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縣中孩子的出路在哪里|林小英Ⅹ澎湃問吧
“如果你一生做的所有事情都只是為了謀生,你這一生就是個苦役。”
在最近一期《十三邀》中,許知遠采訪北京大學副教授林小英,通過林小英的母校長沙縣第六中學,呈現了中國縣中的縮影。節目中,林小英的眾多言論也引發廣泛爭議,相關視頻和采訪截圖在社交媒體刷屏。
當一名學生問“國內教育是否真的太卷了”,林小英毫不猶豫地回答:“就是。”
當城市中產家庭的教育焦慮愈發受到社會關注時,縣城中學的教育問題卻似乎被忽略了。中國50%以上的學生,在全國2000多個縣接受教育。林小英曾用3年時間,在全國6個省份7個縣域的25所學校進行田野調查,以展現真實的中國縣域教育生態。我國縣域教育的現狀如何?縣中孩子競爭壓力巨大,只爭朝夕、拼命學習的模式之下,會培養出怎樣的學生?縣域教育的出路究竟在哪里?澎湃問吧邀請北京大學教育學院副教授林小英,聊聊縣中孩子的現狀和出路。縣域教育的現狀
@云走過的音樂:可否認為縣城中學的教育模式是學習衡水中學,事實上在很多二線城市的中學,也在采取類似的方式(如全寄宿軍訓制)?城市在學縣城,反而北上的教育方式無法被模仿,因為他們競爭壓力相對小。您認為是這樣嗎?
林小英:以我看到過的縣域內最好的高中的管理模式來看,跟衡水中學大同小異,或者說只是程度不同而已。但衡水模式其實不僅僅是半軍事化的管理,還有教師花大量的時間集體鉆研做題套路,把考試的知識點、做題的套路和應試策略吃得非常透徹,這可能是一些自認為習得了衡水模式的縣中做不到的地方。表面的東西容易套用和模仿,但內功不見得就看明白了。
城市是不是在學縣城,要看怎么理解(以前的)縣域教育的方式。在2001年我們國家實施“農村中小學布局調整”之前,縣域內的學校分布的均衡程度比現在好一些,這些布局實際上是在建國后三十年內完成的,雖然當時的布局不見得是為了盡量把學生送入大學,但客觀上確實為學生就近一些讀書提供了便利。這其實也是中小學教育的基礎性得以維護的重要外部條件。
現在不少城市在布局均衡、對口直升等政策上的努力,可以說是在回歸一些對基礎性的追求。如果這么理解,我贊同你說的城市在學縣城。至于學校內部的課程與教學這兩大教育的核心事項上,倒是還看不出反向學習的跡象。
北上的教育方式能否被模仿,主要看學科教學中的額外補充的學習內容、家庭輔助、社會上能便利使用的公共文化資源、未來出路肉眼可見的多條路徑等方面。競爭壓力方面,我倒是真不認為北上的學生要小。
@澎湃網友NFJ3Y3:由于縣中教育往往管理嚴格,依賴重復刷題和練習,理科相較于文科似乎在這樣的模式中更容易進步和提分。
請問這是否導致了縣中教育有明顯的重理輕文的趨勢?如果是,請問這樣的趨勢會有什么樣的影響,以及是否需要刻意加強縣中的人文素養教育?
林小英:我也跟你有大致同樣的疑問,謝謝你!現在真的是又到了“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氛圍中了。現在的縣域高中里,老師們對學生的學科取向的引導,幾乎是把理科奉為無需思索的首要選項,不論學生的物理是不是從來就沒及格過。認為文科主要靠死記硬背,這也是對學科思維的極大誤會。但為什么會這樣?真的是老師們無知嗎?我覺得也不是,兩個原因:
一是大學專業的招生,申明需要選物理的專業非常多,要物理的專業是不要物理的專業的3倍,從命中率的角度來看,學理科當然會成為首選。
二是現在的中學文科課程,歷史和政治,里面的非學科內容比較多,其實這是相當具有思辨性和邏輯性的科目,可惜這個非常重要的能力,在這兩個科目上不見得能被培養和發揮出來。所以學生們不太愿意學,老師不會把學生指引到選純文科的組合中來,也是他們的理性選擇。
@xiaobo113:縣城的小學,學校公布的課程表一周35節課,其中文化課(語數英)13節,素質課(音樂、美術、書法、科學、信息、道德與法治等)22節。實際上課是文化課31節,素質課只有4節(2節體育1節信息1節音樂)。同時,被占用的美術、書法、體育等課程,卻出現在學校組織的周末收費興趣班中。面對如此這般的素質教育,我們該怎么做?
林小英:不知您說的“我們”,是教師還是家長?這“掛羊頭賣狗肉”的事情,我們大致可以猜測里面有行政監督、學校實際資源不足、校內外灰色地帶等因素共同夾擊的作用。
如果是家長,孩子在學校里主要是文化課,那放學回家后讓孩子多按照自己的興趣玩玩,或者也加點兒量,讓孩子玩出點兒名堂出來。小學階段的美術、音樂之類的,說實話,最主要的不是教什么,而是別去壓制和堵塞就行,這是底線。在這個底線上,給孩子買一些紙筆畫板之類的,亂寫亂畫即可。
音樂也是如此,別搞得那么鄭重,但凡有個智能手機,播放一些不同風格的音樂,隨便上手一搜,什么兒歌、古典、流行、戲曲、rap都放放,跟著哼哼。在這些生活化的場景中,孩子習得的東西不見得比學校鄭重其事地教的要少。
如果是教師,學校這么個搞法,我想,盡量在“文化課”中滲透一些素質課的內容,也是很有空間的。英語課唱唱英文歌,數學課畫一些帶幾何圖形的簡筆畫,語文課學會利用信息技術檢索美文美篇、古典詩詞啥的,都可以試試。
縣中孩子的未來
@橙子靚靚:老師好,從目前的就業形勢看,若非頂級名校,一般考不上一本的學生如果專業沒有優勢,工作也不好找。再加上縣中學生家里也很難幫襯。在這樣的情況下,讓他們中成績沒那么優異的不必非追求高考,完全可以走職業教育道路,這對他們的未來會不會更好?
林小英:未來會不會更好,很難判斷。但現在應該是會更好,不用在高三的時候坐在教室里煎熬,學一些真正的手藝和職業技能,思考一下哪些行業可以讓自己獨立謀生,這是可行的選擇。
其實家長們和學生們并不都是一腦門子只想著讀個純粹紙上談兵的大學,最近這幾年的就業也實實在在地給了我們所有人一個教訓,主動也好被動也罷,有些老路子就是走不下去了,及時轉彎,是個辦法。
至于未來是不是更好,要看怎么比。當然這一切的前提是:中職得真的教學生一些真手藝,別又往普高的路子上走,老師們也別往發文章才能評職稱的路子上拼。
@小屁孩觀察員:縣中孩子除了參加高考,似乎沒有其他向上流動的出路,對于只能考上職高的孩子,您認為他們的機會在哪里?除了高考和打工有沒有別的路子走?
林小英:只能考上職高,如果讀了,就認真讀,總沒有一個學校是故意讓學生學不到東西吧。
如果去打工,以我對富士康的觀察,我在想,如果是我,我會選擇去一個類似的大廠做流水線工人,還是去一個小作坊做一個學徒?我的個人選擇可能是后者。畢竟,人在職場,為人處世待人接物瞅準商機抓住機會,都需要一個真實而全面的場景才能讓自己得到全面的訓練。大廠名頭好聽,但學到的東西太單一了,甚至這些東西一出這個廠區,就一丁點兒用都沒有,越是專門的廠,工人習得的技能越不具備可遷移性。
所以,對于成年門檻前后的孩子來說,如果不是家里馬上需要他/她打工賺一筆來渡過難關的話,還是著眼于學得一技之長為要。
@澎湃網友myMZfm:布迪厄教育質性論對于教育的分流功能總體上是悲觀的,而鄭雅君的《金榜題名之路》似乎印證了這一點,但是否需要注意的是,在2022年隨著張雪峰和考研的知識迅速普及化,布迪厄的教育質性論可能會失效?如近年廣西醫科大學的五+三臨床醫學廣西錄取平均分超過985大學,畢業后三甲醫院醫生作為本地精英的選擇難道就不屬于中高等教育的成功分流成果嗎?前沿理論的研究結論是否還適應這兩年的發展呢?
林小英:我這段時間正在思考這個問題,前些年我花了整整一年半把布迪厄的《區分》讀完了,對于他的社會空間、性情、階層方面的論述,很受啟發,但確實如你所說,這些概念和理論是否適用于當下中國的教育現實?我也有此疑問。
這段時間在讀伯恩斯坦的《階級、符碼與控制》的第三卷,發現伯恩斯坦就認為布迪厄只提出了靜態的區分,但并未把“傳遞”過程說清楚,特別是他反對很多學者所認為的“勞工階層的孩子所在的家庭的語言文化符碼是有缺陷的,所以孩子到學校以后不能很好地適應學校文化”。他認為,由此推出的應該去改造勞工階級的語言文化符碼是不對的,而是應該著力于學校改革,讓學校去深深地懂得和接納勞工階級的孩子帶到學校里來的文化符碼。
所以我們看到當代的精英大學,不論是美國的,還是中國的,從《寒門子弟上大學》和《金榜題名之后》這兩本來看,大學從不認為自己所設置的office hour、社團俱樂部、課堂研討式等有什么問題,解決辦法都落在了讀大學之前不了解這種搞法的人應該去學會和老師套近乎、學會生涯規劃、學會計算水課的利好、學會給自己編排一個哪方面都涂上一筆的簡歷……老實、踏實、含蓄、內向、一步一個腳印、樸素、謙虛等等這些品質和個性都被當做了缺點。所以大學越來越一樣,大學生也越來越一樣。這也是伯恩斯坦抨擊的“文化缺陷理論”在大學里和相應的改革措施中的反映。
真的只能如此嗎?誰該永遠是追趕者?誰被理所當然地認定為引領者?
《縣中的孩子》,作者:林小英,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時間:2023年7月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