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澎湃新聞國慶特別策劃“成為中國”將于10月1日至7日推出
澎湃訊
字號
金秋十月,山河遼闊,我們走入廣袤大地,尋找中國最美的模樣。
她是家鄉,也是遠方;是悠長的歲月,亦是豐盈的萬物;
她古老又年輕,生機勃勃又莊嚴厚重,以傳承和創新,帶領我們走向文明深處。
這是一場只屬于秋天的儀式。
今年國慶黃金周期間,七天,七座城,我們一起走進大美中國,徜徉在文化中國長河中,感知現代中國的源動力,作答“中國為何成為中國”。
一條中軸線,綴起一座城。沿著北京中軸線,我們感悟著“中國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這一國際評價。
舊物迎新命,承接古與今。在山西五臺山佛光寺,我們體會到“地上文物看山西”的即視感。
賡續文脈,萬世師表。談到中國的文教傳統,山東曲阜孔廟、孔林和孔府是繞不過去的存在。
格物而致知,睜眼看世界。在上海徐家匯,我們重新認識了一個叫徐光啟的人,他獲得的一個歷史評價是“睜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東流不盡秦時水,潤澤天府兩千年。沒有一個水利工程,能夠像都江堰一樣,穿越千年,至今仍發揮著實際的功用。古人的智慧,超越想象。
匠心獨運,經世致用。這個評價送給《天工開物》這本書以及它背后寄托的中國人重視實學的傳統,毫不為過。在江西新余,我們一起重新品讀這本“中國17世紀工藝百科全書”。
吞吐四海云帆,鼓蕩八面來風。這些年,已經不記得多少次走進福建泉州這座沿海古城。“海上絲綢之路起點”這一定位彰顯著中國人向海圖強、擁抱世界的美好愿望。
一個國家社會發展的真正動力,深藏在歷史文化的深處。“中國為何成為中國”,在此刻具象化。
責任編輯:蔣子文
圖片編輯:朱偉輝
澎湃新聞報料:021-962866
澎湃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澎湃矩陣
新聞報料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