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王芯克:30年的運河影像
一條運河,由北向南,從古至今。30年來,攝影師王芯克把京杭大運河浙江段的變化盡收眼底,他拿起手中的相機,拍下了30年來運河周邊的一幕幕,這便是《大運河重生》。
運河拍攝手記
圖文 | 王芯克
每次騎行運河邊,看到賣魚橋碼頭門口的幾尊銅像,總會勾起兒時的記憶,現在的年輕人很難想象,在公路并不發達的當年,就是在這個小小的碼頭上,每天都會上演如銅像所描述那樣的道別場景。
上世紀80年代中期,賣魚橋碼頭搬遷到了武林門,位于市中心的武林門碼頭仍舊很熱鬧,碼頭每年的客運量高達三千多萬人次,貨運量多達一千多萬噸。80年代初,杭州到省內各地市開始修公路了。記得最后一次坐船到桐鄉是在1985年的清明,那天,客船行駛到崇福,船里一乘客突然指著上方大叫一聲:“汽車!”船里所有的人全部朝他指的方向看去,只見一輛背部裝有備胎和梯子的長途車揚塵而去。以前江南水鄉出門靠船,很多村民沒有見到過汽車。輪船的速度自然不能跟汽車比,由于當時汽車票價比船貴,不少人還是選擇坐船。隨著社會的發展,坐船的人漸漸地開始減少了。
上世紀90年代初,媒體經常會接到沿岸市民打來反映運河臟亂差的抱怨電話。每當我騎行在這條又臭又臟的“龍須溝”邊上,一種無奈和失落感油然而生,但是每次看到運河上行駛的載著滿滿貨物的長長拖輪,內心會掠過一絲說不清的神奇之感。
以前,杭州市民對運河的關心遠不如西湖,如今,運河及兩岸已屬風水寶地。運河前后出現的巨大反差,也給我創造了很多獲取影像的機會。
與王芯克的對談
采訪 | 曾子珂
1. 一個要永遠做下去的專題
曾:《大運河重生》這一系列作品大概拍攝了多久呢?作品到現在完成了嗎?
王:這組作品前后拍了30多年,這是一個永遠要做下去的專題。
曾:您當時為什么會興起拍攝《大運河重生》這組作品的想法呢?
王:我拍攝的專題大多取材于日常生活,甚至是童年記憶的追尋。桐鄉是我外婆家,當時輪船是主要交通工具,從杭州到桐鄉要坐上半天的船,《大運河重生》專題就是取材于小時候往返于外婆家的這條水運航線。
2. 重生仍在延續與進行
曾:當三十余年光陰匆匆流去,運河周邊的人物和景象都發生了變化,回望這三十余年的拍攝歷程,您覺得自己的拍攝心境有改變嗎?自己的攝影技法有變化嗎?具體體現在什么地方呢?
王:在運河上,兒時的記憶太多了,我一直在尋覓這些場景。運河變了,攝影人的心境自然會跟著變。在大運河申遺的這段時間里,我沒有南來北往地跑,著眼點仍定在浙江,我擁有的影像資料有立足本土的優勢。運河申遺成功當天,我呈現了兩組表現手法不同的專題,一組是30年的運河影像;另一組是運河時空。
曾:您如何看待自己鏡頭下運河十余年前后的變化情況?
王:上世紀90 年代,經常有杭州市民打電話來,抱怨這條“龍須溝”。對于居住在運河邊上的人來說,運河最大的變化就是環境的改變,尤其是水質的改善。
曾:《大運河重生》,“重生”二字,不僅代表著90年代到現在大運河發生的一系列轉變,在它下方,仿佛還有一層含義,您曾在文章中提過“這決不意味著一切大功告成,而是新的開始”,可以詳細說一下嗎?
王:從“龍須溝”到世界遺產,用“重生”來詮釋運河的變遷還是很貼切的。2019年運河申遺成功5周年,北京和杭州將會聯手推出一系列改善運河環境提升運河檔次的舉措。因為“重生”仍在延續和進行,從記錄這個角度講這是個過程,也是“新的開始”吧!
3. 好的作品是需要共同稱道的
曾:不同于《錢江潮》作品里的宏偉壯闊,《大運河重生》更像是對生活的一種潤物細無聲的記錄,十幾年時間,仿佛彈指一揮間,眨眼而逝,在拍攝過程中,有沒有令您特別難忘的經歷呢?
王:在運河杭州東有一座高鐵橋,船只和高鐵兩種相隔千年的運輸工具在這里相遇。為了拍到這幅畫面,我先后去了30多次。因為,有高鐵列車時運河里沒船,有船時橋上沒列車。另一張反映運河生態環境的畫面,我專門買了一只“打鳥”鏡頭,用了1個多月時間到有鳥出沒的河段蹲點守候。在一次交流會上,有人很不理解:“這樣拍太累了,PS一下多方便。”全場哄堂大笑,在臺上的我不清楚下面笑的是誰。
曾:紀實攝影是一個需要長期跟蹤進行拍攝的過程,現在這個時代,是一個快速發展的時代,也是一個來去匆匆的時代,人們仿佛越來越失去了耐心,他們不愿意去花時間,去留意去記錄生活中的變化,您如何看待現在的這一種情況?
王:拍1天和拍1年完成的專題是不一樣的,但是,每個人對事物的看法不盡相同,應對的方法自然不同,最終還是要看受眾的接受度。好的作品必須是業內和讀者共同稱道的,我一直朝著這個方向在努力。
曾:近來有沒有什么新的拍攝計劃?
王:之前拍的運河以錢塘江北為主,接下來計劃拍攝錢塘江以南的浙東運河。
極光photo近期推出“江河影像”系列,精選國內外優秀攝影師們關于江河的作品。此系列正合極光視覺將要推出的“江河影像?個人記憶”影像征集與資助計劃,激發和資助年輕攝影師關注身邊的“江河”,如果你也有關于江河的作品,歡迎聯系我們投稿!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