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我用“city walk”治愈了女兒的青春期綜合征
孩子進入青春期以后,生理和心理都會出現(xiàn)明顯的變化,如果此時遇到親子沖突、學業(yè)受挫、社交障礙等壓力事件,情緒很容易波動。特別是女孩,更容易體驗到煩躁、羞愧、迷茫、焦慮、內(nèi)疚等消極情緒。
01
我女兒菲菲今年14歲,上初二,學習成績優(yōu)異,重要考試穩(wěn)居全班前10名。她是一個聽話的孩子,學習上沒讓我操過心,因為一直堅持跳舞,身體十分健康,若不是耳朵上那點不起眼的傷殘,她真是一個完美的孩子。
菲菲3歲時,爸爸帶她騎摩托車兜風,遭遇車禍,菲菲的右耳輪被割去三分之一。
雖然傷殘不影響聽力,用頭發(fā)遮住也不影響美觀,但菲菲不能釋懷,經(jīng)常對著鏡子暗自神傷。上初中以后,她問過我整容的事,被我用“秀外”不如“慧中”的說教搪塞過去了。
菲菲上的是寄宿制中學。初二開學不久的一個周末,我接她回家的路上,她對我說,能不能跟老師說說,給她換一個宿舍。原來,一個室友對她不友好,總是說她的壞話,還拉著另外兩個室友起哄,叫她“半只耳”。
我很生氣,當即打電話向菲菲的班主任舉報這種霸凌行為,然后安慰菲菲:“沒事了寶貝,室友不友好,是嫉妒你的優(yōu)秀,你不要搭理她們。嘴長在別人身上,我們控制不了,但我們可以拒絕受影響。”
班主任馬上采取行動,嚴厲批評了那3個女生,要求她們向菲菲道歉,并給菲菲調(diào)換了宿舍。
菲菲仍然不開心,學習成績出現(xiàn)下滑跡象,幾乎每個周末都跟我嘟囔,說她不想去學校、不想學習、不想考試。
我不答應:“你是學霸呀,怎么能厭學呢?因為幾個討厭的同學你就放棄學業(yè),是不是太不值了?”
被磨得不耐煩時,我就說狠話:“你今年14歲,處于義務教育階段,如果你棄學,我作為監(jiān)護人就犯法了。你沒到就業(yè)年齡,不允許打工,只能在家吃閑飯,我養(yǎng)不活你!”
菲菲沉默了,不再提不上學的事,但她情緒低落,經(jīng)常一個人發(fā)呆。
以前,她是個小饞貓,品嘗美食是她最大的享受,可是現(xiàn)在,她連最愛吃的提拉米蘇和榛果棒都不感興趣。有幾個晚上,我發(fā)現(xiàn)她房間的燈亮到后半夜。
周日下午送菲菲回學校,我打掃房間時發(fā)現(xiàn)廢紙簍里有一張揉成團的作業(yè)紙,打開一看,上面有“無聊”“為什么這么累”“生活的意義是什么”“死了算了”等字樣,筆觸都是惡狠狠的,有的戳破了紙。
我驚出了一身冷汗。
我馬上打電話與班主任溝通,問菲菲在學校的情況。班主任說,菲菲最近狀態(tài)不好,上課總是心不在焉,下課很少與同學說話,但絕對沒有受欺負。
兩天后,我接到班主任的電話,說菲菲夜里捂著被子長時間哭泣,像是受了天大的委屈,班主任與她溝通,她什么都不肯說。
班主任建議:“或許,心理醫(yī)生能走進菲菲的內(nèi)心,弄清楚到底發(fā)生了什么事。”
02
在心理咨詢中心,醫(yī)生對菲菲進行了全面的檢查,認為她患有較嚴重的青春期綜合征。
心理醫(yī)生告訴我,孩子進入青春期以后,生理和心理都會出現(xiàn)明顯的變化,如果此時遇到親子沖突、學業(yè)受挫、社交障礙等壓力事件,情緒很容易波動。特別是女孩,更容易體驗到煩躁、羞愧、迷茫、焦慮、內(nèi)疚等消極情緒。
心理醫(yī)生說:“在家長和老師看來,菲菲遇到的問題是被3個同學排擠,對方已誠懇道歉,問題已經(jīng)解決,但在菲菲看來,同學的不友好傷害了她的自尊心,讓她感覺到了來自全班乃至全校的惡意,加上學習壓力、耳朵傷殘造成的容貌焦慮、青春期生理和心理不適的聯(lián)合作用,導致她出現(xiàn)了嚴重的情緒障礙,不愿上學。試想,誰愿意進入一個充滿惡意的環(huán)境呢?”
心理醫(yī)生建議菲菲休學一年:“菲菲出現(xiàn)情緒問題,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您要靜下心來,放下教育焦慮,給孩子一些時間來調(diào)整。”
菲菲在家休學這段時間,我該如何陪伴?心理醫(yī)生對我提出4點要求:
1.相信菲菲的情緒問題可以改善
這個信念必須堅定,因為只有我的信念堅定了,菲菲才會有信心戰(zhàn)勝困難,才能找到面對現(xiàn)實生活的勇氣和力量。
2.改變溝通方式,接納菲菲的現(xiàn)狀,給她穩(wěn)定的情感支持
心理醫(yī)生要求我,與菲菲溝通時一定要避免指責、嘮叨、嘲諷、辱罵等消極的回應方式,多使用傾聽、鼓勵、肯定等積極的回應方式。
比如,不要說“你不要這么想”,而要說“我愿意聽聽你的想法”;不要說“你不要這么做”,而要說“我想你一定很難受吧”;不要說“有什么活不下去的”,而要說“我會一直陪著你”。
3.在菲菲情緒穩(wěn)定的情況下,帶她一起運動
心理醫(yī)生說,陽光、空氣、運動是喚醒內(nèi)心力量的三大法寶。運動能促進大腦分泌多巴胺和內(nèi)啡肽,讓人消除疲勞感,產(chǎn)生愉悅感。同時,家長和孩子一起運動,還可以改善親子關系,幫助孩子在內(nèi)心重建愛的根基。
4.以“重新養(yǎng)育”的心態(tài)面對菲菲,給她溫暖和安慰
菲菲內(nèi)心受挫,不愿上學,其實是本能地想退回家庭,以后還可能出現(xiàn)其他退行行為,如像小孩子那樣賴床、發(fā)呆、玩游戲、拒絕出門、拒絕與人交往。遇到這種情況,我要把菲菲當成一個嬰兒,對她進行“重新養(yǎng)育”。
心理醫(yī)生解釋,“重新養(yǎng)育”是對菲菲的全方位包容,接受她的狀態(tài),以平常心看待她的一切,等待她恢復心理功能,自己提出去上學,而不是一直問她“什么時候去上學”。
03
我給菲菲辦理了休學一年的手續(xù),同時也向單位請了長假,在家全程陪伴。
按照心理醫(yī)生的要求,我把菲菲當嬰兒看待,不提要求、不嘮叨,處處賠著小心。我把早餐放在保溫桶里,她幾點起床就幾點吃,如果睡到中午,那就把早餐當午餐吃。
為了引導菲菲出門運動,我給她辦了游泳卡、健身卡,運動場館都離家較近,但她不感興趣,只愿在家玩手機、刷電視劇。
我在心里嘆氣,臉上卻掛著微笑。
一天,菲菲突然提出要求:“媽媽,我想吃你做的榛果棒。”
我喜出望外,因為心理醫(yī)生說過,食欲是精神狀態(tài)的晴雨表,菲菲對美食恢復了興趣,看來她正在恢復對生活的興趣。
吃著燙嘴的榛果棒,菲菲露出了笑容,就像連綿陰雨后天邊出現(xiàn)的一道彩虹。
我和菲菲一起看電視劇,臺詞中出現(xiàn)一個英語詞組“city walk”,我問菲菲是什么意思。
菲菲說:“city walk翻譯過來是‘城市漫步’,一種時尚旅游方式,簡單說就是走街串巷,找名勝、訪民俗、吃美食。”
我靈機一動,既然菲菲恢復了食欲,我們又有大把時間,為什么不來一場以美食為主題的citywalk?帶她出門見見世面、飽飽口福、開開心,肯定比在家玩手機強,而且,誰說徒步不是健身運動呢!
我的提議得到菲菲的響應,我們約定第二天上午出發(fā),徒步尋找上海特色小吃——小麻糕。
小麻糕又名蟹殼黃,我和菲菲都特別愛吃,不同的是,我喜歡甜口的,菲菲喜歡咸口的。菲菲的姥姥去世以后,我們搬離了老城區(qū),很少再吃到,偶爾朋友帶來幾塊,都是涼的,沒有剛烤出時那種香脆的口感,所以心里一直惦記著。
花了將近3小時,我和菲菲回到熟悉又陌生的里弄,可是那家做小麻糕的餅店已經(jīng)搬遷。菲菲打開手機搜索,又用了將近2小時,終于找到了那家餅店,老板居然還是當年那位大叔,只是蒼老了許多。
我和菲菲每人吃了5塊小麻糕,吃得滿嘴油、滿眼淚。老板認出了我們,執(zhí)意不肯收錢。
下午,我和菲菲來到安靜的公園,在長椅上小憩。
我問菲菲累不累,她大大咧咧地回答:“不累,不用做題、背單詞,不用為明天的考試擔憂,怎么會累?”
我沒吱聲,心里說:“可憐的孩子!都是媽媽不好,來一次city walk,不過半天時間,以前為什么沒想到呢?其實,不是時間問題,是心態(tài)問題。”
第二天,我和菲菲起了個大早,坐早班公交車去10公里外的余姚路吃正宗的粢飯團。
這家的粢飯團非常好吃,我和菲菲不知不覺就吃撐了。
菲菲心滿意足又不無悔意地問:“媽媽,我們這樣吃,會不會吃成大胖子啊?”
我遞給她一張紙巾,滿不在乎地說:“沒事兒,咱徒步回家,把吃下去的熱量消耗掉!”
那天,我們回家走了4小時,途中喝了4瓶礦泉水,在路邊休息了6次。到家時,我們精疲力竭,連洗澡的勁兒都沒有。
我問:“這次累不累?”
菲菲回答:“累,但是爽!”
休息兩天以后,我和菲菲接著city walk,尋訪了上海特色小吃雞鴨血湯、菜泡飯、下沙燒賣等,不僅飽了口福,我在微信朋友圈分享的圖片還獲得不少點贊。
陪伴菲菲的過程中,我努力克制自己,不主動發(fā)起話題,更不涉及學校、學習。心理醫(yī)生囑咐我,陪伴菲菲是一個療愈的過程,要有耐心,就像養(yǎng)傷,不能每天都揭開痂皮看傷口長好沒有。
大約一個月后,上海有名的特色小吃差不多被我們吃遍了,菲菲的精神狀態(tài)大為改觀,走路都哼著歌。我試探地問:“菲菲,不如我們到杭州去city walk吧,那里有更多小吃。”
菲菲沒抬頭,舉重若輕地回答:“放暑假再去吧,我得回學校上課了。”
我愣住了,按捺著心中的狂喜,輕描淡寫地回應:“行啊,暑假再說。”
心理老師對菲菲做了測試,認為恢復得很好,同意提前返校。
返校前一天晚上,我問菲菲:“不擔心被同學排擠了?”
菲菲淡淡一笑:“過去的事別再提了。世界很大,那點小事不算什么。”
第二天,菲菲走進教室,受到老師和同學的熱烈歡迎。那3個不友好的室友再次向菲菲道歉,還邀請她搬回以前的宿舍,4個女孩冰釋前嫌。
作者:小單
編輯:壯青青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fā)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fā)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