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男孩手持弓弩虐貓并自曝以“殺貓為傲”,未成年人虐殺動物怎么辦?
【中國綠發會訊】虐殺動物,對于那些關注動物福利和伴侶動物保護的機構、組織和公眾來說,已不陌生。幾乎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冒出這樣的新聞,讓人扼腕痛心。而每一條新聞背后,都是無辜的生命遭遇各種不幸。
更讓人憂慮和恐懼的是,虐殺動物人群或正走向低齡化。近年來,涉及青少年和未成年人虐殺動物的事件呈高發態勢。據不完全統計,2024年1-3月,發生了16起青少年虐殺動物事件!對于青少年群體的身心健康危害正日益凸顯!
近日,又有媒體報道在蘇州市一小區內,一名小學五年級的同學手持弓弩自曝虐貓。從視頻中看,這名小孩哥還聲稱“以殺貓為傲,組織分散在各個學校”。小學階段原本應該是未成年人認知發展和三觀養成的關鍵階段,心理健康更是家校共育的重中之重。正常情況下,他們應該有很多積極健康的興趣愛好,然而,這又是一種怎樣的心理扭曲,竟讓這位同學將虐殺貓咪當成一種樂趣?
圖源:搜狐視頻
筆者認為,這一問題背后所反映的家庭教育、學校教育以及生命健康教育缺位值得發人深思。毋庸置疑,家庭教育是未成年人健康教育的第一道門檻,未成年人的心智尚處于漸趨成熟狀態,心性不定,需要特別的保護和正確引導。如果出現問題,能夠得第一時間得到父母及時的關注和心理疏導,他們仍然具有矯正、改過自新的節點和機會。
而本事件發生的過程當中,孩子的母親一直在附近,在周邊群眾的提醒之下,孩子的母親竟然稱,尊重孩子的“愛好”?!筆者不得不為之震驚,虐殺動物算得哪門子的“愛好”!這位母親的行為真是讓人嗤之以鼻。
視頻截圖,圖源:法治進行時
也難怪評論區有人表示,“種什么因,結什么果”,“現在虐殺動物,難保長大不會成為典型的反社會人格”……
大多公眾都對此事進行了聲討并義憤填膺,不管是出自于對孩子人格塑造的惋惜,還有對于其母的姑息和放縱的嘆息,以及對孩子未來成長的擔憂等等。
然而,現實卻可能是: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施虐者仍不知悔改地躲在角落里回味快感,如果不是迫于輿論壓力,他們不會致歉更不會澄清,就靜待著此事熱度下降后,漸漸遺忘在大眾的視線里。
通過殘忍的方式虐殺動物,以動物的痛苦和不幸來滿足個別人心理扭曲的欲望,不僅挑戰了人類社會道德底線,而且社會影響極為惡劣。未成年人、青少年出現對動物蓄意實施傷害行為,相當于已經發出了危險信號,更應得到廣泛重視和正確引導。
許多虐待動物與暴力行為關聯性研究表明,一部分有暴力犯罪前科的犯人身上,或多或少可以發現他們在青少年和未成年時就已畸變的心靈, 虐待動物行為這個烙印通常就是其中之一。
這當中,生命關懷教育對于青少年來說不可或缺。生命關懷教育重視教育的整體性,一方面,要重視一個人應該是“一個心理-生理-社會的整體的人”,同時生命關懷教育的過程,就包含著他們如何正確理解生命過程、如何處理與周圍事物環境之間的關系,這也是為學生創造或探索豐富生活情境機會的過程。
2024年全國兩會,安徽省農業科學院副院長趙皖平代表提出《關于將生命教育納入中小學教材的建議》。趙皖平認為,目前在我國的教育體系中,較為注重智力的開發和教育,對生命教育的重視還不夠。未成年人輕生、虐待動物等事件時有發生,廣大青少年對生命的意義還沒有充分理解。因此,將生命教育納入課程教材,非常有必要。
對虐殺動物者,僅限于媒體的關注和網友的口誅筆伐,顯然缺乏足夠的震懾力。因此,從生命教育納入課程教材,到家校共育為孩子培養正確的三觀,再到動物虐待專項法律的亟待出臺,面對虐殺動物事件的頻發,以及黑色產業鏈的形成,我們必須有所行動,從青少年和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和社會穩定大格局出發,通過教育引導加依法懲戒的方式,減少甚至杜絕這種有悖于人類文明的虐殺行為的再次發生。
本文僅代表資訊,不代表平臺觀點。
歡迎轉發(請注明來源)。
編譯 | Wendy
審核 | Moretti
排版 | Moretti
參考鏈接:
1.蘇州通報“某小區內一小學生手持弓弩虐貓”:有過打貓行為,不存在小團體,已批評教育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09423293696069195&wfr =spider&for=pc
2.3個月內16起讓人心痛的青少年虐殺動物事件就在你我身邊!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zNDY2OTcwNg==&mid=2247 510319&idx=1&sn=85dee0afae62d9feb3dd04f4527ec23e&chksm=e902a612617df1688f9c54acda843791451ef5d485a0f500d165e2b5c46a71beacf7db76646b&scene=27
3.人大代表趙皖平:建議將生命教育納入中小學教材
https://content-static.cctvnews.cctv.com/snow-book/index.html?item_id=1851877038766081045&track_id=DF3091E8-768A-4CD8-BC66-1AB263D98B80_731481584129
本文來自“中國生物救護與科學倫理”微信公眾號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