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復旦新聞學子以“解困式報道”解鎖新聞實務新技能
“既轉型,也沒轉型。”復旦大學新聞學院教授張志安這樣評價黎宇琳,“過去直接做公益報道,現在用公益方式推動報道。”
9月11日上午,自媒體“共益資本論”主理人、《中國財富》雜志原副主編黎宇琳走進復旦大學新聞學院,為新聞采寫課學生帶來專題講座《解困式報道的緣起、特點及在中國的發展》。2011年,他參與創辦《南方都市報》公益周刊,最近兩年組織實施“解困式報道支持計劃”,發起國內首個“解困式報道中國案例庫”,目前已收集300多個案例。
“解困式報道,是關乎解決路徑的新聞實踐,旨在超越頌揚與批判,或可作為報道的第三條道路。”黎宇琳介紹,“只要你是內容創作者,即便不是職業記者,很多情形下依然可以使用解困式報道的理念,我們也想把這種理念帶給更多媒體。”他從災害報道作為切入點,組織過多次媒體工作坊。
解困式報道正在中外新聞業興起。2016年,美國《洛杉磯時報》憑借對圣伯納迪槍擊事件的持續深度報道獲普利策新聞獎。此前的2015年,普利策公共服務新聞獎項頒給了年發行量僅8.5萬份的《查爾斯頓信使郵報》,“這兩份報紙的獲獎都與解困式報道相關”。2023年,《南風窗》雜志社一篇關于河北滄州市人民醫院安寧療護科的“解困式報道”,為該刊首次獲得中國新聞獎。該刊持續多年的“調研中國”項目,近兩年已正式引入“解困式報道+記錄短片+創意傳播”作為三個操作層面的技術路徑。澎湃新聞“澎湃人物”也開設了“解困”欄目,針對真問題尋求解法。
在解困式報道中,既要搞清楚WHY(為什么),也要搞清楚HOW(怎么辦)。1996年和2003年,《紐約時報》《大西洋月刊》的專欄作家大衛·伯恩斯坦出版《夢想的代價》和《如何改變世界》兩本書,較早提出“解困式報道”的概念和實踐。黎宇琳認為,解困式報道同樣適合中國。
講座現場
清華大學教授史安斌曾從“呈現各方聲音,探尋問題成因”“以公眾利益為中心”“聚焦、參與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實施”等角度剖析中國語境下解困式報道的實踐方法。張志安也曾用“困難、困惑、困境”三個關鍵詞來概括解困式報道的實踐要求,這三個關鍵詞分別指向了解困式報道實踐過程當中的三種專業素養要求:重要性、復雜性和建設性。
“解困式報道提供一種力量,指向解困,但并不保證能解困。”黎宇琳分享了一份與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老師合作的共享文檔《解困式報道操作指南》。“這是一份共享資料,也是一個公共平臺。”他鼓勵現場同學,在學習或將來工作中嘗試這種報道方式。
課堂合影
講座結束后,同學們扮演“記者”現場提問。提問環節結束后,同學們分成兩組,一組直接撰寫稿件,一組使用方正“魔方AIGC大模型”機器輔助寫作。張志安也拿出自己邊聽講座邊寫出的新聞稿和同學們做分析:“我們來比較下,機器寫作和人類寫作有什么不同?機器如何提升采寫效率?人類不可替代的創造力又在哪里?”
“大模型可以快速生成底稿,提供寫作框架。”上完這次以“解困式報道”為主的新聞實務實訓課,復旦大學新聞學院2022級本科生朱志欽這樣比較人工寫作新聞與機器輔助寫作的區別,“要寫出真正的新聞報道,還需要提升專業能力,提供深刻洞見”。
主流新聞業正在面臨公共傳播、智能傳播的雙重語境挑戰,傳統新聞教育如何順應AI時代的新趨勢和新要求?張志安說,新聞教育要更加突出培養學生的專業性和創造力。本學期,他主講的《新聞采訪與寫作》課程正在全面探索AI輔助、人機協作的教學改革。“AI可以提高效率,但仍有局限,要鼓勵學生擁抱新技術、堅守公共善。”他說,“我們要帶著學生邊實踐、邊反思,激發他們持續創新的激情。”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