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乐官网 (中国)有限公司官网

澎湃Logo
下載客戶端

登錄

  • +1

公元1031年:和親真的有用嗎?

2024-10-02 21: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字號

楔子

你好,這里是《文明之旅》。歡迎你,穿越到公元1031年,大宋天圣九年,大遼景福元年。

今年是宋仁宗在位、劉太后垂簾聽政的第九個年頭了。你看,真快,這個歷史階段一共十一年,再有兩年,劉太后就要去世,宋仁宗就要親政了。不過當時的人并不知道這個即將到來的政局變化,所以,這一年的政治氣氛總體還是一片平靜。

但是,在平靜的水面下,也有一股暗流。為啥?因為這個時候只有一個宰相。

我們之前聊過,兩年前玉清昭應宮失火,宰相王曾為此負責,下臺了。從那個時候到現在的兩年時間,朝廷里就只有呂夷簡這一個宰相。要知道,在北宋,只有一個人當宰相的情況是不多見的。對啊,同時有兩三個宰相,皇帝才能讓他們互相牽制,保持權力平衡嘛。現在只有一個宰相,就意味著朝廷隨時會提拔另一個。那這個人可能是誰呢?大家都在猜。

這種情況下,身在局中的人是都知道的,候選人的范圍其實非常有限,無非就是那幾個人。那自以為夠資格的人,就會伸著頭盯著這個機會;自以為能影響朝局的人,就會伸著頭盯著看——誰在伸著頭盯著看?

僅僅這一年,就發生了這么兩件事。

一是原來當過宰相的老臣張士遜,現在被貶在外地當官,找了個機會來開封,大家都看得出來,他有想當宰相的意思。有人就說,那不行,你原來犯過錯誤,你不能在這兒待著,你得走。張士遜只好臊眉耷眼地走了。

還有一位,我們以前介紹過,大名鼎鼎的錢惟演。這位厲害了:他是五代十國時候吳越王錢俶的兒子,名門之后,還是知名的文壇領袖,還當過樞密副使這樣的高官,還是劉太后的親戚。他也覺得自己有機會當宰相。但是有人說了,你之所以此前樞密使當不成,不就是因為你是太后的親戚嗎?現在情況也沒啥變化,太后無私,不能任用親戚,你也得走。

你看看,只要這個球門一直空著,就有人一直想往里踢這個球,也有人一直想往外撲這個球,政治暗流就一直在水面下涌動。

好了,大宋朝的事,我們先按下不表。這一年,我們把目光朝向北邊。

北邊遼朝的圣宗皇帝,今年去世了。遼圣宗,就是當年澶淵之盟時候跟他媽媽蕭太后一起殺進中原的那位。那一年,他已經33了歲,還什么都聽媽媽的。但是沒想到,他后來親政,居然是一位非常賢能的皇帝,不僅政績不錯,而且執政時間還長,在位49年,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排名第六長的皇帝,幾乎占了整個遼朝219年歷史的四分之一。他這段時間,就是遼朝的鼎盛時期。今年他已經是60歲的老人了。他這一死,遼朝也就開始走下坡路了。

今年遼朝還有一件事值得注意:遼朝把一個公主嫁給了西夏的太子李元昊。大宋朝一正北一西北的兩位鄰居成了親家。這是宋、遼、西夏三國關系中的一件大事。

你想,當時西夏是最弱的一方勢力,但也是所謂的“關鍵第三方”啊。西夏同時接受宋、遼兩方的冊封,兩面稱臣。它靠向哪一邊,就意味著宋遼之間的微妙的平衡被打破了。那真是牽一發而動全身啊。

這可不是杞人憂天。就在40多年前,公元986年,宋太宗雍熙北伐的時候,遼朝和西夏就聯合過一回。他們聯合的標志就是:遼朝把一個公主嫁給了當時西夏的君主李繼遷,還給了3000匹馬的嫁妝。一時間就是讓宋朝兩面受敵,局面搞被動了。

其實這一招,中原人其實也很熟。昭君出塞的故事,文成公主的故事,都是所謂“和親”嘛,都是通過出嫁一個公主,形成一種政治聯盟,穩定了政治局勢。

關于宋、遼、夏這三方之間的關系互動,我們今天先不說。我們今天來問一個問題——你不覺得奇怪嗎?那可是國家大事啊,國際政局啊,為什么就可以通過嫁一個公主,一次聯姻來解決?

這一招,你要說有用吧,漢代初年從劉邦開始就跟匈奴搞和親,姑娘嫁過去不少,匈奴也還是不斷地過來燒殺搶掠,要不后來漢武帝也不至于下那么大的決心,要舉全國之力和匈奴拼個你死我活;你要說它沒用吧,這一招,不僅漢代用,唐代用得更多,唐代和親的公主好幾十位,把周邊所有的少數民族政權都嫁了個遍。清朝更是把和親策略運用的爐火純青,光跟蒙古之間的和親,就有500多次。要是嫁姑娘這招兒沒用,為什么大家一直都在用呢?它到底是怎么起作用的呢?

好,這一年,我們就借著和親這個話題,來看看現實世界的一個很有趣的底層邏輯。

奇怪的“和親”

“和親”,也就是通過嫁姑娘、娶媳婦搞定和外族或者外國的政治關系,這是古已有之的辦法。

周朝的時候就這樣。周天子把自己的子弟分封到全國,所以,很多諸侯都是兄弟、堂兄弟之間的宗親關系。但如果不是兄弟,也就是不能用宗法關系來維系的關系,怎么辦呢?那就靠結婚啊!用嫁娶姑娘的辦法,把大家的關系變成老丈人和女婿、姐夫和小舅子、外甥和舅舅的關系。王國維就說嘛,周朝搞天下一統的策略,就靠這個啊。要么是宗親,要么是姻親,總之是一家人,親親熱熱的,矛盾不就少了嗎?

不僅是華夏民族內部,對當時所謂的蠻夷,也是用這個辦法。比如著名的春秋五霸之一的晉文公,就是他爸爸晉獻公和一個西戎女子所生的。同樣是在晉文公那個時期,周襄王為了討伐鄭國,向北狄借兵,也是娶了一位北狄女子為妻。可見,當年這也是基本政治操作,沒有什么奇怪的。

但是請注意,在古代中國,中原漢族跟周邊少數民族聯姻,對于政治格局的影響,沒有西方社會那么大。為啥?因為在歐洲的傳統中,女性是有財產繼承權的。娶媳婦,有時候就是領土的合并。比如,歐洲的哈布斯堡家族,他們就有一句口號,“讓別的國家去打仗,快樂的哈布斯堡人愛結婚。”對啊,戰爭能得到的土地,通過政治聯姻也能得到,那結婚就好了,還打什么仗呢?在上千年的時間里,哈布斯堡家族通過嫁女兒、娶媳婦繼承的領土,大得嚇人。最鼎盛的時候,從今天歐洲中部的比利時、奧地利,到歐洲東部匈牙利、保加利亞、羅馬尼亞,甚至是南部的西班牙、葡萄牙、大部分的意大利,都曾經屬于哈布斯堡家族。

但這種事在古代中國的漢族傳統中,是絕不會發生的。因為女性沒有財產繼承權嘛,通過婚姻結兩國之好,最多也就是一種關系潤滑劑。

但是,到了西漢初年,高祖劉邦的大臣劉敬,出了一個嫁姑娘的主意,野心就有點大了。

那是在公元前200年,劉邦被匈奴大軍圍困在今天山西大同附近的白登山。好不容易脫險之后,劉邦就問大臣劉敬,說咱們被匈奴欺負得太慘了,你說有個什么辦法解決匈奴問題呢?

劉敬說,打,咱們現在是打不過。現在的匈奴單于,好像也不怎么講道理,跟他聊仁義好像也沒啥用。我有個長治久安的辦法,就怕你舍不得。劉邦說,切!只要這個辦法能有用,我有啥舍不得?你放心講!劉敬就說了,你把長公主,也就是大女兒嫁給匈奴單于。那單于就是你女婿,等將來長公主生了孩子,繼承了單于的位子,你就是單于的外公。你聽說哪個外孫跟外公過不去的?

劉邦說,高,實在是高!但是回去跟他媳婦呂后一商量,呂后不干,舍不得,早也哭晚也哭。劉邦沒辦法,只好在他們老劉家隨便找了姑娘假裝是長公主,嫁到匈奴去了。這就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典型的和親。

劉敬的算盤打得不錯吧?拿婚姻當支點,這邊一個孤零零的姑娘,就想撬動整個匈奴臣服。效果如何呢?不怎么樣。

漢高祖一次,漢惠帝一次,漢文帝三次,漢景帝一次,漢武帝初年一次,這么多姑娘嫁到匈奴去了,匈奴還是照樣騷擾邊境,所以逼得漢武帝不得開打漢匈大戰。更重要的是,不管嫁多少姑娘過去,漢朝的皇帝一直也沒當上匈奴單于的外公。也不止是漢朝,在整個中國歷史上,也幾乎沒有中原王朝出嫁的和親公主,生下過少數民族政權的首領。所以,劉敬的當年的那個“當他們外公的”假設,幾乎沒有驗證過。

從這個角度上說,拿和親當杠桿的政策是失敗的。政策設計的初衷沒有實現嘛。劉敬和劉邦之所以那么想,可能就是文化上的偏見導致的一廂情愿。

中原王朝是習慣了用宗法體系來看政治秩序的。在一個宗法體系內,重點不在于我們是親戚,而是:宗法體系能分辨出我們每個人之間的等級關系。你是我爸爸,那我得聽你的;你是我叔叔一輩的親戚,那我得敬你三分;你在家族同輩內的排行比我大,那我得尊你一聲兄長。人人都能在一個高低貴賤的鏈條上找到自己的位置。你看,直到今天,在一個酒桌上,咱們中國人也能絲毫不亂地排出座次。直到今天,民間開玩笑,占人便宜的一種方式,還是在口頭上當別人的長輩。宗法關系映射出尊卑上下。

你看大宋和北邊的政權之間的關系,往往就靠這種稱呼來調節。澶淵之戰,宋遼雙方打成平手,所以約為兄弟之國。后來大宋遇到金朝這樣的硬骨頭,打不過,剛開始稱臣,后來改成叔侄,直接叫爹太難聽,就叫叔叔吧。后來南宋的時候,韓侂胄北伐失敗,又簽協議,這回從叔叔改成叫伯伯。你看,叔叔和伯伯,就比原來的輩分大這么一丟丟,那也得計較,那也是談判桌上的籌碼,那也反應一次博弈的輸贏。

說回來:劉敬和劉邦當年也是這么想的啊:只要我是你外公,你還不得聽我的?這是中原人的一貫思路,血緣關系的長幼尊卑,可以映射到政治關系的等級上。但這只是中國儒家文化影響下,獨一份的家國同構的政治思路,跳出中原王朝,這個邏輯別人可不見得也認。血緣,那是個體之間的事,跟政治實體之間的關系根本就是兩回事。

這個邏輯破綻,就連中原王朝這邊都明白。舉個例子:五代的時候,后晉皇帝石敬瑭不是對契丹自稱“兒皇帝”嗎?那是又稱爹又稱臣,皇帝和國家都矮一輩兒。石敬瑭一死,他的兒子石重貴就說了,我本人可以是你契丹皇帝的孫皇帝,再矮一輩兒,但是,國家之間,我就不承認是你的臣屬了。這叫“稱孫不稱臣”。后晉就是因為這個態度,后來被契丹滅了國。你看,統治者個人之間的血緣輩分,和國家之間的等級尊卑沒有關系。

所以,當年劉邦即使真的當了匈奴單于的外公,匈奴也未必就買漢朝的賬。

道理很簡單,我們以前講過,中國北方的游牧民族對南方農耕民族的戰爭,不完全是因為什么恩怨情仇,這也是他們生活方式的一部分。你想啊,中國北方草原的自然條件極其惡劣,一場暴風雪,就可能讓牧民的牲畜全部死亡,這個時候,他們唯一的生路就是向南部要資源。如果可以通商,倒也還好,如果中原帝國比較強硬,不能做生意,那就只能去搶。這是幾千年草原和中原戰亂不絕的根本原因。

好了,如果現在和親了,因為中原帝國嫁過來一個公主,我就不南下去搶了?這種自斷財路的事兒,怎么可能?

有人可能會說,中原王朝嫁過來的公主,肯定會帶來一筆豐厚的嫁妝啊。是的。但我們可以算賬:歷史上嫁妝很豐厚的一次和親,要算唐太宗時候的文成公主入藏。嫁妝里有金銀珠寶,有書籍,有各種絲織品。其中,數量最多的是絲織品,有兩萬匹。那這是多少錢呢?有人算過賬,大概相當于當時唐朝一年財政收入的千分之一。這筆錢當嫁妝,當然是非常慷慨的了。但是如果和戰爭收益相比,還是太少了啊。

還有一次著名的和親,就是王昭君嫁給匈奴呼韓邪單于那次。這次史料上的記載比較細。漢朝給呼韓邪的賞賜全加起來不到300萬錢。那占到當時漢朝的財政收入的多少呢?漢朝當時的年財政收入是80億錢,還不到萬分之四。

再舉一個例子:唐朝后期,在和草原上的回鶻和親的時候,嫁妝的費用是20萬緡。這筆錢大致相當于唐朝一個大一點的縣一年的賦稅收入。那你想,如果真的爆發戰爭,回鶻真的殺到中原來搶,那個收益怎么也會超過一個縣的收入吧?

班固在《漢書》里就對比過嘛:匈奴選擇和親,他們每年從漢朝得到的財物是有限的,但如果他們不選擇跟漢朝和親,那他們每年越境搶掠,可以獲得巨大的物質利益。所以你看,和親之所以有用,肯定不是因為在財務上滿足了草原民族的需求。

說白了,杠桿那頭的利益太大,一個公主撬不動嘛。

那有人可能會說,和親的作用可能體現在另外一個方面:畢竟雙方有姻親關系了,在要動手打仗的之前,多少會有一點顧忌。能降低一點摩擦發生的概率,也是好的呀。

這個設想可能也不成立。

我舉個例子。唐玄宗的時候,就嫁了兩位公主,分別給了東北地區的兩個少數民族,一個是“奚”,一個是“契丹”,跟他們和親。但是當時鎮守邊境的唐朝將領安祿山,為了立功,根本不管不顧這層關系,還是對奚和契丹進攻。奚和契丹二話不說,當年就都殺掉了和親的公主,反叛了唐朝。你想,這個行為模式多極端啊,都沒有嘗試通過公主這個渠道和唐朝皇帝,也就是名義上的老丈人做個溝通,就直接把公主殺了。所以,這層和親關系,其實寡淡得很,連遮羞布都不算,說扯下來就扯下來了。

兩個政治實體之間的生存斗爭,確實也不可能被這點半真半假的親戚關系絆住腳。別說假公主了,就是真兒子又怎么樣?

另一個更極端的例子,也是發生在唐玄宗這個階段。公元755年,安祿山造反,安史之亂爆發。安祿山留在長安的人質,他的長子安慶宗,當然是先被推出去砍了。與此同時還有兩個冤魂。誰啊?一個是安祿山的原配夫人康夫人,這時候也在長安,被賜死。這個好理解。問題還有一個人,是安慶宗的夫人,榮義郡主。有人考證,這個榮義郡主是唐玄宗的宗室女。是因為要籠絡安祿山,剛剛嫁給安家當媳婦。但是沒辦法,嫁出去的姑娘嘛,這時候也算是安祿山家的人了,也被賜死了。

這就是政治的殘酷邏輯。戰爭機器一旦開始啟動,別說娶進來的公主媳婦了,就是親兒子、親媳婦,就是親孫女,也都是可以不顧的,甚至是可以自己動手殺的。所以,和親也肯定也起不到延緩、阻止戰爭爆發的剎車片的作用了。

那就怪了,和親這件事,既解決不了雙方錢財上的爭端,也彌合不了雙方在感情上的裂縫,和親公主甚至連人質的作用都不會有,那這種政治策略為什么被歷朝歷代沿用?從漢朝一直用到了唐朝呢?站在北方草原帝國的角度來看,你一個姑娘嫁過來,我就偃旗息鼓不打仗了,那我到底圖個啥呢?

投下一顆小石子

剛才我們說了,中原王朝搞和親政策,無非就是把一個公主,絕大多數情況下還是假公主,嫁給草原王朝的領袖。這么一個孤孤單單的女孩子,既帶不去多少財產,還起不到安全保證的作用,那周邊少數民族政權為什么要心甘情愿與中原王朝和親呢?這需要一個解釋。

我們還是回到劉敬對劉邦提建議的那個時刻,看看劉敬當年到底說了什么?除了剛才我們介紹的,什么將來漢朝的皇帝當人家匈奴單于的外公這個設想落空了之外,劉敬還說了一句非常重要的話。他說,你只要把長公主給單于當老婆,而且加上一筆數量可觀的嫁妝,他們那邊會掂量得出這個女子的分量,必然會讓您的長公主當單于的大老婆。

哎,這個設想倒是可以實現的。家里娶了個新媳婦,嫁妝多,老丈人厲害,媳婦在夫家有面子,這是人之常情,但更重要的,咱們必須考慮到草原王朝的組織方式。

草原王朝的本質是部落聯盟。誰能當單于、可汗,是一大堆部落在一起博弈的結果。比如,建立遼朝的契丹人,起初是由八個部落構成的。契丹的可汗,在遼朝建立之前,幾乎都出自其中兩個大部落。那你想,如果你現在當上了可汗,你怎么鞏固你的權力?當然就是拉攏其他的重要部落。怎么拉攏?最簡單便捷的辦法,就是從那個部落里選王后。我的媳婦出自你們部落,你還能不支持我嗎?

好了,帶著這個邏輯我們再來看和親。單于、可汗,可能面對一大堆老婆。其中哪個地位高?這不是宮斗劇哈,不是由爭寵本領決定的,而是由她背后的勢力大小決定的。和親公主嫁到少數民族這邊,還帶著一大堆嫁妝,在她的丈夫看來,她背靠的部落是誰?當然是整個中原王朝呀。所以,這樣的女性在后宮中勝出,應該是大概率事件。

而且你想,公主去了,那可是個大活人啊,只要她一天在那個位置上,她還會起到類似于今天的大使館的作用。比如,有個嫁到烏孫的漢朝公主,定期會收到漢朝使者運來的物資。對啊,嫁出去的閨女,那么遠的路,不方便回娘家,但是不能攔著娘家派人來看她啊。利用這些物資,和親公主可以通過賜予財物,籠絡烏孫國主身邊的貴族大臣。

這就相當于,中原王朝遠遠地投了一枚小小的石子,打在草原王朝的水面上,激起層層漣漪,就算我不能控制你,但我能成功擾動你。

而且,和親擾動的,還不僅僅是一個草原王朝內部的權利關系,還有草原王國之間的競爭格局。

比如,漢武帝和烏孫國和親。烏孫王馬上給了漢家公主一個右夫人的頭銜。但是別忘了,烏孫邊上還有匈奴呢。匈奴一看烏孫和漢帝國聯姻,趕緊把單于的女兒也嫁了過來,成了烏孫的左夫人。那你說,左夫人和右夫人誰高誰低呢?這就看出烏孫王的圓滑之處了,漢族尊右,升官都叫右遷,但匈奴卻是尊左,烏孫王兩邊都不敢得罪。你看,不動一刀一兵,嫁個公主,漢朝就同時影響了烏孫和匈奴。

再比如,隋朝嫁了一個義成公主,給突厥的啟民可汗和親。啟民可汗的前任妻子是出自吐谷渾的。沒辦法,中原王朝的公主來頭大,啟民可汗就斷絕了和吐谷渾的關系。

你往深處想一想。對于一個草原王朝的領袖來說,他要面對的首要矛盾是什么?是遠在天邊的中原王朝,還是近在眼前的其他部落和勢力?和中原的博弈,那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決定的是王朝的命運。而和身邊敵對勢力的斗爭,那是馬上就會刺刀見紅的,決定的是個人的生死禍福。他當然更加關切后者。

那我們站在草原領袖的角度想一想:娶到了一位中原的公主,意味著什么?意味著我的老丈人是中原的皇帝,這背后可能就是政治、經濟、軍事的潛在支持。這個支持,不見得是現實的,但是通過和親這個動作,周邊的部落都知道我的這層背景,他們在做政治考量的時候,自然會把這個因素計算進去。用于威懾的力量,反而是更重要的力量。這就行了啊。

從這個意義上說,和親公主雖然沒有像劉敬預期的那樣,作為杠桿的一端,憑一己之力,解決草原和中原兩大系統之間的問題,但她演化成了中原王朝投放到草原王朝內部的一個關鍵變量,她能影響草原部落之間的格局變化。

中原皇帝知道這個嗎?后來肯定是知道了。

舉個例子:唐太宗的時候,他先是同意跟一個叫薛延陀的小國和親,又悔婚,公主不去了。當時的大臣都勸,咱們大唐是大國,怎么能干這種失信的事兒呢?唐太宗就做了一番分析:說你們這些人啊,真是食古不化,太教條了啊。薛延陀周圍有十多個大部落,有很多兵馬,如果合力進攻薛延陀,立馬就可以滅掉他。但為啥他們不行動呢?就是因為薛延陀的首領,是唐朝立的。他們不敢嘛。現在我先放出信號要把公主給他,他肯定是志得意滿,有靠山了嘛,橫得很。然后我又悔婚,公主不去了。那他周邊的勢力就清楚了啊,我們放棄他了。那過幾年,大家還不聯合起來把它滅了?后來果然。

你看,在這個例子里,“和親”顯然就是中原皇帝手里一顆石子,投出就是發射政治信號,操之在我、予取予求。發信號給誰看的?不是中原和草原大眼瞪小眼互相看的,是做給草原領袖周邊的勢力看的。用極低的成本實現了對草原格局的操縱。

我們最熟悉的兩個和親案例,一個是王昭君,一個文成公主。她們的故事其實都有類似的背景。你不妨從中看看,中原王朝是怎么巧妙利用和親這個政治工具的。

王昭君出塞嫁的那個呼韓邪單于,雖然也是匈奴單于,但是不好意思,并不是一統草原的強勢單于。呼韓邪只是當時分裂的匈奴五個單于之一,而且是內斗中失敗的一個。那怎么辦呢?窮途末路,沒有辦法了,他是被迫歸附漢朝,親自到長安朝見漢朝皇帝。漢朝出于以夷制夷的想法,選定了他來扶持。所以,不僅把王昭君嫁給他,確立了他是漢朝女婿的身份,而且是給錢給糧給軍事支持,幫他贏得了匈奴的內戰。這才是昭君出塞的故事的全貌。你看,和親是對扶持關系的確認。

再來看文成公主入藏的故事。

最開始,唐朝在青藏高原上扶持的是吐谷渾。也是通過和親的方式,出嫁公主給吐谷渾的小王子,那吐谷渾就有了實力,在青藏高原上跟吐蕃分庭抗禮。吐蕃意識到,要和吐谷渾抗衡,最好也能娶一個唐朝公主,這才能抵消吐谷渾的優勢。過程當然很曲折。但是最后,唐太宗可能也是出于在青藏高原上搞平衡的目的,這才派文成公主入藏。這才是文成公主入藏的全貌。你看,和親是對邊疆地區多個勢力的平衡。

投石子的用法還有很多。比如,用投與不投,體現對某個勢力的排擠。

還是唐朝的例子。唐朝初期,為了制衡突厥,唐朝在東邊拉攏奚、契丹,在西邊拉攏吐蕃,即便他們反復無常,也既往不咎,都主動出嫁公主,跟他們和親。但唐朝就是不跟突厥和親,多次拒絕突厥的請婚。所以,有一次唐朝使者到突厥去,突厥人就抱怨說,為什么他們都有,我們沒有?吐蕃,像牲口一般低等野蠻,而奚、契丹,以前是突厥的奴隸,他們都能迎娶唐朝的公主,為什么單單突厥求婚,唐朝就死活不同意?而且我們知道,和親的公主都不是皇帝的親生女兒,我們突厥連個假公主都請不來,實在是讓我們在一眾小弟面前抬不起頭。哎,有這個感覺就好,這就是唐朝想要的效果。

和親還有一個用法,投出去的石子,是大是小,可以調節政治信號的強弱。

比如,安史之亂之后的唐朝,實力大不如前。唐朝需要向回紇借兵平叛,唐肅宗就把自己親生的、已經連續做了兩次寡婦的寧國公主,送去和親,回紇首領意想不到唐朝送真公主來,竟然歡欣鼓舞,奔走相告,這回是真的這回是真的!對啊,中原王朝和親,劉邦做了榜樣嘛,從來送去的都是假公主,王昭君甚至就只是個宮女,連個公主頭銜都沒給。現在有了真公主,能不激動嗎?

你看,高級的政治策略往往都是這樣,我不需要大動干戈,我只需要往你的系統里投送一個非常小的變量,有時候只有一個信號,就會擾動你的系統,讓你的系統往我期待的方向演化。和親,就像把一個小石子投入池塘,眼看著漣漪一圈圈地擴大。對, 這就是政治策略的“漣漪效應”啊。

“漣漪效應”

今天我們講“和親”政策,順便講到了一種現實世界里的行動機制,叫“漣漪效應”:投放一個小小的變量,帶動一個局部變化,再用這個變化去影響一個更大的局部,為實現最終目的,不斷積累條件。

請注意,這是行動世界和思想世界的重大區別。在思想的世界里,我們往往用的是因果律,一個什么樣原因,導致什么樣的結果。就像用杠桿,是直接的,不繞彎子的。而在行動的世界里,如果你有一個非常高遠的目的,那直接的因果非常罕見,往往都是一個行動引發一個后果,然后在上面疊加下一步的行動,不斷嘗試著向目標接近。

就像蘇格蘭的一首民謠說的,“少了一枚鐵釘,掉了一只馬掌。掉了一只馬掌,失去一匹戰馬。失去一匹戰馬,失去一場戰役。敗了一場戰役,毀了一個王朝。”這傳說是英國約克王朝的末代君主理查三世的故事。你看,這一枚鐵釘的失誤,和一個王朝的存亡,不是直接的因果關系,它是這一層影響下一層的漣漪效應的結果。

這個區分挺重要的。它讓我們在看待歷史問題的時候,多了一個觀察的視角。

就拿和親來說,這在中國歷史上,是中原王朝對周邊少數民族屢試不爽的政治策略。算大帳的話,委屈一個女孩子出嫁,總比兵連禍結,連年征戰要好。

但是,在輿論上,和親的名聲又向來不好聽。比如說唐朝就有個詩人叫戎昱,他曾寫過一首詩,我念給你聽一下:“漢家青史上,計拙是和親。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婦人。豈能將玉貌,便擬凈沙塵。地下千年骨,誰為輔佐臣。”歌詞大意是:在漢人的歷史中,最糟糕的策略就是和親。國家社稷嘛,原本應該仰仗英明的君主,結果你們把國家的安危全都寄托到女人身上。喲,那么美貌的女子哦,怎么能讓她們去塞外冒風沙之苦哦。喲,那些死了埋在地下的大臣,你們也配做國家的棟梁?大概是這個意思,態度很激烈。

你看,這就是把和親這個漣漪效應的行動策略,理解成因果關系了。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婦人,這本身也不矛盾啊。國家行動,本來就是多方面的復雜博弈。你就看漢唐這兩朝,為了對付周邊勢力,別說明主和婦人了,什么大將、小兵、商人、間諜,出場人物多了去了。只要是做事的人都知道,為了達成目標,從來不會依靠什么單一的策略,都是:資源上,應用盡用;步驟上,見招拆招。所以,剛才那首詩對于歷史行動者的批評有點過于苛刻了。

觀察現實中的政治行動也是這樣。

一個政治動作做出來了,往往不是直接奔著結果去的,它是先奔著一個局部目標去,放出一個政治信號,然后看看周邊的反應,再做下一步的動作。這在中國歷史上例子很多,皇帝扳倒權臣,往往都是這么干。比如,后來明朝的崇禎扳倒魏忠賢。

崇禎當皇帝的時候只有17歲啊,而當時無論是宮廷還是外朝,都是魏忠賢的爪牙。崇禎進宮的時候,據說都自帶干糧,不敢吃宮里面的東西。在這種情況下,怎么對魏忠賢下手?當然要先從一個小目標開始。先有人彈劾魏忠賢的一個小弟,兵部尚書崔呈秀,皇帝還客氣呢,安慰他,別辭職別辭職好好干,哦真要走啊?那我派車送你回老家,回去好好歇歇。

但是,在旁邊人眼里,這是什么?這是政治信號啊:哦,原來魏忠賢的人可以動了。然后憋著扳倒魏忠賢的人就開始一擁而上,先是彈劾魏忠賢的其他黨羽,一看沒事,能搞得動,最后,這把火才燒到魏忠賢頭上。你看,這是政治信號逐層釋放,政治力量逐層聚集,從小目標搞起,最后到大目標,一擊必中的策略。

這樣的故事很多很多。

就拿這一年來說:1031年,這個階段,大宋朝堂上有這么一件事,你品品。

你想,今年宋仁宗多大了?他是1010年生人,現在21了。按照古時候的說法,20弱冠嘛,這個時候已經妥妥是一個成年人了。那請問,垂簾聽政的劉太后你要掌權到什么時候?你當年不也說過嗎?自己掌權也是權宜之計,等皇帝成人了,就還政啊。你倒是還啊?

兩年前,范仲淹,當時還是個小官,就已經奏請劉太后還政了。劉太后一點也沒含糊,把他外放成地方官。這一年的農歷十月,朝廷的大筆桿子、翰林學士宋綬,又來了,給劉太后上書,勸老太太考慮一個折中方案,就是有限度的放權,大事老太太定,小事就交給皇帝,讓他歷練歷練。劉太后還是二話不說,把他貶出京城。任憑官員們怎么搭救,劉太后根本不通融。

好了,請聽題:這意味著什么?是劉太后堅決不肯還政嗎?未必。只能說,這個時候劉太后還沒有最后想好。

道理很簡單。只要最后的決心還沒下,這個時候就只能是不分青紅皂白,誰提這個事兒就貶誰的官。否則就是在釋放政治信號:劉太后松口了,大家并著肩地上啊。馬上就是一輪政局的混亂。

這就是身在權力中心的人的難處。他們要做成一件事,往往是從釋放一個很小的政治信號開始。反過來,他們的任何一個行動,也經常被解讀,甚至被誤讀為一個政治信號。處在這樣位置的人,能不如履薄冰嗎?

今天我們討論的這個漣漪效應,對我們今天的日常行動,也有意義。

很多人在抱怨:懂了這么多道理,為什么還過不好這一生?這就是用“因果鏈條”來理解道理和成就之間的關系了。這世上恐怕沒有那么漫長的因果:做了一件事,所以就能過好這一生?誰也保證不了。

但是現實世界里,確實到處都有漣漪效應。讀了一本書,懂了一個道理,掌握一個技能,善待一個陌生人,做一件體面的事,所有這些都只能優化人生的一個局部。它像一個投進池塘的石頭,蕩起一點漣漪,然后等待機緣,再去推動下一個漣漪。

現實世界里的持續行動者,往往要承受各種各樣的批評:你這么干,沒什么用吧?你這么干,機會不大啊?你這么干,不像胸有大志啊?等等。但是,他們心里清楚:在漣漪效應的現實世界里,哪有什么特效藥和必殺技?不過就是一個信號接一個信號地集聚力量,一個行動接一個行動地接近目標。

好,這就是1031年,我和你聊的和親故事。咱們1032年再見。

參考文獻:

(漢)司馬遷撰,(南朝宋)裴骃集解:《史記》,中華書局,1982年。

(漢)班固著,(唐)顏師古注:《漢書》,中華書局,1962年。

(后晉)劉昫等撰:《舊唐書》,中華書局,1975年。

(宋)薛居正等撰:《舊五代史》,中華書局,1976年。

(元)脫脫等撰:《遼史》,中華書局,1974年。

(漢)桓寬撰集,王利器校注:《鹽鐵論校注》,中華書局,1992年。

(唐)杜佑撰,王文錦等點校:《通典》,中華書局,1988年。

(宋)司馬光編著,(元)胡三省音注:《資治通鑒》,中華書局,1956年。

(宋)李燾撰:《續資治通鑒長編》,中華書局,2004年。

(元)索南堅贊著,劉立千譯注:《西藏王統記》,民族出版社,2000年。

謝桂華等:《居延漢簡釋文合校》,文物出版社,1987年。

高明士:《天下秩序與文化圈的探索——以東亞古代的政治與教育為中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美]史蒂芬·貝萊爾著,黃艷紅譯:《奧地利史》,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9年。

翦伯贊:《從西漢的和親政策說到昭君出塞》,載《光明日報》1961年2月5日。

陳育寧:《論歷史上的和親》,《甘肅社會科學》1993年第2期。

杜家驥:《清朝的滿蒙聯姻》,《歷史教學》2001年第6期。

汪兵:《論血緣與擬血緣群體共有制》,《社會科學戰線》2003年第2期。

葛亮:《論漢代的民族“和親”并非民族間的政治聯姻——釋兩漢時期民族“和親”之含義》,《河北學刊》2003年第6期。

丁邦友:《秦漢物價研究概述》,《中國史研究動態》2009年第3期。

冷蘭蘭:《白虎通“血緣情感”道德價值論證及其反思》,《倫理學研究》2020年第4期。

崔明德,楊亞蓉:《和親公主后代研究》,《煙臺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2年第6期。

[日]藤野月子:《契丹における中原王朝との婚姻に基づいた外交政策に対する認識について》,《史淵》第151輯,九州大學大學院人文科學研究院,2014年。

[日]菅沼愛語:《前漢?新?後漢?隋唐期の中華と周辺諸國雙方における敵國內勢力との外交交渉》,載《九州大學東洋史論集》,九州大學文學部東洋史研究會,2018年。

范香立:《唐代和親研究》,安徽大學博士論文,2015年。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掃碼下載澎湃新聞客戶端

            滬ICP備14003370號

            滬公網安備31010602000299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反饋
            百家乐天上人间| 大世界百家乐官网娱乐网| 百家乐庄家必赢诀窍| 大发888娱乐城积分| 娱乐场百家乐官网大都| 风水罗盘24方位| 百家乐官网单注打| 明升娱乐场 | 百家乐官网三国| 网络百家乐免费试玩| 大发888体育官网| 百家乐官网平台哪个比较安全| 百家乐翻天百度影音| 东丽区| 威尼斯人娱乐城上不了| 百家乐官网群sun811.com| 百家乐筹码片| 百家乐终端下载| 足球投注技巧| 百家乐视频二人麻将| 线上百家乐官网赢钱| 7m足球比分| 威尼斯人娱乐场官网326369| 手游| 德州扑克几副牌| 娱乐百家乐官网下载| 真钱游戏网| 澳门百家乐下路写法| 百家乐官网EA平台| 大发888官方6| 百家乐平注法口诀| 单双和百家乐官网游戏机厂家| 365新网址| 宝马会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网上赌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百家乐官网赢的秘诀| 皇家金堡娱乐城| 黄金城百家乐下载| 百家乐纯技巧打| 高平市| 久胜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