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中國電影:暑期和中秋檔期表現不佳因缺頭部影片,數量和質量都需提升
“電影市場一直起起伏伏,每一次市場低于預期,意味著我們和觀眾需求之間出現了錯位,是電影人要總結問題、以變求變的關鍵時刻。”
2024年8月22日,在位于北京市東城區的百老匯影城門口,市民從電影海報前走過。 新華社記者 儲加音 攝
9月23日,中國電影(600977)召開2024年半年度業績說明會,中國電影董事長、總經理傅若清在回應如何看待電影市場暑期檔不及預期、中秋檔表現常規時表示,從近兩個檔期來看,頭部影片對大盤拉動力不足是主要原因,無論國產還是進口影片,供給數量和質量都需要大幅提升,“觀眾的需求在快速迭代,放映端的差異化和多元化轉變勢在必行,應該看到的是,對于這些問題,電影行業都已經關注到,并且有了一些應對策略,所以,對于電影產業、電影市場的后續發展,中國電影是很有信心的。”
據燈塔專業版數據,2024年暑期檔(6月1日至8月31日)總票房116.43億元(含服務費),同比下滑44%。貓眼研究院9月1日發布的《2024暑期檔電影數據洞察報告》顯示,今年暑期檔總票房總觀影人次縮水近半,而觀眾未能走進影院,主要因為爆款影片減少。另根據國家電影局統計,2024年中秋檔(2024年9月15日至17日)全國電影票房為3.89億元。這一成績不及2019年“史上最強中秋檔”創下的8.03億元票房的一半。
對于即將到來的國慶檔,中國電影有哪些頭部大片可以提振市場信心,傅若清向澎湃新聞記者表示,9月30日,由中國電影主出品的《志愿軍:存亡之戰》上映,這是陳凱歌執導《志愿軍》三部曲中的第二部。10月1日,公司另一部主出品的電影《只此青綠》上映,近兩周在部分城市限量點映后,觀眾反響熱烈。
今年上半年,中國電影主導或參與出品并投放市場的電影有18部,累計實現票房128.82億元,占全國同期國產電影票房總額的69.53%。在國產票房前十的影片中,主導或參與出品的電影占據7位。但從中國電影上半年業績表現來看,營收和凈利潤雙降。
中國電影半年報顯示,公司上半年實現的營業收入為21.22億元,同比下降25.72%;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2.04億元,同比下降43.30%。對于營收變動原因,中國電影表示,主要系本期電影市場整體票房低于上年同期,且本期未有與上年同期類似票房規模的公司主投主控影片上映,導致公司創作、發行業務收入下降。
不止中國電影,營收同比下降的還有唐德影視(300426)、華誼兄弟(300027)、博納影業(001330)、橫店影視(603103)、金逸影視(002905)等。
業績會上,也有人提出疑問,電影公司的業績對票房依賴明顯,在無票房大爆影片的情況下,行業內不少公司業績出現下滑,中國電影未來是否會開拓其他業務曲線?
對此,中國電影的管理層表示,大投資大制作電影項目在某一報告期內投放,導致的財務數據大幅波動,是上市公司需要研究的問題。近幾年,公司也在嘗試多種舉措,拓展更多收入來源,以多樣化投資來對沖風險、平衡收益。比如,在創作方面對不同體量、不同題材項目的布局規劃,滾動式、梯隊化投放的時間考量;針對當前市場變化,挖掘公司發行業務的潛能;以及布局電影IP衍生品、文旅拓展等。
中國電影管理層也透露,由徐克執導,肖戰、莊達菲主演的電影《射雕英雄傳:俠之大者》正在后期制作中,將會盡快定檔。
據燈塔專業版,今年國慶檔(10月1日至10月7日)已有7部影片定檔,若包含9月30日上映的3部影片,則有10部影片角逐國慶檔,包括《749局》《浴火之路》《危機航線》《749局》《志愿軍:存亡之戰》等,涵蓋犯罪、科幻、主旋律/戰爭、動畫、喜劇等多個細分類型。
國聯證券指出,回顧歷年國慶檔票房,2019-2021年票房規模從之前的20億量級攀升至40億量級,主要系供給側主旋律大片的集中上映。三年中,國慶檔期票房超過10億的影片包括2019年《我和我的祖國》、《中國機長》,2020年《我和我的家鄉》、《姜子牙》,2021年《長津湖》。2022年后,由于供給側缺乏頭部內容,國慶檔票房回落至15-30億元區間。2024年國慶檔延續多元化供給,頭部體量同比略低。
中金公司在報告中指出,綜合考慮假期基數影響(2023年國慶檔為8天)及影片供給情況,當前觀影決策較為謹慎,國慶檔可能仍有承壓,預計2024年國慶檔7天含服務費票房中性情況下24.6億元,同比下降10.0%。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