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我們在北京修長城
長城,中國人的精神圖騰。
著名記者、散文家梁衡曾在文章中提到過一位守護長城的老兵。他問老兵建設長城保護站的緣由。這位老兵說,自己曾是營教導員,給戰(zhàn)士講課,總說軍隊是長城,退下來后回到了長城腳下,看著這些殘破的戍樓土墻,心里說不清是什么味道,就想保護長城。
總長2.1萬公里的長城,穿越我國15個省區(qū)市。然而,經(jīng)過千百年風雨,很多段落出現(xiàn)了磚石脫落、墻體開裂或坍塌等情況。2006年至2011年,國家文物局曾第一次在全國范圍系統(tǒng)進行長城資源調(diào)查,結果顯示,總長2.1萬千米的長城,保存較好的不到10%。
位于北京懷柔區(qū)的箭扣長城 周旭輝 攝
40年前,鄧小平、習仲勛等領導同志為首都一些單位發(fā)起的“愛我中華 修我長城”活動題詞,激發(fā)了海內(nèi)外中華兒女保護長城的熱情。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長城文化價值發(fā)掘和文物遺產(chǎn)傳承保護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指導推動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今年5月14日,習近平總書記回信勉勵北京市八達嶺長城腳下的鄉(xiāng)親們。
這些年來,長城邊的“老兵”們,正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在不同的段落用自己的方式守護著。在“愛我中華 修我長城”題詞40周年之際,我們走近那些守護著長城的“老兵”,親眼見證著他們?nèi)绾斡靡淮u一石,讓中國人的精神圖騰越發(fā)堅固、厚重。
修長城的人,從沒帶家人上過長城
北京懷柔區(qū)雁棲鎮(zhèn)的西柵子村,站在山下往上望,慕名已久的箭扣長城“不知所蹤”。作為北京市懷柔區(qū)文物管理所長城修繕技術顧問、箭扣長城五期修繕項目技術指導,程永茂朝最遠的那個山頭指了指:那兒,正北樓,第五期修繕項目的起點。順著手指的方向,我們才看見,11米多高的敵樓,此時如米粒般大小,貼在山尖尖上。再仔細看,敵樓的兩側,起伏蜿蜒的灰色城墻若隱若現(xiàn)。
從山腳往上看,正北樓如米粒般大小 陳雷 攝
“要一直爬到那兒去嗎?”
“徒步3公里,爬升400多米,腳程1小時10分鐘,行不?”
看著68歲的程永茂說得輕松,我們滿口應承。沒想到,才跋涉了20分鐘,我們就喊住越來越遠的程永茂告饒。
“這就休息了?才剛開始爬坡呢!”程永茂回頭看著我們。400多米的高度,比想象中難走的多。山里沒有專門鋪設的步道,都是靠修長城的工匠和騾子,一步一步踩出來。路上,騾子糞、泥土和碎石混雜,凹凸不平,狹窄處僅允許一人走過。因為前一天下過雨,泥土路變成了泥漿路,上坡如同上滑梯。這20分鐘,我們屢次滑倒。
泥濘的山路 陳雷 攝
這樣的路,程永茂和長城上的工匠已經(jīng)走了8年。那是箭扣長城此前四期修繕的持續(xù)時間。年事已高的他,至今還每周至少得來一次,最多的一周,來了6次。我們眼中步履維艱的山路,只是他們的日?!巴ㄇ凇?。
當然,也不是沒有摔過。66歲那年,程永茂也是帶著記者上山,不小心滑倒恰好被鏡頭給記錄了下來。后來,一家人在電視機前看那次采訪,片頭剛放到程永茂滑倒,妻子立刻關掉了電視機。一家人沉默了2分鐘,兒子才打破平靜:“爸,你別干了。”
“放心吧,我知道我的體力條件,我喜歡這個工作,會注意安全的。”勸解在又一陣沉默中不了了之。
算算時間,從2004年接手黃花城長城修繕項目開始,他已經(jīng)修了20年的長城,累計修繕2萬多米。20年里,程永茂卻從來沒帶過家人上長城,他不怕苦累,卻怕的是家人看到了他的工作環(huán)境,不讓他再上山。
然而,程永茂說,這都不算難。邊爬山,程永茂邊和我們說起了真正的難:
用水難。山上沒有水源,要用多級高壓泵通過管道將水送上山。因此,長城修繕每年的施工時間,只有4至10月,其他時間天太冷,水管會凍上。
上山途中 陳雷 攝
運料難。修繕長城的城磚、白灰等,需要騾子駝上山,一天要趕三趟。這還不算,騾子只能把物料送到長城根,還得由工人背兩三百米才能到修繕點。為什么?就是怕騾子把長城給踏壞了。長城一塊青磚26至30斤,盛夏時節(jié),工人們穿得單薄,運完料,后背常常被磨出血。
施工,更難。在半殘的長城上,拆砌城磚垛墻,腳邊就是險峻的陡坡。而且,五期修繕遵循的是“最小干預”原則,用的幾乎都是長城原有的舊磚,這就要求工匠用“繡花功夫”去修補。為此,箭扣長城上的工匠,都是有著10多年修長城經(jīng)驗的老手,既有經(jīng)驗,又能吃苦。
遠超預計時間,我們終于抵達修繕點,親眼目睹了這種“難”。瓦匠趙師傅正在墁地。腳下的地面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方磚脫落的情況,趙師傅從被整理的舊方磚中挑出完整一塊,用尺子量了量,加上白灰小心將方磚補墁下去,填補空缺。每塊磚,趙師傅都要提前量好尺寸,對號入座,如此往復?!斑@塊磚一定要錯開十字縫,這樣和原來的協(xié)調(diào)。”程永茂在一旁叮囑。
趙師傅正在墁地 陳雷 攝
“68歲了,你要修到什么時候?”年近古稀,程永茂常被問到這個問題,答案總是,“只要我還爬得動山”。懷柔區(qū)長城總長65.4公里,開放段不到10公里,程永茂走遍懷柔長城,震撼于古人用血汗筑起長城時的智慧和艱苦,也時常有種責任感,“這些長城不能在我們這代消失,要給后人留下真東西?!?/p>
程永茂介紹修繕細節(jié) 陳雷 攝
更新的理念,讓長城越發(fā)厚重
在長城保護修繕上,程永茂的身影并不孤單。
工整的城墻,威嚴的敵樓,綿延不斷的曲線,是大眾眼里的長城印象。這一印象多來自于北京延慶區(qū)的八達嶺長城。細心的人也許會發(fā)現(xiàn),自1958年首次開門迎客后,八達嶺長城正在慢慢“變長”。去年,八達嶺長城首次開放南城延長線,全長1245米,從南七樓一直蜿蜒至南十六樓半。至此,八達嶺長城的開放長度從最初的1300多米延長到了4986米,創(chuàng)下了新高。
這個長度仍在延長。延慶區(qū)坐擁八達嶺長城、水關長城、古長城等景區(qū),目前正在暢通各段打造全線16.5公里的世界級長城大景區(qū)。今年,延慶區(qū)啟動了大景區(qū)“最后一公里”——八達嶺長城景區(qū)西側64至66號敵臺及墻體的修繕工作,計劃2025年完工?!斑@段長城修完開放后,大景區(qū)能供游客完成穿越的長城就有小20公里?!北本┦醒討c區(qū)文物管理所副所長于海寬說。
于海寬 周旭輝 攝
不僅在延長,而且長城正變得越來越“純”、越來越“厚”。
正如于海寬帶我們走過的64號敵臺附近。粗看,敵臺往左延伸的城墻,馬道已經(jīng)被雜草覆蓋,垛墻已經(jīng)坍塌殆盡,如果不是右側的垛墻仍在,常人很難看出這是一段長城。
敵臺附近等待修繕的長城 陳雷 攝
雖說今年已經(jīng)啟動修繕工作,但是這里幾乎看不出正在修繕的痕跡。于海寬告訴我們,這段長城目前正在做考古挖掘工作。修繕前先考古,這是當前長城修繕理念的一個顯著特點。
在參與長城保護修繕工作已經(jīng)17年的于海寬介紹下,我們對眼前的長城修繕工作,又有了更深的理解。他告訴我們,長城的保護修繕理念大致分為三個階段,從50年代追求還原長城高大宏偉的模樣,到90年代逐漸向局部修復轉(zhuǎn)變,到如今則更加遵循“最小干預”原則,重點從一般性保護變成了研究性修繕。
于海寬指了指我們腳下踩的這10平方米左右的位置告訴我們,此前這里已經(jīng)被荒土掩埋,經(jīng)過考古,人們在這里發(fā)現(xiàn)了59枚明代石雷,并推測出這里曾經(jīng)是個武器庫。
挖掘出石雷的地點 陳雷 攝
這樣的研究,正讓人們對長城的認知越來越清晰,這堵墻也在不斷地挖掘中,日益厚重。于海寬帶我們走進64號敵臺,敵臺內(nèi),有一處較低的“臺階”,但是“臺階”懸空,底下若隱若現(xiàn)兩個用于點火加柴的小口子。于海寬告訴我們,這是一個火炕,通過對火炕里的殘留物做浮選,技術人員可以篩選出其中的有機物,進而分析當時的士兵吃什么,從哪兒來,“這樣的火炕,也是近幾年才在敵臺里發(fā)現(xiàn)的?!?/p>
敵臺里的火炕 周旭輝 攝
同時,考古也方便制定科學修繕計劃,比如坍塌的磚石,以往修繕過程中會當渣土清理,現(xiàn)在不僅成為修繕的原材料,考古人員還會通過觀察分析磚石斷面堆積物的分層,理清長城坍塌的過程和時序,通過分析長城病害的成因、變化趨勢等內(nèi)容,更好制定修繕方案。于海寬的介紹,讓我們不禁想起,程永茂也告訴我們,箭扣長城修繕中,使用新磚的比例越來越少,2016年一期時,新磚比例在30%左右,到了三期,已經(jīng)控制在5%以內(nèi)。我們見到的古長城,越來越純粹。
周旭輝 攝
這些年,于海寬還在做一件事,就是組織參與延慶區(qū)長城保護員的培訓。6年來,他培育了100多名長城保護員,長城之上,有了更多的忙碌身影。
17年過去,于海寬走過的長城變堅固了,修繕理念變先進了,唯有系在長城上的心,從未變過。
無人機數(shù)字化,古長城有了科技加持
“現(xiàn)在起飛,控制參數(shù)再調(diào)試處理一下。”國慶前夕,在延慶區(qū)長城管理處,長城文物保護科科長黎海權正在查看當天的無人區(qū)巡檢長城的情況。2023年起,該處開展了“八達嶺長城無人機數(shù)字化保護管理綜合應用示范區(qū)”項目建設,目前已完成兩個大疆無人機場的安裝調(diào)試,可對八達嶺長城實現(xiàn)無人機巡查。
黎海權查看巡檢情況 陳雷 攝
長城保護修繕,正在迎來數(shù)字手段的加持。一座新的“長城”,出現(xiàn)在了電腦屏幕里。
“以前光靠人力,日常巡檢需要4-5小時,但是現(xiàn)在利用無人機等科技手段,巡檢時間縮短到20分鐘,大大節(jié)約了人的體力?!崩韬嘀钢聊簧系漠嬅娓嬖V記者,八達嶺長城景區(qū)很大,目前開放的部分不到總長度的五分之一,剩下未開放段的長城,道路崎嶇難行,有些點位隔一兩個月才能人工巡護一次。
多年來,無論是刮風下雨還是酷暑,工作人員都要堅持去巡檢,但自有了無人機后,效率大大提升,還提高了對長城的預防等級?!盀榱颂岣哐膊轭l率,一架無人機一天飛10多次。”他說,目前規(guī)劃設計有18條航線,根據(jù)緊急情況,分為長、中、短三個時間段的航線,長的15分鐘,短的是5分鐘,彌補了人力的不足。
一般無人機的飛行高度可以達到300米,但為了更清晰的捕捉一些畫面,巡檢長城的無人機飛行高度卻僅僅在60米左右的高空,速度控制在每秒6米左右。無人機的捕捉功能也各有不同,比如北四樓的設備帶有高清攝像鏡頭,對墻體的監(jiān)測能達到厘米級別,一旦出現(xiàn)裂縫,能拍到十分清晰的畫面;南四樓的設備帶有紅外相機,能夠及時捕捉到高溫點,監(jiān)測火災和火情等突發(fā)事件。
無人機傳回的長城畫面 陳雷 攝
“今年年初,無人機監(jiān)測到一處長城敵臺的外墻出現(xiàn)較大裂縫,我們第一時間派專人去現(xiàn)場勘查?!崩韬嗾f,現(xiàn)在無人機每天固定路線飛行,拍下長城的俯視、側視等角度,并實時回傳,通過數(shù)字化分析和比對,能夠清晰準確地反映裂縫變大的趨勢。有的地方還安裝了北斗衛(wèi)星,對墻體開裂的地方進行溫度、濕度、內(nèi)部機理等維度的實時監(jiān)測,通過每周觀測報告,就能對比判斷出開裂的部位是否發(fā)生進一步的變化,是否容易有發(fā)生開裂,位移程度是否更加嚴重。如此可以科學地制定修繕計劃。
和程永茂的“配置”一樣,黎海權也常常手拿登山杖、背著雙肩包就往山上走去,檢查墻體的病害和險情。在長城腳下工作33年,他學會了給長城保護修繕“劃重點”:春季主要看磚石長城,因為冬天低溫可能會對城墻造成傷害,需要及時修繕;夏季雨水多,要多關注土城墻和烽火臺,避免雨水造成坍塌……“以前保護長城更多的是搶修,但是現(xiàn)在觀念變了,預防性保護修繕更為重要?!崩韬嗑€上查看著無人機傳回的畫面,告訴記者,比如近期雨天較多,無人機就會加大對烽火臺和長城本體的巡查力度,進行預防性保護。
結合高精度的無人機航拍,延慶區(qū)完成了區(qū)內(nèi)26.6公里磚石長城2厘米精度的三維模型,通過這一模型,專家可以在線上實現(xiàn)對墻體病害的分析診療,再論證修繕方案。據(jù)介紹,延慶區(qū)長城管理處還將結合三維建模和全景虛擬現(xiàn)實技術,對長城墻體現(xiàn)狀進行詳細記錄,所有長城相關檔案資料均實現(xiàn)線上、線下雙存儲,實現(xiàn)對長城文物的有效保護。
借助數(shù)字技術,一座座新的“長城”在線上拔地而起:延慶區(qū)內(nèi)總長179.2公里長城,每一段都建立了三維模型,擁有一套完整的“數(shù)字檔案”,為長城保護和活化利用奠定基礎;懷柔的箭扣長城五期修繕項目點,修繕全過程被納入數(shù)字化記錄中,建立起了箭扣五期時序化的數(shù)字場景,為及時發(fā)現(xiàn)施工問題、提升修繕工程科學性提供了有效支持。
在崇山峻嶺間,一段段被精心呵護的長城,也更加清晰、深刻的勾勒出中華文明的重要象征。長城的守護者們,正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的囑托,像守護家園一樣守護好長城,弘揚長城文化,講好長城故事,帶動更多人了解長城、保護長城,把祖先留下的這份珍貴財富世世代代傳下去。
(原題為《我們在北京修長城》)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