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從“不愿轉”到“積極轉”,上海科技成果轉化“破題”
·2023年,上海市高校、科研院所和醫療衛生機構等科研事業單位技術合同成交金額超過180億元,同比增長26.6%;以許可、轉讓、作價投資三種方式轉化科技成果合同金額超過50億元,連續多年位居全國第一。
·“我們的工作歸根結底要么是成果的轉化,比如專利的轉讓,要么是人的轉化如師生創新創業。”上海市教委科研處副處長葛昊在通氣會上表示。
“過去科研人員因國資管理程序復雜,產生了‘不愿轉、不敢轉’的畏難情緒,通過全部賦權,迎來了‘愿意轉、積極轉’的新態勢。”在10月12日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舉辦的媒體通氣會上,上海理工大學技術轉移中心主任廖玉清表示。
據介紹,2023年,上海市高校、科研院所和醫療衛生機構等科研事業單位技術合同成交金額超過180億元,同比增長26.6%;以許可、轉讓、作價投資三種方式轉化科技成果合同金額超過50億元,連續多年位居全國第一。醫療衛生機構成果轉化制度取得制度性突破,2023年上海市醫療衛生機構科技成果轉化合同金額達17.18億元,同比增長77.5%。
此外,2023年11月,上海市科技成果轉化創新改革試點正式啟動,截至目前,39家高校、科研院所和醫療衛生機構參與試點,完成或正在推進的賦權成果98項,轉化金額近8.7億元,推動科研人員自主創業或合規整改的公司50家。
過往在科技成果轉化的探索和實踐中,“不能轉”“不敢轉”“不會轉”成為不少高校科研院所科研人員的心病,上海是如何破解該難題的?
“我們的工作歸根結底要么是成果的轉化,比如專利的轉讓,要么是人的轉化如師生創新創業。”上海市教委科研處副處長葛昊在通氣會上表示。在過去幾年中,上海為推進成果轉化積極采取措施:
一是支持上海高校推進科技成果轉化系統性改革。完善知識產權管理體系,推動職務科技成果賦權改革,提升高校知識產權管理水平。
二是完善高校科技成果轉化服務體系,建立校內項目主動挖掘制度,簡化轉化服務和決策流程,為師生提供便利。
三是建強高校技術轉移中心。組建專業化、復合型的服務隊伍。
四是建強大學科技園。明確科技園服務于高校成果轉化和師生創新孵化的根本功能,建立專業職業經理人團隊,提供多功能一站式、個性化服務等。
五是探索建設概念驗證中心。支持高校自主或借助市場資源探索建設概念驗證中心,開展原理驗證、產品與場景體系驗證、原型制備與技術可行性驗證、商業前景驗證等活動,推動師生創新成果加速熟化。
上海交通大學先進產業技術研究院副院長許文平稱,在人才評價體系上,上海交通大學建立了由體制內外混編的高校成果轉化專員隊伍,首創了高校成果轉化系列高級職稱聘任辦法。此外,構建成果轉化中國資單列管理新模式。職務科技成果在研究階段不作為無形資產,開發階段按賬面價值記賬,轉化后構建和優化國資管理制度和監管機制,保障學校權益并助推企業快速發展。
關于科技成果所有權方面,上海交通大學的做法是學校不再直接持股、其收益可遞延至創業成功后支付。學校通過作價投資、完成人實施、合規整改等“陽光”科創企業175家(不含衍生企業),融資總額超100億元,總體市場估值超1200億元。其中獨角獸企業3家、獨角獸潛力企業4家、小巨人企業4家。
上海理工大學技術轉移中心主任廖玉清稱,上海理工大學相繼發布并實施了《賦權改革管理辦法》《單列管理實施細則》和《技術轉移機構和隊伍建設管理辦法》等一系列文件。賦權改革短短兩個月內,已幫助項目吸引融資1.5億元,其中一個長期難以談下來的投資項目,僅用兩個月時間便完成了1億元的融資。
上海市技術交易所總裁顏明峰表示,接下來將聯合上海股權托管交易中心、高校院所、企業及相關服務機構,加速落地“科技成果+認股權”創新服務案例,推動科技成果轉化高質量發展。
2015年國家發布《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上海市于2017年出臺了《上海市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條例》,并于2017年、2021年先后實施了兩輪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三年行動方案。近日,上海市政府辦公廳發布了《上海市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行動方案(2024—2027年)》,再次聚焦科技成果供給、需求、服務和載體。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