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騎行上海:一周城市生活
在中國,經過轟轟烈烈的共享單車熱之后,騎行從單一的交通出行方式,演變為一種生活方式——騎友社群持續研究城市中適合騎行的路段,組隊刷圈;越來越多的騎行品牌拓展線下,打造自行車+咖啡、餐廳、花店的多業態復合零售模式。今年6月底,一家主打騎行友好的商場在成都正式開業——商場內設置了自行車推行裝置、單車專用電梯、騎行驛站等基建,方便消費者“騎著車逛商場”。
我們的城市真的騎行友好了嗎?8月底,〇筑設計創始人王卓爾在上海香蕉魚書店分享了她的新書《騎行上海2:關于騎行停放的思考》,這部續作進一步梳理了關于騎行友好城市的愿景、規劃和參考案例。
(本期主持:王越洲)
近期回顧
在2019年出版的《騎行上海:關于騎行規劃的思考》中,王卓爾回顧了自行車發展史,以哥本哈根、鹿特丹、柏林、維亞納、巴黎等7座“全球自行車友好城市”為比較研究對象,系統分析了上海騎行現狀,設想了以綠廊系統、通勤系統、最后一公里系統為代表的上海騎行系統規劃,讓騎行為城市公共空間帶來更多可能。
綠廊系統、通勤系統、最后一公里系統規劃設計示意圖
5年過去,上海陸續建成了黃浦濱江東岸、浦西濱江、外環綠道等多條慢行系統或公園綠地中的騎行道,但自行車所帶來的城市問題仍然存在。比如說,停放。每到上下班高峰的地鐵站或公共建筑物周邊,共享單車總是車滿為患,甚至還需要人工給“共享單車清淤”,以保人行道暢通。
在《騎行上海2:關于騎行停放的思考》中,王卓爾延續了《騎行上海1》的內容結構,從上海自行車停放現狀出發,以全球自行車友好城市為比較研究對象,提出了對上海騎車停放系統的規劃設想。研究團隊通過繪圖分析和實地調研,對自行車停放點的分布、服務對象和運營時長做了分析。
關于上海自行車停放點服務對象和運營時長分析研究示意圖
團隊發現,停車設施的設置是決定騎行體驗的重要因素之一,比如停車架。在一些自行車大量停放的區域,車輛密度高,停車難取車難一直是大問題。此外,缺乏足夠的防護設施,大部分停車點既無監控也無管理人員。這幾項問題足以讓一些對騎行設施要求較高的人群放棄騎行。
另外,還有一些是騎行者的實際需求與規劃相悖造成的難點:比如,長寧區一購物中心門口的公交站前雖已規劃了充足的停車點,但由于位置不合理,且離商場入口較遠,大量騎行者還是習慣在入口附近停車,從而引發非機動車停放混亂的局面。
長寧區百聯西郊購物中心門口的停放情況圖片
對比全球諸多自行車友好以及城市規模和人口密度都接近上海的城市,研究團隊發現,自行車停放設施的設置與整個城市的空間布局及交通形式密切相關——以阿姆斯特丹、烏特勒支為代表的北歐城市,城市空間布局緊湊,常為網絡型空間布局,主要通過鐵路進行快速連接,形成城市網,市民居住與工作常在不同的城市,鐵路加自行車的通勤方式較為常見,騎行文化也較為發達。因此火車站旁的自行車停放需求較大,需要建立大規模的自行車站。比如烏特勒支中央火車站旁就有世界最大的自行車站,可容納12500輛自行車。烏特勒支還是世界上第一個用電子指示牌指示自行車站位置和剩余容量的城市,街道上的服務人員也會幫助你快速找到自行車停車位。
阿姆斯特丹自行車站
而類似巴黎、東京等人口密度大的超大城市,軌道交通非常發達,自行車僅僅作為軌道交通的補充,來解決最后一公里的問題,所以軌交站附近常常設置自行車站。還有一些城市如漢堡、南特、明尼阿波利斯,由于軌交(火車或輕軌)在城市中的作用均不如以上兩類城市那么重要,因此自行車站布點較為平均,通常設置在重要公共建筑周邊。
那么,根據現有上海的自行車停放情況,以及自行車在城市交通中的地位,上海該實施怎樣的規劃策略和應對措施?
考慮到上海中心城區人口密度與東京都區部以及巴黎中心城區接近,并且這三個城市均以軌道交通為主要出行模式,團隊認為可以參考這兩個城市沿軌交站點布置自行車站的策略,并根據上海自身特點進一步調整拓展。
根據繪圖推算和現場考察,王卓爾團隊提出設置最后一公里自行車站、內環沿線自行車站與內環商辦自行車站的系統構想,主要解決三類問題——軌交未能覆蓋區域的短途出行,自行車在軌交站點長期積聚停放(如鎮坪路、中潭路在非高峰時間段自行車停放數量已多達2000輛),以及公共地標場所的周邊停車問題(如徐家匯、靜安寺等)。此外,王卓爾還提出,可以參考倫敦自行車停放網站(urban cycle parking),以開放地圖的方式,讓各區居民提出有待改善的區域,將數據遞交各區政府,并讓設計師共同參與,討論解決方案。
最后一公里自行車站、內環沿線自行車站、內環商辦自行車站示意圖
團隊還選取了靜安寺、彭浦新村、南京路步行街等區域進行具體停放節點設計。其中南京路的設計頗具趣味。南京路步行街是上海最出名的旅游景點之一,游客多,現有的停放點雖有管理但由于自行車數量多,依舊影響通行與市容。如何在解決自行車停放的同時,又能兼顧城市公共空間的美觀?
書中提出將停放點隱藏在屋頂廣告牌的背面,并設置兩個電梯筒運送自行車。調查中國自行車發展史,團隊發現中國第一家自行車行——同昌車行就在南京東路上,于是決定將這一歷史背景融入立面設計,在電梯筒之間通過機械裝置展示同昌車行的標識以及歷代自行車。
南京路步行街的自行車停放設計示意圖
在新書活動現場,王卓爾也分享了書籍設計制作方面的經驗。《騎行上海》的書籍設計由荷蘭先鋒平面設計工作室Haller Brun以及〇筑設計操刀,旅荷平面設計師吳龍協作完成。在最初設計中,Haller Brun用了一種灰藍色的色調來表現研究內容及圖片,王卓爾認為這種選色會強化西方人對中國人騎自行車的刻板印象,于是在兩本書的設計中均選用了四種明快的專色作為基調,使得畫面既復古又別具一格。為了讓讀者更容易辨識圖表信息,還選用不同顏色來代表不同層級的騎行系統和停放系統。此外,續作延續了水平向和垂直向的拉頁設計,清晰呈現內容的同時更表現了上海城市的復雜性和多維。
在最初設計中,Haller Brun用了一種灰藍色的色調來表現研究內容及圖片
《騎行上海1》和《騎行上海2》書影
(文/王越洲 城市觀察者,城記播客制作人;回顧部分圖片由《騎行上海2》團隊提供)
本周主題推薦
書|《騎行上海》
本書對自行車發展歷史及國內外現況進行了比對,隨后由上海中心城區切入進行騎行系統進行調查及研究,在參考了國際自行車友好城市案例及規劃后,對上海未來慢行系統進行規劃及構想,并在此基礎上挑取了部分節點及路段予以設計。
書|《自行車、港口與縫紉機:西方基建與日常技術在亞洲的相遇》
本書以奧斯曼帝國、英屬印度、英屬錫蘭、荷屬東印度、湄公河三角洲以及菲律賓等地區為個案,以這些地區的飲水工程、港口建設以及自行車、縫紉機、發動機、廚房的推廣為線索,用生動的細節剖析了亞洲國家的現代化進程,展現了西方基建所帶來的社會變遷和普通人日常生活的巨大改變。
書|《未來的城市交通》
本書對建筑師和規劃師設計的“交通建筑”和其他城市規劃項目進行了分析。書中探討了新交通系統的改進方式以及這些方式如何與城市環境相互協調的問題。
書|《自行車與近代中國》
自行車作為一種西洋舶來器物,百余年間廣泛而深刻地改變著中國社會。但與中國“自行車王國”地位形成鮮明對照的是,中國自行車的歷史卻幾近無人知曉,成為一項學術空白。本書是在“西物東漸”歷史大視野下,“自行車與中國”議題的拓荒填白之作。全書共分七個章節予以論述,書中收有不少很珍貴、很有意思的圖片,書后附有15個相關資料圖表。
活動推薦
上海·阿爾茨海默病活動周|走進《記憶的輪廓》
詳情請關注 劉海粟美術館微信公眾號
上海·講座|民國初年文藝雜志的封面美人
詳情請關注 劉海粟美術館微信公眾號
上海·論壇|共筑韌性 美好生活
詳情請關注 喜歡上海為你SEAHi微信公眾號
上海·展覽|島語:技術語境下的氣候敘事
詳情請關注 CAC新時線媒體藝術中心微信公眾號
上海·展覽|穿越百年的想象:未來之未來——上海城市攝影數字修復展
詳情請關注 上海圖書館微信公眾號
上海·書會|第二屆上海虹口書會
詳情請關注 BANANAFISHBOOKS微信公眾號
北京·展覽|即興
詳情請關注 北京中間美術館微信公眾號
廣州·展覽|你的溫室廚房客廳
詳情請關注 扉美術館 FEIArts微信公眾號
深圳·表演性講座|講一百萬種口音的朋友
詳情請關注 萬一空間微信公眾號
深圳·展覽|雨亦奇——李可染寫生七十周年深圳特展
詳情請關注 深圳美術館微信公眾號
杭州·論壇|后碳 —— 植物之脈,綠碳與城市代謝
詳情請關注 瑞士文化基金會微信公眾號
(如果您想聯系我們,請發郵件至dongyl@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