“新八級工”職業技能等級制度。
(十三)貫通產業工人橫向發展機制。引導企業建立健全產業工人職業生涯指導計劃。推進學歷教育學習成果、非學歷教育學習成果、職業技能等級學分轉換互認。建立職業資格、職業技能等級與相應職稱、學歷的雙向比照認定制度,健全專業技術崗位、經營管理崗位、技能崗位互相貫通的長效機制。
六、維護勞動經濟權益,增強產業工人成就感獲得感幸福感
(十四)提高產業工人經濟收入。堅持多勞者多得、技高者多得、創新者多得,進一步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完善產業工人工資決定、合理增長、支付保障機制,健全按要素分配政策制度。多措并舉推動企業建立健全基于崗位價值、能力素質、創新創造、業績貢獻的技能人才薪酬分配制度,以提高技能人才薪酬待遇為重點開展工資集體協商,探索對大國工匠、高技能人才實行年薪制、協議工資制和股權激勵等。指導有條件的地區發布分職業(工種、崗位)、分技能等級的工資價位信息。
(十五)加強產業工人服務保障。建立以社會保障卡為載體的產業工人電子檔案,實現培訓信息與就業、社會保障信息聯通共享、服務事項一網通辦。督促企業與產業工人簽訂書面勞動合同。嚴格規范勞務派遣用工,保障勞動者合法權益。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完善勞動爭議多元處理機制,妥善化解勞動領域矛盾糾紛。強化勞動保障監察執法,加強與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聯動,依法糾治勞動領域違法侵權行為。
(十六)有效維護產業工人安全健康權益。壓實企業安全生產責任,實施高危行業領域從業人員安全技能提升專項行動,發揮職工代表大會對企業安全生產工作的監督作用。加強對高危行業建設項目的勞動安全保護。加強職業病防治。督促企業依法落實工時和休息休假制度,健全并落實產業工人療養休養制度,促進產業工人身心健康。
(十七)做好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維權服務工作。研究推動新就業形態領域立法。全面推行工會勞動法律監督“一函兩書”,加強對平臺企業和平臺用工合作企業的監管。積極做好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建會入會和維權服務工作,暢通訴求表達渠道,解決急難愁盼問題。健全靈活就業人員、農民工、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社保制度,擴大新就業形態勞動者職業傷害保障試點。推動平臺企業建立與工會、勞動者代表常態化溝通協商機制。
七、搭建建功立業平臺,發揮產業工人主力軍作用
(十八)深入開展勞動和技能競賽。圍繞重大戰略、重大工程、重大項目、重點產業,廣泛開展各層級多形式的競賽活動。持續辦好各級各類職業技能賽事活動。支持企業開展形式多樣的勞動競賽、技能比武,不斷激發產業工人投身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
(十九)激發產業工人創新創造活力。鼓勵產業工人立足工作崗位、解決現場實際問題,廣泛開展面向生產全過程的技術革新、技術創新、技術攻關、技術創造和小發明、小創造、小革新、小設計、小建議等群眾性創新活動,完善發揮企業班組作用的制度。引導和支持大國工匠、高技能人才參與重大技術革新、科技攻關項目。加強產業工人創新成果知識產權保護,做好產業工人申報國家科技進步獎等工作。
(二十)發揮勞模和工匠人才的示范引領作用。加強勞模工匠創新工作室、技能大師工作室、職工創新工作室、青創先鋒工作室等平臺建設。推動在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中加強創新工作室建設。鼓勵發展跨區域、跨行業、跨企業的創新工作室聯盟。實施“勞模工匠助企行”,促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發展。
八、壯大產業工人隊伍,不斷鞏固黨長期執政的階級基礎和群眾基礎
(二十一)穩定制造業產業工人隊伍。支持制造業企業圍繞轉型升級和產業基礎再造工程項目,實施制造業技能根基工程和制造業人才支持計劃。統籌推進制造業轉型升級和保持產業工人隊伍穩定,支持和引導企業加強轉崗培訓,提高產業工人多崗位適應能力。
(二十二)大力培養大國工匠。實施大國工匠人才培育工程。持續辦好大國工匠創新交流大會暨大國工匠論壇。加強巾幗工匠培養,充分發揮作用。廣泛深入開展工匠宣傳,在全社會大力弘揚工匠精神,講好工匠故事,按規定開展表彰工作。
(二十三)吸引更多青年加入產業工人隊伍。加強政策支持和就業指導、就業服務,搭建校企對接平臺。改善工作環境和勞動條件,豐富精神文化生活,增強制造業崗位對青年的吸引力。搭建產業工人成長發展平臺,引導更多大學生走技能成才、技能報國之路。
(二十四)把農民工培養成高素質現代產業工人。圍繞產業轉型升級,加強對農民工的技能培訓,廣泛實施求學圓夢行動。促進農民工融入城市,進一步放開放寬城市落戶政策,促進進城農民工平等享有城鎮基本公共服務。加大公益法律服務惠及農民工力度,保障合法權益,促進穩定就業。
九、加強組織領導,合力推進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
(二十五)強化組織保障。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加強對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的組織領導,強化統籌協調,結合實際抓好本意見貫徹落實。各級工會要牽頭抓總,各級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組織推進機構要加強分類指導,推動形成工作合力。推動促進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方面的立法。
(二十六)發揮企業作用。強化國有企業政治責任,充分發揮中央企業和地方大型國有企業帶動作用。支持民營企業更好履行社會責任。鼓勵企業將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情況納入企業社會責任報告、可持續發展報告。發布推進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藍皮書。對推進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成效顯著的企業,各級黨委和政府以及工會等按規定予以表彰和相應政策支持。
(二十七)健全社會支持體系。加大對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的宣傳力度,營造濃厚社會氛圍。建立產業工人隊伍數據統計、調查、監測體系。加強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課題研究。
來源:新華社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