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觀察 |低空經濟應用場景進一步拓展:農業無人機有望大面積落地
2024年9月18日,江蘇南通,大公鎮賁集村水稻田間,農民操控植保無人機進行葉面肥噴灑作業。
“近年來,國家農業政策對于農業無人機運用有很強的應用刺激,從小麥‘一噴三防’的統防統治,到近兩年千億斤糧食計劃中提到的玉米大豆等單產提升的需求,都在不斷催生農業無人機作業新的應用需求。”9月24日,大疆農業政企負責人聶宏遠接受包括澎湃新聞在內的媒體群訪時作出上述表述。
去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低空經濟”以來,中央及各地地方政府陸續出臺低空經濟發展行動方案等支持政策,無人機以及載人航空器等通航行業正迎來前所未有的爆發性機遇。低空應用場景的拓展成為各地低空經濟先行的切入口,其中“航空+農林植保”作為傳統的通航作業場景,也迎來新的發展機會。
農業無人機有望大面積落地
隨著農田智慧化管理和規模化管理的加強,耕種管收的任一環節都逐漸標準化,無人機在“管”的環節發揮的重要作用,正在被越來越多的新農人接納。
聶宏遠告訴澎湃新聞記者,國內農業無人機在2016年至2018年處于市場適應期,2019年至2022年進入高速增長期。去年以來,發展已進入相對平穩的階段,但在國家低空政策的傾斜下,有利于農業無人機未來的大面積推廣與落地,當前訂單量也在穩健增長中。
據了解,相對于政策而言,影響農業無人機銷量,更多的因素根植于農業行業本身的特殊性質,即耕地面積、病蟲害防治及糧食產能提升行動,錨定了市場對農業無人機的需求。
其中,玉米是全國種植面積最大的作物,同時也是飼料和工業原料的重要來源。
在政策的引領下,2024年大疆也開始探索玉米飛防全流程管理的可行性,目前在東北、內蒙古等玉米種植地區也已取得階段性成效。據大疆農業解決方案工程師程忠義介紹,以大疆農業玉米示范田用戶案例來測算,在玉米中后期進行無人機病蟲害防治及葉面肥噴施,可有效增產10%,每畝增加產量150斤至200斤。
“相比于載人固定翼飛機,無人機噴施飄逸更少,無需建設跑道,地形適應能力更強,中小地塊也可作業,相比于自走式機械,無人機還能節水90%。”程忠義介紹,無人機不受地形限制,不軋苗,飛行平臺具備好操作、圖傳穩定等特點,能夠有效解決玉米中后期施藥難、病蟲害不好防治等問題,避免作物減產,也能大幅減少農業中毒事故。
值得注意的是,自今年起我國植保無人機和無人駕駛航空器已納入常規農機具補貼范疇,以大疆的T60無人機舉例,農戶在購買每臺時補貼金額約在1萬元至1.2萬元。聶宏遠告訴記者,目前國內對農業無人機的補貼力度與補貼范圍均在不斷擴大,隨著技術更新以及規模化應用,整體農業無人機的成本以及售價也呈下降趨勢。與此同時,對無人駕駛航空器管理方面的政策性規制,也降低了農戶購買和使用農業無人機的門檻,促進了農業無人機訂單落地。
發力海外市場,未來將加強識別功能和施肥功能
2015年,大疆推出MG-1植保無人機后,正式成立大疆農業事業部。目前,大疆農業無人機的應用領域包含植保作業、播撒作業、農業智慧化管理等,全球覆蓋作物達300余種。
程忠義向記者介紹,截至2024年6月,大疆農業的無人機全球保有量已超30萬臺,全球累計作業面積突破75億畝次。
值得注意的是,自2016年大疆開啟農業無人機的全球推廣探索,2020年起發力拓展海外市場,僅用兩年多時間海外市場就迎來了快速發展。程忠義表示,如今,大疆農業無人機的作業軌跡已遍布六大洲,在30多個國家實現了規模化應用,尤其是在東南亞、拉美、非洲等區域,均實現了突破式增長。
從行業來看,在國內,大疆農業無人機能夠覆蓋“農林牧漁”多場景作業。
“目前,無人機已成為中國農田管理環節中不可或缺的新質生產力工具。”程忠義表示,作為一家科技企業,大疆最關注的是前沿技術在產業中的實際落地應用,農業從業者對新科技是否接受,關鍵在于是否能給他們帶去直接收益,以及解決方案是否足夠簡單易用穩定。
程忠義表示進一步表示,目前農業無人機已包含如智能駕駛技術、視覺技術、毫米波雷達等,未來大疆還將繼續在科技方面進行探索,比如視覺融合、激光雷達等,在識別功能上會更加強,讓農業無人機的操控變得更便捷、作業更加自動化。目標是要讓60歲的農民也可以自由操控農業無人機進行作業,實現數字農業的“平民化”。
談及農業無人機市場面臨的挑戰,程忠義也提到,急需相關技術人才,“目前農業無人機作業面積已經達到了25億畝,未來有望突破50億畝。從業人員規模在40至50萬人,未來農業無人機相關人才需求或將達到100萬人左右。在未來5至10年間,農業無人機的人才缺口將達到50萬。”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