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媒體:“奔縣旅游”火了,其實是對旅游體驗的新期待
在旅游消費需求不斷壯大,且消費的重要性愈發突出的今天,越來越多的地方都開始在文旅產業上傾注更多的資源,一個真正的“全域旅游”時代已經到來
據央視新聞報道,在線旅游平臺數據顯示,今年國慶假期,“寶藏小眾城市”成為了年輕人青睞的目標。根據相關監測數據,今年國慶假期,以療愈減壓為目的的出游占比約25%。
有人將低線、小眾旅游目的地的受歡迎稱為“奔縣旅游”。但其實,作為一種現象,“奔縣旅游”并非自這個“十一”才開始出現,而是一種早有苗頭的趨勢。如今年“五一”假期中,相關旅行平臺的數據也顯示,旅游下沉化特點明顯,在旅游訂單同比增速上:一二線城市小于三四線城市,三四線城市小于縣域市場。
這背后的原因有很多。一方面,它與縣城等低線城市交通基礎設施的日益完善,如高速公路、高鐵等的“下沉”有直接關系,即越來越多“小地方”的交通通達度有了明顯提升;另一方面,縣域旅游資源的整體補強,也讓很多縣城有了吸引游客的“資本”。如有數據顯示,全國A級旅游景區的縣域覆蓋率已由2012年的73%提升至2023年的93%。事實上,在旅游消費需求不斷壯大,且消費的重要性愈發突出的今天,越來越多的地方都開始在文旅產業上傾注更多的資源,一個真正的“全域旅游”時代已經到來。這是很多看起來沒那么有名的縣城被更多游客“看見”,并讓游客“奔赴”的現實大背景。
當然,越來越多的人選擇縣域旅游,一些可謂“名不見經傳”、并不具備太多傳統意義上的文旅資源的小眾縣城,如今也能吸引一些外地游客,更與社會旅游需求的變化形成了一種呼應。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里,社會主流旅游選擇多是追逐一些名山大川,主打一個“我來過,我看見”。但如今,越來越多的人的旅游觀開始“返璞歸真”,更注重追求放松、減壓。很多看起來在文旅市場上不那么成熟的小眾城市,恰好可以滿足這一點:它們不那么擁擠,沒有那么商業化,也沒有太多需要特別打卡的地方,而是可以“隨遇而安”,真正獲得一段更純粹的休閑時光。一定程度上,這反映的正是社會對于一種更高質量的旅游體驗的追求。
當旅游成為一種大眾選擇,特別是在“十一”這樣的集中出游季,一些熱門旅游目的地在聚攏超高人氣的同時,實際上也難免讓旅游的體驗感打折。比如,游客可能不得不忍受高價和擁堵。更關鍵的是,成熟文旅市場往往形成了一種“程式化”的旅游玩法,包括到哪些景點打卡,甚至在哪個地方拍照,哪個餐館吃飯,都有了很多廣而告之的“標準答案”。在這個過程中,大家可能容易獲得一種集體的參與感,但也讓旅游變得更像是一種完成任務,休閑、放松感其實并沒有那么突出。這也是很多人抱怨,旅游結束后反而更累的一個重要原因。相對來說,一些小眾目的地由于沒那么高的知名度,也沒有那么多成熟的“旅游攻略”,在體驗上可能會更讓人放松,容易體驗到一種“原生態”的安寧。
不過,很難說小眾城市與成熟旅游目的地有明顯的分界線,它們的區別只是相對的,而不必將兩者完全對立起來。說到底,如何選擇,還是要看個人的需求。同時,也不必過于神化“奔縣旅游”的體驗感。像之前就有調查顯示,一些小眾城市文旅基礎設施相對滯后,隨著外地游客增多,容易出現公廁、停車位等配套服務設施跟不上的情況。而一些從業人員職業素養不足,服務標準不規范,也會影響游客的印象。在這個意義上說,小眾目的地要最大化滿足游客的體驗需求,同樣不無改進空間。
要指出的是,在完善文旅服務和基礎設施的過程中,小眾城市要切忌盲目“抄作業”。如果只是把成熟文旅市場的文旅資源、服務模式照搬過來,最終出現“千篇一律”的尷尬,丟失的反而是“小城”原本的優勢。可以說,因地制宜地將自身的特色資源和比較優勢巧妙挖掘和展現出來,為游客提供差異化的、更具性價比的文旅體驗,才是小城魅力能夠經久不息的法寶所在。而這,考驗的是更高要求的文旅發展功力。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